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进宫

“驾!”

宣和四年,六月的一天清晨,一骑快马,踏破风尘,踩碎了汴京的繁华,惊的街上路人狼狈躲闪,惹来咒骂一片。

那人是个信差,直去皇城,当是急报。

半天不到的功夫,消息传出,北伐失利,宋军连番受挫,种师道败于耶律大石,辛兴宗又遇萧干,亦是溃败,原本在金军攻伐下如丧家之犬的契丹人,不想转过身来竟将宋军杀的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皇帝闻听此消息勃然大怒,再一想当初出兵前的豪言壮语,表情可谓精彩至极。

声势浩大的北伐,至此落了个草草收场的结果。

此时距“天泉山一役”已去月余,原本暗流涌动的京师武林,各方势力突然间偃旗息鼓,没了声息,出奇的祥和平静。

谁能想到,六分半堂的“三堂主”雷媚,居然会是金风细雨楼里“五方神煞”之首的“郭东神”,最深藏不露的那人。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个女人的偷袭暗手,才令雷损苦心布置的谋划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给了对方致命一剑。

一代枭雄,命陨跨海飞天堂。

但令所有人无法安心的是,雷损的尸体尚未找到。

六分半堂的人在找,金风细雨楼的人也在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因为在他们看来,既然有人肯在那重重险境下抢出雷损,肯定有令其不死的法子,万一没死,可就是天大的祸患。

然心头中剑,如何不死?

而与之明争暗斗多年的苏梦枕情况也不容乐观,他已废了一条腿,还害了病,受了伤,沉疴不起,不复往昔。

眼下“六分半堂”为狄飞惊主掌,辅佐雷纯,稳固人心,而金风细雨楼,则是白愁飞得势,亦在收拢人心,发展势力。

掌权者新旧更迭,都在默契无比的积势蓄力……

……

神侯府。

窗外满园花色,幽幽花气阵阵,随风卷入,激着书案上的宣纸,拂过未干的浓墨。

陈拙正在练字,笔锋走势凌厉利落,似刀削斧凿,然走转又有几分洒脱随意,信手一笔,初时不留痕迹,可定睛再瞧,纸上墨痕已游走成字,如虎坐高山,龙翔天际,字里行间仿佛内藏无垠天地,气吞山河,已成一手奇绝非凡的好字。

“士不可不弘毅!”

然笔锋收尾的时候,他心绪忽动,手中笔杆蓦然一断,笔头落在纸上,染出一块墨迹。

“卖豆腐!”

院外忽听小贩叫买的动静,只嚷了三声,便已走远。

陈拙听到这三声吆喝,神情却在微动,放下了折断的笔杆,脸上冷硬的神情也舒缓了不少。

成了啊。

这是戚少商与他约定的暗号。

戚少商自觉已摸透了方应看的一切,无论是说话的语气口吻,细小微妙的举动,以及笑容、怒容,还有气势,甚至是武功。

他本就是剑道奇才,武学天赋惊人,连“血河剑法”也练了七七八八,施展下来,四大刀王都说几可以假乱真。

所以,趁着北伐失利的空隙,戚少商去见了见那个皇帝。

三声吆喝,便意味着已以假乱真,活着进去,也活着出来了。

至于“米有桥”的死,已被蔡京无声无息的抹去,他虽遭罢相,但党羽众多,不知从哪找了两个倒霉的替死鬼,了结了此事儿,办的滴水不漏。

而这些天下来,陈拙的身骨也在日渐恢复,吞气发劲之下,不断吸收着诸般奇珍妙药的精气,气血日日壮大,愈发的龙精虎猛,已恢复了几近八成。

眸光一动,他望向案角那本“伤心箭诀”,五指一揉,箭诀已被攥入手心,化作一地纸屑。

这是一份残谱,想来连天下第七都不知完整的箭诀,但他从中确实收获匪浅,这上面竟是记载了凝练精神的法门,讲究以观想之法,正观而修,聚伤心箭意,以意驭箭。

非但如此,连“万寿道藏”也是有缺。

陈拙伸手抚过一本本翻看过的道藏,传闻此藏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但他只在此间找到五千两百余卷。

为此他还特意请教过铁手,得到的答案是另有两百多卷为皇室藏书,概不外传。

“是时候再进一步了。”

陈拙伸手摘过身旁斜倚的射日神弓,出了屋子,走到了诸葛神侯宴客的厅阁。

奈何厅内空空,哪有人踪,无情与铁手等人也不见踪影,只有冷血在园中练剑。

他步入厅阁将射日神弓重新放回原来的位置,物归原主,转身大踏步走了出去。

一直走出城,甩脱了身后的各方耳目。

再转身,陈拙已非原来的相貌,脸上的形貌在飞快变动,筋肉开始移位,五官也在生变。

堪堪几息的功夫,他已化作另一副年轻俊逸的面孔,收敛了过人的伟岸身骨。

等了一会儿,远处忽闻蹄声。

神通侯的车驾赶了过来。

四大刀王护卫两侧,牵缰驾马的是一黄脸汉子,两手双臂,独挽三马,气力惊人,正是沈云山。

马车内,戚少商斜倚着身子,把玩着酒杯,眼神里透着慵懒和一抹逼人的贵气,真是越来越像方应看了。

他学着方应看的口吻轻飘飘地道:“别紧张,别穷紧张,迟早要走出这一步的,闯的过去,万事大吉,闯不过去也得闯。”

陈拙盘膝而坐,听的摇头失笑,轻声道:“走吧。”

戚少商目光灼灼,深吸了一口气,仰喉饮尽了杯中烈酒,“好!”

哒哒哒的马蹄声下,马车一路赶到了皇城门口。

天色渐昏,一个老太监提着宫灯,似是候了许久。

“小侯爷,这便是您口中的那位有道高人?”

一旁还有位禁军统领,瞧见陈拙的这副年轻样貌,有些惊奇,也有些狐疑。

戚少商笑道:“然也。”

“且随我来!”

统领也不多问,转身领着掌灯太监在前引路。

一行人这便入了皇宫。

初时还好,越往里走,就见曲折回廊似无穷无尽,条条歧路难辨四方,宫墙幽深,仿佛不见尽头。

而且一路过来,陈拙几乎已发现了不下百十道藏于暗处的气机,或强或弱,皆为好手,几乎打他们进宫的那一刻便似附骨之疽般一路跟着,宛如稍有半点异样举动,就会群起而攻之。

果然是皇宫内苑,尽皆高手。

陈拙原本还想过暗地里潜行进来,但看这架势,还是想的简单了。

又走出一截,忽听阵阵琴声,眼前视野豁然开阔,百花争艳,花气芬芳馥郁,暮风袭过,尚有缕缕檀香飘来,花海围着一座小亭,四方亭角各是悬着一盏制式精美的风灯,灯色罩下,有一绝美女子在亭内勾弦抚琴,

而花海深处,结有一竹庐。

庐内亮着一团灯火,映着一尊身影。

那人貌有不惑的岁数,木簪束发,身着道袍,下颌蓄有几缕青黑的短须,随风飘扬,面若冠玉,双眉浅淡,闭口阖目,却是在盘膝打坐。

竹庐外还有一人,乃是一仙风道骨的黑袍汉子,高冠古服,面色红润,一双圆眼明亮闪闪,持一玉柄拂尘,守在一旁。

行近四五十步,掌灯太监已做了个止步的架势,然后才迈步到那竹庐前,屈背弯腰,小声唤了一句,“圣上,人到了。”

闻言,庐内那人方才徐徐睁眼,瞟了眼陈拙。

“再进三十步!”

小太监立时扭头传话道:“圣上说,再进三十步!”

陈拙神情平静,又往前走了三十步。

原来这人便是当今皇上,赵佶。

“你便是那有道高人?”

瞧见陈拙容貌清俊不过双十,赵佶有些失望。

陈拙笑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赵佶重新合上了眼,并未回应。

可那黑袍道人忽然问道:“那不知这位真人师承何派?在哪座仙山修行啊?”

陈拙回道:“无门无派,自成一家。”

黑袍道人摇了摇头,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那却不成,总该有所来历,不然人人都这么说,岂非人人都是得道高人?”

陈拙笑道:“我原以为当今皇上慕道习法,苦寻长生,应是心诚之人,不想竟也以那凡胎肉眼以貌取人,亏我入世走上一遭,真是白来一趟……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无凭舌头干,我退矣。”

“大胆!”

“等等!”

第一句是那黑袍道人厉声开口。

而第二句则是赵佶。

他忽又睁眼,初闻前半句,亦是心生愠怒,正待令人将这妄人拿下,但再听“长生”二字神情不觉微变,而最后几句,则是让其眼神一亮。

黑袍道人目光一转,“皇上,此人满嘴妄言,依我看就是个不学无术,盗世欺名的江湖骗子,您切莫上当。”

赵佶摆摆手,“无妨,且听他说上一说,看看是否真有能耐。”

他望向陈拙,奇道:“你适才提到‘长生’二字,且说说看,这天底下是否真有人能长生?”

陈拙淡淡一笑,“我既然亲至,自然是有。”

“哼!”黑袍道人冷哼一声,“观你相貌不过双十,也敢妄谈长生。”

陈拙蹙眉道:“敢问伱是?”

黑袍道人皮笑肉不笑地道:“本座詹别野,号‘黑光上人’。”

却是当朝国师。

陈拙叹道:“实不相瞒,我久在山中沉眠,已有百年不曾履足俗世了,原本我无意入世,然被当今天子的向道之心所感,特来一会。”

黑光上人听的更是哈哈大笑,“你莫不是以为自己是陈抟老祖?”

陈拙不慌不忙,看向赵佶,“圣上也是这般认为?”

赵佶听的皱眉不语,他这么多年遍寻世间八方,有没有长生之道哪还不清楚,但看到陈拙言之凿凿,加上对那“长生”二字实在贪图的紧,也有些拿捏不准。

哪想陈拙突然负手朗声笑道:“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赵佶双眼渐渐瞪大,可听到关键处,陈拙却是摇袖转身,大步潇洒离开。

灯火余光下,周围众人就见面前青年的眉心猝然亮起一点灿烂神华,如星辰夺目,晃得人失神当场,但见其足忽改,踏空而落,双脚居然匪夷所思的离地半尺,悬空不坠,如履平地,走的又稳又快。

一群掌灯太监和宫廷禁卫俱是瞠目结舌,口干舌燥。

琴声顿止。

那黑光上人亦是失色凝重,惊疑不定。

赵佶瞳孔一缩,一伸右手,失声道:“真人且慢!”

戚少商这时趁机拦阻,伸手一挡,同时还不往朝陈拙眨眨眼,眼中藏有笑意。

谁能想到他们有一天居然要来装神弄鬼。

陈拙见状这才顿足,但就是这几步,他也几乎费尽了神念,感觉精神萎靡。

赵佶已腾的起身,正欲去追,黑光上人急声道:“圣上,此人先前使的不过是些武夫手段,切勿轻信!”

说完,他再度望向陈拙,冷声道:“小子,你既然说自己已有百岁之数,空口无凭,可有证据?”

陈拙转身,直视不避地道:“若有,又该如何?”

黑光上人面颊抽搐,冷笑道:“若有,我把这国师之位拱手让你,若没有,你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陈拙却道:“我本无意入世,更无心国师之位,唯有一愿。”

赵佶忍不住问道:“何愿?”

陈拙说道:“听闻皇宫内苑藏书无数,内有道家诸多遗卷残经,可否任我阅览一番。”

赵佶想都不想,急切道:“好,就依真人所言。”

四目相对,陈拙点头,“也罢,既然如此,我便一现真容,还望圣上勿惊!”

话甫落,他双脚一沉,气机勃发,衣裳下仿佛似有风云涌动,衣袂激荡。

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的眼神初时还很惊奇困惑,可逐渐就变得难以置信起来,目瞪口呆,一个个呆立当场。

连那黑光上人也一点点瞪圆了双眼,惊骇欲绝,口不能言。

但见随着陈拙吞吐起绵长的气息,浑身上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众人匪夷所思的目视下,他整个人随着气息竟在飞快老去,一息似是老去一岁,两息已老三四岁,满头乌发开始冒出一缕缕银霜白雪般的白发,下颌亦是冒出胡茬,接着由黑转白,须眉尽在染白。

短短二十几息,陈拙如同老去了五六十岁,一眼甲子,好生骇人。

再去十几息,众人眼中哪还有什么清俊青年,只见一眉睫皆白,虬髯如霜,发如白雪的雄壮老者屹立当场,白发浓密奇长,随风而荡,好似蒿草,惊世骇俗。

然相貌虽老,他身姿仍是挺拔,龙精虎猛,有一股异于常人的压迫感。

嗓音乍变,雄浑沉厚,如狮虎开口。

“此乃我百岁身,圣上可是看清了?”

“扑通!”

几个掌灯太监哪里见过如此骇人听闻的一幕,夜风一袭,一个寒颤,早已吓得面无人色,当场腿软,跪了下来。

黑光上人先是怔愣在原地,而后牙关紧咬,眼皮急颤,口角流涎,整个人宛如魔怔了一般,“这不可能?长生之法?世上难道真有长生之法?”

戚少商都看傻了眼,脸上笑意不见,尽是震撼神情。

赵佶亦是睁大双眼,忍不住凑近了一些,“这是?”

陈拙目光灼灼,毫不遮掩地回道:“我这一脉,修至极尽,可成陆地真仙,重复青春,长存不死。”

他双眼一阖,原本老态十足的形貌,倏忽间又在缓缓恢复。

不多时,定睛再瞧,他已重复年轻,白髯脱尽,须眉转黑,便是背后白发亦是转复青黑。

赵佶面色潮红,死死盯着陈拙,半晌才道:“还望真人怜我向道之心,传下长生之法,我必感激不尽,布告天下,命各地为真人塑庙立像,以香火供奉。”

嗓音都变了。

陈拙点头,“这是自然。”

那黑光上人还想张口欲言,却被赵佶不耐烦的打断,“上人今晚的话是否多了些,真假虚实,我还是看得清的。”

黑光上人立时缄默,眼神幽幽的望向陈拙。

陈拙浑然不觉,从怀中取出个白瓷小瓶,倒出两颗蜡封的丹药,“这丹药为我闲暇所炼,无甚名堂,服之可填补精气,延年益寿,权当作为方小侯爷替我引路的谢礼。”

赵佶亦是笑道:“神通侯今日确实大功一件,重赏!”

戚少商愣了愣,忽瞧见赵佶眼神不住往丹药上瞟,只得会意般的取过一颗放进口中。

陈拙微微一笑,伸手一按,落在戚少商后心,“此丹当辅以我这一脉的法门,方能得尽药效,不然常人服之也只是单纯的补药罢了。”

他掌心暗运内劲,推揉之下,戚少商浑身的筋肉已在不住鼓荡,五脏颤鸣,胸腹丹田、六腑齐震,竟传出阵阵异响,似龙吟虎啸,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心惊。

药力飞快发散,戚少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多时已变得容光焕发,精力旺盛。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遇得道真人!”

赵佶喜不自胜,但念及自己不能太过失态,便又复镇定,“不知真人如何称呼?”

陈拙笑道:“官家称我陈道人即可!”

“嘶!”

赵佶吸了口凉风,“真人莫非当真与陈抟老祖有关?”

陈拙没想到对方会这么说,稍作迟疑,落在旁人眼中已是默认。

想想也是,真要百年沉眠,放眼前后三百年,第一个想到的也就只有“希夷先生”了。

“真人暂且在宫中住下,我必叫真人看看我之诚心。”

陈拙见目的达到,哪会推辞,“官家不必麻烦,我已无需入寝,精神亦可自足,只想一窥宫内所藏遗卷残经。”

赵佶见啧啧称奇,笑道:“好,我且吩咐下去,往后‘太清楼’与‘龙图阁’,真人皆可来去自如,随意阅览,无拘无束,便是睡在里面也无不可……我记得太清楼附近尚有一座宇殿久无人住,真人若是困乏可自去歇息。”

戚少商看这情形,已知事成,便见机告退,临了还不忘把另一颗丹药塞给了一旁的掌灯太监。

直到时辰不早,赵佶方才离开。

黑光上人一扬拂尘,错身而过间,他附耳冷冷笑道:“呵呵,尊驾好高明的手段,竟能以那虚妄的长生之法跻身宫中;不过,终有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到时候,千刀万剐。”

说罢径自离去。

陈拙无动于衷,望向身旁的一个小太监,“公公可否现在领我去太清楼?”

小太监只似把陈拙真当成了神仙,慌忙应道:“真人且随我来!”

……

太清楼。

屋宇宫深,琼楼巍峨。

时已入夜,小太监掌灯在前,领着陈拙穿过一道道回廊岔口,时常还会遇到巡夜的禁军盘问,但好在都一一走过,约莫两盏茶的功夫,才终于停在一座巍峨壮大的宫楼前。

楼前四角飞檐悬灯,在夜色中照出一个巨大的轮廓。

小太监取了钥匙,开门说道:“真人自行入内即可,这楼内第一层是书,第二层是画,第三层是天文……宇殿出了前面的‘迎阳门’,往右再行百步就是,我会让人每日送上三餐吃食。”

“麻烦了!”

陈拙应了一声,推门步入。

功夫练到他这般气候,五感入微,即便是深夜,目力亦能如常,这也是为何之前他在神通侯侯府能趁着灯灭一瞬,在米有桥和方应看的手中占得先机。

步入一瞬,一股浓郁的墨味儿立时扑面而来,还有淡淡的纸香;放眼所及,深处尽是一堵堵如墙的书架,密密麻麻,摆满了一摞摞高低错落的藏书。

“先找无极仙丹!”

他心念一动,脚下不停,穿行在书架间的过道里,一双眼珠子不停飞转,目光游走,已扫过沿途过处的大小角落,连四下的墙角都没放过。

只是不曾想他前脚进来,后脚就有人尾随而入。

“难不成是那黑光上人?”

陈拙眼梢一提,似浑然未觉,然走了没几步,他右手陡然回转,五指一扣,已如闪电般擒住了那人的脖颈。

对方甚至来不及惊呼。

待到陈拙回首,神色蓦的一变,五指一松,一个半大的小姑娘已跌坐在地,连连急咳,小脸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

“你是谁家的娃娃?”

小姑娘却拍着胸口,眨着明眸,望着面前黑漆漆的人身轮廓,只能勉强看见从那面部的阴影中瞧见一双微亮的眼睛,心头一突,似有畏惧。

但还是壮着胆子,轻车熟路的从一方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又急匆匆的偷溜了出去。

陈拙瞧得好奇,又看看那孩子取书的地方,随意取了相邻的一本。

“五展梅!”

居然是一本剑法。

他很快又似觉察到什么,那孩子想拿的应该是这本,大概是拿错了。

陈拙再一回头,小姑娘果然又跑了回来,手里还端着一盏灯,见他拿着名为“五展梅”的剑法,小脸一紧,眼神却不退缩。

“这里怎会有剑法?”

他将剑谱搁下。

小姑娘立时如获至宝的取过,嘴上脆生生地回应道:“我也不知,这里的藏书皆为抄录而来,听说早年间有道家异人借阅,或许是他们留下的。”

灯火一映,才见这少女下颌尖尖,脸颊白皙丰润,如桃花芙蓉,细腻泛光,似是沁着一层羊脂般的玉色,柳眉杏眼,纤腰瘦肩,端是生的貌美。

就是穿的略显陈旧,洗的发白。

陈拙问道:“在这里找了几本秘籍了?”

少女一面翻着剑谱,一面头也不抬地道:“两本,还有一本‘流云水袖’,可惜是残本,只有几招,这剑谱也是,许是那些道家异人故意捉弄,练着练着,总觉得差了点,就想回来再看看。”

陈拙点了点头,既不驱赶,也没多说,而是继续在“太清楼”里找寻了起来。

但他心里则在回想少女的话,道门异人,应该是错不了了。

走了两圈,见毫无收获,陈拙已上了二楼。

此间所藏乃是画。

四面的玉案上摆放着一方方精致画匣,藏画两百余幅,据传皆为出自古今大家之手的古画名画,为世间罕有的传世之作。

屋心则是横着一方书案,布置雅致,想来应是赵佶平日赏画之所在。

陈拙目光一转,视线忽然瞧见正东的墙上有一幅栩栩如生的壁画。

“吕祖斩蛟图。”

墙上所画,以江河为底,浊浪卷天,水波幽深似难窥其底,浪上舟船岌岌可危。然那浊浪之下有一双凶残碧目隐现,浪中更是藏有一截青鳞巨尾,正是恶蛟兴风起浪之势。

浪花上,则有一仙风道骨的剑仙侠圣提剑在手,作腾空之势,左手捏剑指,右手起剑下斩,面上为瞪目怒容,下颌蓄有长髯,白衣卷动,腰悬葫芦,如乘风驾雾,发丝飞扬,剑势凌厉,既有剑仙出尘之气,又有豪侠拔剑斩龙的意气。

画的正是“纯阳子”吕洞宾。

“好画。”

陈拙赞了一声。

作画之人应是一位道门高手,还是在心境难定之际留下的此画。

出世之人,入世之意。

心境变动起伏,正如那恶蛟兴风作浪,若此剑斩下,则风平浪息。

可惜画中吕祖提剑在手,剑至半途,未有结果,只有欲斩之势。

摇摇头,陈拙只在二楼看了看,并未去动那些画。

这些东西既是赵佶的心爱之物,便绝不是“无极仙丹”的藏匿之处。

“莫不是藏在三楼?”

他正想登楼,木梯上忽然飘来一团灯色,那小姑娘也上来了。

“你既然是想学武,就该好好在下面再找找,兴许会另有收获。”

小姑娘却道:“我已经记完了,你既然在找东西,这么黑能看得见么,这盏灯送你。”

陈拙笑了笑,一面扫量,一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也随着他的视线好奇的四下瞧瞧,“我姓赵,赵师容!”

“赵师容?”

陈拙眼神微动,已转向对方,再一细瞧,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眼前这小丫头像极了一个人。

脑海中细一回想,陈拙突然记起来了。

刚到汴京的时候,在那“甜水巷”里,他有次曾远远瞥见过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后旁人告知,那便是艳绝京华的李师师。

而这人的骨相与之居然相似的紧。

还有这赵姓可不一般,落在皇宫里更是非同小可。

许是被陈拙的目光吓到,小姑娘缩了缩双肩,但她非但没退,反倒回瞪了一眼。

陈拙眼神收回,轻声道:“看来你很怕黑,害怕一个人。”

小姑娘眼睛一瞪,似被道破了心思。

陈拙继续道:“你在想我算个好人,也是个怪人。”

少女眼睛瞪得更圆了,小嘴微张,像是活见了鬼。

陈拙扬了扬眉,道:“你骂我。”

小姑娘脱口道:“你怎么知道?”

她一说完,忙又捂住嘴,眼神变得惊恐无比。

“我不是鬼。”

陈拙叹了口气,转身便要上楼,可就在登楼的时候,他又不经意的瞥了眼那幅“吕祖斩蛟图”,哪想这一看竟有意外发现。

这吕祖右手提剑下斩,左手则是以剑指斜指。

“仙人指路?”

陈拙心头一震,目光随画中剑仙指尖所指的方向瞧去,但见是一根俩人合包的木柱,柱上有一条金龙盘绕,口衔龙珠。

而剑指所指,正是那颗灰蒙蒙的的龙珠。

深吸了一口气,陈拙腾空纵跃而起,探手一抓,已将龙珠摘下,五指揉捏,龙珠登时裂开,从中掉出一方巴掌大小的玉匣。

但就在这时,二楼紧闭的一扇木窗忽的大开,一道高瘦黑影飞扑掠入,双手推掌,掌劲澎湃勃发,直扑陈拙。

“跟了这么久,总算肯现身了!”

事实上就在木窗大开之前,陈拙已不惊不慌的收好了玉匣,迎着面前的骇人掌风,他淡淡睨了对方一眼,同时左手虚握平展,右手屈臂后沉,食指中指微弯,只似握了一副弓箭。

他手中无弓,亦是无箭,但就在做出搭箭开弦的动作后。

虚空中一抹骇人气机已在他指下酝酿汇聚。

无形之箭。

第234章 雷灾第99章 滔天杀机第38章 夜探王府第383章 天之化身第318章 决战华山(五)第78章 缅刀第171章 有桥集团第108章 津门群英聚第253章 又见强手第12章 津门大侠第102章 再添强援第119章 寄杀意于天地,以念锁敌第185章 变数横生,肉身沉炉第113章 再相见第2章 关中陈拙第166章 天下无敌,武林神话第158章 岳姓青年,以身炼丹第54章 退敌第154章 虚空杀机,大敌将至第316章 决战华山(三)第10章 恶战在即第14章 立擂第341章 决战日本(七)第23章 内斗第161章 两败俱伤第70章 四年光景,齐聚金楼第2章 关中陈拙第274章 慕容之秘第54章 退敌第243章 分神第9章 再遇神手门第80章 喋血香江(二)第313章 焚人生机之火第327章 变数第53章 关于本书,给读者,也是给我自己的话第297章 将不过李,拳不过金第179章 坟中人第384章 382:洞天破第343章 决战日本(九)第380章 返本还源,翻云覆雨第63章 陈少白第126章 北拳南传第320章 重临香江第227章 千人斩,万人屠第138章 西方正路,诸神引领第260章 刀光第339章 决战日本(五)第35章 拜天地正道为师第307章 陈姓人是个女子第68章 众人南下第216章 变数第267章 逍遥御风,九死魔功第236章 大战将起第290章 陈抟第308章 玉玲珑第15章 登擂第135章 罗刹南下,中日较量(下)第120章 可敢登顶一战?第313章 焚人生机之火第130章 地底洞天,再见古佛第96章 杀!杀!杀!第276章 惊退第181章 无极仙丹入手第187章 五气朝元第216章 变数第87章 动身!北上!第302章 浩劫将起第362章 谁的梦?第32章 斗第376章 妖市第223章 无相心经第354章 仙门之秘第207章 深藏不露的蔡相第12章 津门大侠第305章 留不得第184章 服丹第236章 大战将起第28章 传功第227章 千人斩,万人屠第10章 恶战在即第238章 魔宗入魔第310章 魔劫第88章 再入京城第71章 神州盟第314章 决战华山(一)第124章 通玄之祸……终落幕!!!第187章 五气朝元第60章 枪杀第242章 不入虚空,道心种魔第251章 星宿派,扫地声第226章 万人敌第100章 险象环生第100章 险象环生第215章 武尽虚空第342章 决战日本(八)第306章 约战第277章 师徒相争第378章 再见令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