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费·续(求订阅,4/10)

“那人是谁?”郑芝龙向身边的郑志文询问道。

后者也出自石井郑氏一族,与郑芝龙年岁仿佛,血脉却已经远了。真论辈分,还是郑芝龙的侄儿辈。

“此人是太康伯张国纪,熹宗皇后之父。”

熹宗,明熹宗,这是木匠皇帝的庙号,崇祯帝还真是心疼自己哥哥,张国纪也就是天启帝的皇后张嫣的老爹了。

郑芝龙对传说中的贤后张嫣并不感冒。但张国纪之前纳捐两万两银子的事儿他还记得。

当然,区区两万两银子对于太康伯言并不算多,张嫣在天启一朝并不得宠,可到了崇祯朝地位却直线上升。崇祯皇帝对之恭敬有加,张家自然也跟着享了福。

“老皇亲休要动怒,芝龙有礼了。”

郑芝龙迅速下了城,那张国纪越闹越大,把边上吸引仇恨的周奎圈了进来,一副誓不罢休的模样。

郑芝龙赶到后就见张国纪与周奎两人已然是一副乌眼鸡的模样了。

“安南伯?”

张国纪对郑芝龙是有印象的,之前的朝会,郑芝龙站班可是相当靠前。皇帝走后,郑芝龙不跟着人群一起出宫,反而再次进宫,那也相当的引人注目。

当然,更重要的是郑芝龙的身份,这是真正的国家柱石,岂是周奎那匹夫能比的?

国丈本该都封为伯的,张国纪就是太康伯,又不是太后?那周氏还没做太后呢,周奎先就从嘉定伯变为嘉定侯了,张国纪是怎么想怎么气。

当然了,他知道皇帝只会更生气。都给周奎晋升爵位了,可周奎还是吝啬的只恨不能一毛不拔,死活只愿意出一万两银子,他张国纪就是倾家荡产也要压他一头。

区区两万两银子张国纪并不放在眼中,但是能压过周奎一头,他就是要让崇祯帝看看自己那不要脸皮的老丈人的成色。

可是没想到皇帝也不争气的很,明明对周奎气的紧,可到了这关键时刻竟然还先叫周奎跑路,简直是……,简直是在打他们这些忠臣孝子的脸啊。

张国纪与周奎争成了一对乌眼鸡,直恨不得动起手来。

“老皇亲息怒,老皇亲息怒。”郑芝龙脸上堆着的全是笑容。“非是嘉定侯有殊荣,乃是昨儿嘉定侯潜心用事,为陛下排忧解难,更进宫奏请出京畿招募兵勇,好为朝廷效力。陛下这才下了手谕,准许嘉定侯出城……”

一句话,人周奎给的银子多。纵然丢了人,与他的家当相比,十万两白银也只是一小部分,但其他人等呢?他们拿出的就是大部分吗?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侯刘文炳这样的人可是很少的。

在这个关键时刻,那可不是讲心的时候,不是说我有两万两银子拿出去捐了一万,那就比周奎这鸟人更能得皇帝青睐。

十万两就是十万两,何况人家还补了刘文炳的缺口,白花花的银子才是叫崇祯帝消气的关键。

张国纪等一群聚拢来的人都不是傻子,郑芝龙这话已经很露骨了,周奎是潜心用事为皇帝排忧解难,这才能出京募兵的。

也就是拿到了出京的许可证。

这话的意思可不就是皇帝要要钱的么?你不给我银子,就老老实实的待在京城,随大部队而行吧。

横竖皇帝也是要走的,加之李自成又要来了——不知道怎么的,满城的官僚勋戚竟然都认可了‘居庸关不稳’这五个字了,都潜意思的认定唐通要投降了,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剧。

李自成都要来了,吴三桂的大军则还不见踪影,郑芝龙再能打,手中也只是万把人马,浑身能碾做几根钉?可满京城的文武百官一同向津门跑去,那还不知道要拖拉多长的队伍呢,万一有个好歹,不,那就不是万一,而是肯定会有纰漏。

郑芝龙只会紧着朝堂上最顶尖的一批大臣勋贵和皇室看护,余下的若是被李贼的贼兵给追到了,真是何止一个凄惨了得啊。

所以,满京城的官员勋贵们都想着早一步去到津门。

“这,这……”

张国纪被崇祯皇帝突然转变的作风给惊住了。就差直接伸手眼前了,这么不要脸皮的事儿,真的是素来爱面子的皇帝做得出的?

之前崇祯皇帝放下尊严颜面向朝廷大臣勋贵们伸手‘乞讨’,那已经是张国纪认为的极致了,事实证明,皇帝的确拉不下最后的颜面。被一个周奎就高的狼狈不堪。可现在……?

被惊住的何止他一个,一群人都闹哄哄来。崇祯皇帝要早这么不要脸,他何至于落到眼下这地步啊?

“哎哎,田皇亲这是要去哪里啊?莫不是要进攻求见陛下?现在为时尚早,陛下还未起身呢。”

郑芝龙的叫喊声叫田弘遇不得不停住了脚步,看到数十道目光向自己射来,那是尴尬的一笑。

“这等良策实有救国之妙用。弘遇不才,亦远为陛下效力,出城募兵。”

所以,早点赶到宫门把牌子递上去,早点被崇祯皇帝召见,他也好早点出京城啊。

郑芝龙眼睛里全被银子的光辉给遮住了,田弘遇这就要送钱了啊。“田皇亲秉心为国,郑某佩服啊。但要只为此事,实不必去烦劳圣驾。把银子放在郑某这儿,稍后天亮了,再由郑某转交陛下也是一样的。你看,这手谕俺这里都有呢。陛下未雨绸缪,早有预料,满京城数千大小官吏,岂能无有忠诚?”

郑芝龙话音都还未落下,前面的一个个‘肥羊’们的脸色就都变了。

这吃相也忒难看!

“敢问安南伯,陛下得此良策,是何人所献?”一个年轻人忽的站起来向郑芝龙问道。

“这位公子是?”郑芝龙不认识。

“家父东阁大学士魏藻德。”小年轻正是魏藻德的长子魏成良。

魏藻德是直隶通州人,崇祯十三年的状元郎,才当了三年官就进了内阁,把蒋德璟都顶下来了,可以说是极得崇祯皇帝亲睐的。当然了,这也是崇祯帝胡乱搞的一大明例。

魏家在北直隶有着巨大的利益瓜葛,讲真的,魏藻德是不愿意南下的。可他也清楚,自己必须要做出些样子来,哪怕魏成良只是跑回通州的老家,而不是去到津门。

“哦,原来是魏阁老的公子。”郑芝龙哦了一声,表现的甚是不恭敬。其他人也不意外。郑芝龙与蒋德璟的关系极佳,后者阁老的位置被魏藻德给抢走了,郑芝龙现在的表现很正常。

“这也没什么遮遮掩掩的。此良策就是本官献给皇帝的。田皇亲之言真谬赞了,谬赞了……”郑芝龙一脸的愧不敢当。

相信这不出今日,不,是不出一个上午,满京城的人就都会认识到他郑芝龙郑伯爷的厚脸皮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残忍么?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东总管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场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订阅)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六十一章 大写的“服”(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营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悦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来第四章 待皇帝山穷水尽时第一百零七章 铲除隐患第二百三十四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番外2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战,先灭李贼?(求订阅)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一百五十七章 摊牌(续)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荐)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复中原一场空第二十六章 有个鸟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当国公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蛮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节第四十八章 突围(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献策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鲜义勇vs日本武士番外2第四百二十五章 税赋分成第九十二章 谋划破敌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四十七章 你为何不早来,你为何不早来?第二十六章 有个鸟用?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七十二章 兖州城外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后继有人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四百零一章 仁义之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五十九章 黑心坏鸟郑芝龙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三百零八章 记吃不记打的鞑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五章 寻找退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耻第三百一十四章 阳谋第五百七十章 淡马锡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来临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丽的归二代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网打尽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订阅)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九十章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兵岛南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韩氏第二百一十九章 骂名滚滚来(求订阅)第四百零二章 开挂人生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义(求收藏)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赵构!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险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内阁非彼内阁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权,留着过年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订阅)第八十四章 计较(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三十一章 势不如人,无可奈何第十二章 龙洋第三百零二章 鲁南对决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百三十二章 农垦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二百一十九章 骂名滚滚来(求订阅)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