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第936章 救人(上)

“呼~”

朱祁铭伸了个懒腰,然后长出一口气,感觉身上的疲倦也终于消失了。

“父皇也真是的,我才刚回西京,就又让我回白沙瓦了!”

朱祁铭低声嘟囔一声,随后摇了摇头走出房间。

前段时间朱祁铭就来到白沙瓦巡视了一圈,然后回到西京向朱瞻壑复命,结果才刚回去,朱瞻壑又把他赶回来了,说是让他迎接一个帖木儿的秘密使团,所以他只好又回来了。

这里是白沙瓦城的行宫,以前朱高煦在世时,很喜欢亲自来北疆巡视,特别是白沙瓦这里,有时一住都是半年,所以城中才为他修建了一座行宫。

现在朱高煦不在了,但朱瞻壑和朱祁铭父子却偶尔会来北疆巡视,每次都在行宫里休息。

“太子你总算醒了,昨天不是约好去城外打猎吗,快点准备吧,兄弟们都等着呢!”

朱祁铭刚出大殿,就见一个身形壮硕的青年大步上前高声道。

只见这个青年大概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四方脸,五官端正,看起来一股正气,属于那种长辈见到他就十分喜欢的年轻人。

“平波你们也太心急了,我现在连早饭都还没吃呢,哪有力气打猎?”

朱祁铭看到这个壮硕的青年也不禁笑道。

这个青年名叫张海,字平波,是张忠的养子,因为张忠不能生育,所以就从他一个堂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日后也好继承他的爵位。

说起张忠的那个堂弟,也是一个神人,堪称是人间播种机,娶了二十几房小妾,生了四十多个儿子,反倒是女儿没几个,但可能是因为太好色,这家伙在四十多岁就去世了,留下一堆的孤儿寡母,也就是张家家大业大,否则还真养不起他们。

“我们也没吃早饭呢,直接在路上买点吃就行了,咱们早点去,多打点野味做烧烤,比在这里吃强多了!”

张海说着上前一把抓住朱祁铭的手臂,拉着他就往外走。

张海和朱祁铭从小一起长大,而且还一起上学,甚至在成年后,还去了大汉的军校学习了几年,期间在军中还一起体会了军中底层的辛苦,可以说两人不但是发小还是同窗,更是一起扛过枪的铁杆,感情之深厚,和亲兄弟差不多。

其实类似张海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不少,都是当初朱瞻壑特意为朱祁铭挑选的,让他们从小陪伴着朱祁铭一起读书玩耍,培养出深厚的感情,日后朱祁铭继位,张海这些人就是他最坚实的班底。

来到行宫的前殿,只见这里已经聚集了几个年轻人,他们和张海一样,都是朱祁铭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海这些年轻人可不是没事做,事实上他们在几年前从学校毕业后,有些人从军,有些人从政,虽然现在官职都不高,但日后的前途却不可限量。

张海和这几个年轻人,都是在白沙瓦附近就职,朱祁铭来到这里后,才特意将他们召集过来联络一下感情,毕竟随着他们年纪渐长,大家都有各自的事业,团聚在一起的时间自然越发的稀少了。

朱祁铭和几个玩伴打了个招呼,然后骑马出了白沙瓦城,城西有一片山林,那里有山有水,野兽数量也十分众多,是个打猎的好去处。

朱祁铭他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挑选了合手的武器,比如朱祁铭喜欢用枪,毕竟现在的火枪又快又准,用起来比弓箭简单多了,而且威力还更大。

但张海就不一样了,他出身于武将世家,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因此他更喜欢用弓箭,甚至还觉得弓箭更能代表男人的英武。

不过在大汉国内,像张海这样喜欢弓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军队都已经普及了枪支,甚至连民间都有民用的枪支销售,比如海外的一些商队,就能通过合法的途径购买到枪支,威力虽然比不上军用,但对付一般的强盗、野兽也足够了。

朱祁铭从小就跟着朱高煦打猎,后来更是进入军校学习,枪法相当的不错,因此仅仅半个时辰,他就收获了几头猎物,其中还有一头凶猛的豹子,中了一枪后竟然还想攻击他,幸好他及时补枪,才没有受伤。

下午的时候,朱祁铭他们将打到猎物集中起来,一些肉质不错的猎物,被他们亲手开膛破肚,旁边也点起了篝火,马背上的酒壶也被取下,所有人坐在火堆边,一边烧烤一边喝酒,顺便也聊一聊这段时间的经历和心事。

大家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一块长大的,所以朱祁铭他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哪怕一段时间不见,也丝毫不见生疏,反而有更多的话要说,所以火堆边聊天的气氛也十分热烈。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有一骑飞奔而来大声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城中忽接急报,帖木儿使团在北方二十里外遇到袭击,请求我们派兵救援!”

“什么?那不是我们大汉境内吗,竟然有人在我国境内袭击使团?”

没等朱祁铭开口,旁边的张海就站起来怒道,白沙瓦以北三十里,都属于大汉境内,当然了,因为这里地广人稀,大汉与帖木儿帝国也只是在边界立了界碑,平时偶尔派人巡视一番,并没有在边界常驻兵力。

“传我命令,集合兵马,随我救人!”

朱祁铭当机立断道,他来白沙瓦就是为了迎接这支帖木儿派来的使团,虽然朱瞻壑并没有告诉他使团中有什么人,但既然让他这个太子亲自迎接,肯定是帖木儿帝国十分重要的人物,所以绝对不能出什么事,更何况对方已经进入到大汉境内,他更有保护对方的责任。

于是朱祁铭他们也没有回城,而是立刻赶往城外的骑兵大营,点齐了三千骑兵后,由朱祁铭亲自率领,浩浩荡荡的杀向城北方向。

与此同时,连夜赶路,好不容易抵达大汉境内的帖木儿使团,也陷入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377.第377章 利益冲突第209章 祭祀东陵第155章 陶大仙人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第34章 老子打儿子512.第512章 儒报(下)第69章 朱高煦的圆梦之旅第250章 琉璃瓦与铜瓦(下)583.第583章 朱瞻基来告别406.第406章 佛母(上)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900.第900章 七年(上)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664.第664章 作坊(下)第198章 重启海运384.第384章 骗子702.第702章 乱成一锅粥的交趾第56章 差点被毁的永乐大典第239章 又见卖地(下)672.第672章 兀鲁伯被俘第176章 胡濙的怀疑第196章 迁都之议(上)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367.第367章 弥留之际(下)870.第870章 军事与经济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408.第408章 驿站380.第380章 成婚(上)895.第895章 民间参股第207章 祭祀孝陵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399.第399章 移民的福利(上)663.第663章 作坊(上)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598.第598章 瞒不住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第93章 朱瞻壑来“夺权”了748.第748章 苏伊士港(下)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632.第632章 满剌加港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869.第869章 发疯957.第957章 兵临城下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538.第538章 余百户的毒计(下)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780.第780章 奔赴大汉533.第533章 脱欢逃了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儿子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582.第582章 两京制(下)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925.第925章 麓川之战938.第938章 阿伊丽的请求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第262章 金银财宝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第184章 时运不济第236章 穷818.第818章 开平卫内迁(上)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顾忌600.第600章 大哥你怀疑错人了第267章 又见宋礼第597章 对质朱高燧(下)840.第840章 逃难(中)902.第902章 七年(下)510.第510章 儒报(上)872.第872章 朱祁铠的人生规划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誉393.第393章 林立志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561.第561章 吴家寨(下)937.第937章 救人(下)291.第291章 扩建港口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顾忌849.第849章 奥斯曼船队686.第686章 镜子(下)第271章 银行第83章 纪纲有问题(上)821.第821章 生灵涂炭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613.第613章 接管五军营561.第561章 吴家寨(下)285.第285章 朱高燧的拉拢972.第972章 身陷绝地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吗?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982.第982章 一身两帝444.第444章 遥望天竺341.第341章 收一点利息第209章 祭祀东陵第211章 下落不明470.第470章 自爆(下)678.第678章 兀鲁伯游记(下)577.第577章 又见朱高炽(下)第30章 一车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