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挥师北上,重兴大明

西宁卫城浓烟冲天,无数和硕特蒙古士兵在城内街巷穿行,身上背着大包小包的物品。而西宁本地人则多数已经变为了地上的尸体,一些房屋里更是传出女子凄厉的尖叫。

固始汗与满清定好了章程,此番进军咁肃,那是打出了清军的旗号来。他欺李自成不知道他与满清的定计,大军在清海湖集结之后,先使人以买卖交易的名号进入西宁,然后昨日夜里一遭发难,里应外合,一举将这座坚城给拿了下来。

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眼前的这一幕都是必须要经历过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和硕特人,穷的就跟一个赖命一条的光棍一样,轻易的打进西宁,可不就跟一群饿狼扑入了羊群么,把自己能找到的一切东西都抢劫一空去。

固始汗对于和硕特人还是很爱护的,可西宁的汉人决不再他的保护名单中。除了手工艺人和大夫外,其他人等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当中。

这西宁城虽然在顺军攻取时候已经遭过了一场劫难,城内的士绅富商多有遭殃,但即便如此,落在穷逼和硕特人眼中,那也是一块肥的流油的大肥肉。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一口锅都是宝贵的。

此时,固始汗就立在西宁城的城头,明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使人在元西宁州城的基础上改建西宁卫城——割元西宁故城之半建西宁卫城,城周九里,城墙基宽五丈六尺、高三丈四尺米,城墙设有多座敌楼,四面开门。

自从这新的西宁城建起,这里便是青藏高原上最坚固的城池。依托着‘富饶’的湟水谷地,俨然是占尽了清海的精华。

这几年固始汗做梦都想得到这里。

他倒是没想过夺取甘肃,杀入关中去,固始汗没有后辈噶尔丹的野心,他只想保住青藏之地即可。

而西宁城,作为高原的东大门,作为湟水谷地的核心之地,作为“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那不仅会成为一个大大的聚宝盆,更可以成为和硕特汗国在东侧的屏障。

他是没有进入汉地的野心,但他也希望汉地的势力不要太多的干涉和硕特汗国。哪怕是满清。所以,派出一支族人定居在这里,牢牢地把守住湟水谷地这扇大门,那就是再完美不过了。

而西宁城不到手,青藏之地的东大门就始终没有把握在他的手中,这要是能叫他放心才有怪!

固始汗手中握着马鞭,周围传来的惨叫哭喊声被他摒弃在耳朵外,如是未闻。

西宁卫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准备,李自成已经把这里的大军都调去关中了,城头夜间只剩下少量民勇,城头上更没有撞杆、滚石、夜叉拍这样基本的守城工具。如是一遭遇袭,可不就是不费吹灰之力么。

而和硕特军一旦拿下了西宁,那咁肃的防御就中门大开,固始汗大军沿着湟水,一路可直捣兰州城。将整个咁肃一分为二。

李自成的咁肃节度使(巡抚)乃是前明降官林日瑞,听闻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去寻辛思忠。后者才是李顺在咁肃的主将。早前是党守素的副手,之前李自成败退关中,紧张时候一度把党守素和辛思忠都调去了关中,但后来见晋西和中原都稳定住了局势,便叫辛思忠带兵万人返回咁肃。

后者是从没想过和硕特蒙古会生出幺蛾子来,闻报不是大惊失色,而先是勃然大怒。

毕竟作为一个农民军将领,辛思忠眼睛里就从没有过和硕特汗国,他虽从没想过与固始汗刀兵相见,虽然多少听说过固始汗的名头,但却根本不把固始汗放在眼里。

因为这固始汗连当初的大明都不敢招惹,辛思忠如何能看得起他呢?

他可是很清楚咁肃地方军的力量的,多年未经战事,尽数不堪战不说,全省的营兵也只有数千,要不然当初他跟随贺锦、党守素进军大西北的时候,一路上怎么会兵不血刃,直若游行一般?

辛思忠当下就点起兵马向着西宁杀去。

与顺着湟水而来的和硕特军正好在湟水入黄河口相遇,彼时和硕特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

李顺军还是很有战心斗志的,军兵也挺能打的,辛思忠见了立马就对之发起了进攻。双边正面相抗,和硕特军毫无疑问的败了。

他们人少,渡河的先头兵马才一千多人,更缺乏火器。

辛思忠旗开得胜,军兵士气大涨。如果他没有分兵从黄河下游渡河,意图两面夹击和硕特军,大败固始汗的话,咁肃保不准就是另一幅局面了,李自成的历史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可能被改变。

辛思忠的分布不止分散了自己手中本就有限的兵力,还小瞧了人固始汗,以至于损兵折将,落得只剩下四五千残兵败回兰州。

和硕特部的骑兵将兰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举着满清的旗号四处招抚地方。不仅让咁肃震动,他们的马军先就向东南夺取了临洮府,震动关中,那影响力是大了去了。

没用多久,整个大顺朝之下都知道了西北的蒙古人已经降了满清鞑子,已经从背后向李自成下手了。

及至到六月时候,这消息都已经传到了金陵。

金陵城内又是欢欢喜喜一通。郑芝龙则看的直想笑,真的是想笑。

“周阁老,我就不明白了。这李自成倒霉了,满清鞑子赚了大便宜了,又干金陵朝野屁事?他们这上上下下一副天上落馅饼的模样,又是个什么心理?”

周延儒脸色肃然,“皇明大好江山就败在李贼手中,满朝文武皆恨李贼入骨,陛下亦是如此。今日见李贼受挫,背腹受敌,大势将有所不妙,自然尽皆高兴。”

随后看着郑芝龙满脸嘲讽的脸,叹声说道:“泉国公休要把人都看扁了。老夫自是知晓你因何发笑,朝堂之上群英荟萃,亦多有人能看出其中好坏。然而这世间最难区分的便是“公私”两字。是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息怒厌恶。”

他也是宦海中畅游了许久的老狐狸了,如何不知道眼下的局势,最好不过是贼虏相峙,金陵朝廷这边方好渔翁得利。

如果一方灭了另一方,那不管是李贼与鞑虏哪一方得手,战争的矛头随后必然要指向南国的。

“周阁老这是承认有的人公私不分了?却不知道是不是某些‘好言大义,不言私利’之辈!”

郑芝龙这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损人的机会。

“国公何必这般苛刻?”你都已经是要去海外称孤道寡的人了,大度一些不好么?横竖你也回不了中原了?周延儒对郑芝龙与江南士绅、乃至是天下士绅间的矛盾和坚持很不理解。

这根本就没意义么。两边为什么还抓着不放呢?

“不是我郑芝龙为人尖厉苛刻,而是有些人以私利盖过公义,偏偏还一副道德先生嘴脸。就是不知道先贤有知,会不会气的再死第二回。”郑芝龙很厌恶东林党为首的利益集团,但他也不否认在“东林党”的成长过程中,那些为东林党奠定了‘政治基础’的人。比如杨涟。

周延儒摇头苦笑。

“不说这事儿了。此番我提兵舟山,可不是要带兵送儿子入京的,我这是要发兵登莱。”

周延儒脸色又恢复了肃穆,他此次前来面见郑芝龙,可不是为了封赏他国公丹书的,而是要问一问他引着上万兵马,大举北上这是要做啥。

同时闽省也传来了消息,郑芝龙从大员提来了大批的军兵聚集到泉州。

这可叫金陵君臣有些不安了。

“我就是要拉李自成一把。否则鞑子灭了李顺,大军南下,朝廷兵马还能抵挡的住?”坦荡荡的把心中的打算道了出来,郑芝龙一点都不顾及周延儒身边跟着的随员那变色的脸。

不然的话他还真怕李自成会被鞑子这波攻势给击垮。

因为有证据表明,大同要守不住了。城内的粮食已经吃光了。罗虎、张天琳、柯天相他们再是牛逼,没粮食也是无奈。

不过他们也是尽力了。这一战都打了多久了?

阿济格、吴三桂军的主力始终困于大同城下,那时间都堪比当初的锦州之围了。

而这大同城一旦被下,鞑子就彻底掌握了晋北了。

如果派出大军从蒙古打向榆林,这李闯王的局面似乎就又恢复成了历史上的老样子了。不,那比历史上的李自成都更惨,至少历史上的固始汗在明清交际之时,根本就没半分的存在感。

“如今左帅虽病逝,可三十六营大军还在,朝廷这两年练出了百万大军,朝中既有洪九亨这等帅才,也有曹变蛟、黄得功等将才。鞑虏便是举兵南下,又如何不能抵挡?”

时间不一样了,底气就自也不一样。

崇祯帝虽然把手中的银子花了七七八八,但南明还真的组成了一支大军。这支兵马虽还没有打过仗,但只看着,那真的很兵强马壮。更重要的是左良玉挂了,而他留下的三十六营将已经被崇祯帝暗中拉拢。

可郑芝龙还是不屑一顾。

左良玉军本就是大杂烩,战斗力弱的一逼,历史上他带军顺江东下,连黄得功军都打不过。后者才多少人马啊。

舟山一行,周延儒来得快,回的也快。

回到金陵就立刻面见崇祯皇帝,将郑芝龙的言语一一道来。

“哈哈哈,这个郑芝龙啊。”崇祯帝说不出痛斥的话,郑芝龙可是‘一片好心’啊。但是,郑芝龙对南明军的蔑视让他极为的不满。

自己麾下的水陆大军已经兵强马壮,如何不能御敌?甚至他还想着反守为攻呢。

“泉国公太是倨傲了。”

“李自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山海关一战,力不能挫满清,则气运已散也。如果不过是仗着地利苟延残喘。而我大明依旧被天下人奉为正朔,朕自离京南下日起,就一日不敢忘旧耻。两年来,卧薪尝胆,苦心经营,终于又有了今日气度。”左良玉都壮年而逝,这是真正的祖宗保佑。

“现鞑虏攻歼李贼甚急,稍后大军有动,酣战正急之时,必困于西北。此正是朕奋祖宗之余烈,挥师北上,收复中原,重兴大明的大好时机。”

就是‘趁虚而入’么。郑芝龙能在辽东玩的那么欢,他崇祯又如何不能?

朱由检这一刻非常的有信心。

第四百零五章 尽人事听天命尔!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险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这还真有点虚幻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一章 买命钱与卖命钱第一百二十九章 夺下禾寮港第五十一章 枪林弹雨第二百九十八章 气昏崇祯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七十章 赵官家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订阅)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二百九十八章 气昏崇祯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网打尽第一百五十七章 摊牌(续)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袭继续第一百二十五章 斩立决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第二百九十九章 郑芝龙道尽心声第五百七十三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八十章 该岭南了番外3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见家光将军,总要去江户登门拜访第五章 寻找退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继续教导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祯帝的奋起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丽的归二代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战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聪明人啊(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顺有天命,开局就王炸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会盟(求订阅)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来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两端第四百四十一章 买命钱与卖命钱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败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与俺巴孩第一百七十六章 当官的在“回流”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为了崇祯好,为了大明好……(求订阅)番外4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在死一个,日后死一家(求订阅,7/10)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营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第二章 朱明江山还能救么?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赵构!第三百九十一章 无可奈何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君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耳!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四百零九章 新鲜的挑战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头王爷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义无双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不尽的南蛮,打不完的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儿子的前途第三百四十章 衣锦还乡第八十章 对垒(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迟到的金手指?(求订阅)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节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数了第十七章 国之栋梁!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五十三章 反转大戏(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给宋人当刀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惊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四十一章 买命钱与卖命钱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家天下”必须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残忍么?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五十章 岳雷受罚第四百六十一章 众军随俺来战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变的历史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十六章 此风不可长,此军必须灭!第二百七十章 太吓人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团(求订阅)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二十六章 有个鸟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奸没人权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权大涨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奸没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