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

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

大汉宣武四年,也就是朱瞻壑登基的第四个年头,按照大明的年号,应该是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历史上那场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变正式上演。

朱瞻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所以在年初时,就不断督促锦衣卫,让他们加大力度,监视着大明与瓦剌的一举一动,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向他禀报。

虽然朱瞻壑记得很清楚,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八月份,但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历史因他改变的太多,他也不知道这场影响巨大的事件,会不会在时间上发生改变。

不过朱瞻壑有八成把握,断定这场变故肯定会出现,因为朱祁镇和王振的所做所为,与历史上几乎没什么两样,瓦剌也在大明的放任下,在草原上强大起来,并且不时南下侵扰大明的边界。

最为重要的是,大明在王振、喜宁这些宦官的乱政下,不但朝堂上乱成一团遭,连军队也被他们插手。

更倒霉的是,大明的军户制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以前的军户拥有自己的田地,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对朝廷的需求很小。

但现在大明的军户制,却因为军队中上层的侵吞,导致军户失去了手中的田地,自己则沦为军官的佃户,累死累活干一年,却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更别说操练了。

甚至有些人吃兵肉、喝兵血,导致下层的将士连活都活不下去了,只能冒险外出逃亡,特别是边疆一带的军户,本来生活就困苦,又要受到外敌的侵扰,有时候甚至只能饿着肚子上战场,立了功也得不到升迁,反而被上层把功劳抢走了。

因此边疆的军户甚至出现了成批逃亡的现象,如果有官府阻拦的话,这些逃亡的军户甚至拔刀反抗,成为流民或盗贼,这些军户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当他们拿起刀子反抗时,可比普通的百姓危害大多了。

这也导致了军户的逃亡虽然十分常见,但地方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把矛盾激化,到时战火烧到自己的地盘上,没办法向上头交待。

而军户们的逃亡,再次削弱了大明军队的实力,甚至有人断言,现在的明军,早就不是当初朱棣在位时的明军了,如果朱棣率领现在的明军北征草原,恐怕只会有去无回。

“殿下,瓦剌急报,王骥再次奉命征讨思机发,这次出兵依然十分顺利,攻破其栅寨,得积谷四十余万石,此后明军势如破竹,一路杀敌无数,思机发再次兵败逃亡,到现在都没有抓到!”

这天刘苛来到武英殿,郑重的向朱瞻壑禀报着大明的军事动向。

大明的麓川之战,果然像朱瞻壑之前预料的那样,几次征讨虽然战果辉煌,却一直没能抓住思机发父子,最终导致这场战争一打近十年,虽然打打停停,但也让大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军队也被牵制到南方。

“瓦剌呢,他们有没有出兵的动向?”

朱瞻壑听完后再次追问道,虽然现在才三月,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五个月,但他必须提前做准备,而且他也担心这场变故可能会推迟或提前,因此必须时刻盯着大明与瓦剌。

“启禀殿下,今年刚过年,草原上就遇到一场大冻灾,几乎波及草原上的所有部落,牛羊牲畜冻死无数,有些小部落甚至直接灭族。”

刘苛说到这里深吸口气,随后继承说道。

“按照以往的经验,草原上受到这么大的灾害,等到开春之后,肯定会大举南下抢掠,否则他们根本活不过下个冬天,只是直到现在,瓦剌那边还没有任何动静,我们怀疑,瓦剌很可能是想搞一次大动作,只是我们暂时还没能查到!”

“加派人手,全力调查瓦剌的一举一动,不惜任何代价,也搞清楚他们出兵的计划!”

朱瞻壑当即命令道。“属下明白!”

刘苛答应一声,随后转身离去。

看着刘苛离去的背影,朱瞻壑也陷入到沉思之中,除了瓦剌的情报外,大明的情报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托朱祁镇和王振等人胡作非为的福,大明的文武百官已经与他们离心离德,光是暗中与大汉接触的高官,就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勋贵们,更是直言要迎朱瞻壑回大明。

这也不怪勋贵们,因为王振当政之后,对勋贵们视若奴仆,有些公侯见到王振,都要跪下行大礼,稍有不从就会招来灭门之祸。

东厂和锦衣卫也彻底成为王振等宦官的爪牙,现在的厂卫之名,比之朱棣时还要让人胆寒,只是王振并不知道,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爪牙之中,同样混入了不少大汉的探子,有些甚至做到了厂卫的高层,所以朱瞻壑才会对大明的情况了若指掌。

就在朱瞻壑沉思之时,忽然只见一个女官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陛下,李齐李尚书求见!”

“召他进来!”

朱瞻壑对女官吩咐道。

吸取了王振和喜宁这些宦官专权的教训,朱瞻壑已经下旨,大汉宫中不再招收宦官,原本的宦官出宫后,集中到城外的一处皇庄中,朝廷会派人为他们养老。

至于宫中所需要的人手,外皇城可用男子,内皇城则只用女官,毕竟女官的制度已经十分成熟,而且还可以随时出宫嫁人,完全可以满足宫中的需求。

女官答应一声,迈着小碎步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就见须发花白的李齐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大明派出使团,不日就将抵达我们大汉!”

托当初张太后在世时打下的基础,大明与大汉两国互派使团,使得两国的邦交大为改善,各方面的交流也更加的紧密,哪怕张太后已经去世多年,但每隔几年就会派出使团这个传统,却还是保留下来。

“照例接待吧,这次率领使团的人是谁?”

朱瞻壑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大明派的使节由礼部左侍郎杨善担任!”

шшш ☢тTk án ☢CO

李齐立刻回答道。

“竟然是他!”

朱瞻壑听到杨善的名字也是一愣,他对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

第137章 上元佳节(上)945.第945章 御驾亲征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下)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诏狱(下)529.第529章 将计就计(上)第123章 纪纲死了第193章 自愿报名第184章 时运不济774.第774章 派驻总督394.第394章 涉案官员364.第364章 归程第76章 武臣入阁404.第404章 遭遇风暴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198章 重启海运752.第752章 捷报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亲第149章 满城皆知第176章 胡濙的怀疑545.第545章 银矿反击战(上)291.第291章 扩建港口第91章 畅谈海外诸国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410.第410章 搬救兵第198章 重启海运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939.第939章 战前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第18章 “没安好心”朱高燧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第13章 朱高煦“骂死”太子462.第462章 好事493.第493章 勾心斗角第218章 朱文奎被抓(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战429.第429章 风险和机遇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933.第933章 瓦剌动向542.第542章 大战在即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败(下)451.第451章 父子对质第39章 中计了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305.第305章 交换人质(下)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721.第721章 又见常威670.第670章 兀鲁伯要撤军848.第848章 出兵336.第336章 对马岛之战(下)第140章 天阉925.第925章 麓川之战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战(上)575.第575章 名利双收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第257章 朱高炽涉案第271章 银行293.第293章 香皂387.第387章 共同调查426.第426章 堆满火药的仓库622.第622章 美洲是个圈套?666.第666章 铁关城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第79章 余孽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984.第984章 两国合并?904.第904章 丢官印的背后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来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341.第341章 收一点利息第271章 银行393.第393章 林立志551.第551章 各有算计460.第460章 报仇(下)685.第685章 镜子(上)第130章 朱高燧的后手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837.第837章 技术扩散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来869.第869章 发疯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第52章 你想要什么?第228章 满剌加港第22章 促织735.第735章 海伦的提议455.第455章 刘勉的处境364.第364章 归程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957.第957章 兵临城下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428.第428章 爷仨第25章 交趾乱局的根源第107章 长史的人选961.第961章 大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