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第693章 纺织业(下)

“殿下,现在纺纱作坊的情况就是这样,不知您可还有什么吩咐的?”

陶穹带着朱瞻壑参观完纺纱作坊,这才再次向朱瞻壑问道。

这座纺纱作坊是官办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实践各种新技术,比如新式的纺纱机,都是在这里最先推广,然后流传到民间的。

“民间的纺织作坊现在办的怎么样,出产的布匹比之大明如何?”

朱瞻壑想了想这才向陶穹问道。

官办的作坊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引领技术的潮流走向,民间的纺织业发展,才是朱瞻壑的目的。

其实现在大汉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海贸虽然兴盛,但主要是做为大明商品的中转站,大汉真正出产的商品,除了天竺这边传统的香料外,也只剩下朱瞻壑之前研制的香皂、香水和镜子,这些产品都不便宜,主要是走中上层路线。

相比之下,大明那边的货物却十分齐全,从上层的丝绸、瓷器,到下层的布匹、铁器等,在海外几乎是碾压势销售,几乎没有什么对手。

所以朱瞻壑想利用发展纺织业的机会,让大汉成为全球的纺织业中心,布匹这种商品的潜力巨大,海外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只要能将大明出产的布匹比下去,肯定可以抢占整个海外市场。

“殿下放心,我已经让人研究过了,布匹的好坏,与纺纱机、织布机都有很大的关系,大明那边的布匹大都是个人生产,质量好坏不一,咱们这边的作坊开办后,纺织机经过改良,纺出的纱线已经比大明要强了,织布机虽然还没有进展,但现在织出来的布,也不比大明差,只是现在暂时还没有打出名声而已。”

陶穹立刻禀报道。

他虽然只是负责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改良,但朱瞻壑吩咐过他,最终目的就是让大汉出产的布匹,超过大明的布匹,因此他对这方面也下一番苦功。

“产量呢,能不能和大明相比?”

朱瞻壑再次问道。

“这个……暂时还比不上,毕竟大明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而且在大明的南方,也出现了纺织作坊,虽然机器落后,比不上咱们,但架不住他们人多规模大啊!”

陶穹犹豫了一下这才回答道。

大明的人口是他们的上百倍,而且纺纱织布也是中原女子的传统手艺,只要女子成年,平时闲着在家时,都会做一些纺织手艺赚点零花钱,因此大明的布匹产量也十分惊人,暂时还不是大汉能比的。

“看来还是得加大力度推广,让更国内更多的人建造纺织作坊,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更大的优势!”

朱瞻壑闻言有些失望,当下摸着下巴自语道。

“殿下,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没想到就在这时,陶穹忽然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但讲无妨!”

朱瞻壑抬头看了陶穹一眼,也好奇他到底想说什么?

“太子你也知道,布匹虽然单价比不上丝绸、瓷器,但在海外也十分畅销,毕竟人除了吃饭就是穿衣,除了少数人穿得起丝绸,绝大部分人都只能穿普通的布匹。”陶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

“所以布匹的销路很好,咱们大汉国内,已经有一批商人靠着开办纺织作坊发了财,有不少人也想投钱开纺织作坊,但纺织作坊前期的投入很大,不但要大场地,而且还要有新式的纺纱和纺织机,另外还要雇佣大批的工人,虽然土人女工便宜,但人数一多,花费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许多人虽然想,但却苦于没钱啊!”

朱瞻壑听到这里也猛然明白过来,纺织作坊前期的投入的确很大,大汉这边虽然百姓富裕,但这个富裕只是相对的,大部分都是靠着朝廷分的田地,使得一家人吃喝不愁。

而且这些来大汉的移民,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穷苦人,走投无路才冒险出海搏一搏,再加上大汉立国的时间太短,许多人根本来不及积累太多的财富,所以大汉这边的有钱人并不多。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人虽然眼馋纺织业的利润,但却苦于无钱投资。

“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想到,陶穹你提醒的很好,等下我把银行的人找来,看看能不能专门给那些想投资建作坊的人放点贷!”

朱瞻壑最后点头道。

想投资的人没钱,但银行里却有钱,而且银行本来就有放贷的业务,只要调整一下,应该可以让银行的资金流入到纺织业之中,推动大汉纺织业的发展。

“殿下英明,如果有银行参与进来,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纺织业!”

陶穹立刻称赞道。

说话之时,天色将晚,作坊里的女工也到了下工的时候了,纺织作坊里晚上是不能开工的,因为晚上开工要点灯,而纺织作坊里到处都是棉絮,是绝对不能见到任何明火的。

出来做工的土人女子,一般都是低种姓,一个个长的黑黑的,没几个好看的,但这些天竺女人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勤劳肯干,体力虽然比天竺男人差,但却男人靠谱多了,所以像纺织作坊这种低劳力的工作,都喜欢用女工。

“殿下,纺织作坊需要大量的女工干活,这些女工挣到钱也能养活家人,这样他们背后的家庭有钱了,自然也会更稳定,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爆发叛乱。”

陶穹这时再次开口道。

“你是想提醒我,如果用水力代替了人力,这些女工就会大规模失业,从而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吗?”

朱瞻壑一下子听出了陶穹的言外之意。

“正是,现在纺织作坊还少,影响可能还不大,但如果日后大规模建造纺织作坊,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多,如果持续改进纺纱和织布的工具,就会养活对工人的需要,有可能引发问题。”

陶穹倒也不绕弯子,直接点头承认道。

做为负责技术改进的官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项革新的技术,会对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因此他对这件事也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

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954.第954章 追兵将至371.第371章 一休进宫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516.第516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上)327.第327章 对马宗氏(上)411.第411章 唐赛儿第91章 畅谈海外诸国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第31章 拍卖(新书求推荐收藏)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709.第709章 划分利益345.第345章 大名的争执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54章 新的财路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677.第677章 兀鲁伯游记(上)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916.第916章 救人584.第584章 离京第65章 大惊喜783.第783章 待遇364.第364章 归程551.第551章 各有算计第256章 一封信389.第389章 反对开海的人728.第728章 试乘蒸汽船第117章 朱高燧的后宫路线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708.第708章 海伦(下)717.第717章 家事(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动范围435.第435章 白莲教徒843.第843章 种族问题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277章 朱高炽进宫330.第330章 小管事614.第614章 消息传来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711.第711章 打工挣路费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第222章 百万仓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铁路第200章 一张纸条848.第848章 出兵366.第366章 弥留之际(上)562.第562章 汉王妃赐刀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吗?第46章 杀一人而利天下436.第436章 移民(上)890.第890章 大明使团(下)346.第346章 平户争夺战(上)891.第891章 搭配着卖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第56章 差点被毁的永乐大典609.第609章 杀进京城(下)317.第317章 朱高炽瘦了796.第796章 晴晴608.第608章 杀进京城(上)第252章 做票大的393.第393章 林立志624.第624章 杀人灭口(下)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934.第934章 兀鲁伯来信871.第871章 梦中情人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第15章 朱高煦的弱点916.第916章 救人816.第816章 新星号381.第381章 成婚(下)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第191章 “谣言”438.第438章 移民(下)687.第687章 兀鲁伯不想走769.第769章 商谈(下)581.第581章 两京制(上)第49章 还有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了?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958.第958章 于谦的质问507.第507章 预订和约稿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来332.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第52章 你想要什么?409.第409章 绑架第197章 迁都之议(下)953.第953章 拦截638.第638章 朱高煦称帝401.第401章 牧民747.第747章 苏伊士港(上)598.第598章 瞒不住第166章 长江上的截杀403.第403章 称帝与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