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

郑芝龙不需要去理会安东尼的肚子有没有被气爆,他现在带着人马忽的从芝罘岛登陆,消息传出去,屯齐已经骇然失色。

要知道眼下的登莱,清军主力都在进攻掖县(莱州)——那里是真正的进攻,强攻。

尼堪集结了数十门红夷大炮猛轰猛打,各部军兵奋勇上前,与五六月时的只围不攻,全然不同。

两军在那儿已经厮杀一俩月了,一点点的把彼此的力量,不管水陆军,都吸引了去。

两边的主力可不在芝罘地区,也不在登州城下。

现在他和郑芝豹在芝罘地区的对峙,更是一种无言的默契。

包括崂山地区也是如此,江哲手里的军兵实力有限,主动进攻,也打不动李率泰军。鞑子这么长时间里也不是白瞎的,他们也修筑了好多城垒,甚至也修筑了棱堡。

鞑子军中出现了西夷的情况,郑芝豹已火速告知黑冰台了,可黑冰台也不是神人,现在只能查到那些人多是德意志人,还有少许的英吉利人和西班牙人。

至于他们是如何来到鞑子军中的,还有清军手里忽的多出的这些火炮,那就尚未探查清楚。跟江哲上报的那个消息一样,黑冰台也用心探查了,但这情报事物真不是你用心了就能立马出成绩,立马搞好的。

郑芝豹手里的主力已经开到掖县城外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掖县守军作战不利,主将周亮工、曾植见城中军心动摇,唯恐迟疑生变,就立刻向登州求援。

事实上,清军虽然开到了掖县外,可掖县与登州的联系也从未断绝。这里距离海岸线太近了,彼此间更有一条掖水相连,清军都没想过将掖县给彻底包围。

——要是郑军渡海而来,在外头猛攻,内里的掖县军又与之配合,清军要填补多少性命才能卡住这点啊?尼堪是舍不得的。对比人命,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熬一熬时间的。

横竖清军修筑堡垒也需要时间不是?

等到八九月里了,海上浮冰出现后,那掖县的守军再不退,外援就自然断绝了。

曾樱收到周亮工的求援后,立刻就派出去了援军。但就登州军的实力守城都困难,派出去的援军实质就还是郑军。是郑芝龙派去登州守城的小袁营兵。

袁时中部的战斗力也算不上强大,军中冷兵器依旧多过热兵器,但装备真的不错了,对付鞑子还有些不足,可打二鞑子和蒙古鞑子却是不怕的,打绿旗更是有不小优势。配合着水师也能牵制着清军一二。

但随着七月里胶州地区的大批清军忽的北调,掖县城外的鞑子兵力大增,红夷大炮更从最初的十几门猛增到了几十门,郑芝豹也不得不把手中的兵力向掖县派了过去。

可不能无动于衷,那样的话,不就是看着鞑子一个个将钉子都拔掉么?所以,现在的登莱战局,掖县那儿才是重点,战场上汇聚了双方的主要战力。

至于崂山、登州和芝罘地区,那都是对峙和牵制,一双双眼睛全盯着莱州的胜负呢。

因为时间已经入冬了。最多再有半个月,海上的浮冰就当生成,船队也需要离开海岸归港了。那掖县城内的守军到时候是撤退,还是继续坚守城池,也就这几天便要给出来一个结论了。

屯齐觉得是撤退的可能居多。

因为七月往后的时间里,要不是郑军在海上对清军发起了多次的进攻——他们都在海边立下水寨了。海岸距离掖县县城只多有十三四里,中间还有一条十几丈宽的掖水相联系,虽然因为水浅,郑家的大船是进不去,但平底儿沙船可以轻松往来啊。

所以,掖县城内的人员物资是都有补充的,从来没有真正断绝过。这也是周亮工、曾植能一直坚守的最大原因。

那没有了外援了,他们还能在掖县里坚守半年光景么?那答案似乎很清晰的。

在屯齐看来,清军战力上占据着很大优势,如今天时也大大的有利于他们了。所以,他们收获的季节就要到来了。

只等到掖县被拿下,那儿的清军主力一分为二,一部分杀到登州,继续牵制登州和郑军的主力,另一路杀奔崂山,从海上切入进去,看能不能将之彻底解决掉。

就在这个时候,郑芝龙忽的领兵到来了,那可是会掀动大局的。

“撤退!”屯齐当机立断,带领部队退向了登州。前面说了,鞑子在登莱也修了不少城堡,乃至是郑军见了也一样头疼的棱堡,但地点却不是在芝罘地区,而是都集中在了登州。

清军在登州城外建立了坚固的大营,三座小型棱堡保护着它的安全,屯齐就要退到哪去。

如此他才能依靠有限的兵力抵挡下郑芝龙的大军。

不至于叫清军在登莱的局势连环崩塌。

现在两军的态势正处在一个均势状态,彼此的主要军力都套在了掖县,只有等也必须等掖县战场有了一个结果,两边好都能解套脱身。

这种情况下忽的对手增添了一股巨力,那不止会让均势失衡,郑芝龙的这股力量至少能横扫下登州,击败芝罘、登州、胶州的清军之余,让满清在登州数月的努力灰飞烟灭,甚至还能影响到莱州、青州。

甚至于,郑芝龙要是带兵绕过登莱,入莱州湾最深处,杀进青州,切断了清军后路,这都可能一举扭转战局。

屯齐赶紧派人给掖县的尼堪报信。然后就诚心诚意的祈祷佛祖保佑,保佑郑芝龙别去青州。

这几个月里,他们对登莱、青州的士绅压榨已经很厉害了,要是后路断绝,鞑子就只能撕开伪装的面容,烧杀抢掠,以供大军所需,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来了。

民心会丢光的。

“这样太危险了……”

奇山所里,郑芝龙看着眼前的齐鲁地舆图,心中暗自嘀咕着。

而身旁的郑森,目光炯炯的看着地图则却一脸的振奋。“这可是一举翻盘的大好时机啊。”

趁着鞑子的主力都被拖在掖县,绕过登莱,直杀去青州沿海。切断鞑子的补给线后,自就稳占优势。

想想看鞑子八万大军的物资需求要有多大?一旦后路被断,不说能叫鞑子的八万大军即刻灰飞烟灭,至少打个大胜仗,夺回青州是不在话下啊。

郑芝龙听得只想翻白眼,打仗哪能就自己想呢。那还要看敌人。

“福松想的太简单了。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我们对掖县清军的后勤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鞑子手里还有多少粮食。再说了,即便是他们手中真没粮食了,那登莱士绅手里就没粮食么?

要是切断了鞑子的补给线,却不能让鞑子在短时间里就崩溃,倒霉的可就是咱们自己了。”

郑芝豹不客气的说着。

当初清军主力集结掖县的时候,就有人向他提议,出兵杀去青州,卡住青州通往登莱的官道。

那时候水路可是畅通着呢,郑芝豹都没答应,就是怕掐后路掐不死鞑子,反而让鞑子把掖县打下了。

而现在都是九月里,再过几日,那时莱州湾海上就要浮冰连连了,水路定然是断绝的。

郑芝龙短期里掐不死清军,海运却已经不能行,到时他是守在青州呢?还是立刻从青州跑回登州呢?

没有海路运送,陆路四五百里路呢,还要面对鞑子的阻击追杀,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而守在青州,他自己手中的物质又能消耗到几时?

真被鞑子团团围住了如掖县这般猛攻猛打,那能不能撑住呢?

当然,他到时也能让芝罘地区的郑军主力与自己汇合,再招呼曾樱、江哲还有周亮工,都全力以赴,各自尽可能多的黏住清军,然后自己带兵跟回头杀来的鞑子主力在青州地界里大打出手,拼上一把。

倒也不一定都要被打的哇哇叫。

清军人数不少,但绿旗兵太low,而郑军呢,那么多炮,那么多火枪,火力充足下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只是这拼一把容易,本钱下的就太多了(对郑芝龙言),也太早了。

现在还不到他赤膊上阵,与鞑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啊。局势还没走到那个时候……

如今这个阶段,郑芝龙依旧是苟着最有利。

跟鞑子大打出手的主力军,还是大顺皇帝李自成。郑芝龙他就是个拉偏架的,帮着李自成拉住鞑子的一边手脚。不让鞑子全力以赴的与之大打出手。

——郑芝龙在沿海搞桥头堡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牵制清军,用最小的兵力牵制最多的清军。可不是要跟清军大打出手。

那是他最直接最外在的目的。事实上他迄今为止做的也都还好。

不管是关外,还是津门,还是登莱,郑芝龙总共投入的陆上兵力也就两万人,却牵制了鞑子一半的军兵力量了。

“去青州太危险了。”郑芝龙摇着头做出了决定。当初兖州之战时的教训他还铭记在心。他不想再跌进老坑里一回了,安全第一位。

打仗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最大优势——战略主动权。

掖县丢了就丢了么,正好把部队拉回登州城。

郑芝豹看着自己大哥,大军已经到了芝罘岛,一万多人马呢。不去青州冒险是一回事,不能闲着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是一支能撬动战局的力量啊。

“那接下……”

“去崂山吧。把李率泰打下来。”

郑芝龙沉吟了半响后说道。

鞑子在登州城外修筑要塞,费了好大力气,对芝罘地区却不是如此,对崂山也非如此。

而后两者看似一般的待遇,实则却又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鞑子不在芝罘地区费力气,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芝罘地区最是难啃。而崂山呢,却是他们今冬就要好好的啃一啃的地方……

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动兵了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变的历史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败比一败,豪格也大败第七十三章 丢尽老祖宗的颜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众军随俺来战第五十章 是非成败功与过第二百七十一章 孙之獬的‘投名状’第一百五十八章 摊牌(完)第一百三十六章 郑芝龙想干啥呢?第八十五章 攻敌必救!第四十二章 洪承畴的一线生机(新书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军必胜!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痴心妄想第五百七十三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选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弹(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来年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赵桓的脑补第二百七十章 太吓人了第三十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百九十九章 钱不值钱啊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桧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就行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马炎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还远吗?第四百章 汉人的手笔第一百八十八章 郑家的板刀面没人愿意吃(求订阅,2/3)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费·续(求订阅,4/10)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四十二章 洪承畴的一线生机(新书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五百零一章 铜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头第四百七十七章 余波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无可奈何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莱敌我(求订阅)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十章 是非成败功与过第四百八十章 该岭南了第一百零七章 铲除隐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疯了,他们都疯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祯第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发横财的机会第一百三十三章 欢呼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五百八十章 西辽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济格北去第四百三十四章 国债三千万贯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订阅)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三十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六十七章 讨满檄文第三十一章 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么?第五百一十一章 还有隐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两端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遗产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十一章 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么?第三百八十二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九十章 无耻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儿请战(求订阅)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辈第一百零一章 杀贼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难之际第四百五十一章 国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败比一败,豪格也大败第五百六十四章 迁移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对塞北下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二百二十章 老爷我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求订阅)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一章 穿越“闽海王”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四十八章 突围(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壮志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阁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