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

这个时期的海州就是后世的海城,一个地理位置挺关键的城市。因为它位于辽西和辽东的分割线上!

从这里向南就是辽东半岛,向北就是辽阳,再北就是盛京,也就是沈阳。

伊勒慎驻守此地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一名打老奴时期走过来的老人,他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忐忑过。往日里任他们宰割肆虐的汉儿竟然有朝一日变成了吃人的猛虎野兽,这叫他实在无法想象。

可这却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看着城下旌旗招展,兵甲鲜亮的大队明军,他脑子里就总忘不掉昨日之败。

集结了手中大半力量的伊勒慎,以最快的速度向牛庄驰援,结果待他引兵赶到时候,那牛庄早已经变幻了明军的旗号。更有一部分明军在城外野地列阵以待。

伊勒慎是八旗老人,自打老奴起兵之日起就追随前后,见惯了阵仗。更见多了明军胆怯如鸡,任由他们宰割的模样。老奴血洗辽东,手下沾染了无数汉儿鲜血,伊勒慎也是其中之一员。

那是打心底里看不起明军。手中握有三百旗丁,更有大批包衣的伊勒慎,岂会放弃眼前叫他为阿克墩报仇雪恨的大好良机?

且他还认为明军定是经过一番苦战才拿下牛庄的,此刻必然已兵疲马乏。只要能击败眼前的绊脚石,败军倒卷牛庄,别看明军有那么多船炮,但再大的船也开不到岸上。他伊勒慎克复牛庄,大败明军就也不在话下。

当下就让手下两将各引马甲兵百人,分左右向眼前明军包抄,而他引余下兵马与明军相持正面。

这是一很简单的战术,可在建虏与明军的交战过程中,却能屡屡建功。

结果他就吃了记有生以来最为惨重的教训。

明军直立不动。任由清军马甲兵逼近到五十步时,队列中的鸟枪兵方才整齐开枪。

义勇营的每个队中都有三个排的火枪兵,一个排使斑鸠脚铳,两个排用鲁密铳。六成的军力使用火器,这就意味着满员一千二百五十人的义勇营的轻重鸟铳足足有七百五十杆。

这些可不是明廷的火器,全都是质地上层的私造火枪,就是那小口径的鲁密铳,五十步距离依旧能破开铁甲。如此一遭排枪齐射,两翼的五百杆火枪,一排排的枪子打出去,直把打马冲来的清军马甲兵打的人仰马翻。

“可惜没有骑兵!”

城墙上,看着清军狼狈逃窜的郑芝龙狠狠地锤在垛口。如果他手中能握有二百精骑,此刻反冲上去,伊勒慎岂能逃脱?

可现在,吃了大亏的伊勒慎夹着尾巴仓皇逃跑,身后却还跟着上二百骑。而至于那些没有战马的包衣奴才们,却是被他毫不犹豫的给抛弃了。

从牛庄到海州,四十里路,这绝不是包衣们能够逃脱的。

接下来就很自然的,郑芝龙兴兵直捣海州城下,并没有给伊勒慎太多的时间来召集奴才阿哈。

带着不到二百马甲兵和数十个奴才狼狈逃回海州的伊勒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人快骑飞报辽阳和盖州,祈求援兵。然后就下令周遭农庄的包衣阿哈们进城,调集全部的男丁壮女,准备守城。可明军来的也太快了。

“轰轰轰……”

橘红色的爆炎之中,海州城的大门‘飞灰湮灭’。郑芝龙也是一样的招数,也是管用就好!

伊勒慎根本没想过把城门洞给堵塞了。他脑子里想的还是援军来到,然后里应外合大败郑芝龙,或者是郑芝龙听闻清军援军抵到,仓皇拔营而去,他好尾随击杀,以报牛庄之败的血仇。

这样他才能将功赎罪啊。

可现在,城门洞开!

“冲啊……”甘辉拔刀挑起,城门以开,夺城之战铁人军当仁不让!

郑芝龙耳中听着城内响起的拼杀声,心思却并不放在海州,而是在思考着整个战场。

伊勒慎肯定已经派人向辽阳、盖州报信了。而他是没本事窥视辽阳,然而,盖州呢?

就像那已经结束的牛庄之战,伊勒慎带着海州的兵马气势汹汹的赶来,这本身对海州城防就是一大消弱。若不是他在牛庄丢了那么多的包衣,郑芝龙还不敢来打海州呢。

城内的鞑子,老的小的全都召集来,还能有一二百人呢,加上逃回去的三百骑,还有城内的包衣,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也就是这城门被顺利的炸开了,这给了郑芝龙绝大的信心。否则,但凡受挫两次,郑芝龙可不会头铁了的死命攻城。

他对自己手中的精锐是一百个宝贝。

海州城内,郑军清军已经完全搅作一团。

前者是劲锐勇猛,猛打猛冲,城门洞开,立刻就做水涌一样杀入了进去。

清军则是因为猝不及防!

他们先已分兵部守四城,城头上也有一干兵将在,纵然被外头的枪炮压得抬不起头来,也不敢下城去躲避。如是,城墙内里的兵铺中却没几个丁勇。

当城门被炸开之后,就靠那些个人如何能阻挡得住铁人军的兵锋?

大军涌入城去,休说别个,只就是伊勒慎本人在回过神来后都心若死灰。

在古代这个时候,城池攻防战,那敌军一旦杀入了城中,城墙一旦失去了作用,对于守军的压力和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大的。说一句“军心混乱,斗志大消”都是往轻了说了。

守军受到的削弱光环有多么巨大,进攻一方的士兵所受到的增幅光环就也有多么巨大。

清军本就人少,现在己削彼涨,自就更不是对手。

“报!”甘平冲上了海州东门城头,“禀大帅,鞑虏残兵或是逃散,或尽退入城守府。”

郑芝龙莞尔一笑,“伊勒慎竟然放着活路不走?”围三缺一的道理郑芝龙还是懂得的,也是这般做的,却不想头发都白了的伊勒慎这般豁的出去。

虽然他在那条活路的尽头埋伏的有兵马,但饮鸩止渴的道理虽然谁都懂,可到了要渴死的时候不还是把鸩酒当救命水喝么?

“告诉你大哥,鞑子要死守,那就放火烧。尽快解决战斗!”横竖这海州城他也不准备留的。

“再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动作加快,一应俘获以人为主,连同浮财兵甲走水路运回牛庄。建虏援军已经不远了。”

郑芝龙其实并不知道辽阳和盖州的清军援兵距离海州究竟还剩多远的距离。但时间告诉他,现在要尽快的撤退。

从昨日牛庄一战后,他立刻派甘辉领兵沿着海城河直抵海州城。

这海城河是太子河的支流,而牛庄之所以为水陆之要害,就是因为牛庄为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河交汇之地。而整个辽东也就这几条大河的流域了。

眼下这条海城河虽只是太子河之支流,江面也有十几丈见宽,就是水浅,大船是不能走的,小船却是可以。只是这辽河沿途的船只实在不多,不然郑芝龙就直接乘船杀来海州了。

他在牛庄拢共就收拢了几十艘江船,也就只够装些俘虏和浮财兵甲的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进考场了……(求订阅)第四百五十五章 东海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贞第十八章 罪该万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游骑第一百九十九章 鞑子购炮(求订阅)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祯帝的奋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数了第一百零九章 说客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十四章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二十四章 说好话不花钱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的准备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个个都戏精啊(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与不幸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第三百零一章 白捡了个大功劳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蛮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赵构!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这厮是趁了谁的势头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选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后继有人啊第四百三十九章 遗老遗少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会盟(求订阅)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险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换明天第六十七章 讨满檄文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开花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订阅)第四百六十一章 众军随俺来战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年……第七十二章 兖州城外第八十章 对垒(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五章 灭北寇!保大越!第五百九十章 西辽的幸福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儿请战(求订阅)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订阅)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统统打包(求订阅,8/10)第三百一十四章 阳谋第二百一十九章 骂名滚滚来(求订阅)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义无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见家光将军,总要去江户登门拜访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义(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节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辈第九十一章 大明气数尽也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这厮是趁了谁的势头第三百六十七章 黄袍加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权,留着过年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舆图》第五百零一章 铜臭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耻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开郑芝龙的真面目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险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险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复中原一场空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产很刺激吧(求订阅)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务员,笔帖试(求订阅)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难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四百四十一章 买命钱与卖命钱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鹏展翅,再露锋芒第五百六十六章 继续教导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会盟(求订阅)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谍第二十八章 俘虏第一百五十一章 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个好皇帝第五百四十六章 对塞北下手第八十六章 没吃到羊肉还惹了一身的骚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畴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惊喜第六十八章 愿随大帅杀奴!第三百七十一章 赵桓的脑补第二百九十七章 齐王?郑芝龙想干啥?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举而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