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混战(二)

烟尘滚滚,郭淮带着一百多名幽影向长安城的东门迤逦而来。

徐济就混在这其中。

剩下的人手都在史阿的带领下,潜伏在长安近郊最近的树林中,以便在动手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冲进长安城。

不多时之后,郭淮便带着一行人来到了长安城的东门。此时时辰尚早,天刚微亮,再加上王允的命令以及长安城现在紧张地局势的原因,故此在长安城的城门口根本没有行人。

东城门的守将在城头上远远地看见郭淮到来,连忙下城打开城门,恭恭敬敬地迎接郭淮的归来。

郭淮摆足了官威,骑着马阴沉着脸来到城门前。

那守将连忙迎上前去,陪着笑脸道:“郭淮将军,您怎么去而复返?”郭淮冷哼了一声道:“本官的事情哪里轮到你多嘴多舌的询问?快点让我进城,我有重要的事情。”

那守将见到自己拍马屁派到了马腿上,哪里还敢说话?连忙让开道路,让郭淮进城。

徐济看到这种情景,灵机一动,纵马来到郭淮的身边,手抱银枪恭声道:“郭将军,您不是说要把守东门的将领在城卫所集合吗?”郭准一愣,马上心领神会,知道徐济另有所图,连忙对那守将喝道:“正是如此,你快去把所有东城的大小将佐叫到城卫所来,本官有事情找他们。”

那守将不疑有他,连忙应声领命而去。

徐济有向郭准一打眼色,郭准便傲然对徐济到:“你随本官来。留下些人在这里给本官把守好城门,任何可疑人物都不准放过,等我回来。”徐济抱拳应是。

郭淮留下了五十多人呆在城门,以防不测。毕竟是有万一。城门口没有人的话,对已方不利,郭淮吩咐过一切之后,才和徐济带走剩下的五十多人。施施然赶往城卫所。

到了城卫所之后。徐济一摆手,五十多名幽影一拥而上。把原本在城卫所的数量不多的守卫迅速放倒,把他们拖到没人注意的地方。那些守卫哪里想得到这些身穿着中央军服饰的自己人会突然发难向自己动手。再加上幽影地超凡身手,措手不及下连声音都未发出就被制服。

转眼之间,城卫所就已经变成了徐济的天下。

徐济和郭淮随即进入到城卫所的大厅中。等候长安城东门一干大小将佐到来。不多时,有人进来汇报,说那些将领都已经到来。徐济和郭淮相视一笑。便命人引那些人进来。

那些长安城东门的大小将领不虞有诈,跟着引领他们进去的幽影,一共二十多人。领着自己的亲卫,浩浩荡荡的向里走去,有很多人还边走边打哈欠。显然是还没有睡醒就被叫来。当他们进入大堂时,忽地发觉所有随从均被截在门外,大门“砰”的一声在身后关上。

以此同时,外面传来弩弓发射声和惨叫声。显然是那些亲卫遭到不测。这些人面面相觑,为首的那名将领看着此时正站在自己面前的徐济和郭淮。愕然道:“郭淮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郭淮并未说话,徐济却站在这些人的面前,悠然道:“你们不需要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和本将军乖乖合作就够了。”

这些将领见到郭淮站在一旁笑眯眯的不说话,一个小小的士兵却倨傲的站在那里说话,更加莫名其妙起来。其中一将喝道:“你是什么人?敢在这里和郭淮将军面前这般说话……”话音犹未落,一声努弦声响起,乌光闪过处,那名和徐济大声说话的将佐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大声的呻吟。

众人吓了一跳,纷纷跳到一边,看向此时已经倒在地下的那人,只见那人抱着自己地大腿鬼哭狼嚎地在地面上连滚带爬,在他的大腿上,有一只贯穿的弩箭更森寒地闪着乌光。

徐济的眼中迫出冷酷的神光,淡然道:“你要搞清楚,现在的你们只有资格听从我的命令,没有资格提出任何问题,否则你就要有必死的觉悟!”那声音中森冷的没有半点感情,就好像是对着一群没有生命的石像发出的。徐济那出手前后全无预兆的冷酷态度和话语中那冰冷无情地味道,实比之狰眉怒目更教人心惊胆战。

众人看向眼前这个高深莫测的小兵打扮的人,只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散发着一股强大的自信,那种天地万物尽在其手的感觉令他们感觉到一阵阵的窒息。

终于有人忍不住,大叫着抽出腰间佩剑,其他人才有如梦初醒,要有所行动。弓弩之声连响,如蝗地弩箭从不同的角度射出,集中那些人长剑的剑身,那强劲的力道令那些一直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中的将佐们如遭雷击,身躯震颤。

在下一刻十多名特种精兵从大厅的各个角落中端着连弩警惕的走了出来,每个人的脚步都轻的好像猫似的。

那些将佐脸色发白,终于有人叫了出‘他们是兖州军,他们的手中有箭匣’这个发现让所有人一阵大乱,慌成了一团。徐济闻言一愣,旋即明白过来,看来随着战争的进行兖州军的武器装备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就像眼前。

不过知道归知道,兖州军的武器装备其实是很难模仿,毕竟没有必要的技术,天下间除了兖州的工坊之外,恐怕是再没有人可作仿造出来。

但是随着兖州军武器的一样样的暴光,这时代的战争模式将会产生极大的变化。不过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敌人不是不会思考的木偶,人类的最大本领就是创造,在战争领域尤其如此。

就拿最简单地军服来说,自古以来。人们只会注意军服和铠甲在视觉上的刺激士气的作用,但是在现代战争中,这个作用已经消失了,转而注意根据环境而穿着具有保护色的战斗服装。

现在自己手中的武器一定已经有很多有心人注意了,虽然说别人能够模仿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却会导致敌人战术的改变。看来自己以后要拿出一点新东西来才行呢。

徐济想到这里,高喝一声:“给我闭嘴!否则格杀勿论!”

立时,大厅之中安静下来。

众人失魂落魄的看着正在露出恶魔般微笑的徐济,一时之间噤若寒蝉。就连那倒在地上的受伤将佐也不例外。苦忍着满头大汗。不敢发出丝毫声音。兖州军一向言出必行,若是在这小兵模样地人说出此话后还要发出声音来。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徐济悠然地坐下来,轻声道:“我便是兖州刺史徐济。”

徐济?大厅中的众人无不有一种做梦的感觉,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是噩梦而已。郭淮适时的站了出来。冷然道:“你们只要乖乖的听话,我便可保证你们和你们的家人性命无虞。否则。哼,神仙下凡都救不了你们。”

这些人虽然打仗不怎么样,更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是身处长安最懂的便是察言观色,他们此时见到郭淮这王允地心腹会站在徐济的边上,立时就知道王允已经落在了徐济的算计之中,可说王允此时已然是必败无疑。没有人会愿意为一个将死之人出头。

故此纷纷点头,出奇的合作。徐济见状微笑道:“如此最好,那么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了。”

半盏茶的功夫之后,这些面如土色的将领垂头丧气的从城卫所中出来。在徐济和郭淮的吩咐下,开始各行其事。徐济为了防止他们中途变卦,每个人身边都弄了两个幽影,美其名曰贴身保护。郭淮和那守将来到城门前,前者向后者一打眼色。那守将犹豫了一下,转过头来看了一眼满脸微笑的徐济,立时打了个寒颤,连忙对身边的士兵喝道:“你们给我打开城门,待会儿潼关的守军会有一部分会来到长安。”

身边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上头的命令自然不敢违抗,于是还是听话地打开了城门。

这就是控制了所有将佐的好处,因为根本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即使是哪一个士兵有疑问,也不会问出来,毕竟士兵知道的事情很少,对一项命令很难辨真伪。

长安城的东门缓慢打开,不长时间,史阿带着剩余的军队出现了。

不多时,史阿纵马来到近前,脸上带着诧异,毕竟按照约定,他们是杀进城中,现在这种安宁的局面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当他看到徐济和郭淮以及那个满脸无奈的守将的时候,史阿马上明白了,心中暗赞一声。也不多说,旋即领着大队人马无惊无险地进城。看着自己地大军缓缓的进入到了长安城中,徐济心头大放,留下一千人在东城门口,随时准备接应,还有一千人登上城墙,占据制高点。

兵不血刃,长安城的东面便已经成为了徐济的势力范围。

随后,心怀大畅的徐济便和郭淮、史阿带领剩下的人手开始向王允的府邸进军。此时为时尚早,长安城的街道上才出现了几个行人。没有人群自然对徐济一方很有利,随着大军的前行,不时有幽影自动离队,他们三五成群地占领长安东城的各个要地,到还有两条街道就要到王允府的时候,已经有一千人被分散出去,只剩下一千多人跟随在左右。

又转过了一条街道,听者得得的马蹄声,看看遥遥在望的王允府,徐济对郭淮道:“伯济,待会儿到了王允府。你先叫门。”

郭淮点头道:“晓得了。”徐济心怀大畅,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局面了,如此一来不知道减少了多少损失。正说话间,对面也响起成群地马蹄声。徐济等人愕然望去时,却见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自远处风驰电掣而来。郭淮望了望,面色凝重道:“不好,是王晨。看样子是有什么事情要到王允那里汇报……也许是吕布的消息。”

徐济一摆手,示意自己的人手准备动手,然后淡然道:“伯济不必想了,我们这大队人马出现在这里本就惹人疑窦,此间事情无法善了,还是想办法出其不意地抓住王晨吧。我留着他还有别的用处。这样也好,免得再抓住王允之后还要费神去抓王晨,造成不必要的失败。”

史阿此时却跳下马了,一闪身。在人群中不见了。

郭准一愕。徐济却道:“你师父是长安城的名人。王晨一定认识他,史阿兄怕失了动手的先机。才躲起来了。你要把握住机会。”

郭准闻言点了点头,此时,王晨一马当先,已经来到郭准的对面。大喝道:“前面的人是郭伯济呼?”郭淮大喝道:“正是,王晨兄,你不在城门把守,到这里来干什么?”徐济心中大乐。这个郭淮还真有一套,为了迷惑王晨,索性先来一个恶人先告状,还这么理直气壮地。

王晨的战马并没有停。此时已经来到距离徐济等人几十米的地方,闻言道:“我有吕布大军的紧急军情要告诉叔父,怎么.东城门哪里也出事了吗?”随即疑惑地看着眼前地军队,发现这支军队的装备虽然精良。但是却绝对不是中央军的装备,有点吃惊道:“伯济,这是哪里的部队?我们长安城有此精锐之师吗?”此时,王晨的三百多人的进入到了兖州军地的范围中,蓦地一声奇怪的声音响当当起,百多枝蓄势以待地劲箭由连弩射出,雨点般往敌人射去,一时人仰马翻,血肉横溅,大半人摔下马来。到第二轮劲箭射出时,再没有一个人留在马上了,不是伤亡倒地,就是滚落下马。

王晨和他的手下在措手不及下与徐济的幽影甫一接触便死伤过半,乱成一团,仓皇四散。

这条原本平静安详长安城街道,转瞬之间便变作了人间地狱。虽然王晨手下的这批士兵乃是长安城守军的精锐,日夜操练,实力强横,但一来被一阵连弩射得早泄了锐气,又兼负伤者众,人数更不成比例,哪里还有招架之力?转眼间便逃得无影无踪,也不知道是逃命而去还是去报信了。

只剩下王晨被一阵弩箭射得莫名其妙,惊慌意乱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还没有想起到底应该逃跑还是进到王允府中报信的时候,脖项处一凉,一把长剑已经横在自己的咽喉处,只怕自己稍有异动就会血溅当场,马上,史阿的面孔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王晨对史阿这大汉第一剑师熟悉非常,一见史阿的面孔立时知道眼前这支精锐部队到底是谁的部队了,不由得惨哼了一声。

“王晨兄,愿你弃暗投明,和我家主公合作。”在下一刻,郭淮出现在王晨的面前,用无比诚恳的语气说道。

王晨向地上啐了一口,不屑道:“郭淮,我叔父待你不薄,你为何背叛他老人家。须知王世家族和你们郭氏家族都是并州的名门望族,一直是唇齿相依,我们王世家族更想把我妹妹许配于你,你现在这么做怎么对得起我们王家?”郭淮闻言,神情激动,想说什么却又忍住。“王晨,郭淮这么做才是为了保全你的王氏家族,莫要不知好歹。”徐济端坐在马上来到王晨的面前,看也不看地面上呻吟地伤者,郭淮在一旁口称主公。

王晨讶然看向徐济,他没有想到这兖州军神会突然出现在长安。徐济却懒得理他,淡然道:“你的兄弟王凌已经与我兖州全面合作,原因是什么你自己去想,哼,我言尽于此,为王允这个与你的父亲有诸多不和的行将就木之人与我兖州对抗是否值得?还是多为你的家族想一想吧!”王晨一听说自己兄弟王凌已经投降给了兖州军,不能相信地喊了一声:“不可能!”

徐济懒得和他废话,要人好好的将王晨看押,又命人到城外把汉献帝和王凌带到城里来,然后一抬手中的银枪,喝道:“随我来!”

徐济提马横枪便奔驰到了王允府邸的门前,原来挡在这一边的幽影如潮水般散开,在万众瞩目中,徐济口中清啸声起,手中银抢闪出千百寒芒,惊心动魄的美艳不可方物。在那好似梦幻的银芒中,千百道枪影消失不见,只有银枪的实体出现在了王允府邸的大门上.

“轰”的一声,那门板好像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那被击碎的门板的木屑变成了千百只四散飞扬的蝴蝶,飞出去好远.

徐济首当其冲,杀了进去.

身后目睹徐济那神乎其技表演的众人这反应过来,大吼一声杀了进去.郭淮这熟知王允府邸地形的人在门口处指挥,要一部分幽影绕至后门和秘道处防止王允逃跑。

刚才门口发生的一幕已经惊动了王府的人,所以徐济等人才一杀入,便有大队的王允府上的侍卫结阵而出。

此时幽影大部分还堵在门口处,无法结成战阵有效的杀伤敌人。徐济审时度势,大喝一声,单人匹马,闪电般破入了这遭遇的第一轮战阵,银枪过处,敌人纷纷与血倒下,惨叫连天。

史阿自然傍在徐济左右,见人便杀,挡者披靡。

长安之战终于打响。

第398章 峰会(二)第三章第376章 混战(四)第435章 命运(下)第404章 宗教第149章 惊闻第八章第268章 暗潮(下)第282章 大败而回第321章 重返陈留(七)第269章 一触即发(上)第402章 峰会(六)第452章 双雄(三)第283章 安敢耳?(上)第243章 乱长安(九)第64章 奉孝第421章 入府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圉县(三)第255章 文和堪破第74章 己吾之行(一)第262章 大事不妙第382章 混战(十)第162章 曹操轶事第113章 张邈的行动第120章 绝命的招数第199章 新的征程第十章第346章 獠牙第四百一十九 掌精致分析第172章 冀州(三)第321章 重返陈留(七)第118章 年轻的代价第二百一十八 掌好大的算盘第318章 重返陈留(四)第三章第368章 暗怀鬼胎第172章 冀州(三)第391章 烦恼第417章 忧烦第214章 击袁(一)第174章 冀州(五)第413章 疑团第272章 开战(下)第305章 谋臣第289章 破敌之路(一)第165章 受阻第384章 混战(十二)第412章 群美第99章 回归于郭嘉的信第322章 重返陈留(八)第196章 陷阵!陷阵!(三)第248章 乱长安(十四)第398章 峰会(二)第51章 圉县(四)第275章 并州(下)第46章 百密一疏第335章 巨变(下)第278章 步步紧逼第361章 幼主(上)第70章 准备第452章 双雄(三)第375章 混战(三)第365章 迷局(中)第十章第141章 暗伏的危机第347章 幽州之事(一)第256章 得失算计第349章 幽州之事(三)第197章 陷阵!陷阵!(四)第320章 重返陈留(六)第74章 己吾之行(一)第204章 夺冀(三)第170章 冀州(一)第258章 艰难求生第138章 刁难第324章 重返陈留(十)第382章 混战(十)第49章 圉县(二)第十一章第97章 再往陈郡第160章 废立之事第39章 维谷第73章 郭奉孝的对策第360章 西行第55章 大计划第191章 震慑第273章 一往无前第391章 烦恼第160章 废立之事第290章 破敌之路(二)第193章 飞燕第123章 张邈之败(下)第181章 甄氏(五)第52章 圉县(五)第352章 幽州之事(六)第163章 奉遗旨,起兵(上)第404章 宗教第291章 破敌之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