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撰钱令

乐市令还是引发一些问题的,包括座商、地方豪族以及附近的天台宗信众都在不同程度的表示不满,好在奉行众们的措施到位,经过几个月的试行充分做好了各项准备,一切都在有惊无险中渡过。

二月初第一次小评定上,吉良义时当即宣布新的劝农令,主要内容有劝农桑,兴水利,借粮种、贷农具,农民只需秋收缴纳年贡时归还即可,同时政令里还提倡精耕细作,逐步废除原本粗种的习惯。

就具体条陈的定夺问题,吉良义时与山本勘助以及一干奉行众展开深入讨论,经过多日的争论最终形成大体围绕吉良义时主张的劝农令,在规章性的条陈之外,还特意增加一条,春秋两季并推荐种植大米,大豆两种作物,以这两种作物作为新型二期作也是此劝农令里的核心内容。

二期作又名二毛作,从镰仓时代就已经逐渐形成了这种农业制度,同时也是从宋朝传来的农业技术,只是经过不专业的农民四散传播,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简单来说镰仓时代流传下来的二毛作就是种一季大米,然后随便散种点粮食,到底能收多少东西得看老天的照应。

这是一种既不科学也浪费土地肥力的行为,真的很难想象日本就在这种半封建半农奴的制度下生存了千年不变,对比平安时代的农民,与此时的农民在生活条件上基本相似,几百年积累的科技差也随着战乱的频繁剥削而消耗殆尽。

忙碌的日子过的飞快,很快就到了二月十日评定会,吉良义时宣告新的劝农令,滋贺、高岛两郡的本土国人反应热烈,三河家臣的反应相对冷淡,他们都是脱产武士吃的是吉良家的粮食领的是吉良家的年俸,不用看顾田地里那点收成多寡,旱涝保收的日子过的很惬意。

一名高岛郡国人问道:“馆主大人!请问兴修水利是个怎么兴修法?”

“兴修水利主要围绕滋贺、高岛两郡之间的安昙川沿江河堤的整修加固,每年的春夏之际豪雨随大洋上的季风而来并引发大量自然灾害,安昙川每年汛期都会爆发洪水,如果河提不坚固就会冲毁农田,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本家决定在春播后征发普请役分段整修加固河堤。”吉良义时耐心的作出解释。

中世日本农业技术落后,对农民的剥削严苛,六成地租外加各种税费摊派也只是挑起惣村集团的土一揆,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没有发生过,这不得不说是封建制度下的一个奇迹,放在集权制度的中院王朝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农民不怕苛政剥削,领主不识相的话不用他们站起来,那些豪族地侍从会第一个站出来闹一揆,他们怕的是洪水,旱灾,这两种异常天气很容易演变造成凶作乃至大凶作。

凶作是粮食减产,大凶作就是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到时候领主就算免除农民当年的年贡也活不下去,所以提到修水利这些豪族反应最积极,只要风调雨顺农民不闹领主安心,大家和和睦睦的发展下去是最佳选择。

“好!这个议题就算通过了,进入下一个议题,钱货兑换!”吉良义时一锤定音的结束这个议题。

“钱货……兑换?”无论三河的家臣,还是近江的国人都懵懂了,什么是兑换?从没听说过,山本勘助一时也有些怀疑,吉良义时经常抛出新概念他也习惯了,不知这次又是什么概念。

“不明白?通俗点讲就是鐚钱与永乐钱的兑换,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就是了,诸君也知道畿内是天下心腹之地,我坂本一隅也受惠京都的影响,成为北陆、山阴乃至羽奥上洛的北面进出港,来往坂本之间的客商众多,但是南北货物流通没有一个货币兑换点实在是个麻烦事,于是本家就决定设立钱屋,专营钱货兑换之业。”

“噢!是这样啊!”

“这应该是馆主大人的内务吧?我等也不太懂这些问题啊!”

“就是!馆主大人自己决定就好了!”一干家臣嚷嚷起来,不就是设立个钱屋嘛?有什么好说的,馆主大人说好那就设立,他们双手赞同。

“呵呵,当然这件事本身与诸君没关系,但是下面一件事还是与诸君有关系的,本家要发布撰钱令,以后两郡之内货币兑换必须要到钱屋兑换,无论是诸君还是诸君的家眷,一门、家臣,乃至领内的农民,港町之内的町民,过境的商人皆在此行列内。”

很快就有家臣嚷嚷起来:“不就是兑换鐚钱和永乐钱嘛?反正安手里就只有鐚钱也用不着兑换,哈哈哈……”

“笨蛋!别在馆主大人面前失仪!”

撰钱令与钱屋是吉良义时打出的一手牌,撰钱令不是新鲜东西,现在虽然还没有专营钱屋的商人,但只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三井家这样的家族会接着两替的机会大发横财,最后成为横贯日本近代的超级家族,他怎么会放弃这么个赚钱的机会。

近畿受惠于勘合贸易而获得了过量的永乐钱使得原本精贵的永乐钱大量贬值,使得原本永乐钱数倍于鐚钱价值的永乐钱遭到近畿町民的抵制,为此自明応九年开始,幕府每年都会发布撰钱令,用意是禁止地方大名私铸的鐚钱,保证幕府从勘合贸易运来的永乐钱价值不被贬损。

但是幕府的做法并没有确保市场上经济行为的自我调节,过量的永乐钱以及几百年来留存的宋钱混杂在市场上,使得真伪区别十分困难,一些领民在缴纳年供时会拿出一些真假难辨的鐚钱作为税费,奸诈的商人也会拿价值低劣的鐚钱偿还欠款,也正是因此才滋生了许多民事诉讼纠纷。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吉良义时就决定在撰钱令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改革,首先命令段钱、栋别钱等各项税费以永乐钱为标准缴纳,坂本港町、城下町的地子钱、间别钱、土仓役、津料等各项商税也以永乐钱为标准缴纳,同时鼓励町民拒绝鐚钱,把手中的鐚钱拿到钱屋兑换。

同时利用坂本城作为琵琶湖地区通往京都重要港口的便利条件,在坂本城设立钱屋,将各式各样的鐚钱通过浮动比率兑换成永乐钱,这样一来来往于近江的商人以及琵琶湖对岸的小滨商人众就不得不携带永乐钱进出坂本城。

在税务上获得大量永乐钱的同时,又将他们以浮动比价兑给町民,商人换取各种杂号鐚钱,以及破损的宋钱、明钱,比价的制定又松井友闲请来坂本商人联合商议,按照铜钱的成色、品相来决定一时价格,同时也会考虑市场上流通的鐚钱、永乐钱的实际情况,以及钱屋储存的鐚钱情况适当调整兑换比率。

为了保证此条法令得以顺利实施,吉良义时亲自前往京都面见足利义藤,向他述说择钱令以及钱货市场规范对于京都治安的直接影响,得到幕府上下的一致认可,吉良义时随即请旨在山城国发布撰钱令,并由松井友闲的兄长松井正之担任京都地方的负责人,负责向京町商人众推行法令。

——

PS:主角的种田会与众不同,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才知道每章都求票的效果会好一些,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第589章 不如话永别第387章 一石二鸟第221章 与景虎的畅谈第95章 战争的准备第27章 艰难的评定第449章 命门所在第543章 害虫或臭虫第136章 放在火上烤第473章 勘助出阵第118章 细川家的变化第83章 正旦新朝会第70章 兴福寺宝藏院第29章 评定间之争第427章 一向宗的惊慌第332章 邪恶的联盟第338章 再战上野第540章 奥州合战第209章 短暂的休战第6章 服部半藏?第274章 什么叫用间第37章 神社的偶遇第16章 今川劝降信第455章 代而行之?第385章 讨伐谕令第418章 罪孽与惩罚第298章 高僧解惑第21章 强大家臣团第469章 又是两个孩子?第53章 快川绍喜第146章 钱屋第330章 阴影中的阴谋第12章 本多弥八郎第242章 庆幸与爱情第530章 鹤冈八幡宫第174章 服部保长归来第209章 短暂的休战第505章 计将安出第181章 激烈的报复第521章 关东变故惊第284章 今川家的使者第499章 信长的盘算第584章 源义时举兵第343章 衔尾追杀第290章 被坑的武田家第395章 羽黑山合战第352章 戸隠第274章 什么叫用间第105章 计谋与焙烙玉第540章 奥州合战第61章 中院家的帮助第491章 假足利变真足利第108章 神佛的誓言第303章 乐极生悲第514章 不过如此第222章 绝对不行!第52章 小萝莉的日常第125章 芥川山城会面第23章 新的抉择!第177章 三货通兑第206章 以寡敌众第510章 悄然的背叛第42章 源氏的重宝第381章 你有张良计第555章 确实疯了第487章 妖女的花招第357章 形势逆转第421章 夜袭愿成寺第573章 光秀的建议第304章 生死一线第324章 镇抚的手段第419章 神保的动摇第486章 夫妻夜话第131章 游佐长教之死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303章 乐极生悲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318章 横扫千军第590章 岂有长生不灭第439章 战略同调第131章 游佐长教之死第417章 里切与突袭第180章 猖狂的延历寺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375章 风云突变第542章 复兴惣领制第106章 战死的觉悟第330章 阴影中的阴谋第251章 哀伤与愤怒第268章 盘点丰收季第395章 羽黑山合战第228章 下向越后第550章 三人众异动第578章 近卫东迁第368章 两场认亲第49章 进入津岛町第43章 上洛的前夜第12章 本多弥八郎第350章 毒计将出第325章 新年新气象第61章 中院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