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谍

中央与地方的税赋分成怎么制定,这实际上还牵扯到了一个蛋糕有多大的问题。六寸的小蛋糕和十六寸的大蛋糕,同样是一半一半,那重量能一样吗?

赵构打算把摊派的钱粮变成光明正大的正税,给之定下章程,这本身就做大了蛋糕。

要是精心的算一算就能知道,照赵构的法子来治理天下,只一县之地就需要有品官员三四十人,下属胥吏更多达数百人,较之往日之官吏数目可高出十倍来。

那所需俸禄自也当如此。

要知道,赵宋是高薪养官,地方官员如大县县令每月俸钱为20贯,小县县令12贯,且每月还有禄粟五至三石,地方官员还配有职田。而除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与具体官职挂钩。

通通折算成制钱的话,可以说大小县令,每个月只正当收益便不下三五十贯钱,县尉、县丞、主薄等也能有个十几贯到二十贯之间,底下的胥吏,就是俸禄再低,也要有五六贯钱财吧?要知道就是寻常城池中为乡邻纺缉、漧濯、缝补、炊爨、扫除的杂役,也能日获数十百钱。

张耒的诗《感春》中更是写道:“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砍柴做工的都能有一天百十钱,那一个月就有四贯(北宋以七百七十陌为一贯)。

胥吏就是地位再低,那也是朝廷的人,何况现在官吏一体,胥吏的地位也不低了。你明面上至少也要有五六贯才是啊?

如此,一县之官吏,赵构叫之尽数折钱,仅是俸禄月耗便不下五千贯,及至公署衙门所耗,一县之地十万贯都是往少里说的。

这个数字一被报纸给公开道出来,跟往日里宋室一县所需钱粮做个对比,可不就惹得整座汴梁城都沸反盈天了?

赵构也不着急,自己依旧窝在‘家里’审阅着试卷,想找一找里面会不会有沧海遗珠。

而‘朝堂’和市井之间却已经为税赋分成吵得不可开交。

本来那矛头都是指向赵构的新政的,但发酵了数日之后,新出的报纸上刊登来一连串数据详实的杂派费税,比如各路转运司有“抛桩明耗”,各州县有“暗桩暗耗”,各仓库受纳时,又令百姓输“头子钱,等等。如此杂派汇总计算,那一县之地要耗费十万钱粮,似乎这数字也不那么巨大了。

当下便就有无数张口去咒骂地方官贪腐,可有叫骂的就有喊冤的。地方官又何尝不知道苛刻太甚有碍民生,但他们手中没钱,钱粮都被上头收取,他们可不就只能想方设法的从百姓身上捞取钱粮了?

这涉及到了一个地方经费不足,一个中央财政持续挤压造成地方财政经常不足的问题。这话题一转,就又回到中央地方税赋分成的问题上了。

究竟地方税赋要上交中央对少,地方上自己又要留多少,整个汴梁城喧哗一片,至今也没得出个确切的结论来。

“唉,百姓多艰啊。燕王前着才废除许多的科税,收揽人心,现在又要将杂派变正税,新瓶装旧酒也,也就是偏一偏那些无知草民罢了。”

汴梁城中,依旧宾客如云的樊楼上,作为赵桓特使,前来汴梁的王云端着酒盏还没喝上几口,人似乎就已经有些晕乎乎的了。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昔日汴梁城内的一切明明都成为了不可挽回的过去事,可现在王云却有些置身旧梦之中。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檐角交错之间,樊楼还是那么的富丽堂皇。灰瓦青砖,雕梁画栋之中,这儿的歌舞也还是那样的醉人,叫王云怎生不恍惚?

倒是坐在他对面的宇文虚中,看向王云的目光有些轻蔑,这人真的太经不住打击了,现在还说这种的话,贬一贬燕王心里就真舒坦了吗?这是一种怯懦。

燕王废除的杂税与那杂派根本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朝廷纲税国法,后者是地方官府有司自己阴私,如何能混为一谈?

以王云的经历和见识,宇文虚中根本不相信他看不出赵构如此做的好处。

把杂派明朗化,那远比任由官吏随意勒索讹诈的强。

王云他是真的看不透吗?若是如此,他这人就白在官场混迹这般多年了,这是个绝对的笨蛋。

而他要是看透了却故意这般说,那王云的精气神怕都已经被残酷的局面给彻底摧垮了。这般说话就跟会是的阿Q一般,是精神胜利法。

可不管王云是笨蛋还是阿Q,如此的一个人,能被赵桓委以重任,做出使燕王的正使,那都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是南朝的悲哀,是赵桓这个皇帝的悲哀,也是宇文虚中这个副使的悲哀。

不过他是不会反驳的,何必闹得不痛快呢,他宇文虚中身上可还担负着太上皇的任务呢。

赵桓为了向赵构求饶,请求赵构早日收兵,那可不止自己亲笔手书,还叫赵佶出马,给赵构寄来了一份信。在宇文虚中和王云临北上前拜见赵佶的时候,宇文虚中却是还拿到了一封赵佶给予的密信。

可能是因为逃亡路上,赵桓对赵佶的监视有些不周全吧,反正这封密信宇文虚中是拿到了。

他也不知道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但宇文虚中并没有出卖赵佶。

当年他本是叫宇文黄中的,科场高中之后,是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然后短短十几年里历任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中书舍人等职,金人入侵之时又被升任为资政殿大学士,赴军前安抚勤王军队,使命完成后拜签书枢密院事,负责与金人议和。

这叫宇文虚中怎么好不给赵佶当信使?

等赵构拿到这封信的时候,看着赵佶那一手漂亮的瘦金体,这封信要是拿去21世纪,可不要卖出几个亿来?

而作为信使的宇文虚中也叫他眼前一亮。是啊,两宋交际时候,还有宇文虚中这么个人物的啊。

大名鼎鼎的南宋巨谍,一个被国家出卖的悲惨卧底!

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郑芝龙,活捉朱皇帝!(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击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道好轮回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悦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个个都比朕有钱!(求订阅,5/10)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点遗忘的大杀器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惊喜第四百六十章 狼烟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浓郁的挫败感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奸没人权第五十六章 变化(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揽军心,赵构亲上阵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统快了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来临第十六章 小弟这就去办!第二百八十七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一百九十六章 吴三桂吃亏吃大发了(求订阅)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丽的归二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八十八章 够无耻,够光棍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西盐商第三百四十六章 风光一时,后悔一世第五百五十章 岳雷受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荐)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见……第五百二十五章 锦衣卫第七十三章 丢尽老祖宗的颜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第二百一十一章 范永斗范大人(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员培训班第二百一十三章 这是为了崇祯好,为了大明好……(求订阅)第七十六章 清军南下第五十六章 变化(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统快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该死的中国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鹏展翅,再露锋芒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换明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兰人很不开心(求订阅)第三十六章 此风不可长,此军必须灭!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题作文——怎么当皇帝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强两弱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营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气昏崇祯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耻辱要用鲜血清洗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第四百三十章 首辅赐教第五百六十四章 迁移法第一百零二章 万胜!第五百七十章 淡马锡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来第二百八十一章 郑芝龙的身后名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该怎办是好?第四百零五章 尽人事听天命尔!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蛮第三百九十一章 无可奈何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见……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观战,军中可有勇士敢战?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来了第二章 朱明江山还能救么?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蓝星牌蛋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运皇帝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兰人在行动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这厮是趁了谁的势头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订阅)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胜第一百六十六章 统统打包(求订阅,8/10)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鹏展翅,再露锋芒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儿辈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尔衮的得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无人性(求订阅)第五百八十章 西辽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五十七章 与赵构小儿一会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四百零一章 仁义之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头王爷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赵构第一百五十七章 摊牌(续)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二章 朱明江山还能救么?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阁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态第二百八十六章 图穷匕首见第二百七十二章 汉奸没人权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复中原一场空第二百一十九章 骂名滚滚来(求订阅)第五章 寻找退路第三百零二章 鲁南对决第五百四十七章 铸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