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第839章 逃难(上)

“各位父老乡亲,咱们再加把劲,前面就是青州城,只要到了青州,就会有人接应我们,到时有吃的有喝的,养足了力气就能一口气赶到莱州出海了!”

一群几百人的灾民之中,一个身材高瘦的年轻人虽然满脸疲惫,但依然打起精神向身后的灾民高声鼓舞道。

听到有吃的有喝的,本来已经摇摇晃晃的灾民们,也感觉有了几分力气,于是一个个扶老携幼,互相拉扯着一点点向前挪动。

那个喊话的高瘦青年也没有闲着,他弯腰把一个腿脚受伤的中年人背上身上,抹了把汗水走在队伍的前面,因为这几百人中,也只有他认识去青州的路。

“狗子,别管我了,青州还有那么远,你不能一直背着我啊!”

受伤的中年人这时却挣扎了一下,随后低声对高瘦青年人说道。

“七叔您别担心,我身子骨好着呢,背着您也能走到青州,说起来当初要不是您好收留我,我早就在那个冬天冻死了!”

名叫狗子的高瘦青年却神情坚定的道,虽然背着一个人很累,但对方是他的大恩人,所以就算他这条命不要,也要把对方带到青州。

“你这孩子……”

被称为七叔的中年人也露出感动之色,想说什么最终也没有再说出口。

“老七,狗子这孩子从小就仗义,哪怕在外混出了头,也没忘咱们这帮乡里乡亲,说起来怪咱们见识短,要是早两年就听狗子的话,带着所有人去大汉的话,也就不用受这份罪了。”

这时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凑上前开口道。

“谁说不是啊,当初就该听狗子的话!”

“就是,要是早点去大汉,咱们早就在大汉吃香的喝辣的,哪还用在这忍饥受饿?”

……

老头的话一出口,立刻引发了周围大部分人的赞同,不少人都露出后悔莫及的表情。

“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谁又能知道会遇到这么大的蝗灾?”

反倒是狗子这时开口劝慰道。

狗子这些人来自于匡城县,那里也是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来匡城是个产粮大县,但却因为蝗灾颗粒无收,整个县的百姓都只能外出逃难。

相比于其它灾民,这支队伍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中有狗子这个人。

狗子自幼父母双亡,是七叔这些同村人,你一顿我一顿的把狗子养大,可以说狗子从小就是吃着百家饭长大,而狗子在成年后,也离开村子四处闯荡,后来更是出海去了大汉。别看狗子年轻,但他在大汉却闯出一番事业,甚至还有了一条自己的船,之前靠着在大汉和大明之间跑船赚了不少钱,前两年甚至还衣锦还乡,想说服七叔这些乡亲跟自己一块去大汉,毕竟大汉那边到处都需要人,哪怕种地也比老家这边强。

但七叔这些人乡土观念很重,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根本不愿意离开故土,所以最终也只有几个年轻人跟着狗子去了大汉闯荡。

说来也巧,几个月前狗子趁着来大汉做生意的间隙,带着不少礼物回乡探望七叔这些长辈,却没想到一场大蝗灾席卷整个北方,老家匡城那边更是整个县都是蝗虫,方面几百里甚至连一点绿色都见不到,连树都被蝗虫啃光了。

地里快要成熟的粮食,却被啃的一点不剩,眼看着人人都要饿肚子,于是狗子再次提出带所有人去大汉的事。

虽然还是有老人不舍家里的几亩地,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的儿孙饿死,于是也终于被说动,整个村子几百号人,全都收拾好行李后,跟着狗子进入山东地界。

不过现在是大灾之年,山东也是重灾区,不但到处都是灾民,甚至还有强盗,其实这些强盗也是灾民,只是饿急了才开始四处抢掠其它的灾民,如果遇到官府的军队,他们又会变成灾民,而有些灾民如果活不下去,同样也会变成强盗。

狗子他们这几百人虽然有不少青壮,但一路上也遇到不少想抢劫他们的灾民,比如七叔就是在之前与另一伙灾民的冲突中受伤的。

狗子背着七叔,带着队伍向着青州的方向走去,只见道路上一片土黄,所过之处连半点绿色都见不到,田地里的泥土裂着大口子,河道里也已经干涸,河里的死鱼也早就被之前经过的灾民捡走吃掉了。

直到傍晚时分,狗子他们一行人来到一处荒废的村庄,村子里的房屋都是完好的,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一看就知道也是整村都逃荒了。

“有水!有水!”

前去查看水井的人兴奋的高声叫道,蝗灾就是旱灾引起的,匡城那边许多水井都干了,甚至连黄河都断流了,狗子他们一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食物和水,其中水的问题其实还在食物之上。

狗子这时已经把七叔放下,听到外面同伴的呼喊,他也立刻跑过去,果然在村头的水井里,见到下面存有清凉的井水。

“快,快点打水,咱们今天好好吃一顿,争取明天就赶到青州!”

狗子也兴奋的说道。

他们逃难时把所有食物都带上了,虽然一路上省吃俭用,但现在也所剩不多,幸好青州也不远了,再加上今天难得遇到水井,所以狗子才决定让大家吃顿好的,说不定明天可以一口气走到青州。

其它人听到狗子的话,也都是高兴的欢呼一声,年轻人打水的打水,捡柴的捡柴,女人也把背的铁锅洗涮干净,毕竟铁锅可是家里的大件,哪怕逃荒也要带上。

很快火升了起来,所剩不多的一点食物,也全都丢到锅里,加上一些路上采集到的树皮和草根,煮成一锅散发着怪味的汤。

但就算是这样的汤,在狗子这些灾民眼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毕竟他们这一路上,见到太多饿死在路上的灾民,相比之下,他们没有被饿死,甚至还能有口热汤喝,已经相当不错了。

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483.第483章 大明情报网(上)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战(下)927.第927章 殉葬?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机营309.第309章 从源头上解决倭寇374.第374章 科举339.第339章 假与真693.第693章 纺织业(下)628.第628章 朱瞻基的要求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323.第323章 对马岛(上)第238章 又见卖地(上)564.第564章 最后一次北征(下)656.第656章 招生启示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第62章 初版三国331.第331章 愚蠢第116章 什么叫东厂?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290.第290章 生与死的距离341.第341章 收一点利息第129章 漆器第37章 全军覆没的五虎上将第90章 古代审美的变迁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败(上)593.第593章 一枚药丸380.第380章 成婚(上)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第26章 过劳肥881.第881章 乾清宫(上)480.第480章 遗漏的事(上)第127章 收尾第168章 蜀王的信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第200章 一张纸条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战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435.第435章 白莲教徒369.第369章 替代官员的人(上)446.第446章 新老移民(中)第134章 用谎言维持的脸面第58章 拿去融了第63章 老三想出头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机营727.第727章 婚事601.第601章 朱瞻基登基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第194章 张兴来也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895.第895章 民间参股593.第593章 一枚药丸756.第756章 非议960.第960章 从不让人失望的朱祁镇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908.第908章 不是时候第192章 郑和抵达交趾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609.第609章 杀进京城(下)第95章 谨慎多疑的纪纲283.第283章 存钱(上)844.第844章 广州港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第96章 打开一道口子942.第942章 脱脱不花(下)712.第712章 女人的争论894.第894章 送给朱祁镇的礼物第39章 中计了763.第763章 美洲图志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第184章 时运不济499.第499章 石见叛乱610.第610章 张太后出面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432.第432章 赈济灾民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657.第657章 十一岁的孩子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346.第346章 平户争夺战(上)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954.第954章 追兵将至817.第817章 双喜临门第181章 打消怀疑875.第875章 黑海海峡之战(中)646.第646章 官与吏(上)711.第711章 打工挣路费632.第632章 满剌加港第49章 还有没有一点契约精神了?587.第587章 阴损的手段第71章 詹事府开在诏狱吗?487.第487章 阿鲁台的计划604.第604章 朱高煦归来(下)881.第881章 乾清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