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统统打包(求订阅,8/10)

李自成的哨骑十六日正午就已经出现在西直门外了。

但兵力很少,被周毅带领的郑军马兵轻易的击退了,但这也给整个京城造成了极大地恐慌。

前哨这么快就抵到了京师,那明天可不就有先头队伍要抵到了?

事实上民军也真的在全力以赴的赶路。

崇祯帝竟然没早早逃跑,而是至今还留在燕京,这真叫李自成不知道该如何赞叹自己的好运了。

这要是能把燕京的皇家一网打尽,大江南北的万里如画江山,可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但李自成同样明白自己的江山还不保险,燕京城内还有郑芝龙的上万人马,相距不远的东部更有吴三桂部数万将士,崇祯帝要真把手中的本钱都聚集在燕京,他还真的很难拿下来。

更要担忧崇祯帝被吓坏了后,直让郑芝龙护驾跑路……

所以,趁着大军连连不战而胜的锐气,趁着吴三桂兵还没到来,趁着崇祯帝还没有逃,赶紧杀到燕京城下,把大大小小的城门一堵,这才能真正的松一口气。

燕京城内还有多少人李自成知道的一清二楚,光是投降的一个个被崇祯帝派来的监军中官,就把京城内的底儿给泄的一塌糊涂了。

那么大的一座城,就万多人守卫,内里还多有老弱,真是不堪一击啊。

打进燕京城,活捉狗皇帝!

李自成心头火热,手下人也一个比一个火热。口号喊得震天响。

因为这崇祯要真的完蛋了,京城的皇室被一锅端了,李自成的江山可不就稳稳地了么?他们呢?一个个自然就‘功成名就’。

从最基层的小兵到高层的刘宗敏、田建秀、李岩等,心情都是比壶口的黄河水还要激荡。就怕最后时刻叫崇祯帝跑了。

李自成在城内的细作还没把最新的消息传给李自成,他还不知道崇祯帝真决定要跑了。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从居庸关到昌平,再从昌平到京西,一路上的歌谣声音就不间断。

就连燕京城内都有人高声的唱喝来,守军连城墙都守不过来,如何还能巡视城内?顺天府的差役更是睁眼瞎聋子,一个个权当自己没看到没听到。

“哈哈哈,这就是陛下不舍抛弃的京师百姓啊。他还担心贼虏会杀戮百姓,可如今看岂不是可笑么?这些百姓都机灵着呢!”

可惜现在跳的越欢,日后就是越倒霉。

不,也不能说大明真就这么民心尽丧,燕京城内不知道藏了多少李自成的探子细作,这些人现在要还不活跃起来,何时才能活跃?

他们纠集起零星的人手,喊些口号,就能聚集起很多人来。谁让朱明南迁的消息已经传遍京城了呢?

朱慈烺脸色蜡白蜡白,紫禁城内崇祯帝已经起驾赶往东直门了,这才十五岁的小太子可不就听到了响亮的歌谣声音了么。

又惊又吓。

这蛊惑人心的迎闯王都已经唱进燕京城了,外头满大街的乱民贼子,自己等人是不是动身的晚了?

可身边的太子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也全被这歌谣声吓的魂不附体,倒是东宫的侍卫领班周镜,披甲执刀,上前禀道:“太子殿下勿忧。李贼兵马已被郑大帅击退,城内的叫喊声只是一些细作在蛊惑乱民而已。这些人岂敢来阻挠圣驾?”

“也就是顺天府已经不中用,不然,只需要十个八个捕快,就可轻易将之弹压下去。”

周镜是国丈嘉定侯周奎之侄,号正我,与朱慈烺关系亲密,极的信任。听他这么一说,朱慈烺心中顿时大安。

而一样把歌谣听在耳中的崇祯皇帝就只有满心的悲伤了。亏得他还担忧京师百姓可能会受李贼屠戮,“哈哈哈,哈哈哈,朕,朕真是自作多情,自作多情……”

听到皇帝的自嘲,始终在御驾前带着的郑森面无表情。叫他怎么说呢?

就这两天的时间,他眼中的崇祯帝的确是一个忧心忧国也不乏仁爱之心的皇帝,按理说这该是一个好皇帝了。放到太平年月里,也是可以的。偏偏他遇到的是一个末世乱世,这位很勤奋很仁爱的皇帝,偏生是个急性子,更是一个有眼无珠,没有恒心毅力,没有坚持,可有时候又极其偏执的主。

一个很矛盾的人。

想到崇祯帝上台干掉魏忠贤后就几乎废掉厂卫(不是废掉),至天下十余年间,不闻厂卫事,郑森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摊上这么个皇帝,这是天要亡大明啊。

话说早时的郑森还为此事对皇帝拍手鼓掌过,可那时候他是从一个秀才,一个读书人立场上出发的。

现在的郑森已经没有那么幼稚天真了。

厂卫的作用大不大,不看别的,只说郑氏,那就有目共睹的。

崇祯帝干掉魏忠贤后,实际上疏远了厂卫系统,这无异于自断耳目,且空出了一大块权力空间,让文官集团借机极速扩张,并且最终不受节制。

这个时候,他如果下定决心,重新重用文官集团也能拖延些时日来,但崇祯偏刚愎自用,疑心极重,即觉得臣子水平都有限,又对臣子都不放心,只在军事上就屡屡派出监军,这一下就尴尬了。

郑森心里叹息着,一个字也不想说。

崇祯帝这个时候又何尝愿意与人搭话啊。这回荡在燕京城头的歌谣简直在打他的脸呢。

“老爷,老爷……”

兵部尚书张缙彦并没有规规矩矩的站在东直门外迎驾,但他也没能走远,毕竟是朝堂重臣,有头有脸的人物,被人重点盯着呢。

这自然也是郑芝龙的献策了。

历史上的明北都上上下下被人一锅端了,只有不多的一些人逃了出来,虽然这些个文武百官们都经历了一段悲惨的遭遇,可对李自成的恨却成为了他们为满清异族效力最大的动力。

这就让满清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整个朝廷的大框架还在,他们可真就省心省力多了。

就等于后世的一个大集团只有老板换了人,其他各部门主管还都在位,新boss纵然有心调整各部门的领导人,把大权抓在手里,却也比一群中高低层领导通通辞职要轻松容易百倍不是?

所以啊,郑芝龙就献策给崇祯帝,把满朝的文武重臣全都带走,除了陈演几个留守京师的,那也把他们的亲眷带走,作为要挟手段,剩余的就全都要随驾。就是到了南方弃之不用,也比丢在燕京给流贼强。

这般就打乱了张缙彦的算盘了。

“怎么样?可探听好了?”长随身前,张缙彦低声问道。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九十七章 战事酣第十七章 国之栋梁!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祯帝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群众想看戏(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儿请战(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二章 压箱底的宝贝第三十五章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开花第二十四章 说好话不花钱第五百一十一章 还有隐情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还远吗?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蛮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鲜义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零二章 开挂人生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四百六十九章 为王前驱第四百三十一章 势不如人,无可奈何第四百七十六章 给儿孙留个念想,给自家留个体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十六章 变化(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岭南蛮兵和交州土兵第一百九十章 郑李友谊靠三桂(求订阅)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个屁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击第十四章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尔衮的得意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零二章 鲁南对决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郑芝龙,活捉朱皇帝!(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订阅)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马甲能保住吗?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祯第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鲜义勇vs日本武士第四百一十章 农民和商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营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九十八章 过河第四百零五章 尽人事听天命尔!第四百六十九章 为王前驱第六十二章 率兽食人(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郑芝龙的天下第二十章 调兵遣将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数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会亏待她们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这还真有点虚幻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畴第四百二十四章 赵构“新政”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从郑芝龙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蓝星牌蛋糕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荐)第二百零九章 战盛京(求订阅)番外2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们(她们)到底是谁?第七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来使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二百八十四章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个个都戏精啊(求订阅)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谍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师出场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蓝星牌蛋糕第三百一十三章 热刀子插进猪油里,轻松的很!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郑芝龙的天下第五百零七章 嘴强王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求订阅)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七十 八章 斩了郑芝龙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五百四十八章 试炮场,赵构教子第四十一章 借刀杀人(新书求收藏)第五百七十章 淡马锡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无人性(求订阅)第四百三十二章 农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