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chapter 134

1938年5月,

德国柏林。

“在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 生活着一千多万的日耳曼人。德意志有责任对这些日耳曼同胞加以保护,也必须为他们争取到一般意义的自由——不但要有人身自由, 还要享有政治和思想上的自由。”

1938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无论是对于欧罗巴大陆而言, 还是对于美洲大陆而言都是如此。又或者说, 紧张的局势已经持续数年, 但直至1938年,一切的矛盾都攀升到了一个零界点。

对于这一年的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英国与法国的领导人而言,面对重重矛盾以及就在他们眼前的紧张局势,他们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了——让矛盾即刻爆发, 以战争的形式;或是给重重矛盾盖上厚厚的一层土,让一切都推迟一会儿,哪怕只是一会儿。

至于和他们远远隔着整整一条大西洋的美国?

美国人似乎从来就对于阻止一场战争的爆发毫无兴趣。

在首都柏林的街头上, 电台广播里播放着他们的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国会中发表的演讲录音。尽管距离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可民众们依旧对此感到津津乐道。

事实上,早在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的半个多月后, 他们就和“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的一个——奥地利合并了。

是的,合并。那当然是合并, 而不是“吞并”。

每一个生活在德国的日耳曼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因为,元首的这项行动丝毫没有花费一兵一卒, 也没有引发战争或者是激烈的矛盾和争端。

3月的时候,奥地利的总理宣布“就奥地利是否并入德国”进行全民公投。这位奥地利的总理声称“他因不愿看到同是德意志人的血流成河,所以决定放弃抵抗”, 可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是——在那场全民公投中,超过99%的奥地利人都投了赞成票,并且对于纳粹政权接管自己的国家表示欢迎。

有许多记者都在3月12日的下午跟随德国国防军一起进到奥地利,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天。而希特勒身边的空军副官所说的一句话则更是被许多报刊争相刊登:

【无以比拟的欢呼声,到处都响起了钟声。从布劳瑙到林茨,一共120公里,那就像是一场凯旋之行。】

单这并非纳粹宣传部与那位空军副官的夸大其词。事实上,它就是3月12日那一天的真实记录。奥地利也就在那一天被正式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东方省。

所以,时隔两个月,慕尼黑的广播电台又为何会再次播放起他们的元首在2月20日所作出的国会演讲?

这当然是因为,最近有太多太多传言都指向了“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的另外一个——捷克斯洛伐克。

继承了前奥匈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五分之一的领土以及三分之二工业基地的捷克斯洛伐克与奥地利一样,同样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相比起奥地利来,捷克斯洛伐克的成分或许还要更为复杂。在1918年的建国之初,捷克斯洛伐克大约有700万捷克人,200万斯洛伐克人、300多万日耳曼人、75万匈牙利人、50万鲁塞尼亚人以及8万波兰人。

光是从这些人口组成的数字来看,就已经很能够明白阿道夫希特勒为什么会在他的国会讲话中说出那么咄咄逼人的话语了。

事实上,在捷克斯洛伐克生活着的日耳曼人比起斯洛伐克人来还要多出了那么多,可这个国家却不叫做捷克日耳曼。

在与英、法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希特勒表示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日耳曼人是饱受压迫的,无法达成自己政治诉求的。并且这部分聚居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其实有权要求实现他们的“民族自决”。

哦,“民族自决”,这可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大约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被美国发明出来的。

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大概是生活、聚集在某一地区的同民族的人有权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和执政政党组织,甚至是独立成一个新的国家。

可事实上,“民族自决”只发生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身上。

当然,那还有在一次大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被本国国内爆发的革命推翻了政权,并最终被布尔什维克军取代了的友军——俄罗斯帝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了民族自决。于是在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尸体上,像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立陶宛、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国家站起来了。

现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向美英法再一次地提起了“民族自决”这个词。让“民族自决”这块大石头第一次砸到了美、英、法三国的脚。

因为根据盟国所提出以及所倡议的,德意志理应有权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他们的领土要求——把日耳曼人聚居的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

可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会愿意吗?

起码,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定不愿意的。

至于发明出了这个词的美国?他们表示这件事我们是不管的。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会变得很有趣了。

所以,向来就十分强势,并且行动迅速的希特勒会怎么做呢?

他在5月28日的时候召集了他的主要军事顾问和陆军将领们,进行了一次会议。

* * *

“我要你们做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

随着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被掷出,整间会议室内都鸦雀无声起来。在长达三十秒的时间里,被召集到这里的高级军事顾问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身边,一名以他副官的身份来到这里,并且身穿党卫军军服的年轻军官则看起来冷静得不可思议。

那正是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伯爵,从六年前开始成为柏林社交圈明星的,阿道夫·希特勒身边的红人。

他明明应该是党卫军参谋部里的,党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一级副官。却经常出现在帝国元首希特勒的身边,陪伴他出席各种公开活动。

艾伯赫特·格罗伊茨伯爵虽然一直与希特勒一同出席许多社交活动,却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他的外表出众,让人一见之下就很难忘记,并且气质高贵。这位年轻的军官虽然称不上少言寡语,但他的确并不那么喜欢和每个陌生人都交谈上几句。幸运的是,他身上冷冽内敛的气势在大部分时候都很能够让那些希望和他攀上关系的人知难而退。

在大部分时候,比起表达自己,格罗伊茨伯爵更喜欢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并且他还能把这一角色扮演得十分成功。

传言,他们的元首阁下很是喜欢这个年轻人身上的这一特质。

现在,仅凭这个年轻人希特勒说出这一命令时的反应就足够让人相信,他在这场会议被召集之前就已经知道元首阁下有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决定了。

在漫长的沉默后,这群面面相觑的高级军事顾问和陆军将领们终于有人开口,说出他们的担忧,以及有关这个问题的反对意见。

“元首阁下,我不认为现在就准备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会是一个足够好的决定。”

一名年长的军事顾问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在和那位让人有着敬畏之心的帝国元首对上视线后,在得到对方的允许后才继续说道:“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忠诚的随从,多年来一直对他们的保护人法国政府忠心耿耿。并且他们的总统贝奈斯和斯大林之间也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在这名满头白发的高级军事顾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其他被召集到此的高级军事顾问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战斗水平很高,他们的士兵意志坚定,并且也配有最新式的武器和装备。如果对他们发起进攻,我们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他们屈服。”

一名大约五十多岁的将军这样说道。在他之后,坐在他身侧第四个位置上的高级军事顾问很快接上道:

“根据我们对捷克斯洛伐克兵力的了解,我们必须出动35个师才能击溃他们的军队,然后再去包抄波西米亚防线。但是我们的齐格菲防线虽然野战工事已经修好,可整个防务结构都还没有完善起来。一旦我们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后备师来保护我们的西线。可按照我们现在的兵力,在对捷克斯洛伐克发起进攻后我们最多也只能凑出5~8个后备师。但是元首阁下,一旦法国进攻我们,他们可以在三周时间内动员到100个师的兵力!”

当那名对于三国兵力都十分了解,也负责研究战争一旦打响后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军事层面问题的高级军事顾问说出这些话,被召集来此的陆军将领们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是的,他们都知道德国如果现在就要攻打捷克斯洛伐克,那么他们必定将要冒很大的风险。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想到他们会需要冒的风险会大到这种程度。

让5~8个后备师在西线面对法国的100个师,那简直无异于自杀!他们还不如直接就把德国交给法国算了!

那就更不用说他们一直到1935年的夏天才开始以自愿为前提的征兵。也就是说,除了凡尔赛条约所允许的十万军队,他们的所有陆军官兵全都是入伍还不到三年的,从未在战场上见过战争真正模样的男孩们!

他们甚至还没有参加过几次像样的演习!

但是在一片反对的声音中,他们的元首阁下却看起来根本不为所动。毕竟,这样的情况都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因此他只是在他的这些高级军事顾问在说出了各自的看法后又看向他的时候说道:

“如果我们向捷克斯洛伐克发起进攻,苏联不可能出兵援助。他们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还隔着很多主权国家,这些国家都很憎恶他们。至于法国,法国现在国内政局动荡,新的政府根本不会有勇气和魄力去主动发动一场战争。只要稍加手段,他们就会帮助我们,让他们忠实的随从向我们屈服。”

第126章 chapter 127第205章 chapter 206第407章 chapter 408第137章 chapter 138第239章 chapter 240第325章 chapter 326第256章 chapter 257第96章 chapter 96第190章 chapter 191第208章 chapter 209第33章 局促的早晨第230章 chapter 231第314章 chapter 315第163章 chapter 164第367章 chapter 368第318章 chapter 319第37章 男孩与曲谱第310章 chapter 311第386章 chapter 387第361章 chapter 362第270章 chapter 271第144章 chapter 145第315章 chapter 316第86章 chapter 86第174章 chapter 175第286章 chapter 287第199章 chapter 200第348章 chapter 349第176章 chapter 177第112章 chapter 113第178章 chapter 179第168章 chapter 169第133章 chapter 134第86章 chapter 86第406章 chapter 407第14章 暴风雨第308章 chapter 309第52章 聪明的绅士第296章 chapter 297第101章 chapter 101第177章 chapter 178第13章 映射第362章 chapter 363第79章 chapter 79第218章 chapter 219第195章 chapter 196第335章 chapter 336第94章 chapter 94第43章 书写的力量第10章 不解风情第379章 chapter 380第332章 chapter 333第106章 chapter 106第149章 chapter 150第42章 他已经长大第236章 chapter 237第167章 chapter 168第185章 chapter 186第227章 chapter 228第108章 chapter 108第87章 chapter 87第149章 chapter 150第407章 chapter 408第147章 chapter 148第21章 金色维也纳第10章 不解风情第364章 chapter 365第226章 chapter 227第149章 chapter 150第80章 chapter 80第299章 chapter 300第42章 他已经长大第213章 chapter 214第387章 chapter 388第212章 chapter 213第120章 chapter 121第216章 chapter 217第270章 chapter 271第330章 chapter 331第80章 chapter 80第113章 chapter 114第95章 chapter 95第211章 chapter 212第293章 chapter 294第327章 chapter 328第246章 chapter 247第74章 chapter 74第2章 扭曲的时空第301章 chapter 302第105章 chapter 105第36章 相似与不同第8章 文学课第153章 chapter 154第126章 chapter 127第368章 chapter 369第212章 chapter 213第326章 chapter 327第336章 chapter 337第111章 chapter 111+chapter 112第141章 chapter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