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

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

北京皇城武英殿,十岁的朱祁镇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时不时扭动一下身子,显然他还不太适应现在的位置。

而在朱祁镇身旁,张太后则一脸严肃的端坐在那里,一双有些苍老的眼睛扫视了一下殿中的几位内阁大臣。

“启禀太皇太后,自从之前的禁令解除后,各个港口都是汉商云集,连京城这边也出现了不少大汉来的商人,市面上也多了许多海外的商品,各地海关的税收也是增加了数成……”

胡濙这时向张太后禀报着各项针对大汉的禁令解除后,大明各个港口,甚至是内陆城市的一些变化,这也是张太后今天特意召他们前来的原因。

说起来在朱瞻基驾崩后,大臣们本来是想请张太后垂帘听政的,但张太后却没有同意,因为当初朱元璋曾经下过两条禁令,一是禁止宦官干政,甚至还在把这条刻在铁牌上,并且立在宫中警告后人,第二就是禁止后宫的妇人干政。

因此张太后以祖宗之法不可废为由,并没有答应垂帘听政,但朝中一些重要的政务,其实还是需要交由张太后处理,然后由内阁去执行。

张太后听完胡濙的禀报后,沉思了片刻这才向胡濙问道:“除了国内的这些变化外,大汉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这个……好像并没有。”

胡濙犹豫了一下这才回答道。

这些针对大汉的禁令,本来就是因为朱瞻基的私心而颁布的,现在禁令解除,大汉那边也是一切如常,至少胡濙并没有接到什么消息,除非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情况,但这就要找锦衣卫去问了。

“大汉与我大明是兄弟之邦,先帝去世之前,特意叮嘱我,让我收回他以前颁布的一些禁令,改善两国的邦交,因此本宫决定,组织一支使团,由一位重臣亲自带队,出使大汉!”

张太后当着内阁众臣的面直接宣布了这个重大的决定道。

“这……”

胡濙与杨荣、杨溥等人闻言也都是面面相觑,虽然张太后改善大明与大汉的关系他们都十分支持,可现在忽然要主动向大汉派出使团,这可就有点太突然了。

“太皇太后,大汉并没有向我们派出过使节,现在我们贸然向对方派出使团,这是不是有点不合礼仪?”

沉默良久,杨溥忽然上前开口道。

做为华夏正统,又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强国,大明一向都十分骄傲,一般都是别国主动向他们派出使团,而且只有实力强大的国家,才配让大明派出使团。

比如帖木儿帝国,在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因内乱实力衰弱,于是主动派使团与大明交好,甚至连兀鲁伯都亲自出使过大明,而大明后来才派出使团回访。

所以都是别人主动派使团来大明,从来没有大明主动派使团出使别国,当然郑和那种不算,与其说郑和是使节,还不如说他是武装游行,但凡他们走过的地方,敢反抗的国家都被灭了。

“没什么不合礼仪的,大汉与我大明同出一源,都是太宗皇帝的子孙,以前虽然有些误会,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做为太宗皇帝这一支的长房,主动派人与二房联络一下感情,也是应该的。”

张太后却大手一挥再次道,她可是朱高煦的嫂子,虽然朱高炽不在了,但正所谓长嫂如母,联络一下兄弟也是应该的。

听到张太后这么说,杨荣等人彼此对视一眼,最后都点头答应,使团的人选需要他们回去后好好的商量一下,到时会把名单送到张太后手中审阅。

对于内阁的赞同,张太后也十分满意,随后又商议了一下其它的政务,她这才让内阁大臣们退了下去。等到杨荣等人离开后,张太后这才向旁边的小皇帝朱祁镇和颜悦色的问道:“陛下你能听懂我们商议的事情吗?”

“启禀太皇太后,孙儿听不懂!”

朱祁镇十分乖巧的回答道。

“你年纪还小,听不懂很正常,日后努力读书,慢慢的就能听懂了!”

张太后勉励道。

“是,孙儿明白,日后一定努力,绝不会辜负太皇太后的期望!”

朱祁镇板着一张小脸,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看到孙子乖巧懂事的模样,张太后也不禁十分欣慰,随后又夸赞了对方几句后,这才站起身离开了武英殿。

朱祁镇目送着张太后离开了大殿,这时他小脸上的笑容才慢慢的收敛起来,过了一会他忽然开口道:“王先生,我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陛下有何不解?”

只见旁边竟然有一个中年宦官迈步上前,一脸笑容的向朱祁镇问道。

这个宦官正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他本是个落第秀才,因生活不如意,一狠心自阉入宫,相比于大部分连字都不认识的宦官,王振这个秀才出身的宦官很快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后来指派他服侍皇太子朱祁镇。

可以说朱祁镇从小就是跟着王振长大的,而且朱瞻基在宫中设立书堂,教授宦官读书,王振就是其中的先生之一,宫中的许多宦官都出身于他门下,因此宫中人都称他为王先生,甚至连朱祁镇也习惯称对方为先生,许多不懂的事情都要向王振请教。

“我记得当初父皇在世时,好像很讨厌那个大汉,可为何父皇刚去世,太皇太后就急着和大汉交好?”

朱祁镇这时小脸皱起来向王振问道。

他已经十岁了,张太后和大臣们商议的事情,有一些他也能听出个一二来。

“这个……”

只见王振犹豫了一下,最后忽然抬头问道:“那陛下您对大汉的印象如何?”

“不好,我听父皇说过,我刚出生就被大汉的军队掳走,是父皇好不容易才将我救出来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大汉是我们的敌人,太皇太后为何要与我们的敌人交好?”

朱祁镇说到最后时,一张小脸皱的更紧了,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想要理解这个问题显然还是太困难了。

 

681.第681章 奥斯曼使节787.第787章 硝酸975.第975章 大汉的援军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761.第761章 齐东港715.第715章 带你看样东西594.第594章 宫中查案(上)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519.第519章 文争第249章 琉璃瓦与铜瓦(上)第15章 朱高煦的弱点第251章 不能指着一个人坑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誉第257章 朱高炽涉案812.第812章 白鲸869.第869章 发疯359.第359章 风云突变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648.第648章 吴家寨第180章 巧合第74章 内阁之议767.第767章 兄弟密谈(上)907.第907章 官印又丢了第144章 张忠的道路764.第764章 遇事不决找大哥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运法第213章 意外的线索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边(下)522.第522章 团聚866.第866章 一场舞会(上)第596章 对质朱高燧(上)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598.第598章 瞒不住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松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754.第754章 告状的方法666.第666章 铁关城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469.第469章 自爆(上)第113章 东厂的诞生(上)836.第836章 大灾之年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儿子680.第680章 多国使团(下)726.第726章 交趾国书第155章 陶大仙人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866.第866章 一场舞会(上)822.第822章 奇迹之船956.第956章 兵不血刃第279章 又见朱高燧447.第447章 新老移民(下)第79章 余孽979.第979章 回京333.第333章 信德之战(上)677.第677章 兀鲁伯游记(上)530.第530章 将计就计(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820.第820章 败家子第269章 表示一下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第124章 真凶浮出水面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中)282.第282章 第一笔银行贷款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顾忌第275章 寿宴(上)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35章 斩爹宝刀888.第888章 宦官王振(下)591.第591章 陛下驾崩了第163章 合欢树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第262章 金银财宝356.第356章 犒赏三军715.第715章 带你看样东西743.第743章 皇家小学893.第893章 胡濙的谋划649.第649章 科举与吏转官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747.第747章 苏伊士港(上)986.第986章 二十年第69章 朱高煦的圆梦之旅810.第810章 神枪手第243章 房贷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第224章 齐先生(上)400.第400章 移民的福利(下)第50章 打我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第106章 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