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说客

ps:求收藏,求支持o(╥﹏╥)o

“约束?习惯了也就好了。”

施大瑄适应了郑芝龙定下的这些个规矩后,倒是觉得这样更好了。至少那出门就踩了一脚屎尿的破事儿是再不会发生了。

城内车水马龙的行过,也少了纠纷和争吵了。

从最初的不习惯到现在的感觉很好,施大瑄看到的却是整个郑氏集团的强大。

“此话怎么说?”何斌问道。

郑氏的强大在郑芝龙完成了军商分离之后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了,这是何斌,还有荷兰人共同的认知。在何斌的认知中,这就是“秩序”的力量,就是“制度”的体现。

“规矩是从上到下,从军到民,一体贯彻的。军中有军中的规矩,民间也要有民间的规矩。这是在同一时间展开的。”

如果说这是秩序,这是制度的力量,那郑氏集团强大的是从根基到枝干,是整体!

“一开始你或许有很大不满,可在安平,大哥的意思比圣旨都有用。”

这个世界上你总能遇到一些自己反抗不了的事儿,那个时候你就只能默默地接受。

比如说现在的安平城里一个乞丐都没有,那些个手脚健全的乞丐都被送去大员开荒种地劳动改造了,而内里的小乞丐则被送入了童子营。一些真正有残疾的乞丐则被送入了福利院,平心而论,如此不好吗?郑芝龙一片慈悲之心啊。

但很定有一些人是不愿意的,可是他们不敢也不能反抗罢了。

还有在街上随意扔倒垃圾,泼屎尿,甚至是随意大小便的,他们被抓的时候也肯定心怀不满。

不仅要伤钱,还要穿着有“劳改”字样的黄马甲来扫大街,来清理垃圾箱的垃圾,那要遇见熟人了,别提有多么尴尬。

这再多的不满意,甚至是愤懑,在绝对的力量压制下,也屁的反应都没有。

郑芝龙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统治要让所有人都满意,他对民间规矩的改变看似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但那些人被伤到的只是皮毛。

习惯成自然,当一种规矩被坚持不懈的做下去的时候,这种习惯很快就会变成习俗的。

“规矩再多,只要是好的规矩就没人反对。你不觉得现在的安平就挺好么?咱们都是有钱人,出入是大马快车,但街面上的屎尿垃圾,你就是不要去踩,也总能闻到臭味的吧?像现在这样子不好吗?”

“整天都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需要再去闻恶臭味,用大哥的话说,这也是一种幸福。同样是生活,在安平城过活可比在大员镇(热兰遮堡外)过活要好的多啊。你不觉得吗?”

施大瑄两眼经盯着何斌脸上的每一丝变化,他不信何斌听不出自己话中的言外之意。

何斌当然听得懂,‘闻臭味’指的可不只是大员镇的污水垃圾,更是指荷兰人身上的那股味儿。所以他脸色猛地大变,一把抓住施大瑄的手,“你们已经决定动手了?”

给荷兰人做了多年商务通事的何斌对荷兰人的力量知之甚详,那可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就凭安平城外停着的那些大夹板船?那样的船,东印度公司足有上百艘艘,那只是商船,他们还有数十艘专业的战舰。它们要比商船更大更牢固,火力更猛。郑家的水师力量是不可小觑,但贸然于荷兰人为敌,也不是上策!”

“那荷兰人能退出大员吗?”施大瑄对何斌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荷兰人是很强大,但他们铺开的摊子也很大不是吗?

这就像大明朝跟流贼或是跟满清,只说国力,就是现在的大明也能碾压他们的吧?可现实呢?

“退出大员?”何斌立刻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尖声叫道,“你知道荷兰人一年能从大员赚取多少利润吗?”

“在大员,荷兰人一年能向日本输入二十万张鹿皮。砂糖的输出量足够供应日本与波斯的需要。再有与郑氏的贸易,巴达维亚的香料、胡椒、琥珀、象牙、铅锡,大明的棉布、丝织品、陶瓷、铁器。荷兰人在东方一共有三十五个贸易点,大员的收益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多。据保罗说,大员占东方贸易所有利润的四分之一。”

“每年平均可获纯利40万荷兰盾。”

荷兰盾是一种金币,50盾含一盎司黄金,40万荷兰盾仅从贵金属角度讲就包含八千盎司黄金约248.8公斤的纯金。从购买力来说,这个时候的欧洲,192荷兰盾能买2吨黄油,三十荷兰盾能买一头猪。

“换成是你,你会白白的拱手相让吗?”

何斌眼睛看着施大瑄,一脸‘你已经疯了’的表情。

“所以啊,郑老四一力主张打。”施大瑄把手一摊,反而叫何斌没了言语。

是啊,就是知道荷兰人不会乖乖退让的,所以才准备动手打的么。这没毛病啊。

“郑家可不是郑老四做主,这还要看一官大哥的。他也要打吗?”

“那倒没有。”施大瑄顺嘴就回道,其神态不似在作假。这叫何斌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所以咱们才要谈判的啊。就是要问一问,荷兰人愿不愿退出大员。要是他们愿意退出大员,大哥愿意放开南澳岛,允许他们设立商馆,与我大明海商自由贸易。”

也就是说郑芝龙愿意放弃料罗湾海战后他从荷兰人身上割下的肉——荷兰人对日本贸易所需的中国货物都需要经过郑氏之手运抵大员,转手之后,方由荷兰方面运往日本出售。

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

何斌听到施大瑄如此说话,脸色一凛。

郑芝龙竟然愿意放弃如此大的利润来换取荷兰人从大员岛的退出,这可是下了血本了。事情若成也就罢了,而若是此事不能成,郑芝龙这位闽海王的反噬之厉,就也可想而知了。

而且先就如此的谈判,这不是明了明的示警荷兰人呢。荷兰人肯定会飞报巴达维亚的,后者也一定会派来船队军兵增援。

郑芝龙就那么有信心能一举战胜荷兰人?

而且,“一官大哥究竟是为了何事,一定要把荷兰人从大员赶绝?”

这是何斌最大的不解。

从郑芝龙给出的条件来看,那绝不是因为贸易纷争,也就不是因为利益。何况这几年荷兰人也没有再对郑氏有任何的挑衅举动——料罗湾大战后的第六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荷兰人再度派朗必即里哥率战舰九艘骚扰中国沿海,数次击败明朝水师的小型船队,但最终又被郑芝龙遣人携带盛满火药的竹筒泅水攻击,一连焚毁了五艘,朗必即里哥大败而回。直到此时,明郑舰队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

现在四年过去了,就何斌所知,巴达维亚可没再准备对郑氏集团下手。

那么,郑芝龙又是发了什么疯,才要把荷兰人从大员彻底赶绝呢?

“老十七,话说到现在这个地步,九哥也不瞒你。中原将有剧变,大明朝怕是要完了。”

何斌脸色也跟着剧变。他对中原对北方的了解不多,虽然知道流寇,知道满清,却从来没想过大明这个在他眼中是那么不可动摇的庞然大物,竟然要不行了?

“大明在中原是不成了,但在江南却还有的一搏,便是丢了燕京不还有金陵的么?渡江南下,还有的余地来驰骋。鞑子流贼在北方中原平地上很厉害不假,但下到了江南,在水面上他们有算甚?”

“日后啊,少不了又有一番南北对立了。”

“如此乱世,一官大哥乃当世豪杰,自然要有一份作为的。但后路不稳如何能行?必须把荷兰人从大员赶绝了,把整个大员都纳为己有,这才进可攻退可守么?”

施大瑄的话半真半假,却足以叫他搪塞住了眼前的何斌。

“老十七,你是聪明人,知道那红毛鬼生就信不得咱们汉人。在那里,你混的再好也就是个奴才。何不弃暗投明呢?咱们都是老兄弟老相识了,一官大哥的为人你能不知道吗?只要来投,定委屈不了你。”

第七十九章 猪队友(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余波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三百一十四章 阳谋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辈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顺皇帝要见血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九十章 西辽的幸福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隶?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数了第四章 待皇帝山穷水尽时第三百八十三章 对峙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临头还不知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来临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订阅)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国,天朝风范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迁(求首订,1/10)第二百九十八章 气昏崇祯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临头还不知第四百五十七章 选妃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残忍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二百二十三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求订阅)第二十四章 说好话不花钱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八十二章 雇佣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悦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零五章 临走前去一趟关外(求订阅)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一百三十三章 欢呼第一百九十四章 迟到的金手指?(求订阅)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势复杂第七十九章 猪队友(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三百九十一章 无可奈何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场第五十一章 枪林弹雨第一百零一章 杀贼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务员,笔帖试(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七章 黄袍加身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四百九十章 吕宋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驾护航擎天柱第五百三十五章 选家还是国?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订阅)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头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莱敌我(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袭继续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七十六章 清军南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揽军心,赵构亲上阵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举而多得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二百二十八章 郑芝龙“傲”出了一个新境界(求订阅)第四百九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二百七十章 太吓人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游骑第四百五十章 闻战则喜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与太上皇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首辅赐教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第二百九十七章 齐王?郑芝龙想干啥?第二百二十章 老爷我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求订阅)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四百八十八章 离开草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年……第三百零六章 排枪击毙与排队送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鹏展翅,再露锋芒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桧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儿请战(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三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求订阅)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一百九十六章 吴三桂吃亏吃大发了(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遗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个个都戏精啊(求订阅)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难之际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帮一把李自成(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决第三百六十七章 黄袍加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该死的中国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势不如人,无可奈何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节义,无一不缺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关外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败比一败,豪格也大败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凶猛了(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明公主做儿媳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