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玉夫人

平南侯府,位于距离皇城最近的长乐坊,坐北朝南,前后十三进的一座大宅子,显示了平南侯府在朝廷之中的不凡地位。

要知道,大晋在三十年前一统天下之后,京城的地价经历了三十年的疯涨,如今的长乐坊里,用寸土寸金来说也丝毫不为过,平南侯府能有现在这个规模,已经说明了圣眷昌隆。

近两年时间,平南侯大部分时间都远在南疆平叛,不曾住在京城,这座平南侯府,就全由那位玉夫人主事,玉夫人是平南侯发妻,娘家姓郑,是金陵城本地的望族,颇有些手段,哪怕是平南侯不在京城,她也把平南侯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从小含美玉而生,京城里的人称其为玉夫人。

这一日,平南侯府一如往日一样平静,但是一个大红衣裳的宦官来到了平南侯府门口,不过这个宦官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走正门进来,而是从侧门进入了平南侯府,最终在平南侯府的正堂里,见到了那位传闻中的玉夫人。

玉夫人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是保养的很不错,四十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跟三十岁一样,见到这个红衣宦官之后,玉夫人盈盈行礼,轻声笑道:“董公公有什么事情,派个人知会一声就是了,哪里能用得到您亲自跑一趟?”

这个来平南侯府拜访的,自然就是天目监的太监董承了,别看董承在承德皇帝面前一副卑微至极的样子,但是他身为天目监的主事人,一身权柄可以在宫里排进前三,京城里的任何王公贵族,都不敢小瞧这个有些微胖的董太监。

董承面无表情,也不在正堂里坐下来,而是面色严肃道:“传陛下口谕。”

口谕,其实就是天子的口信,也就是天子的私人意见,这个东西与制诏都不同,它不经过中书门下两省,也不经过尚书台,只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只不过这东西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在一个帝国里,皇帝的意思就是最大的法律,也不会有人不给皇帝面子,除非是涉及到国家大事,否则口谕手谕之类的东西,跟寻常的圣旨也没有什么区别。

玉夫人闻言,脸色微变,当即盈盈一拜道:“天使稍后,妾身这就去召集家人,聆听圣训。”

董承摇了摇头,开口道:“陛下无意把这件事情闹大,夫人一个人听听也就是了,给太多人知道了,反而不好。”

玉夫人停下脚步,回头缓缓跪倒在董承面前。

“妾身,李郑氏,恭聆圣训。”

董承面色不变,开口道:“京城之地,天子脚下,万般皆有法度,非是尔等可以肆意非为之所,此次念在两代平南侯屡立战功,朕也与李家有旧,便不与平南侯府计较,平南侯远征在外,为国讨贼,颇为辛苦,家中门楣名声,望爱之慎之。”

说完这句话,董承脸上的严肃消失不见,这位太监亲自伸手,把玉夫人扶了起来,轻声道:“李夫人,陛下就说了这么多,奴婢已经一个字不漏的说出来了。”

玉夫人脸色苍白,她伸手拉着董承的衣袖,开口道:“董公公,侯爷不在京城,妾身打理侯府,一向是如履薄冰,不敢有半点逾越规矩的地方,不知道因何触怒了天子,还请董公公明言。”

说这话,她从衣袖里取出一张发黄的钱票,塞进了董承手里。

这个世界,是有自己的纸币的,不过这个世界的纸币跟后世的纸币不是一个概念,这个世界的纸币类似于一个存款单,拿了这张存款单,就可以去钱庄提钱,同时交付给钱庄一定比例的保管费,因此这种“纸币”是不能直接消费的,一般是用来做大宗交易的时候使用。

而且,整个大晋,也就只有大通钱庄等两三个名誉极好的钱庄汇票,能够让人信任。

玉夫人塞给董承的,就是大通钱庄的一千贯不记名汇票,任谁拿了这张纸,都能够在大通钱庄里,取出一千贯铜钱。

董承眯着眼睛,把这张汇票收进了衣袖里,然后轻声开口:“李夫人,近来可是为难了一个少年人?”

玉夫人脸色微变,勉强一笑:“董公公这话,妾身怎么听不明白?”

董承面色平静:“李夫人,这件事天目监已经查明白了,陛下也已经清楚了,此时再怎么分辨也是无用。本来这件事情,任由李夫人如何去做,也不会惊动到陛下,坏就坏在李夫人动用了京兆府去烧了那个少年人的房子,而京兆府是打着为陛下北山狩猎的名头去的。”

说到这里,董承声音低沉了下来:“你们这无疑是联手败坏陛下的名声,陛下因此震怒,连这次北山围猎都取消了,京兆尹李邺因此被陛下贬了两级,险些丢了京兆府的差事。”

董太监幽幽的看了玉夫人一眼,轻声道:“这件事情说到底,平南侯府是主谋,京兆府只是从犯,若不是陛下念在与平南侯府的旧日情分上,此时扛下这件事的应当是平南侯府,而不是京兆府。”

“其中利害,李夫人是个聪明人,应该能够想的明白。”

玉夫人脸色愈发苍白,整个人的身子都微微颤抖,她抬头看了董承一眼,颤声道:“董公公,劳烦您转告陛下,我平南侯府绝没有半点抹黑陛下的意思,这件事……”

“好了,李夫人不用再多说了。”

董承摆了摆手,沉声道:“此事到这里,暂时就算是告一段落了,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侯爷不在京城,夫人碰到事情的时候,应该要温和一些,最好多想一想后果,不要等到侯爷回京的时候,才发现平南侯府已经做错了许多事情。”

说到这里,这位天目监的太监起身告辞,玉夫人自然起身相送,送到平南侯府门口的时候,董承回头对玉夫人行礼,然后低头弯腰道:“夫人,奴婢再多嘴一句,此事之后,陛下与侯爷的情分,就被夫人用掉了一些,以后夫人做事的时候,可要想清楚后果,侯爷远在南疆为国厮杀,夫人不要让他有后顾之忧才是。”

玉夫人脸色变得愈发不好看,她勉强点了点头,对着董承行了个万福,轻声道:“多谢董公公提醒,妾身这就闭门谢客,侯爷不回京城,我平南侯府都不会再开府门……”

董承笑了笑,转身走进了自己的轿子,几个太监抬起了轿子,朝着皇城方向走去。

目送董承远去之后,玉夫人神色变得极为难看,她深呼吸了几口气,对着身后的侍女开口说话。

“去,把大公子请回来。”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涨工资第十章 进城第三章 山寨版兽炭第二百七十章 大大的疑惑第一百四十一章 巧舌如簧李长安第一百二十六章 打小报告第三十六章 未央宫里第四百零三章 信任第六百三十三章 恳求第四百九十九章 瓜兮兮第七十六章 诱惑第四百三十一章 狗头军师第一百零七章 好好活着第二百八十一章 卖炭贼!第三百二十七章 圣天子遗诏第一百三十四章 除夕夜第五十二章 宁陵叶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凭什么?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伸手争权而二百零七章 怕他李长安不成?第一百九十三章 京城里的火星第四百六十一章 两个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浊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信物第一百六十八章 谢岱第三十三章 边关与京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子驾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元昭元年第两百章 千年道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后娘娘第四百三十一章 狗头军师第四十六章 师叔好快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叶家第五子第二百零六章 李太傅?第五百五十六章 等一个变数第八十八章 煮茶论时势第一百五十六章 为天下读书人发声!第三十二章 自己去搬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相公第二百七十七章 风雪夜归人第三百章 院是人非第一百四十六章 正面鏖战!第三十章 七公子的诚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你踩着他们尾巴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天降雷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杀人第七十六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殿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连敲带打第二百二十七章 留京四皇子第七十五章 保持纯洁!第一百三十四章 京中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药医不死病第十一章 报复有望第七十七章 血染的军报第五十五章 老子偏不见!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不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翻脸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人行俱是吾师第五百五十七章 纯阳真人的故事第一百零七章 好好活着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醒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朝元老第四百三十二章 封妻荫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帮你站的高一点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北两开花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会杀我吗?第一百二十二章 被人堵在家门口第三百四十一章 兄弟耶?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不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藏拙与入套第一百零二章 蒙着脸我也认得你!第一百六十一章 要你亡族灭种!第一百七十二章 过日子第八十九章 杀给我看第二百零九章 抬钱哭!第九十章 如此嚣张!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辈第五百二十七章 沐家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朕心里不踏实第二百三十八章 玉兰姑娘第三百三十五章 执牛耳第二百七十四章 靖安侯入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能把皇帝当朋友第四百二十六章 老先生想死否?第一百六十一章 要你亡族灭种!第五百一十九章 鬼话连篇第四十一章 衣服第二百五十章 若你是朕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且试一试!第五十六章 老子尽量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义凛然第四十八章 李叶相盟约第三百五十章 一诺千金!第一百六十章 便宜弟弟第一百八十九章 丧钟响动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都督想做什么?第四百九十八章 阴平古道第六百二十二章 你怎么才回来第九十七章 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