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第950章 撤军

阳和之战,四万明军精锐对阵三万瓦剌骑兵,结果却是全军覆没,总督宋瑛、总兵朱冕战死,四万大军尽数葬送在此。

当朱祁镇御驾亲征的二十万大军抵达阳和时,这里的战场依然保持着原样,瓦剌只是把战场上有价值的武器铠甲搜刮一空,尸体却随处丢弃在战场上。

所以当朱祁镇他们抵达阳和时,看到的是一片尸骨累累的杀戮场,再加上现在的气温,以及雨水的冲刷,许多尸体都已经半腐烂,整个战场上臭气冲天,简直如同无间地狱一般。

坐在龙撵上的朱祁镇,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的场景,一时间也大为惊惧,毕竟他从小长于深宫的妇人之手,对打仗这种事,顶多只是从书本上看到一些描述,或是听人提起过,根本想像不出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

直到现在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惨烈,才终于让朱祁镇明白,原来打仗并不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好玩,而是真的会死人的,这让他心中也产生了几分后悔。

但前面就是大同,他们花了十几天才走到这里,如果连瓦剌人的面都没有见到,仅仅因为一些死尸就吓得退回去,朱祁镇身为皇帝的脸面也没处放。

所以朱祁镇也没有其它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至于王振也同样吓得不轻,毕竟他以前只是个落第的秀才,做梦也想不到战场竟然如此的残酷。

其实不光是朱祁镇和王振,二十万明军中,有不少都是各地的驻军,当年跟随朱棣北征的明军,大都已经老去,他们的儿孙接替他们军户的身份进入军中,绝大部分都没有上过战场,就被一纸调令召集起来。

现在这些第一次上战场的卫所兵,见到尸骨累累的阳和战场,也让不少人为之胆寒,还没有见到瓦剌人,他们在士气上就已经弱了一筹。

终于在几天之后,也就是八月初一这一天,朱祁镇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大同。

不过现在的大同却是人心惶惶,因为之前明军两战两败,特别是阳和之战,更是让大同的主力损失殆尽,瓦剌的骑兵也趁机四处抢掠,大同周围的明军据点纷纷被攻破,不少百姓拖家带口,逃到大同城中躲避。

朱祁镇大军的到来,倒是让兵力空虚的大同,终于多了几分防御的底气,毕竟之前的阳和之战,让大同的精锐尽丧,现在城中有这么多的百姓,万一瓦剌杀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张辅拖着老迈的身躯进到城中,也终于有时间喘口气了,毕竟他这么大年纪了,一路上又走的十分辛苦,特别是在后半段时,连他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更别说军中的将士了,光是路上冻饿而死的将士,就约有上千人。

军中的将士也同样松了口气,至少进到大同城后,终于有口热饭吃了,头顶也能有个遮雨的地方。

但是就在进入大同的当天晚上,朱祁镇竟然破例的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就连张辅也被请了过去。

当张辅来到大厅时,只见邝埜和王佐等大臣都已经在厅中等候,所有人都是一脸的疲惫,之前的艰难行军,已经让所有人都累的不轻,进城都还没有好好休息,就又被朱祁镇召集过来议事,所有人都只能强打精神。

过了一会儿,只见朱祁镇终于来到厅中,然后在居中的椅子上坐下,王振和另一个大太监喜宁,分别立在朱祁镇两侧。

“王先生,你把事情宣布一下吧!” 只见朱祁镇清了一下嗓子,这才对王振吩咐道。

“是!”

王振答应一声,这才上前一步,面对众位官员宣布道:“陛下有旨,大同城中粮草不足,恐难以支撑大军驻守,因此陛下决定,两日后全军返程回京!”

“什么!”

听到王振宣读朱祁镇决定撤军的决定,下面的文武百官全都是震惊的瞪大眼睛,他们辛辛苦苦,忍饥挨饿好不容易才终于抵达大同,结果仅仅只呆两天就要回去,这不是耍人玩吗?

“陛下不可,瓦剌来势汹汹,就在大同城外,我们据城防守,还能占据着地利之势,以我们的兵力,瓦剌绝对攻不破大同城,现在如果退兵,只会给瓦剌可趁之机!”

张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大同是大明的军事重镇,城墙之坚固,丝毫不比北京城差,而且城中存储着大量的粮草,就算他们有二十万大军,但肯定也能支撑月余,相比之下,城外的瓦剌人却撑不了那么久,所以只要他们攻不破大同,迟早都会退兵。

相比之下,现在出城撤退,反而会给瓦剌人可趁之机,万一他们在半路截杀的话,以现在军队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英国公所言极是,大同城高大坚固,再加上我们的兵力,就算瓦剌人攻来,肯定也攻不破城墙,陛下完全可以等到瓦剌人退走后再回京!”

兵部尚书邝埜也跟着站出来表态道,其它的大臣也都是纷纷附和。

二十万大军在路上缺吃少穿,顶着大雨和寒风,一路上拖拖拉拉好不容易才抵达大同城,现在整个大军都已经是人困马乏,就算休整两天,也难以恢复过来。

最关键的是,如果现在宣布撤军,肯定会对大军的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到时军中士气全无,如果遇到瓦剌人的截杀,到时只会更加危险,还不如留在大同,凭借着大同的城防,完全不用担心瓦剌人能杀进来。

坐在椅子上的朱祁镇看到这么多大臣反对,脸上也露出恼火之色,他之所以忽然决定撤军,主要是来到大同后,大同的镇守太监郭敬密报朱祁镇,向对方描述了瓦剌人的可怕,毕竟之前的阳和之战,郭敬是藏在草丛里才逃过一劫,现在他早就被瓦剌人吓破了胆。

朱祁镇之前路过阳和时,见到了阳和战场的可怕,现在又听到郭敬的描述,心中也更加恐惧,这时他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于是才决定撤军,而王振对此也十分的支持。

443.第443章 将计就计第134章 用谎言维持的脸面398.第398章 海上囚犯(下)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14.第814章 威尼斯总督(上)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第121章 抓捕纪纲(上)第52章 你想要什么?777.第777章 简单粗暴581.第581章 两京制(上)871.第871章 梦中情人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138章 上元佳节(下)485.第485章 大明情报网(下)603.第603章 朱高煦归来(上)955.第955章 杨善的质问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边(上)809.第809章 新火器382.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658.第658章 夜校(上)302.第302章 将计就计341.第341章 收一点利息第173章 都督张兴(上)第206章 龙王第92章 打草的棍子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515.第515章 海外冒险故事335.第335章 对马岛之战(上)677.第677章 兀鲁伯游记(上)764.第764章 遇事不决找大哥488.第488章 兴和之战(上)591.第591章 陛下驾崩了466.第466章 目光短浅的倭人第106章 仆从军897.第897章 斯库台里港之战798.第798章 海伦怀孕了666.第666章 铁关城617.第617章 转移人质908.第908章 不是时候745.第745章 宁安公主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战(下)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809.第809章 新火器920.第920章 三重领土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922.第922章 扩张322.第322章 朝鲜使节的报信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364.第364章 归程715.第715章 带你看样东西373.第373章 同病相怜793.第793章 偶遇旧识584.第584章 离京581.第581章 两京制(上)第198章 重启海运344.第344章 壹岐海战(下)864.第864章 帝国的延续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败(中)第123章 纪纲死了438.第438章 移民(下)546.第546章 银矿反击战(下)573.第573章 苦闷的夏元吉391.第391章 悬山岛819.第819章 开平卫内迁(下)第190章 背后插一刀834.第834章 海军的任务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809.第809章 新火器928.第928章 废除殉葬538.第538章 余百户的毒计(下)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第178章 只差三岁616.第616章 谈条件908.第908章 不是时候835.第835章 火车上的谈话第45章 锦衣卫接手第136章 珠钗会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275章 寿宴(上)980.第980章 暗流涌动第43章 变故突起409.第409章 绑架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837.第837章 技术扩散第115章 分化锦衣卫第95章 谨慎多疑的纪纲882.第882章 乾清宫(下)393.第393章 林立志294.第294章 下西洋的积极性422.第422章 围堵唐赛儿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第135章 内阁成立293.第293章 香皂第267章 又见宋礼第184章 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