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

北京皇城武英殿,朱瞻基一脸怒容的坐在殿中,下面一文一武两个官员跪倒在地,夏元吉等内阁大臣也都站立在两旁。

“王通,你可知罪?”

朱瞻基盯着跪在下面的武将,当即一拍桌子怒道。

“臣~知罪!”

下面的武将颤声回答道。

他正是成山伯王通,之前奉命镇守交趾,但现在交趾却丢了,而且在没有得到朝廷的同意前,他擅自丢弃交州,率领军民逃出交趾,光是这一条就是死罪。

“陛下,交趾之败,实在是我大明之耻,成山伯王通守土不利,罪当斩首!”

这时有人站出来直接建议道。

“臣附议!”

看到有人建议将王通斩首,其它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表态,甚至就连杨荣和杨溥也站出来表态,觉得王通该为丢失交趾的事负责。

唯独夏元吉老神在在的眯着眼睛,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是不愿意表态。

不过夏元吉的年纪大了,之前就已经几次请辞,但朱瞻基却不愿意放人,所以现在夏元吉慢慢的把事情交给其它人,自己很少在朝政上发表意见,比如现在的内阁,其实已经由杨荣和杨浦这些年轻一辈的官员接管。

“陛下,臣以为成山伯虽然有罪,但罪不致死,而且在撤出交趾时,也多亏了成山伯指挥得当,所以还请陛下开恩!”

没想到就在这时,跪倒在王通旁边的那个文官却忽然帮王通求情道。

只见这个文官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看起来年纪不比夏元吉小多少,而且他的脸色发白,脖子上还带着一道还没有完全好的伤痕。

这位老者名叫黄福,现任工部尚书之职,之前曾经和张辅、朱高煦一同镇守交趾,他在交趾期间颇有政绩,当时的交趾也对大明产生了归附之心,甚至在他离开交趾时,交趾百姓争相为他送行,哭喊着不愿让他离开。

所以之前交趾叛乱时,朱瞻基决定派一文一武两人前去交趾平叛,其中武将是柳升,最后在交趾战死,而文官就是黄福。

相比战死的柳升,黄福的运气也不怎么好,他从南京动身,等到他抵达交趾没几天,还没到交州时,柳升就战死了,王通被围困在交州城,整个交趾的官僚系统完全崩溃,到处都是乱兵。

所以黄福根本没办法再往前,于是只能想办法撤离交趾,但在半路上就被叛军给抓住了,当时黄福不愿受辱,直接抽剑自杀,幸好黄福身边的人将他拦下,他脖子上的伤痕就是自杀留下的。

不过叛军在得知黄福的身份后,非但没有为难他,反而还将他礼送出交趾,并且送给他许多的金银,做为他回大明的盘缠,当时黄福推辞不过,只得收下金银,但在回到大明后立刻上交,自己没有留下一文。

“黄尚书,交趾被夺与你没有太大关系,但王通身为交趾总兵,却无法守住国土,自当死罪一条!”其它人看到黄福为王通求情,当即站出来反驳道。

黄福是文官,而且他去交趾的路上,柳升就战死了,因此交趾之败与黄福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他之前接任了交趾布政使一职,需要承担一点连带责任罢了。

“交趾丢失,成山伯的确难辞其咎,但他在交州城大败黎善,又组织军民安全的退回大明,这也于国有功,因此还请陛下看在成山伯功劳的份上,放他一马!”

黄福却丝毫没有动摇,再次为王通求情道。

其实黄福很清楚,相比自己,王通更加倒霉,本来交趾总兵是丰城侯李彬,永乐二十年李彬病死,导致交趾总兵一职空缺数年,直到朱高炽继位时,才派王通前去交趾接任总兵之职。

可当时的交趾军政已经乱成一团,叛军的势力也越来越大,王通刚到交趾,就要面临规模庞大的叛军,刚开始也吃了败仗,但后来交州围困时,他还是亲率五千兵马,一举将黎善的叛军杀的大败。

本来王通指望着朝廷的援兵,却没想到柳升轻敌,导致援军全军覆没,这下王通孤立无援,几乎陷入死地。

但在这种绝境之下,王通趁着黎善老巢被人偷袭的机会,果决下令率领军民撤出交趾,也正是因为王通的果断,才保住了十多万军民的性命,这些都是黄福亲眼所见。

所以在黄福看来,王通虽然有罪,但罪不致死,顶多就是削官罢了。

“王通,黄尚书为你求情,伱可有话说?”

朱瞻基对黄福的意见还是很看重的,于是扭头向王通问道。

“臣兵败交趾,的确罪该万死,但臣也有苦衷,还请陛下体谅!”

王通当即重重的叩首道。

王通现在满心都是苦涩,他的确委屈,就像黄福说的那样,自己刚到交趾,无根无基又要面对叛军,能打成现在这样,他真的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朱瞻基这时虽然生气,但并没有失去理智,对于王通的委屈,他也能体会一二,毕竟王通去交趾之前,交趾就已经是一堆烂摊子了,把王通换成其它人,说不定局势会比现在更加糟糕。

想到这里,朱瞻基也有些犹豫,于是他扭头看向一直没有表态的夏元吉道:“夏尚书,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成山伯?”

夏元吉似乎早就知道朱瞻基会问自己,因此一点也不惊讶,只见他沉稳的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成山伯有罪,但就像黄尚书说的那样,但罪不致死,还请陛下详加审理,有罪就罚,有功就赏,也算是给成山伯一个公道!”

王通听到夏元吉竟然也帮自己说话,当即感激的看了对方一眼,他以前和夏元吉并没有任何交情,却没想到在这种时候,对方却能帮自己一把。

听到夏元吉也这么说,朱瞻基沉默了片刻之后,终于做出决定道:“交趾之败,成山伯难辞其咎,朕决定由兵部与五军都督府联合审理此事,等有了结果再做处置!”

524.第524章 安远侯柳升916.第916章 救人338.第338章 菊池氏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样641.第641章 白银运输470.第470章 自爆(下)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第23章 常家兄妹第95章 谨慎多疑的纪纲904.第904章 丢官印的背后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764.第764章 遇事不决找大哥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670.第670章 兀鲁伯要撤军971.第971章 崩溃460.第460章 报仇(下)462.第462章 好事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778.第778章 黑火药的局限性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798.第798章 海伦怀孕了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305.第305章 交换人质(下)第81章 真凶找到了第6章 脸长之人比较长寿?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316.第316章 又是朱高燧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867.第867章 一场舞会(下)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变化第88章 相依为命的兄妹845.第845章 种地和经商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694.第694章 一个玩具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拢第74章 内阁之议863.第863章 东正教圣人337.第337章 背后的人第144章 张忠的道路859.第859章 兄弟见面813.第813章 抵达威尼斯340.第340章 师出有名第122章 抓捕纪纲(下)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799.第799章 大汉与威尼斯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817.第817章 双喜临门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378.第378章 进士郑礼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641.第641章 白银运输第143章 讨公道(下)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475.第475章 父与子(下)第188章 状告朱高煦(上)444.第444章 遥望天竺489.第489章 兴和之战(下)第68章 借个“太子”玩玩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诏狱(上)第161章 又见郑和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725.第725章 去大汉吧570.第570章 朱棣驾崩(下)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第139章 命苦的张忠530.第530章 将计就计(下)900.第900章 七年(上)第173章 都督张兴(上)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第45章 锦衣卫接手333.第333章 信德之战(上)第200章 一张纸条第76章 武臣入阁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税487.第487章 阿鲁台的计划793.第793章 偶遇旧识885.第885章 清理土人475.第475章 父与子(下)第172章 谷王朱橞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185章 招揽张兴第207章 祭祀孝陵810.第810章 神枪手737.第737章 内奸(下)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733.第733章 大发雷霆第224章 齐先生(上)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积极性第66章 兄弟齐心第52章 你想要什么?802.第802章 海军的绝配737.第737章 内奸(下)837.第837章 技术扩散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