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第958章 于谦的质问

第958章 于谦的质问

北京经过朱棣的扩建后,分为内城与外城,其中内城在北,外城在南,内外城合在一起,才是传统意义上的京城。

不过随着大明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开海之后,北京城的人口也不断扩张,内外城早就住满了,于是在京城周边,也出现了不少的城镇,特别是外城以南,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民居,甚至就连火车站,也坐落在外城的永定门以南。

朱瞻壑率领的大汉军队,乘坐着火车来到北京,立刻就控制了火车站,并且疏散了周边的百姓,以火车站为中心安营扎寨,随时都可以攻打永定门。

胡濙和于谦奉胡太后的旨意,出城与汉军接触,不过两人来到永定门时,却为出城的方式差点吵起来。

本来胡濙想让人将城门打开一道缝,让他们出去后再关上,一般来说,这么短的时间里,城外的汉军也根本来不及反应,更不可能趁机攻占城门。

但于谦却认为打开城门有危险,哪怕可能性很小,但还是不应该冒险,所以他坚持要从城头上,坐着吊篮下城,不给汉军任何可趁之机。

胡濙被于谦这种谨慎的想法气的不轻,因为他年纪大了,而且又有点恐高,让他坐着吊篮下城,简直就是受罪。

不过最终胡濙还是说不过于谦,只能同意了对方的办法,于是两人来到城头,在守城将士的帮助下,坐着吊篮来到城外,步行来到了汉军大营前。

“来者何人?”

立刻有巡逻的汉军拦住了胡濙和于谦两人,大声质问道。

“户部尚书胡濙、兵部左侍郎于谦,请求面见汉军主将!”

胡濙和于谦一同报上两人的官职和名字。

巡逻的汉军闻言打量了他们一下,随即就拱手道:“两位稍候,我这就去禀报!”

于是胡濙两人被带到军营的门口,等了大根半个时辰左右,只见一个中年人率领着一队人马亲自前来迎接,见到胡濙更是十分热情的招呼道:“胡尚书,多年不见,你一向可好?”

“陛下!”

胡濙看到前来迎接的中年人也惊讶的大叫一声,随即上前行礼。

旁边的于谦闻言也大吃一惊,当即上下打量着这个为首的中年人,他也没想到对方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朱瞻壑。

“大明兵部左侍郎于谦,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于谦在震惊过后,也很快恢复了冷静,迈步上前行礼道。

“于侍郎不必多礼,咱们虽然没有见过,但我早就听说过于侍郎的大名!”

朱瞻壑拉着胡濙,随后笑吟吟的看着于谦道。

“陛下听说过我?”

于谦闻言也颇为惊讶,他虽然也算是大明的高官,但在朱瞻壑这种人物眼中,恐怕也看不上自己这么一个普通的官员。

“于侍郎不必自谦,你为官清正,王振权倾朝野,百官对他阿谀奉承,唯独你不愿攀附王振,结果被他抓起来问罪,关押了三个月之久,后来伱被贬官,山东、陕西遇到大灾,流民到河南乞食,又是你上书请求开放河南、怀庆两府的粮仓,这才让无数饥民活命,这倒是和朕当初在山东时所做的事情一样!”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无论是眼前这位于谦,还是后世那位于谦,朱瞻壑都对他们十分了解,特别是眼前这位,如果不是他力挽狂澜,恐怕大明也会像隋朝一样成为一个短命王朝了。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的份内之事!”

于谦看到朱瞻壑竟然对自己的事了若指掌,既高兴又感到一丝心惊,毕竟有人赏识自己,而且还是一国之君,这对于谦来说也是莫大的殊荣,只是对方身为敌国皇帝,竟然对大明的一个官员如此了解,这让于谦也意识到,大汉对大明的渗透恐怕比自己想像的还要深。

“两位,咱们就别在营门前站着了,我已经让人准备了酒宴,咱们边吃边聊!”

朱瞻壑说着一伸手,竟然一手拉住胡濙,一手拉住于谦,随后三人并肩进到大营之中。

于谦被朱瞻壑这么亲热的举动,搞得也有点不自在,但他对朱瞻壑这个传奇人物也十分好奇,因此一路上也在打量着对方。

只见朱瞻壑身材高大,哪怕人过中年,依然神采飞扬,再想想大汉在朱瞻壑父子的治理下,国力鼎盛,甚至已经超过了大明,这让于谦也不禁拿朱瞻壑和朱祁镇做了一个对比,结果悲哀的发现,朱祁镇完全没资格和朱瞻壑相比,甚至连早已去世的朱瞻基,也比不上朱瞻壑。

“传言当初太宗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当时还是汉王世子的他,难道这个传说是真的?”

于谦不禁在心中暗道。

随着大汉的强盛,关于朱瞻壑和朱高煦父子的传言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当初朱棣的意改立太子的事,更是有许多的风言风语。

甚至还有人说,当年朱棣想要直接将皇位传给朱瞻壑,只是因为朱瞻壑和朱高炽交好,所以才拒绝了朱棣,而且为了避免矛盾,后来更是远赴海外,与父亲朱高煦一起建立了大汉。

很快朱瞻壑带着胡濙两人来到自己的住处,这里是火车站旁边的一所宅子,本来是管理火车站的太监所住,现在直接被朱瞻壑征用了。

客厅之中,朱瞻壑与胡濙、于谦两人分宾主落座,同时也让人送上了丰盛的酒菜。

“两位,我多年不回大明,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美食,虽然我们大汉的美食与大明很像,但毕竟不如家乡的味道!”

朱瞻壑笑呵呵招呼道,说着更是率先动筷子,尝了几口北京特有的菜肴,这些菜可是他高价请京城外的大师傅来军营里做的。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还请您为臣解答!”

没想到于谦这时却忽然站起来道,他来汉军军营可不是为了吃饭,也没有胃口吃饭,必须先搞清楚汉军的意图!

“于侍郎有何事不解?”

朱瞻壑停下筷子,笑呵呵的看着对方问道。

“陛下何故兴兵犯我大明?”

于谦的言辞也十分犀利,直接质问道,急得旁边的胡濙满头大汗。

“谁说我兴兵侵犯大明?”

没想到朱瞻壑却惊讶的反问一声道。

518.第518章 永乐日报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777.第777章 简单粗暴第185章 招揽张兴636.第636章 抵达狮子港980.第980章 暗流涌动448.第448章 临阵退缩第246章 流言蜚语951.第951章 撤军的路线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470.第470章 自爆(下)966.第966章 尽人事,听天命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454.第454章 张忠来了883.第883章 朱瞻基驾崩第280章 恢复自由(上)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975.第975章 大汉的援军479.第479章 治标不治本738.第738章 女校(上)707.第707章 海伦(上)570.第570章 朱棣驾崩(下)954.第954章 追兵将至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335.第335章 对马岛之战(上)711.第711章 打工挣路费735.第735章 海伦的提议428.第428章 爷仨720.第720章 七弦琴与荷马史诗740.第740章 阿丹港易主(上)第159章 进京告御状第276章 寿宴(下)第4章 高僧与舍利第231章 旧港之战(中)第43章 变故突起419.第419章 被动的局面718.第718章 家事(下)第3章 少师姚广孝第19章 张辅有不轨之心?402.第402章 移民的问题801.第801章 西红柿和辣椒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162章 珠钗会的信物486.第486章 设局681.第681章 奥斯曼使节786.第786章 研制新火药第167章 绝处逢生497.第497章 战俘的分配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788.第788章 海伦公主历险记293.第293章 香皂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第249章 琉璃瓦与铜瓦(上)973.第973章 王振之死440.第440章 郭县令437.第437章 移民(中)440.第440章 郭县令286.第286章 信用的建立840.第840章 逃难(中)541.第541章 选址第100章 闻风而动896.第896章 穆法斯战败816.第816章 新星号863.第863章 东正教圣人520.第520章 向外扩张(上)681.第681章 奥斯曼使节第106章 仆从军第27章 朱祁镇他娘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动范围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第252章 做票大的873.第873章 攻陷罗德岛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756.第756章 非议372.第372章 局势变化707.第707章 海伦(上)第254章 果然是他390.第390章 来历不明的和尚929.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第11章 阴沟里翻了船380.第380章 成婚(上)815.第815章 威尼斯总督(下)831.第831章 又见穆法斯704.第704章 蒸汽机船第116章 什么叫东厂?第148章 钻进牛角尖的陶穹472.第472章 一个教训(中)889.第889章 大明使团(上)317.第317章 朱高炽瘦了第120章 朱棣的决断(下)第28章 狐朋狗友第71章 詹事府开在诏狱吗?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295.第295章 因噎废食521.第521章 向外扩张(下)925.第925章 麓川之战380.第380章 成婚(上)第29章 养成系青梅竹马第242章 京官(下)913.第913章 汉人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