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东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

清晨,一路沿着虾夷地近海航行的东海水师船队终于抵达了鲸海的北部,也就是后世的鞑靼海峡。

后世的日本称之为间宫海峡,北极熊称之为涅维尔斯科依海峡。

说来就是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一块水域,过了这条南北贯通的海峡后,就是后世的萨哈林湾,然后就是鄂霍次克海。但现在这些地方已经被赵构统一命名为“北海”了!

海面上的风很冷,海水的温度也很低,都三月末了,中原已经是春暖花开了,但在这儿还跟初春料峭一般。不过,海面的冰层倒是溶解的很彻底。

刘子羽站在船头,一面看着参谋们绘制的海岸线图,一面打量着周遭海面。

从进入鞑靼海峡到目的地混同江入海口,那也有一千多里海路的。

“奴儿干城!”

这是混同江最北端的一座城池了,始建于辽人手中,现在自归属于金人把握。算是女真把握混同江入海口周边部族的一个据点,周边的小部族年年都要向完颜女真进贡的,同时也是完颜氏捕捉胡里改人的一个前沿基地。

因为混同江以北地区太广袤了,同时环境也太恶劣了。这儿的部族也是不安分的,就像辽人要承受草原部族的反噬一样,金人别看出自白山黑水,却也一样要被比他们更北面的部族闹腾。

早在阿骨打还没起兵造契丹人反的时候,完颜女真就要时不时出兵讨平混同江流域不服自己的部族,而同时这也是完颜女真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方式。

这些被捉的野女真,那是比完颜女真更加狂野的存在。

生死看淡,一往无前。对于那些野人们来说,女真人的‘舒坦’日子,能过一天都是赚的。而自己死了后,他们的家人乃至部族都有不少好处,这让他们更悍不畏死了。

而地处混同江入海口区域的胡里改人,则是比野女真更靠北的部族。且在女真人的‘民族概念’中,他们与胡里改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

完颜劾里钵(阿骨打的爹)时期,为了解除胡里改人在背后的威胁,曾欲以姻亲之策来结胡里改人中的乌春部之欢心,结果被乌春骂做猪狗:“狗彘之子同处,岂能生育?胡里改与女直岂可为亲也?”

然后胡里改人被完颜劾里钵耗尽毕生之心血,搞得分崩离析不能复聚,再不能成为完颜女真的威胁。

而完颜劾里钵呢?从他继位坐上女真节度使之初,胡里改人就趁隙来攻,内外溃叛,缔交为寇。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等胡里改诸部,每一个都是彼时的女真部落联盟要认真面对的强敌。可一年年一次次的交锋之中,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等胡里改诸部,却逐一消失在了混同江沿岸。

到了辽大安七年,胡里改人彻底臣服在了完颜女真的脚下,而大安八年,完颜劾里钵就挂了。那端的可以说是一生之敌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连阿骨打都挂了六七年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过去,在这等苦寒之地,三四十年那就是整整一辈人的光景。刘子羽的嘴里一直在小声嘟囔着一些部族名,这是锦衣卫好不容易才找来的一点情报,但究竟准确不准确,谁也说不准。

他现在真的无法预料接下的时间里,自己究竟能不能把一部分胡里改人收为己用?或许胡里改人早就忘掉了自己与女真人的恩怨也说不定呢。

如此,时间就在刘子羽的猜想中,一天天的过去。直到他看到了混同江入海口。

第二天下午时分,两艘小型海船一前一后降下了大部分风帆,放下几艘走舸小艇测量起了河流航道的水深,虽然这混同江是众所周知的大江,可入海口这片地儿对宋军言太过陌生了。还是谨慎些好。

刘子羽举着千里镜打望着两岸,没有发现土著出没的痕迹,倒是岸边全是密密麻麻的青松与白桦林,那高大挺拔的身姿,让人看了心生震撼。同时他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沼泽区,刚刚泛起绿色的青草似乎直接生长在水中一样,一片片绿色与一片片水光交杂一处,一直向岸上延伸出好远,千里镜才看不到水光的反射。

水情没的说,混同江的流量和深度绝不是眼下这个时代的船只能超越的。

“上岸第一件事,搭帐篷、伐木、造屋、起大营,都不用我吩咐了吧?”刘子羽裹了一件皮裘大衣,穿着黑色皮履,走在混同江南松软的草地上。

这片土地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最多只是停个脚而已。因为这里是混同江入海口的最外沿,地势低,就好比是魔都的蒲东。不管是潮水侵蚀还是海水倒灌,亦或是丰水期的到来,较低的海拔地面所具有的安全隐患,都能证实这地儿不适合大张旗鼓的开土动工。

混同江也是有汛期的。不管是夏季的暴雨(降雨),还是开春后的融冰融雪,乃至是气温骤降后的冰雪和冰凌,那也都是能发大水的。

何况这混同江的入海口是一个大喇叭,真正有战略价值的不是如此地这样的喇叭口,而是内里的喇叭嘴。也就是后世的庙街所在地。

那里无论是从地理环境还是从地理优势上讲,都能碾压现在的这块落脚地。而至于战略要素,就更是碾压了再碾压了。

刘子羽乘船行到喇叭口的时候,第一眼就看中了北岸那片区域,大片的平原一眼望不到边际。且正卡着混同江口,绝对是一个控制混同江入海口区域的极佳之所在。

而至于奴儿干城,那里当然也是一处好地方,但赵宋要维系对混同江下游的控制力,其战略方向与契丹人、女真人所行的陆上征服线路可有不同,走水路与海路才是最合算的法子。

虽然这片地方一年中足有半年处在不能通航状态。但仅有的半年通航时间也足够赵宋周转经营的了。

因为就如今的科技,外东北能被中原人觊觎的也只有这里的皮毛了。

所谓的统治,所谓的经营,说到底都是建立在高利润上的一种简单的物资交换,或许还有对这里青壮人口的雇佣。就像赵宋对横山诸番那样。

前者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后者则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

“不过这些都是长远考虑……”刘子羽悠然的闷下一口烈酒,整个身子立刻就变得发热来。

自己虽然是海东总管,但未来混同江下游的管辖权是归于海东总管府还是归于安东都护府却还说不准,甚至一个不小心他这海东总管府都要归入成安东都护府的辖下。一切就看那都护府究竟只是都护府,还是会多出一个字,变成大都护府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儿子死得值啊第一百五十章 入卫京师!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与藩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统快了第二百一十章 把“联虏”给搅黄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四十五章 清算伪官汉奸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耻第九十章 无耻第七十三章 丢尽老祖宗的颜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里杀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孙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缴欠税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五百九十二章 给宋人当刀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七十一章 赵桓的脑补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么敢?我怎么不敢?第三百六十章 大战来临第四百章 汉人的手笔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还需要学习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响第一百零七章 铲除隐患第四百八十六章 娱乐大众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给我等好吧!第一百九十九章 鞑子购炮(求订阅)第五十九章 黑心坏鸟郑芝龙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蛮第三百四十三章 梦醒赵九妹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四百三十章 首辅赐教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举多得的‘里应外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须把秘方拿到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纸钞第三百二十三章 疯了,他们都疯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城啦,抄大户啊……第四百八十章 该岭南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鲜义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备无患第五百零一章 铜臭第二十九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一十二章 杀不尽的南蛮,打不完的炮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师助剿吴三桂,太后床上多尔衮(求订阅,3/3)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兰人在行动第五百七十五章 浓郁的挫败感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响第一百八十章 多尔衮:我不想当八旗罪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试炮场,赵构教子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番外3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家人!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惊变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尔衮的得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尔衮,狠辣的郑芝龙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一百八十八章 郑家的板刀面没人愿意吃(求订阅,2/3)番外4第四百八十四章 过年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没坏处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鲜义勇vs日本武士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绅之敌,士林之敌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二十六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节第二十六章 有个鸟用?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团(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还需要理由吗?第三百一十九章 痴心妄想第四章 待皇帝山穷水尽时第四百六十四章 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零七章 是满万不可敌,还是撼山易,撼郑家军难?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脚抵京,后脚摊牌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团北上第九十章 无耻第三百五十三章 岳韩当先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个个都戏精啊(求订阅)第三百五十章 赵宋的本钱第七十七章 崇祯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为马的乐趣第二百二十八章 郑芝龙“傲”出了一个新境界(求订阅)第一百二十六章 该死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