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大淅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根本就是来者不拒。

争夺天下,本来就是争夺人心。

哪里有把人往外推的道理?

至于宛南那边的战局虽然危机,却是一时间波及不到这里。

更重要的是,削弱三阳教一方的力量,这种事情根本不用陶小吴交待,已经是官僚集团天然的本能了。

一个集体之中不需要另外一个强大的,半独立的势力。

当然了,宛南也是十分重要,那是南北的交界点,相当于长蛇的七寸,甚至要比茂云省会郢州都还要重要一点。

茂云三大重镇,分别是省会郢州,接着就是宛南府和南蓟府。

历来就有着不少人对于这三地进行过无数的论述。

其中结论就是,若是南北之争的时候,宛南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其他两地。

整个数千里长江,宛如一条大蛇横卧中土大地,将中土一分为二。

如果说上游和下游分别代表蛇头蛇尾,那么宛南一地,却就是蛇腰,而且还是蛇的七寸之上。

历代南北之争不乏宛南一破,整个江南政权就被彻底攻破崩溃的。

因此稍有眼光之辈,都绝不会放过轻易放弃宛南。

其实私底下救援宛南的军队已经出发……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陶小吴这个淅王亲自出马了。

尽管其实淅国建立太过快速,太过顺利,没有经过多少恶仗,也没有几个名将涌出。

但是在武器和战术的代差之下,这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何况,所谓的名将,也都是在战场上锻炼出来的。

无他,唯手熟尔!

所以,陶小吴将卡佩中校派出去,带领一万最精锐的,从梧岙老营出来的部队赶去救援。

同时,将那位范朱清派到卡佩中校身边,作为学习锻炼。

这般决议,在淅国内部甚至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波。

让一个黄毛洋夷作为一军统帅,这种事情让许多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在淅国朝堂上却没有引起多大风波,就顺利通过了。

这一来是陶小吴的威望。

二来更重要的是,那位卡佩中校确实有本事,一路大军行动很多都是他作为顾问帮忙制定的。

在建安城下的决战,也是其指挥的。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使用那位卡佩作为主将其实是最让人放心的!

从人事上来说,卡佩这种洋夷反而是最让人放心的,因为他是洋夷,不可能造反。

在军中建立再大的威望,部队也不可能跟着其造反割据……

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区区非议算什么?

整个淅国新起,无数的事情千头万绪之间都在发展。

然而并没有人注意到,就在悄无声息之间,陶小吴就已经提拔了一大批的平民,或者商人子弟出来。

“人道的本质说白了,就是钱啊!谁有钱,谁就是老大……

而钱这个东西,老君说的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钱真正代表的并不是钱,其实是资源调配的能力!

所以说,新兴的商人阶级,肯定会打败土地贵族。

因为土地之中能够赚到钱的钱,远远不如进行商业活动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只要奠定一点苗头,日后自然会发生演化……”

当然了,这个演化肯定是在没有外力所打断的基础上。

就算是日后道路曲折一点,艰难一点,陶小吴也不会有丝毫怀疑这点!

想到此处,陶小吴忽然对于人道之事,感觉到索然无味起来。

“英雄造时势乎?时势造英雄乎?天道鬼道且不谈,人道之中的小潮流是英雄造时势,但是大的历史潮流却当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裹挟在历史大势之中,虽然圣哲英雄无所施其技……”

而修行者讲究的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也就难怪,天道距离人道越来越远了。

也就难怪到了后世,世界转变之下,王朝已经聚集不得天地人三才之力,而成天柱,镇压神道修行者。

但是那些修行者却也很少再插手人道的事情了!

怕是到了那个时候,仙道修行者们已经看穿了这一切吧!

想到此处,陶小吴对于此方世界,越发没有太大的留念。

只是,陶小吴只想尽快的打倒京师去,夺取玉玦。

然后给这自己亲手建立的景国一个不错的交待,就可以功成身退,离开这方副本了。

所以,现在莫要看淅国初肇,然而陶小吴真正要忙的事情却只有一件,那就是宠幸后宫,生孩子。

毕竟,在这般时代,在他走后,想要维持新王朝的平稳过渡,最好的办法就是有着一个儿子作为继承人……哪怕这个幼子只是在襁褓之中。

至于谋朝篡位这种事情?

在文官集团已经发育成熟的时代,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就说原本世界,汉唐时候,外戚宦官能够废杀皇帝如同探囊取物。

然而到了明清时代又如何?

便是所谓的立天子刘瑾魏忠贤那般说起来不可一世,权势滔天,然而皇帝一句旨意,就能够轻易拿下……

时代变了,游戏的规则也都早变了!

汉唐时代的贵族政治早就变成了宋明以后的平民政治……

在这等环境之下,力量最强大的,就是那些科举出身,而非是出身垄断的文官集团啊!

……

……

大虞主时空,太典山上。

陶小吴手中一团火焰正在虚空之间,没有半点燃料的熊熊燃烧。

陶小吴自言自语的道:“今日终于是我元神突破万石之力的日子了!”

在时空副本之中那么久,虽然忙着打天下,但是陶小吴却也还是没有闲着。

而是终于将自己的身体躯壳修炼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终于能够容纳万石之上的强大元神。

所以,这次回来,也是陶小吴突破散仙,成就地仙的时刻!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早已经在忍耐的陶小吴已经一步跨出,踏入到了琼树巫火的面前。

巫火早已经转化为纯金颜色,看起来不像是火焰,更像是一团光。

此时见到陶小吴,这团巫火生出了微微的喜悦感觉来,就连琼树也都轻轻摇摆,撒下一团团辉光。

第二十九章 灵脉第一百一十一章 鬼煞第十四章 水蛊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养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灵清净第六章 五气炼度第四十五章 宣传第五十九章 精锐第五十二章 穷则变第十章 地牢第三十三章 恐惧第三十六章 煞气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第四十八章 人道如火第八十九章 投降第二十四章 古代英灵第六章 清除第八十一章第十五章 上古苴良部落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灵?第四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徐中官第四十四章 登报,认输!第三十七章 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永兴第八十五章 道法清净第八十一章 秩序第四十章 共鸣第一百五十章 待客第二十二章 十步杀一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仁义礼智信!第十八章 圣灵第一百七十七章 寻人第六章 计划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道之火!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二章 炮弹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情第一百二十章 炼化度亡第三十一章 寒冰地狱第五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国家大事第十八章 招鬼第五十四章 大成鬼仙!第三十八章 云篆神章第五章 同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地动第八十二章 大赦罪鬼第十八章 无挂累而为洒脱第十八章 招鬼第四十章 紫薇陨落第二十四章 王大帅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这算是嫁接么?第五十七章 地煞!第二章 五气圆满第六章 撤离第七十七章 黑峒巫灵第七章 买地钱第三十八章 大火第五十一章 淅王太傅第一百零二章 亲疏第十七章 神灵第八十八章 内丹术第四十一章 铁桶第十五章 高人第四十二章 落魄第一百九十七章 复仇第二百二十五章 巫成第一百零四章 护尸使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事有蹊跷第四十章 共鸣第一百五十章 待客第八章 伏牛山第六十六章 力能扛鼎第一百一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寻人第九十一章 不为良相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伯护卫第八十五章 道法清净第二十章 蟊贼第四十四章 登徒子!第二十四章 仙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游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性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雾第五章 有些因果!第六十六章 献金第八十章 巫越之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事成矣!第八十四章 火炼第二十七章 土地!第九十七章 破空第六十五章 养兵第六十四章 以拖待变第七十三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凑巧?第七十六章 升仙玉玦第一百二十五章 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