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第726章 交趾国书

第726章 交趾国书

夜已经深了,王通的书房里依然亮着灯。

房间之中,王通与王琮父子二人相对而座,那位金先生已经离开了,但却给他们王家留下一个希望。

“爹,我们真的要去大汉啊?”

王琮这时忽然开口问道。

之前王通担心自己去大汉,会让朱瞻基迁怒于自己的家人,但金先生却承诺,他可以将王家的人提前送到大汉,这样等到王通与交趾谈判完,甚至都不用回大明,直接就能从交趾坐船与家人团聚。

“不去怎么办?如果你们留在大明,只要我一走,陛下肯定会拿你们开刀,当初汉王……不对,是大汉皇帝陛下攻破北京城,抓住太子要挟陛下,从那之后,陛下就已经恨透了大汉。”

王通说到最后也叹了口气。

老朱家的糟心事实在太多了,他们神仙打架,却让王通这些人跟着遭殃。

“对了,等我去交趾谈判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你和伱娘了,你娘一个妇道人家,有些事情不方便出面,你身为长子,一定要将家里撑起来!”

王通这时对儿子叮嘱道。

王通要去交趾谈判,到时成山伯府没有其它人,而且还要趁着这段时间,把家里的人转移到海外去,王琮做为长子,当然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我明白,爹您放心的去吧,家里这边一切有我!”

王琮拍着胸脯保证道。

只是这话一出口,王通却气的想一巴掌拍死他,什么叫“放心的去吧”?这话怎么听都像是在咒自己早死似的?

不过王通现在也没心情和这个不靠谱的儿子计较了,耐着性子又把家里的一些事情交待了一遍,生怕自己离开后,家里有什么疏漏。

几天之后,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共同提审王通,包括他手下的一些将领,调查他们在交趾的作战经过,特别是王通在指挥时的过失。

王通也十分配合,对于自己在交趾的战败,也并没有任何隐瞒,但对于后来打败黎善后的撤退过程,同样也交待的十分清楚。

当时的交趾已经乱成一团,只凭他手中那点兵力,根本无力平叛,若不撤退,只会让十多万军民死于叛军之手。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王通做为一军的统帅,自然有权力见机行事,因此他觉得自己下令撤出交趾并没有错。

而王通手下的将士,也同样十分支持王通,甚至还有一些从交趾撤出来的百姓,得知王通被朝廷审问时,纷纷上书为王通求情。

除此之外,五军都督的张辅等勋贵们,也想保住王通,因为他们身为武将,更能体谅王通的难处,如果这次王通被定罪,那日后别的武将领兵在外时,肯定会更加束手束脚。

但被文官把持的兵部却持相反的看法,他们坚持认为王通要为交趾丢失的事负主要责任,另外朝中的其它文官也纷纷上书,要求给王通定罪。

可以说王通的这件案子,现在已经演变成文官与武将争斗的焦点,文官集团想借这件事,打击勋贵们的权力,至于真相如何根本不重要。

虽然这个时期的勋贵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很大,特别是还有张辅这些入阁的武将,但交趾惨败却是个无法扭转的事实,因此武将们在这件事上理亏,自然也就处于下风。

所以朝中的不少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这次王通恐怕是死罪难逃,勋贵们也将受到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暂时还不能形成文强武弱的局面,但对文官集团来说,绝对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然而就在这时,交趾最大的叛军头子李松忽然派使节来到大明,向大明呈交国书,要求与大明谈判,商议两国日后的邦交。

李松的这封国书姿态很低,向大明表明自己是汉人,最初也并没有反叛之心,只是因为黎善等叛军四起,李松才不得不召集族中子弟起兵,为的也是扫平黎善等叛军。

现在其它的叛军都已经平定,黎善也只剩下几千兵马苟延残喘,因此李松也依然想向大明称臣,甚至恳求大明的加封。

但李松在国书中也表示,自己对其它的明人并不信任,唯独成山伯王通曾经大败黎善,又组织汉人百姓撤离,因此李松对王通十分佩服,要求大明派王通前去交趾详谈,到时两国划分国界,交趾也愿意世世代代成为大明的番属之国。

“你们怎么看?”

武英殿内,朱瞻基看完李松派人送来的国书,这才扫视了一下殿中的大臣问道。

“陛下,李松虽是汉人,但现在扫平交趾的叛军,定然是想自立为王,我看不如就同意他的条件,毕竟交趾落在他手里,总比落在那个黎善手里要强得多。”

只见黄福这时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道。

其实黄福和张辅之前一直希望朱瞻基能够再派大军,将丢失的交趾收复,但朱瞻基却不想再为交趾出兵,而且朝中的阻力也很大,许多官员都要求放弃交趾,因此出兵收复交趾的事已经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黄福也只能接受现实,现在交趾落到汉人手中,而且对方也愿意向大明称臣,这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陛下,臣也觉得此事可议,交趾偏远,民风剽悍,与其劳民伤财的再派兵,不如就任其自治,到时我大明多一个番属国,于国也是有利而无害!”

杨荣这时也站出来赞同道。

有杨荣和黄福表态,其它的官员也都纷纷表示赞同,最后连张辅也暗叹一声,站出来表示同意,这也代表着大明朝廷彻底的放弃了收复交趾的希望。

“可是对方指名道姓,要求派王通前去议和,要不要换个人前去?”

朱瞻基这时忽然有些犹豫的道,王通的罪名还没有审问清楚,如果派他前去交趾,他担心出什么变故。

“陛下,臣以为派成山伯前去也无妨,如果能谈成对我大明有利的条件,也算是让他戴罪立功了。”

夏元吉这时忽然站出来建议道。

他本就不赞成处死王通,现在李松的国书终于让王通有了一线生机,只是在夏元吉心里,总感觉这件事有点太巧合了。

“臣附议!”

黄福和张辅这时几乎同时站出来说道。

剩下的杨荣、杨溥等人犹豫了下,最后也纷纷赞同,毕竟相比给王通定罪,还是先把交趾的事情平定下来更重要。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杨溥站出来道:“启禀陛下,交趾之败,除了成山伯外,还有一人也应该被问罪!”

“谁?”

朱瞻基一愣,立刻追问道。

“黔国公沐晟,若不是他的援军在水尾县踌躇不前,导致王通后无援军,恐怕交趾也不会如此轻易的丢失!”

杨溥毫不客气的上奏道。

当初朱瞻基除了派柳升率兵前去交趾外,还命令沐晟率领军队从云南出兵,从另一路杀向交趾,这也是朝廷的惯例了,以前朱棣每次派张辅出兵交趾,都会命沐晟出兵协助,这次也不例外。

但沐晟接到命令后,却一直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出了兵,却在交趾的边境不肯深入,特别是当柳升战死的消息传出去后,沐晟干脆呆在水尾县不往前走了,就这么坐视大明丢掉了交趾。

所以杨溥参奏沐晟有罪,也的确很有道理,如果他能及时出兵,可能柳升就不会战死,哪怕柳升战死后,只要他出兵援助王通,也能帮王通守住交州,而不至于让整个交趾全境沦陷。

“这个……”

朱瞻基听到杨溥告了沐晟一状,脸上也露出为难之色,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一个个面色凝重,其它人更是低头不语。

相比别的勋贵,云南沐家十分特殊,他们常年镇守在云南,手中握有兵权,相当于一地的诸侯,在云南境内,沐家的威望甚至盖过了朝廷。

“陛下,沐晟身为国公,却在战时畏缩不前,按律当斩,还请陛下圣裁!”

杨溥看到朱瞻基犹豫,当即再次上前一步道。

他并不是和沐晟有什么私仇,而是觉得交趾丢失,使得朝廷的颜面大跌,光是一个王通根本不足以背上这次的罪责,沐晟同样也要按律处置!

“沐家世受皇恩,一直镇守在云南,即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沐晟年纪大了,朕也不忍拿他问罪,不如这样吧,就让人收回他的宝印,以示惩戒!”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终于宣布了对沐晟的处罚。

所谓宝印,其实是朱高炽在位时,赠给沐晟的镇南将军印,本身没什么实权,更像是一种荣誉,所以朱瞻基对沐晟的惩罚只是收回宝印,相当于一个口头警告,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伤害。

下面的夏元吉听到朱瞻基对沐晟的处罚,也不禁暗叹一声,因为他想到当初朱瞻壑和朱棣商议交趾的事情时,曾经说过沐家并不希望朝廷控制交趾,因此每次出征交趾时,沐晟都是出工不出力,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而且沐晟的目的达到了,交趾丢失后,朝廷只会更依重沐家,比如现在朱瞻基甚至都不敢对沐晟有什么惩罚。

 

第41章 小倔驴768.第768章 兄弟密谈(下)936.第936章 救人(上)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875.第875章 黑海海峡之战(中)第140章 天阉第186章 卖地663.第663章 作坊(上)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641.第641章 白银运输472.第472章 一个教训(中)976.第976章 汉军vs瓦剌931.第931章 使团到来787.第787章 硝酸771.第771章 商谈(上)第40章 打个招呼第136章 珠钗会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11.第511章 儒报(中)第58章 拿去融了332.第332章 德里苏丹国432.第432章 赈济灾民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845.第845章 种地和经商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第38章 木秀于林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816.第816章 新星号第108章 吃着火锅唱着小曲296.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890.第890章 大明使团(下)507.第507章 预订和约稿第121章 抓捕纪纲(上)456.第456章 两位布政使第220章 曹贼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894.第894章 送给朱祁镇的礼物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第595章 宫中查案(下)307.第307章 破寨914.第914章 安排327.第327章 对马宗氏(上)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败(中)348.第348章 决战开始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563.第563章 最后一次北征(上)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松第45章 锦衣卫接手768.第768章 兄弟密谈(下)第222章 百万仓第90章 古代审美的变迁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538.第538章 余百户的毒计(下)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560.第560章 吴家寨(上)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374.第374章 科举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410.第410章 搬救兵799.第799章 大汉与威尼斯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642.第642章 两头下注377.第377章 利益冲突922.第922章 扩张第159章 进京告御状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91章 畅谈海外诸国359.第359章 风云突变第61章 死奸商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440.第440章 郭县令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878.第878章 海峡对岸856.第856章 朱瞻壑要去欧洲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859.第859章 兄弟见面299.第299章 解决倭寇的方法第149章 满城皆知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第140章 天阉971.第971章 崩溃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952.第952章 太监喜宁384.第384章 骗子384.第384章 骗子第207章 祭祀孝陵917.第917章 英雄748.第748章 苏伊士港(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第172章 谷王朱橞第229章 旧港求援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