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名望大增

季阳捂着额头,何光贵这家伙典型的无利不起早,完全不考虑政治战略,纯粹以金钱利益衡量战争。这种人就属于资本主义,好在朝堂就他一个资本主义者,还无法影响国家战略。要是一个国家都被资本主义控制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蒙古人都投降了还打什么打,何大人,我看你是昏头了。”内阁首辅辰央还是很清醒的,道理跟之前季阳说的一样,中原刚刚平息没多久,就算有实力碾压蒙古人也不利于大规模战争。

关键是这么大一片草原,以中原现在的胃口压根吞不下来。

“辰央说的不错,朕决定在北方开设茶马互市,与蒙古人通商。”季阳说道。

“皇上,此举万万不可,若是与蒙古人通商无异于助长他们的实力。”辰央说道。

季阳刚才还想辰央挺不错,现在看来,辰央并非聪明而是古板。

“通商的确给蒙古人带去很多好处,但是辰央,难道我们就得不到好处?一口铁锅可以换一头牛,一个瓷碗可以换一头羊,这么好的生意你竟然说不要做。”季阳说道。

“国家大事岂能处处盈利,若是让蒙古人缓过来,迟早成为心腹大患。”辰央说道。

“首辅大人,我看你才是昏头了,难不成你还能比皇上更聪明。与蒙古人通商可以得到更多牛马,赚取更多金钱,这些钱就能用来铸炮造枪,还怕蒙古人缓过来?”何光贵说道。

辰央张张嘴没能反驳,他还真没想到这回事。

主要是老思想作祟,以前中原赚再多钱,再富裕都打不过蒙古铁骑。在辰央这些老臣的眼里,金钱跟军事实力不挂钩。现在不一样了,中原的枪炮彻底碾压蒙古铁骑,而铸炮造枪又需要金钱。

“既然瓦剌,鞑靼和兀良哈战败,仅仅通商自然是不成的。他们的侵袭虽然未能对境内百姓造成困扰,却使得我们耗费了价值数千万两白银的弹药,牺牲了数百名将士,必须统计出来让他们加倍赔偿。”季阳说道。

“皇上圣明。”这下没人反对了,大臣都表示同意。

“另外,中原的疆域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朕决定从吉州往东推进三千里,往北推进三千里。这块地化为一省,我记得那里有广袤的黑土地,就叫黑龙省吧。”季阳说道。

大臣们闻言颇为心动,却没有马上同意,而是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还是辰央站出来道:“皇上,往北推进三千里好说,相信鞑靼和兀良哈应该会同意。但是向东推进三千里,那里是满族人的地盘,他们并没有进攻吉州。”

季阳心说满族人没有进攻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打过去。当然,他不会说的那么直接,而是委婉地道:“满族人虽然没有大举进攻吉州,但是也派了不少人捡便宜,这是对太昊皇朝的挑衅,必须得到严厉的制裁。否则谁都敢来中原捡便宜,以后我太昊皇朝如何威服四海!”

“皇上圣明。”这下辰央听出来了,季阳想找个借口拿下满族人。

半个月后,秦霜率领三万大军押解着一万多名鞑靼和兀良哈的降军进京。一时间京城热闹非凡,无数百姓挤在道路两旁欢迎吉州大军进京,押解的降军则遭到了臭鸡蛋和烂菜叶的洗礼。

鞑靼的首领乌台汗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几年前在无双城的帮助下取得北元政权。后来季阳收复北方,把乌台汗赶回了草原,这家伙竟然还敢进攻太昊皇朝。不对,对于蒙古人来说并非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他们必须南下掠夺资源,否则冬天一来很多族人都活不下去。

兀良哈之前都被步惊云打服了,一度跟中原关系友好,眼看鞑靼势力雄盛,便跟鞑靼勾结在一起背叛了中原。他们看到吉州发展的十分繁荣,良田无数,渔业发达,便想一举攻进吉州掠夺一番。

鞑靼和兀良哈的想法很美好,吉州那么偏远,等援兵赶来他们都抢完了。谁料吉州根本不用等援兵,仅靠当地十万驻军就把他们三十万铁骑打得落花流水,兀良哈首领当场击毙,鞑靼首领乌台汗被生擒。

当乌台汗被押解到季阳面前时,他已是披头散发,一脸臭鸡蛋。

“圣武大帝,我乌台汗愿意投降,请您给我贵族的待遇。”乌台汗站在他面前,蒙古人等级森严,他们认为只要是贵族即便输了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

季阳没有说话,而是朝着对方释放出元神威压。他的气势何其庞大,乌台汗感觉犹如泰山压顶,整个人情不自禁地弯腰,屈膝,在重压当中跪了下去,一直到匍匐在地上。

乌台汗终于明白过来,这位圣武帝不是以前那些懦弱的皇帝,而是一位武功绝顶的皇帝。他的气势比曾经的独孤一方强十倍不止,独孤一方都能轻易压制乌台汗,更何况季阳。

“在我眼里没有贵族,只有胜负,败者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季阳说道。

“我,我明白。”乌台汗额头冒汗,感觉快要窒息了,说话都很困难。

“秦霜,你们这一战损失了多少弹药武器和设备,损失了多少人。把损耗告诉这位鞑靼的乌台汗,这一切是由鞑靼和兀良哈造成的,应该有人来负责。”季阳说道。

“回禀皇上,此战我军损失了五十三座炮台,十七个堡垒,壕沟铁网若干,消耗子弹二十七万发,炮弹十六万发,死伤将士两百三十七人,换算成银子损耗共计约五千三百万两。”秦霜回道。

“鸿胪寺卿,这个数目翻三倍。”季阳说道。

“微臣明白。”鸿胪寺卿许岩荣道。

乌台汗听到翻三倍暗暗叫苦,游牧民族经济落后,上哪找这么多银子。

按照季阳的吩咐,鸿胪寺卿很快拿出一张契约,上面写了赔偿事宜。鞑靼赔偿一亿五千九百万两白银,兀良哈则割地赔偿。兀良哈的地盘本来就不大,按照季阳的要求北进三千里,几乎把兀良哈一半多地盘给全进去了。

除了割地赔钱之外,鞑靼和兀良哈人还要出兵协助秦霜,明年春天发兵东进,把满洲人的地盘打下来。

兀良哈的首领已经死了,推出一个叫多兰的新首领来签字。这个多兰的胆子已经被虎神炮炸碎了,哆哆嗦嗦同意了割地赔偿,签下姓名后得到释放。乌台汗一边暗骂多兰无能,一边请求季阳减少赔偿,季阳把那九百万去掉了,并允许他用牛羊等资源赔偿。

在季阳和麒麟军的重压下,最后乌台汗也咬着牙签了投降书。

“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一年最少偿还五千万两,三年之内还清。”鸿胪寺卿对乌台汗道。

“我明白了。”乌台汗倍感屈辱。

投降仪式结束后,多兰和乌台汗得到了礼遇,洗漱之后换上新衣服,然后送回旧部。

季阳没有再接见他们,两个草原武夫而已,不值得季阳过于隆重地对待。季阳封赏了一干立功的将士,秦霜从两州总督提升到了三州总督,多出来那一州就是兀良哈割让的三千里地,比原先的吉州还要大两倍,被季阳命名为贝州。

因为哈密离京城实在太远了,所以季阳没有召辰野进京炫耀。不过该封赏的也要到位,除了下面立功的将士升官赏银之外,辰野从三州总督提升为四州总督,赏赐龙鳞甲一套。

辰野之前管辖的三州分别是吐蕃,昌吉和新疆地区,现在增加了一个阿尔泰。这个地区自然是战败的瓦剌割地赔偿交付的,季阳把阿尔泰改名为泰州,比较方便记忆。

一战获得泰州和贝州两地,得到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赔偿,朝堂上下人人欢欣鼓舞。开疆拓土自古以来都是大盛事,历代皇帝没有不想开拓疆域的,只是条件和能力限制很多没成功。

但凡开拓了疆域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大书特书,把自己夸得万代圣明。不用季阳自夸,下面的人自然把他夸得不行,圣武大帝四个字名副其实。

借着一战之威,除旧革新的政策顿时顺利了许多,随着少林武当昆仑等古老的大门派改制为书院,几乎没有人再抵抗。官府下乡也迅速落实,在锦衣卫和御剑阁强强联手下,抵抗强烈的地主都被干掉了,其余的都偃旗息鼓。税制改革本来就比较顺利,在九变商会和星宿商会的大力协助下,那些零散商人抵抗能力不大。

最难改革的科举制度,有衍圣公一脉和心学门人鼓噪,都很难压得住那些读书人。但是这一战胜利之后,那些读书人也没办法再诋毁季阳,谁要是敢在这时候骂皇帝,绝对马上被人打死。

“咱们蜀王爷当了皇帝就是好,蒙古人再也别想来抢东西了。”蜀川的老百姓无疑是最支持季阳的,他们是最早一批享受到革新好处的人,以季阳曾经在蜀川当过王爷为荣。

“可不是,麒麟军都打下西域了,听说咱们这儿到西极六万多里路,一片大荒漠。”说话的是蜀王府王庄的佣户,虽然季阳当皇帝了,但是蜀王府依旧存在,王庄也依旧兴盛。

能进入王庄当佣户,在蜀川是莫大的荣耀,走出去都比人高一截。

随着季阳在整个中原和南洋一些被控制的国家推广改良水稻和玉米,土豆等作物,中原已经不缺乏粮食了。所以季阳把佣户的农税大大降低了,除旧革新政策把农税降低到两成,而蜀王府庄子里的佣户更是降低到了一成。

前朝农税表面上不高,但各种苛捐杂税,层层搜刮,实际收税高达七成。现在季阳把农税降低这么多,而且官府下乡之后管理力度强,可以落到实处,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百倍。

以前老百姓交税之后,连饭都吃不饱,不得不向地主借贷。第二年交税之后还要还贷,能省下多少粮食?如此反复两三年普通百姓只能卖身给地主。

至于有人给地主们洗地,说他们保障了农民在灾年有饭吃,那纯属放屁。要是没有苛捐杂税,层层搜刮,老百姓自己都能存不少粮食,灾年哪里用得着地主接济。

实际上地主也很少在灾年接济老百姓,否则一到旱灾蝗灾,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饿死。那些粮食大户非但不会接济百姓,更多是屯粮涨价,恨不得把老百姓每一分钱都刮干净。

也有少数好地主,但是就跟之前说的一样,不能因为有几个好地主,就对所有地主都一视同仁。总体来看,地主这个阶级都是一群蛀虫,全部干掉不实际,但是要限制住他们。

“分税法!”

前面几项制度改革落实下去后,季阳又抛出一条新的法令。

士农不得经商,工商不得囤田。

这是分税法的规定,但并不是死规定,如果违背了规定就增加税收。

首先怎样才算经商,必须有一个标准,按照内阁研究出来的标准,一次交易超过一百两银子算经商。一百两已经属于比较宽裕了,很多小商小贩一个月才能赚一百两银子,也就是说士农做点小生意是可以的。

如果士农经商,就必须征收极高的商税,高达60%,几乎是压榨。

工商不得囤田,也要定一个标准,怎样才算囤地?按照内阁研究出来的标准,一户四口人家的田超过一百亩算屯田。如果一户工商家里的田地超过这个限额,也要大幅度增加农税。

增加农税的标注同意是60%,而且无论士农工商都有一个二级标准。士农经商一次交易超过一千两银子,商税增加到70%。工商屯田超过一千亩,农税提升到70%。以此类推,三级标准是一万两银子一万亩田,提升80%的农税商税。

之所以推出这个分税法,主要是防止那些商人赚到钱之后,回老家屯田。大商人实在太有钱了,他们要是玩起地主模式了,根本停不下来,只能出台这种法律限制工商忘地主方向发展。

新的户籍分成士农工商四种,按照现在的比例,显然是不利于工商发展的。现在的农村户籍占了大半,工商户籍占三成左右,士的户籍不到万分之一。

为了适应将来士农工商的比例变动,必须出台一套适合的改籍政策。

关键是士农籍和工商户籍的改变,季阳出台这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主经商做大,防止商人当地主。根据目前工业资本化进程,将来会有很多农民投向工商户籍,而工商重新当农民的需求应该很小。

所以季阳正对农工商做出限制,工商不得改为士农,真要改必须申请到户部,经过户部尚书的批准。这都申请到户部尚书这儿了,相信全国都没有几个商人这么牛哔的,有这么牛的商人何必冒险去当地主。

至于要把工商放在一起,是怕商人在当地申请改为工籍,然后又改为农籍。所以要限制就把工商都给限制了,工商不能改为士农,士农却可以较为轻松的改为工商。

估计没有几个士会放弃尊贵的户籍改为工商,真的改了,想改回来就难了。考虑到工业越来越发达,一部分农民投入到工商当中是必须的,所以农改工商户籍可以在当地申请。

然后就是工商两者之间互改,士农两者之间互改,可以在当地官府申请。

如果工商的子孙考上举人,当了官要改为士怎么办?

这个简单,举人和官都在朝廷直接管辖范围,即便到户部申请改籍都不难。为防范某些工商家庭,借着有个当官或举人儿子去屯田当地主,所以官员和举人要格外严格的监督。

还要一种可能,就是士农工商相互勾结,比如一个商人出钱买通一个士农去屯田,实际在在商人的控制中。这种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在朝廷的监督下,可能比他们自由屯田要好得多。

第二百六十九章 计划成功第二百九十章 半年时间第五百七十四章 兄弟谈心第三十五章 饭后余谈第四十四章 老师训话第四百五十章 获得北冥神功第三十一章 伪君子第三百章 独孤九剑第三百一十七章 丹劲高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季阳的气势第一百九十章 拿到特殊石头第二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击败绝无神第一百一十七章 差班也能考一本!第二百五十一章 季阳成为驸马第九十八章 警官认怂第五十三章 水务局长的女儿第三百零五章 先天境界第五百八十一章 小冰河时期第三百零一章 和令狐冲赌斗第三百九十五章 借火麟剑一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五个名额第五百六十四章 瓦剌鞑靼第五百四十六章 九边重镇第五百三十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埃勒海港第六十四章 成功撤退第三百一十六章 季阳的气势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海盗巢穴第三百八十七章 索马里分店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原变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威明王第五十六章 拉菲红酒第一百八十章 传送襄阳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药剂的第四百章 九龙在天第五百五十五章 我要当女皇第二百章 友谊的小船第七十九章 选择应晓晓第五百八十一章 小冰河时期第二百七十一章 跨省追踪第一百七十二章 支援姗姗来迟第二百八十六章 林平之第五百七十章 腰斩第一百八十八章 觉醒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二章 蒙古大军第二百九十七章 姜玲参与实验第五百二十三章 重新编制第四百九十九章 锡兰山国第五百四十七章第六十八章 另一家矿泉水厂第九十四章 学习造假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龙联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向太后和李秋水第二百二十章 弹指神通第一百三十六章 杀手丁师傅第四百六十四章 发动进攻第三百一十七章 丹劲高手第三百零九章 小龙女生气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季阳觉醒超能第一百六十章 暑假过去了第三十八章 九窍金丹第二百一十二章 葵花宝典第五百五十一章 惊寂刀值几钱?地四百三十二章 闭关疗伤第四百五十九章 群星舰队第五百七十章 腰斩第一百一十二章 季夏的身世第六章 酒吧和夜店第八十六章 高考之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暗影阁第三十八章 九窍金丹第三百四十九章 乡村开发计划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麟剑丢了第一百零九章 省长的儿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对阵敌营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投资项目第三百三十四章 坐直升机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堆千万订单第三百二十二章 房中术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威明王第四百零七章 超级士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华雨彤的心思第三十二章 游戏工作室第三百二十三章 纯阳真气第五百六十三章 季阳的底气第二百四十九章 段正淳也输了,宗赞要飞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西夏银川公主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投资五千万第一百一十五章 表哥的庆功宴第四百九十章 移民计划第四百一十二章 获取麒麟丹第一百二十一章 季河生被捉奸第伍佰零肆章 大祭司第四百章 九龙在天第四百四十章 七十多种绝世武功第四百六十三章 对阵敌营第二十七章 姜玲的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封号剑神第一章 武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