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

夜已经深了,阿赦知院满脸笑容的回到自己的大营,当他进到帐篷时,只见帐篷里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了。

“丞相,事情可还顺利?”

帐篷中的人看到阿赦知院进来,立刻上前一步问道,阿赦知院官拜瓦剌丞相,或瓦剌平章,反正自从大元败退到草原后,官职就胡乱封赏,许多都是直接挪用中原的官职,之前朱棣一场北征下来,可能要俘虏一堆的宰相或尚书。

只见帐篷中的这个人大概三十多岁,身形消瘦、五官清奇,一身长衫带着一股中药味,看起来不像是蒙古人,反倒像是个汉人。

“古大夫放心,脱脱不花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所以他已经答应我,帮我们拖住东路军,这样一来,兀良哈那边就不用担心了!”

阿赦知院得意的回答道。

眼前这位古大夫,真的是一位大夫,虽然他是汉人,但因为医术高明,在瓦剌十分有名,许多贵族生病,都争相请他诊治。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古大夫还有另一重身份,他其实是大汉派到草原上的细作,专门负责收买一些瓦剌贵族,阿赦知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丞相出马,果然非同凡响,有脱脱不花相助,咱们的大事就更有把握了!”

古大夫闻言也兴奋的一拍巴掌道。

“古大夫,我还是要再问一句,您确定大汉会出兵?”

阿赦知院忽然脸色变得十分严肃,再次向古大夫问道。

“丞相放心,在计划完成之前,我会一直陪在丞相您身边,若是大汉的军队不来,我的项上人头您随时都可以拿走!”

古大夫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做为大汉安插在草原上最重要的细作之一,古大夫能够动用的财力物力也相当庞大,比如这几年为了拉拢阿赦知院,他给对方提供了相当大的财力支持,也正是有了这些支持,才让阿赦知院有底气反叛也先。

“好,我相信先生您肯定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不过大汉许诺我的事,事后大汉不会食言吧?”

阿赦知院说到最后时,眼神也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

阿赦知院之所以背叛也先,除了也先猜忌他,甚至想要除掉他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就是大汉向他许诺,只要杀掉了也先,就让他取代也先的位置,成为瓦剌太师。

“丞相,我们大汉远在海外,之所以出兵,主要是为了解决大明内部的一些问题,至于草原上的事,实在没有精力去理会,就像当初太宗皇帝几次北征,可最终依然无法改变草原上的形势。”

古大夫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草原永远都是草原人的草原,我们大汉并不想做那些劳而无功的事,当然了,我们也更愿意看到一个对大汉友好的草原首领,甚至如果日后条件足够的话,帮助您成为整个草原的大汗也并非不可能!”

“好!大汉果然爽快!”

阿赦知院闻言也大为高兴的道,对于古大夫的话,他还是很相信的,因为之前对方答应的事,从来没有食言过,这让他也对大汉产生了几分信任。

天色已晚,古大夫也告辞离开,在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不久,很快一只信鸽借着夜幕的掩护飞离了这里。

半个月之后,准备完毕的瓦剌大军,终于开始对大明露出了爪牙。

其中最先发动进攻的正是脱脱不花与兀良哈的东路军,这支大军共有三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兀良哈和科尔沁诸部,脱脱不花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其中这些部落却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各部各自为战。

对于这种情况,阿赦知院似乎也听之任之,毕竟也先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真正的指挥这支大军,而且他们的目的也只是拖住辽东的明军,好为中路军和西路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所以脱脱不花率领着这三万人抵达辽东后,很快对广宁城展开了进攻。

不过因为各军之间缺乏配合,进攻广宁的计划也十分不顺利,甚至围攻了三天三夜,却拿广宁城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只能放弃广宁城,到周围的一些据点之中抢掠一番。

脱脱不花进攻辽东的同时,也先也率兵杀向大同,大同右参将吴浩率军在猫儿庄一带迎敌,却兵败身死,也先的大军直驱大同城下。

四天后,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将领各率兵一万,奔赴阳和防御。

当时也先手下的骑兵只有三万,而大明却有四万大军,又占据着地利之势,这要是放在朱棣在位时期,甚至可以把瓦剌骑兵全歼。

但仅仅过去二十多年,大明的兵制已经败坏的不成样子,哪怕是边军,战斗力也急骤下降,四万对三万,明明占据着地利和优势兵力,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明军惨败。

大明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其中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单骑逃回大同城内,监军太监郭敬,更是藏身到草丛中才逃得一命。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这个太监郭敬,之前为草原大开方便之门,将各种兵器箭弩卖给了瓦剌人,甚至他还和也先关系不错,向对方出卖了不少大明的军事情报。

所以后世许多人都怀疑,这次明军的惨败,正是因为郭敬与也先勾结,将明军出卖给瓦剌,这才导致了全军覆没之祸,这也是为什么军中主帅都战死了,郭敬却能活着回来的原因。

随着明军的战败,也先也杀到大同城下,城中明军只能据城死守,根本不敢出城半步,这也导致也先四处抢掠,周围的一些明军据点纷纷被攻破,大同的战局一片糜烂。

这个消息也很快传到北京城中,导致城中一片哗然,甚至朝堂上也因为这件事争吵不休,有人主张派兵支援,有人却主张派人讲和,哪怕付出一定的粮食财物,只要瓦剌愿意退兵,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第106章 仆从军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403.第403章 称帝与爵位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飞天(上)第40章 打个招呼311.第311章 联合朝鲜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权657.第657章 十一岁的孩子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520.第520章 向外扩张(上)第59章 重录永乐大典第227章 程济706.第706章 苏伊士运河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411.第411章 唐赛儿555.第555章 吐蕃与草原675.第675章 初见兀鲁伯第260章 涨价的契机353.第353章 捷报频传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246章 流言蜚语310.第310章 两个好处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59章 重录永乐大典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第178章 只差三岁959.第959章 我为拯救大明而来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来的383.第383章 天津开海(下)806.第806章 封赏718.第718章 家事(下)第178章 只差三岁296.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第27章 朱祁镇他娘第33章 头上没毛,嘴巴不牢290.第290章 生与死的距离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条战船738.第738章 女校(上)569.第569章 朱棣驾崩(上)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第76章 武臣入阁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289.第289章 别罗里之战(下)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517.第517章 报纸引发的风波(下)第186章 卖地第199章 明东陵583.第583章 朱瞻基来告别第119章 朱棣的决断(上)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第100章 闻风而动798.第798章 海伦怀孕了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败(中)366.第366章 弥留之际(上)第124章 真凶浮出水面308.第308章 逃脱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镇921.第921章 中兴之主?第100章 闻风而动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893.第893章 胡濙的谋划第142章 讨公道(中)780.第780章 奔赴大汉659.第659章 夜校(下)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第252章 做票大的578.第578章 朱高炽病了(上)912.第912章 重临威尼斯569.第569章 朱棣驾崩(上)941.第941章 脱脱不花(上)414.第414章 盘问第59章 重录永乐大典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640.第640章 朱高燧也不容易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711.第711章 打工挣路费第145章 什么事这么好笑?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败(下)579.第579章 朱高炽病了(下)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动范围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796.第796章 晴晴311.第311章 联合朝鲜第207章 祭祀孝陵第119章 朱棣的决断(上)第114章 东厂的诞生(下)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108章 吃着火锅唱着小曲第69章 朱高煦的圆梦之旅第91章 畅谈海外诸国589.第589章 重启海禁?第74章 内阁之议第189章 状告朱高煦(下)626.第626章 朱瞻基追上来了第246章 流言蜚语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来了896.第896章 穆法斯战败第98章 毁灭你,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