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天降石书,甲子之约

道德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开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百家争鸣,始有道、儒二教和余者各家;然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诸子百家不是传承断绝,便是门人凋零,随那王朝起落,江海浮沉,消逝于岁月长河之中。

为求得以传承后世,各家只得因势变化,而其中以道门思想为主干,糅杂各家之精粹的“魔门”便得以出世。

自此各门各派皆追求肉身不死和成仙升天,便是所谓的“破碎虚空”、“破碎金刚”二境;结合阴阳五行和五德终始学说,通天文、医术、占卜、相术、巫蛊等诸般手段和服食辟谷导引等方术,吐纳凝神,得以演化出诸般修行之功。

后释教传入中土,而成三教。

江湖所争,争的无非是名利权势、武功美人、神兵奇宝,然三教与魔门所争,争的却是天下大势,是气数。

纵观历朝历代之兴衰变化,千百年来,每有变天之局,皆可见三教与魔门之影踪。

如今元朝入主中土,魔门如日中天,道门除了当年与大侠传鹰等人强闯惊雁宫的三大高手外,便再无后起之秀。

道门道门,世人只晓道门,却不知道门之中各派亦是繁多,比那“魔门”的两派六道都不遑多让。

诸如黄老道、五斗米道、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太平道、上清派、灵宝派、楼观道等等。

可惜,自隋末唐初道门大宗师“散人”宁道奇之后,道门便罕有绝顶高手出世;时至今日,江湖白道奉“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为首,释教独大,哪还有道门的位置。

一间老庙,破落的紧,坐落在市井中。

守庙的老道虽说身负武功,然根骨受限,资质平平,气候也是不高。

老道姓席,人称席老道,根底不明,在市井中浑浑噩噩多年,领着个小徒弟靠卜卦算命赖以过活。

却说这天傍晌午,门外蝉声正躁,正值酷暑,席老道正在庙内打着瞌睡,一旁的小徒弟在打扫着神台。

但见这上面所供奉的既非三清造像,也非诸如张道陵、葛玄等各路天师,而是一位紫袍道人的泥像,童颜鹤发,道冠高立,飘然出尘。

小道童模样俊俏,就是身子骨瘦弱的厉害,正收捡着挂签,也是打着瞌睡。

可睡着睡着,原本烈日当空的三伏天,忽见黑云蔓延,天地间狂风骤起,日月无光。

外头“轰”的一声,陡听一道惊雷炸响,隆隆碾过天穹。

庙内瞬间尘飞土扬。

老道士吓得一个哆嗦,蹦起四尺来高,待心有余悸的回神,才见自家徒儿正灰头土脸傻傻瞅着庙顶发愣,原来是被那炸雷劈出个大窟窿。

更不可思议的是,地上也多出个大坑。

坑底还有东西。

等师徒两个费尽功夫把那物件挖出来,居然是一块老旧残缺的石板。

石板上依稀有字,老道士费神一瞅,才见正面是四个字。

“甲子为限……”

想是残缺之故,只此四字,再无下文。

然石板背后的东西更令老道大吃一惊,嘴皮子都在哆嗦。

“这……这是……祖师爷的黄天大法!”

非但小庙有所变故。

北边某处残垣断壁的遗迹中,随那雷声一起,立见一物如流星坠下。

落在了一座老旧院落。

院中人为一头发花白的老者,气机森然,寻声而至,待看见那所坠之物,亦是勃然色变。

赫然也是一块残缺的石板。

正面同样落有四字,

“陆地真仙。”

背面也是一篇震古烁今的奇功妙法。

“天魔诀!”

这竟是与《道心种魔大法》同为《天魔策》压卷之作的魔门最高心法。

而老者身后的院角,但见一面苍青石碑屹立,上有三字,“邪极宗”。

老者抬头看了看湛蓝天空,莫名的一阵心悸。

“天生异象,莫非将逢大变?”

几在同时,另有四块石板化作流星,白日破空,散向四方,为各势所得。

无一例外,石板正反皆有字迹,正面字意晦涩,背面俱是一篇震古烁今的不世奇功。

六块石板从天而降,自是引动八方风云,天下为之震动,被奉为“天书”。

不出七日,六块天书上的字就已传遍江湖,合六为一,却是……

“绝武道,断虚空,陆地真仙,其祸无穷,甲子为限,决战人间。”

连“魔师”庞斑也亲自动身以验虚实。

传闻六块石板非是此间所有,亦非实物,而是精神所成之物,刀剑难伤,水火难融。

有佛门大德高僧推测,此六块天书乃是由昔年破碎虚空而去的盖世高手传回人间,甚至极有可能甲子之后会重临此间。

原因为何?

当出在那“陆地真仙”四字之上。

绝武道,断虚空。

短短六字,又引来一片哗然,其中所囊括的意思实在太多了。

明教圣地中。

陈拙听着圣女带回的消息,眼神晦涩一变,沉默久久;别人或许不知此言何意,但在他听来,这分明是一封战书。

竟有这样的事。

不想天底下还有人知晓“陆地真仙”,这本该是独属于他一人所追求的境界。

“那六块石板的持有者呢?”

圣女道:“都销声匿迹躲起来了,不见踪影。”

示意圣女退下,陈拙又细思良久,脑海中过往种种逐一浮现,所有思绪犹如抽丝剥茧般被一一梳理而出。

“绝武道,断虚空……绝武道……武道……”

他心中呢喃,思绪逐渐圆融,难道是拒绝了破碎金刚所引来的变故?但那些破碎虚空的绝顶高手为何又知晓“陆地真仙”之境?

蓦然,陈拙心绪一定,宛如化作一潭死水,脑海中所有杂想尽被扫清,归为一声轻叹,“这些都不重要,甲子之后么?无论是不是冲我来的,但凡阻我前路,拦我成道之辈,皆属我敌。”

时至今日,他已不会去纠结于侠道、正道的区别,境界一高,气候大成,所行所为,不过都是“人道”罢了。

何为人道?

人字两笔,顶天立地,为自强不息之道,当人人可练,人人可习,不存不平之事,不平之心,人人皆可吐气扬眉,皆可行侠道,奉正道。

陈拙心念于此,忽觉精神念更加凝实。

“陆地真仙,陆地真仙……我就是要在这俗世红尘,明悟前路,以证己道。”

一刹那,心意一定,一股无来由的危机感自虚空而发,无迹可寻,泼天凶煞,像是无所不在,仿佛大祸临头。

陈拙身躯一震,心有所感,眼前立见字迹凭空浮现。

命数,竟然变了。

【运主:陈拙】

【世界:元朝】

【命格:贪狼入命】

【气运:一品乙等】

【命数:天诛地灭,心力徒劳】

【天赋:集运】(注:贪狼吞天,噬敌集运。)

提示:命随运改,运随人为。(注:运主其势已成,日后若开山立派,布武传功,可集门徒弟子之运,聚宗门之运;若建立皇朝,争霸天下,可得苍生大运;运至极巅,可另往他界,也可重返过往所历世界。)

“运主气运已至一品,可另投他界!”

……

“怎能啊,我既已人间无敌,焉能不会一会那些古往今来破碎虚空的盖世人杰、绝世天骄。”

陈拙坦然一笑,眸光一烁,眉心立见光华外放,藏神之所好似洞开。

两道神念之身端坐其中,虽形神一般,然细看却有不同,陈拙本念凝实如真,而那由教众心念所凝之身略显虚幻,如清风虚影,竟也能窥见那虚空中的字迹。

这虚影如今被他神念所占据,等同本身之念,且每日感受教众纯粹的虔诚之念,简直得天独厚,好比仙胎,纯粹无垢。

而他本身之念却不敢轻动,虚空中的吸力时有时无,但这缕神念却是例外。

陈拙心神遽然一动,立见那仙胎般的神念飘出眉心,甫一离体,四目相对,如观自己。

两道身影一虚一实,齐声道:“此番,当与天下群雄争锋!”

第103章 天罡钓蟾劲第39章 罗刹夜摘头第66章 摧枯拉朽第257章 巫行云,李秋水第299章 太极第48章 佛山金楼第119章 寄杀意于天地,以念锁敌第140章 老庙,残像,青衫客第212章 众强齐聚第109章 武道没落的因由第315章 决战华山(二)第148章 追敌第74章 诸君北去第362章 谁的梦?第72章 神州聚义,歃血为盟第159章 变故第41章 京城城破第216章 变数第262章 山上人第330章 十阳火焰第201章 凶第85章 吾辈中人,后继有人第135章 罗刹南下,中日较量(下)第166章 天下无敌,武林神话第23章 内斗第118章 不同的天地第121章 终铸无上杀意第311章 魔现第56章 守山人第333章 战起第280章 再逢黑衣人第50章 立香堂第206章 变局第286章 出拳第383章 天之化身第341章 决战日本(七)第292章 武道气象,神我合一第43章 会尹福第277章 师徒相争第363章 战神图录第269章 谁?第153章 九现神龙第223章 无相心经第327章 变数第37章 白莲教大护法第137章 江湖十年第314章 决战华山(一)第20章 杀敖第71章 神州盟第121章 终铸无上杀意第109章 武道没落的因由第51章 立规矩第303章 劫数第357章 前因后果,天地囚笼第78章 缅刀第188章 凑热闹的人第350章 武悼天王第229章 人尽敌国第41章 京城城破第343章 决战日本(九)第222章 暗袭第249章 慕容博第157章 大祸临头第114章 战!第285章 众强齐至第230章 武破虚空第317章 决战华山(四)第358章 龙翻身第366章 宣战(中秋快乐!)第201章 凶第313章 焚人生机之火第27章 定心第379章 终会本尊第6章 女刺客第112章 千里驰援第192章 成王败寇第7章 京门武林第265章 逍遥派武学总纲第336章 决战日本(二)第135章 罗刹南下,中日较量(下)第288章 飞虎将军,石像睁眼第181章 无极仙丹入手第33章 千斤大力王第360章 魔龙?应龙!第14章 立擂第270章 逍遥子第249章 慕容博第54章 退敌第279章 陈姓人第290章 陈抟第291章 快成精的驴子第266章 北冥重生法第339章 决战日本(五)第195章 八方云动,暗流汹涌第383章 天之化身第116章 孤身战通玄第10章 恶战在即第21章 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