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

“奸臣啊,大奸臣。这才是活曹操啊。那句话怎么说的,王莽谦恭未篡时。”

长安城内,李自成拿着一封信,对身边左右的心腹军将谋臣们唏嘘的说着。

“枉额早前看郑芝龙是个大忠臣,还羡慕崇祯那狗皇帝手下有能耐的人忒多,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忠心效力的人也多。然现在再看那郑芝龙,……”李自成摇了摇头,觉得自己这双眼睛真的有点瞎了。

郑芝龙他先是为了爵位跟金陵朝廷撕破脸,后又来了这封信给自己,这世间的奸猾狡诈者,真莫出其右了。

“郑芝龙的确毒辣。兵伐关外,赚取了大把名声不说,还洗刷了自己近来沾染的污名。又叫陛下趁机出武关,取道荆襄,寻机南下。他这不是在搭救我们一把,而是要给崇祯皇帝添堵。”

顾君恩已经看过那封信了,心中真是佩服起了郑芝龙的算计。

郑芝龙伸手向金陵讨王爵,这就代表着郑家已经正式的掺和进了中原的逐鹿。现在他们占据了齐鲁,却背靠着南洋,钱粮物质全都不缺。又把握着一支战斗力强大的火器军队,如何不能追逐那把龙椅?

被鞑子的步骑军打的满头包的李自成一伙,对于郑军——将鞑子步骑打的满头包——的战斗力很有发言权的。

而郑芝龙这时候拉了李顺一把,那就是要李顺去拖崇祯帝的后腿的啊。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郑芝龙手中握着一支这般强的军队,鬼才愿意跑去南洋。”牛金星自负换做自己是那郑芝龙,早几年前就已经反了。

“看郑芝龙早前的作为,他的确有去南洋割地为王的念想。只是金陵的崇祯皇帝太不争气了,朱家人守不住江山,郑芝龙自然能伸手来取。”李岩看了一眼默不做声的宋献策,说道:“郑军据齐鲁而举旗,又让海州等地给金陵,那必然是以燕京的鞑虏做对手。如此放任朱明于南国安心休养,岂是枭雄所愿?”

“言之有理。”众人齐齐点头。

这就跟李自成为什么早早的对汉中下手一样,他在这里跟朱明大打出手,却叫张献忠在川蜀的一亩三分地上安安稳稳的发展,李自成也不愿意。

想到张献忠,意志消沉的宋献策眼睛唰的一亮,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容禀,我军既已经要弃关中而南下,那何不如将汉中、凤翔等地皆托给八大王(张献忠)?此举不止能给鞑子增添新敌,如此还能结好大西,恢复两家之关系。于陛下到荆襄落脚亦大有好处。”

李自成拍手叫好。这主意好,用自己要丢掉的地盘引来一支狼,那般定能叫满清受累,与自己则颇有好处。

“军师好主意,妙策,真乃妙策!”

这一妙策把李自成心中的不舍和黯然都冲刷去了不少。让他脸上是真正的露出了笑容,如此,现在对李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事儿就是什么时候撤退,然后是怎么撤退了。

“什么时候撤退?额现在就想撤。”李自成脸上闪过一抹黯然,但继而就振奋起了精神,正色说道:“鞑子实力之强我等都亲眼见过。郑芝龙也绝不会跟多尔衮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别看鞑子刚刚才撤走,可留给咱们的时间却并不多了。”

故而早走为妙。李自成这点决断还是有的。

而且对比被打的只剩寥寥的残兵败将去钻树林山洞,就跟当年被洪承畴打的跑去商洛山一样,眼下他还有一定的实力,能带着几万老营兵马南下,如此结局已经好的太多了。

是以,在四月上旬里,李自成忽的引大军南下,留下前营制将军袁宗第守长安,放张献忠的大西军北上汉中入凤翔府,自己引大军出武关,南下进南阳。击破了满清的南阳总兵李国英。这人本是左营大将,乃是三十六营将中数得着的人物,就是骨头软了些,眼光也差了些。

李国英既已兵败,李自成杀到襄阳与坚守城内的白旺军汇合就也水到渠成了。

这可叫长江以南的金声桓、马进忠、吴学礼诸将大感威胁,金陵城还没旨意送过来,他们自己先就秣兵历马,严阵以待了。

可对于满清而言,李自成的动作虽然很快,可对他们的威胁还真不大。

金声桓他们要是能守住长江,则李自成这就是自陷绝地,而要是他们守不住长江,那倒霉的也是金陵城的猪皇帝。他们才不会在这个档口对李自成着眼。

满清鞑子的精力一边集中在关外,唯恐传来盛京沦陷,昭陵被毁的消息,一边还要留神盯住郑芝龙。然后则明里暗里放出话来,朱明十二皇陵可尽在京畿。

但郑芝龙根本不理会,破了开封城后,兵马北上大名府,然后转入临清州,沿着运河又大刺刺的杀奔河间去了。

这次沧州成为了郑芝龙的重点目标,倒是河间府城被他抛在了脑后。因为大运河路径沧州城啊。

沧州向北还有兴济和青县,再然后可就是静海了,静海的北边可不就是津门?

满清依旧兵力不够。

阿济格部已经被他们派去关外了,而关中的兵马回援则还在路中,多铎部派回的兵马也在途中,豪格带着残兵败将就又顶到了这儿。

沧州也就是长芦,这地方地势低平,并且起伏不大,所以河流众多。听它的外号你就能感悟一二——九河下梢。

三大水系在此汇聚沧州,贯穿东南西北,交叉纵横。有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多处湿地及硕大的苇海,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用眼下这个时代的话说,这里就好比淮河北部那广袤的芦苇荡一样,庄稼难种,因为早前海水会有倒灌,便是海平面下降后土地上也有盐泽淤积,这儿的土地只能贫瘠着了。

而同样也是因为芦苇荡多,这燃料就也众多,于是它就变成了华北的治盐中心。

自从满清恢复了长芦盐场之后,郑军频繁来此扫荡,对这儿的情况了解的很。

豪格一开始的打算就不是坚守沧州,而是在运河里做手脚,沉下一艘艘船只,堵塞河道。

如此他就是在沧州再败了,郑芝龙受制于运河,也只能放慢自己的速度。事实证明,豪格他成功了。

清洋江是沧州城南距离最近的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渤海。运河自然要穿河而过。豪格在这儿足足沉下了十艘满载了沙土砖石的漕船,还砍下周遭树木在河中打下了一根根木桩。

郑军自然是要打捞漕船,拆除木桩了,这样才好疏通运河。如此就需要用到大批的人力和时间。为了防止这儿的工地遇到清军的偷袭,郑军在运河与清洋江交汇处的东西南北布置了多个守备阵地。

尤其是北边的阵地位,与沧州城都两两相望了。作为郑军的守备重地,这里不仅驻有两个队的兵力,还有四门五斤炮和十多门虎蹲炮、臼炮,为了尽快休要阵地,后勤上拨调来的战俘足足有三四百人帮忙修筑阵地。

但这跟后方清洋江与运河交汇处的工地比,就太小巫见大巫了。

中午了,吃饭的时候到了。辛苦劳作一上午的俘虏们自动分作一队队的,各自按照本队的编号,排列着相当整齐的纵队,等候在“厨房”前。

毕竟都是被俘的清兵,哪怕只是绿旗呢,一个个必要的作训素质还是有的。

再配合着劳改营教员教习们手中的棍棒和皮鞭,这些个最晚是大名府才参加‘劳改营’的绿旗兵们,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应有的素质。

队伍站的相当整齐,比他们当二鞑子时候还要整齐呢。

周边围绕着一个棚的“监工”,一个个战士手中握着上着刺刀的火枪。工头则是个三十来岁的胖子,现在大刺刺的站在中间的“厨房”前,手中握着一根拇指粗细的鞭子。这些天里,他配合着管教们已经通过棍棒和鞭子,已经教导了俘虏们怎么去排队。而他的身份,在一个月前还是一名绿旗把总。

在郑军军中,排队是一种很基本的组织秩序。而推行军事化管理的劳改营也不例外。

不过这些俘虏到底时间还短,现在分饭时候,尽管每队里都有工头在维持秩序,但是一些个队伍还是有点乱糟糟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最前面。只是迫于外头监工们的威摄,队伍的秩序才保存着。

“这群贱皮子,就是欠打!”胖子对此十分不满意。

作为一名前绿旗军官,或者说是一前明军军官,这胖子之所以能当上工头,那是有着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的。

他一进劳改营就积极向管教们靠拢,所以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早期被管教们看重的一干人里的一员,最终成为了工头之一。

胖子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对管教们言听计从,阿谀奉承,好话连篇,对下面的劳改犯们严格对待,工作量只准超多不准未完成。能最终独占鳌头,靠的未尝就不是他对手下人的苛刻严厉。

毕竟身份不一样了。当初领兵时候,那是爱兵如子最好。而现在时候,就只有把自己树立在底下人的对立面上,上封才不会对他起疑心。

只有对手下人越苛刻,才能越得上封的心。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仔细观察着手下的每一个人,把那些个骨头软的、狗腿的都挑出来,成为了现下他手下的小工头。

用过去的话说,这些人就是他的家丁。而他,何尝又不是管教们的“家丁”呢?

第一章 穿越“闽海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师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么(求订阅)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网打尽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复中原一场空第四百七十章 虚头巴脑的表面功夫第二百六十七章 仓惶不安曲阜孔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四百九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一百九十六章 吴三桂吃亏吃大发了(求订阅)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十七年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三百零八章 记吃不记打的鞑子第五百一十章 岭南蛮兵和交州土兵第一章 穿越“闽海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兰人的本钱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选择第三十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脚抵京,后脚摊牌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马甲能保住吗?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番外4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轮回第四百零五章 尽人事听天命尔!第七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九十八章 过河第五百零七章 嘴强王者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变的历史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阵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八十三章 对峙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十二章 龙洋第二百七十九章 罗锦绣放心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网打尽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五百六十六章 继续教导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伪官汉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构:老子真想多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兰人的本钱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零五章 妙计要成空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惊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郑芝龙的身后名第八章 一举两得之佳事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滚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谈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订阅)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六十七章 讨满檄文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八十章 对垒(求收藏)第十七章 国之栋梁!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五十二章 万胜(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六十二章 率兽食人(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二百四十六章 报纸和奏疏第一百零三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阳谋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九十二章 汉奸国贼吴三桂(求订阅)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枪取富贵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书,一手拎棍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二十九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头王爷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祯帝第一百章 碰撞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变的历史第六十二章 率兽食人(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还需要理由吗?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儿子死得值啊第八十章 对垒(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关外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