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

这个时期的海州就是后世的海城,一个地理位置挺关键的城市。因为它位于辽西和辽东的分割线上!

从这里向南就是辽东半岛,向北就是辽阳,再北就是盛京,也就是沈阳。

伊勒慎驻守此地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一名打老奴时期走过来的老人,他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忐忑过。往日里任他们宰割肆虐的汉儿竟然有朝一日变成了吃人的猛虎野兽,这叫他实在无法想象。

可这却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看着城下旌旗招展,兵甲鲜亮的大队明军,他脑子里就总忘不掉昨日之败。

集结了手中大半力量的伊勒慎,以最快的速度向牛庄驰援,结果待他引兵赶到时候,那牛庄早已经变幻了明军的旗号。更有一部分明军在城外野地列阵以待。

伊勒慎是八旗老人,自打老奴起兵之日起就追随前后,见惯了阵仗。更见多了明军胆怯如鸡,任由他们宰割的模样。老奴血洗辽东,手下沾染了无数汉儿鲜血,伊勒慎也是其中之一员。

那是打心底里看不起明军。手中握有三百旗丁,更有大批包衣的伊勒慎,岂会放弃眼前叫他为阿克墩报仇雪恨的大好良机?

且他还认为明军定是经过一番苦战才拿下牛庄的,此刻必然已兵疲马乏。只要能击败眼前的绊脚石,败军倒卷牛庄,别看明军有那么多船炮,但再大的船也开不到岸上。他伊勒慎克复牛庄,大败明军就也不在话下。

当下就让手下两将各引马甲兵百人,分左右向眼前明军包抄,而他引余下兵马与明军相持正面。

这是一很简单的战术,可在建虏与明军的交战过程中,却能屡屡建功。

结果他就吃了记有生以来最为惨重的教训。

明军直立不动。任由清军马甲兵逼近到五十步时,队列中的鸟枪兵方才整齐开枪。

义勇营的每个队中都有三个排的火枪兵,一个排使斑鸠脚铳,两个排用鲁密铳。六成的军力使用火器,这就意味着满员一千二百五十人的义勇营的轻重鸟铳足足有七百五十杆。

这些可不是明廷的火器,全都是质地上层的私造火枪,就是那小口径的鲁密铳,五十步距离依旧能破开铁甲。如此一遭排枪齐射,两翼的五百杆火枪,一排排的枪子打出去,直把打马冲来的清军马甲兵打的人仰马翻。

“可惜没有骑兵!”

城墙上,看着清军狼狈逃窜的郑芝龙狠狠地锤在垛口。如果他手中能握有二百精骑,此刻反冲上去,伊勒慎岂能逃脱?

可现在,吃了大亏的伊勒慎夹着尾巴仓皇逃跑,身后却还跟着上二百骑。而至于那些没有战马的包衣奴才们,却是被他毫不犹豫的给抛弃了。

从牛庄到海州,四十里路,这绝不是包衣们能够逃脱的。

接下来就很自然的,郑芝龙兴兵直捣海州城下,并没有给伊勒慎太多的时间来召集奴才阿哈。

带着不到二百马甲兵和数十个奴才狼狈逃回海州的伊勒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人快骑飞报辽阳和盖州,祈求援兵。然后就下令周遭农庄的包衣阿哈们进城,调集全部的男丁壮女,准备守城。可明军来的也太快了。

“轰轰轰……”

橘红色的爆炎之中,海州城的大门‘飞灰湮灭’。郑芝龙也是一样的招数,也是管用就好!

伊勒慎根本没想过把城门洞给堵塞了。他脑子里想的还是援军来到,然后里应外合大败郑芝龙,或者是郑芝龙听闻清军援军抵到,仓皇拔营而去,他好尾随击杀,以报牛庄之败的血仇。

这样他才能将功赎罪啊。

可现在,城门洞开!

“冲啊……”甘辉拔刀挑起,城门以开,夺城之战铁人军当仁不让!

郑芝龙耳中听着城内响起的拼杀声,心思却并不放在海州,而是在思考着整个战场。

伊勒慎肯定已经派人向辽阳、盖州报信了。而他是没本事窥视辽阳,然而,盖州呢?

就像那已经结束的牛庄之战,伊勒慎带着海州的兵马气势汹汹的赶来,这本身对海州城防就是一大消弱。若不是他在牛庄丢了那么多的包衣,郑芝龙还不敢来打海州呢。

城内的鞑子,老的小的全都召集来,还能有一二百人呢,加上逃回去的三百骑,还有城内的包衣,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也就是这城门被顺利的炸开了,这给了郑芝龙绝大的信心。否则,但凡受挫两次,郑芝龙可不会头铁了的死命攻城。

他对自己手中的精锐是一百个宝贝。

海州城内,郑军清军已经完全搅作一团。

前者是劲锐勇猛,猛打猛冲,城门洞开,立刻就做水涌一样杀入了进去。

清军则是因为猝不及防!

他们先已分兵部守四城,城头上也有一干兵将在,纵然被外头的枪炮压得抬不起头来,也不敢下城去躲避。如是,城墙内里的兵铺中却没几个丁勇。

当城门被炸开之后,就靠那些个人如何能阻挡得住铁人军的兵锋?

大军涌入城去,休说别个,只就是伊勒慎本人在回过神来后都心若死灰。

在古代这个时候,城池攻防战,那敌军一旦杀入了城中,城墙一旦失去了作用,对于守军的压力和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大的。说一句“军心混乱,斗志大消”都是往轻了说了。

守军受到的削弱光环有多么巨大,进攻一方的士兵所受到的增幅光环就也有多么巨大。

清军本就人少,现在己削彼涨,自就更不是对手。

“报!”甘平冲上了海州东门城头,“禀大帅,鞑虏残兵或是逃散,或尽退入城守府。”

郑芝龙莞尔一笑,“伊勒慎竟然放着活路不走?”围三缺一的道理郑芝龙还是懂得的,也是这般做的,却不想头发都白了的伊勒慎这般豁的出去。

虽然他在那条活路的尽头埋伏的有兵马,但饮鸩止渴的道理虽然谁都懂,可到了要渴死的时候不还是把鸩酒当救命水喝么?

“告诉你大哥,鞑子要死守,那就放火烧。尽快解决战斗!”横竖这海州城他也不准备留的。

“再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动作加快,一应俘获以人为主,连同浮财兵甲走水路运回牛庄。建虏援军已经不远了。”

郑芝龙其实并不知道辽阳和盖州的清军援兵距离海州究竟还剩多远的距离。但时间告诉他,现在要尽快的撤退。

从昨日牛庄一战后,他立刻派甘辉领兵沿着海城河直抵海州城。

这海城河是太子河的支流,而牛庄之所以为水陆之要害,就是因为牛庄为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河交汇之地。而整个辽东也就这几条大河的流域了。

眼下这条海城河虽只是太子河之支流,江面也有十几丈见宽,就是水浅,大船是不能走的,小船却是可以。只是这辽河沿途的船只实在不多,不然郑芝龙就直接乘船杀来海州了。

他在牛庄拢共就收拢了几十艘江船,也就只够装些俘虏和浮财兵甲的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两端第四百章 汉人的手笔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九章 闽地来的海蛮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险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帮一把李自成(求订阅)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桧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弹(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员培训班第一百一十章 战争的准备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订阅)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缴欠税第五百七十章 淡马锡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七十六章 清军南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点不一样的宗爷爷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员培训班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儿子死得值啊第二百七十三章 鞑子要跑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后继有人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城啦,抄大户啊……第三百零三章 我郑森绝不做左梦庚第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摊牌(完)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战舰第九十四章 汉奸(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开花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东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临头还不知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军之俺不是韭菜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三百一十三章 热刀子插进猪油里,轻松的很!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颜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订阅)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势所趋!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来临第五百三十五章 选家还是国?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点贼兵算的了甚?(求订阅)第三百九十四章 岳无敌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迁,南迁,还是南迁呢?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济格北去第七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游骑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第八十五章 攻敌必救!第十七章 国之栋梁!第七十二章 兖州城外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订阅)第四百六十章 狼烟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风得意阿济格第二百六十一章 郑家的底气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笔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击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为了崇祯好,为了大明好……(求订阅)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儿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选家还是国?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开花第三百一十三章 热刀子插进猪油里,轻松的很!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三百零六章 排枪击毙与排队送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战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复仇的呐喊声(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帅府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员,好演技第三百零四章 决战的开始第九十一章 大明气数尽也第二百四十七章 兴风作浪,功成身退(求订阅)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团(求订阅)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第三百七十章 赵官家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国,天朝风范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凶猛了(求订阅)第十二章 龙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订阅)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无意第七十三章 丢尽老祖宗的颜面第三百四十六章 风光一时,后悔一世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四百二十四章 赵构“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该怎办是好?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