678.第678章 兀鲁伯游记(下)

“大汉都已经强盛到这种地步,竟然要给所有孩子都提供教育的机会了?”

兀鲁伯听到朱瞻壑的解释,却更加震惊,他是个博学的学者,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知识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了!

“没你想的那么夸张,现在公立的小学也只是在西京城中试行,暂时还没有推行到其它城市,不过就算日后向外推行,顶多也只能让汉人的孩子上学。”

朱瞻壑再次解释道。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种族歧视,对于统治者来说,自己的种族本就天然凌驾于其它种族之上,帖木儿那边更是如此。

“那也十分惊人了,太子你真是有魄力,竟然在全国推行教育,等到这些受教育的孩子成长起来后,大汉的国力肯定会飞速增长,想想都让人吃惊!”

兀鲁伯再次赞叹道。

他可不是拍朱瞻壑的马屁,而是心中真实的想法,做为学者,他一向十分重视教育,但帖木儿帝国内部的纷争太过激烈,教育也全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兀鲁伯之前借着宗教的名义,曾经在撒马尔罕等城市开设经学院,除了学习经书和语言外,还开设了天文、数学、历史等学科。

但这种经学院面向的大都是贵族子弟,人数也要少得多。

兀鲁伯也曾经想过招收平民进入学院,但却遭到几乎所有贵族的反对,因为对于贵族来说,垄断教育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之一,他们也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与那些平民子弟一块学习。

对于兀鲁伯的夸赞,朱瞻壑也是哈哈一笑,随后这才带他进城,西京经过几次大的规划之后,除了保留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建筑外,其它的已经完全汉化了,到处都是飞檐斗拱的中原特色建筑。

兀鲁伯看着眼前熟悉的城市景色,一时间都怀疑自己又来到大明了。

“太子,能不能带我去你的那个小学看一看?”

兀鲁伯这时却忽然提出要求道,刚才那些背着书包的孩子,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因此他也想亲眼看一看大汉的小学是什么样的?

“可以,我们小学不但白天上课,晚上也会上课,现在估计也开始上课了!”

朱瞻壑哈哈一笑,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本来应该尽快安排兀鲁伯休息的,但对方兴致这么高,而且小学本来就在城门边上,走过去也是顺路,所以去看看也无妨。

于是朱瞻壑带着兀鲁伯来到小学,说来也巧,刚来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上课的铃声。

这时天色已经有点发暗,各个教室里也都亮起了灯,一些先生拿着教材,匆匆忙忙的走向各自的教室,学生们也早早在教室里坐好。

兀鲁伯很好奇的来到一个教室的窗外,这个教室里上的是数学课,一个年轻的先生正在教学生们学习乘法。

兀鲁伯是个天文学家,在数学方面的造诣自然也不低,他本为给小孩子上的数学课没什么难度,却在看到黑板上的内容时愣住了,因为他竟然看不懂。

这下也激起了兀鲁伯的兴趣,于是他就站在窗外认真的听着里面先生的讲课,直到听了大半节课后,他才终于搞明白了,原来那些自己看不懂的符号,其实代表着数学的一些运算。

“大明的算学好像不是这样的啊?”

搞清楚里面讲的内容,兀鲁伯却忽然十分不解的问道。

当初他曾经和大明司天监的官员交流过,自然也了解过大明的算学,在他记忆中,大明的算学虽然有长处,但也有短处,比如计算过程使用大量的汉字,导致外人很难看懂。可是现在他看到的数学,却与大明的算学完全不同,各种运算都引入了符号,使得运算过程大为简便,同时也更容易理解。

“这种新式算学引入了各种符号,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符号算学。”

朱瞻壑这时笑着解释道。

刚才他看兀鲁伯听得十分认真,所以就静静的在一旁等候,直到这时才帮他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原来是这样,难道这种符号算学也是太子您发明的?”

兀鲁伯闻言眼睛一亮,随即看向朱瞻壑再次问道。

在他认识的人中,恐怕也只有朱瞻壑才有这个本事。

“我也是吸取了各家之长,比如使用的数字符号,就是天竺这边发明的。”

朱瞻壑没敢居功,毕竟这东西是他从后世照搬过来的。

“那也很了不起了,能把数学简便成符号的运算,大大节省了步骤和时间,若是用于我们天文观测和计算时,肯定会十分便利!”

兀鲁伯再次赞叹道。

天文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如果能把朱瞻壑的这套符号引入,兀鲁伯相信他们日后在天文学上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搞清楚了符号的意义,数学课对兀鲁伯就没什么难度了,于是他又去了旁边的教室,这里正在上语文课。

朱瞻壑本以为他对语文课应该不感兴趣,却没想到兀鲁伯不但听了好一会儿,而且还把里面老师教的《静夜思》给背了下来。

“诗仙李白的出生地就在我们帖木儿帝国境内,所以他也应该算是我们帖木儿人。”

兀鲁伯最后竟然有些得意的说道。

“呵呵,我觉得李白只会认为自己是唐人,而不会认为自己是别国之人!”

朱瞻壑白了对方一眼道。

不过兀鲁伯说的也有道理,李白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四川,另一种说法是在西域的碎叶城,而碎叶城现在的确在帖木儿帝国境内。

兀鲁伯没有和朱瞻壑争辩,而是再次在其它教室外转了转,最后他忽然再次向朱瞻壑问道:“白天我们见到的学生都是孩子,为何现在教室里不但有孩子,而且还有一些青年甚至是老年人?”

“夜校和白天的学校是不同的,夜校主要是为了扫除文盲,至少让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

朱瞻壑简单的把夜校扫盲的目的讲了一下,兀鲁伯听后更为赞叹,认为大汉的教育不但照顾到孩子,甚至连一些成年人也照顾到了,这绝对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482.第482章 搞平衡?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第238章 又见卖地(上)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916.第916章 救人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653.第653章 城东小学674.第674章 联姻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52章 你想要什么?第257章 朱高炽涉案第51章 好人没好报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第34章 老子打儿子658.第658章 夜校(上)289.第289章 别罗里之战(下)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拢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30章 一车促织第141章 讨公道(上)第160章 胡濙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386.第386章 全面开海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963.第963章 张辅的苦劝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521.第521章 向外扩张(下)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机营810.第810章 神枪手982.第982章 一身两帝838.第838章 安置灾民370.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下)714.第714章 海伦的另一层含义936.第936章 救人(上)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烦恼951.第951章 撤军的路线第93章 朱瞻壑来“夺权”了916.第916章 救人第48章 翻盘980.第980章 暗流涌动632.第632章 满剌加港第205章 又是火药814.第814章 威尼斯总督(上)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904.第904章 丢官印的背后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539.第539章 藏传佛教第114章 东厂的诞生(下)558.第558章 汉王妃去天竺第61章 死奸商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746.第746章 抵达埃及第73章 诏狱777.第777章 简单粗暴694.第694章 一个玩具第257章 朱高炽涉案647.第647章 官与吏(下)771.第771章 商谈(上)738.第738章 女校(上)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第236章 穷325.第325章 辽东总兵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现身410.第410章 搬救兵793.第793章 偶遇旧识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283.第283章 存钱(上)第62章 初版三国733.第733章 大发雷霆752.第752章 捷报787.第787章 硝酸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882.第882章 乾清宫(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421.第421章 抓捕绑匪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来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575.第575章 名利双收592.第592章 撑起大局的张皇后539.第539章 藏传佛教500.第500章 权力之争985.第985章 草原之变512.第512章 儒报(下)672.第672章 兀鲁伯被俘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309.第309章 从源头上解决倭寇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751.第751章 开罗之战(下)第207章 祭祀孝陵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546.第546章 银矿反击战(下)374.第374章 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