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查案

回到楚王府,木梓衿先到自己的住处,匆忙地洗了澡,冲去浑身的汗水,又换了干净的衣服。出了浴室,看到放在桌上的弓箭,才想起明天便是去猎场围猎的日子。不知发生了这接二连三的事情之后,顾明朗等人还有没有兴致去猎场围猎。

但是事关赵知良,还有与西域各国围猎的安全,相比御林军那边就算不会事先安排去试探围猎,也会让人先去安排布阵,以保卫围猎当日的安全。

刚想躺下先休息,突然听到脚步声,似乎是有人进来。她起身,便见到红袖端着一盘饭菜走了进来。她将东西放在桌上,说道:“红线,这是王爷吩咐为你准备的,此时已经过了午时,若是饿了就先吃这些垫着。”

不吃不觉得,一说她便感觉腹中似乎空空如也,她立刻来了精神,坐到桌面,看了看菜色,一荤两素,还不错。

红袖一时没走,在她房间之中随意看了看,见她放在床上的针线,好奇的问道:“你还会针线活?”

“会的。”她含着米饭和菜,含糊地说道:“只是不精罢了,王爷让我给他做个枕头,就怕自己绣工不好,到时候会让王爷嫌弃。”

“枕头?”红袖好奇地问,“什么枕头?”

“就是那种睡觉可以托着脖子的,不容易落枕,里面填上草药,安眠又舒经活络的。”木梓衿说道。

红线将她裁好的布料拿起来看了看,说道:“这料子虽说是不错,可未免也太简单了些。王爷衣食住行,都十分的精致讲究,这样子的枕头,放在他床上,怕是有些煞风景。”

闻言,木梓衿将筷子一放,走到床前,“那怎么办?我是不会刺绣的。”

“我倒是知道京中有个绣娘,绣工十分不错。”红袖说道,“据说,那绣娘可以绣双面绣,京城之中,许多贵妇千金,都让她做绣活儿来着,不如,你也去找她帮你在这枕面上绣些花样?”

“贵妇千金啊?”木梓衿有些犹豫,“那岂不是很贵?绣一个枕面,要多少钱?”

红袖愕了愕,淡淡笑了笑,“这个我就不知了。只是……”她起身,别有深意地看了木梓衿一眼,说道:“我跟随王爷这些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王爷亲自让人做枕头的。若是换了别人,一定不会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如何讨王爷开心就好了,对吧?”

木梓衿依旧蹙着眉,疑惑地看着红袖,觉得她今日的话有些多。

匆匆吃完饭,又有小厮来请,说是让她立刻去善水堂。

楚王府布局精巧,也不故意奢华显贵,庭院之中春夏时节,并没有花团锦簇,不过偶尔几枝自开自放的花,日影斑驳,姗姗可爱,光影倾泻,疏影横斜,王府之内一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回廊水榭清风扑面,丝毫不觉得炎热躁闷,她到了善水堂之外,没有听到人声,一时猜不准到底让她来到底是为何事。

在外通报了之后,便听到宁无忧的声音,“进来吧。”

善水堂正厅,宁无忧端坐着,动作舒适,怡然自得。他旁边站着一个人,那人神色恭敬谨慎,动作端正,却有些拘束,些许弯着腰,面朝宁无忧。

“肖总管,坐吧。”宁无忧指了指他身侧下方的一个位置。

“哎呦,”肖总管受宠若惊,连连弯腰行礼,“奴婢怎么敢与王爷同坐,奴婢不过是传话的来的,站着就好了。”

“肖总管客气。”宁无忧敷衍的笑了笑,“皇上日理万机,少不得让肖总管辛苦些。”

“不妨事的。”肖总管笑得很是得体。

宁无忧又抬头看了看此时正走进来的木梓衿,说道:“这就是本王的女官,红线。”

木梓衿微微一愣,些许明白过来,这肖总管也许是来找她的。当下立刻行礼:“见过肖总管。”

“不敢不敢。”肖总管立即还礼,“红线姑娘是楚王殿下身边的红人儿,奴婢怎么当得起红线姑娘的礼。何况,红线姑娘久名在外,着实让奴婢佩服得紧。”

木梓衿询问探究地看了宁无忧一眼,宁无忧不过淡淡一笑,“肖总管,皇上有什么话让你转告?”

肖总管立刻看向木梓衿,说道:“奴婢来向红线姑娘传皇上口谕,”他正色,一字一顿说道:“皇上口谕,让红线姑娘协助顾将军及大理寺查办宋统领暴毙一事。”

说完,他又换了一副笑脸,“王爷,红线姑娘,奴婢的话带到了,奴婢还得回宫去伺候皇上,这就告退了。”

“等等。”木梓衿叫住他,“肖总管,为什么皇上会让我协助查理此案?”

肖总管愣了愣,看宁无忧的脸色,似乎并不反对木梓衿询问,便立刻说道:“奴婢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奴婢只知道,顾将军进宫与皇上说明宋统领的事情之后,便让奴婢进了殿,交代奴婢传话,让红线姑娘协助查办。”

木梓衿蹙了蹙眉,心底喜忧参半。喜的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查办这个案子,忧的是,不知道这件事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和隐秘。

她蹙眉,又问道:“是否是顾将军的提议?”

“这个……奴婢不知。”肖总管摇头,“当时奴婢在外殿伺候,并不清楚皇上和顾将军的谈话。”

“我知道了,多谢肖总管。”木梓衿欠身对肖总管福了福。

木梓衿轻轻地咬唇,看向宁无忧,“王爷觉得,这事情有什么蹊跷?”

宁无忧不过冷冷地勾了勾唇,眼眸之中却没有丝毫笑意,“若这是顾明朗的意思,那么,他一来是想让你破了此案,好让他尽快给皇上和御林军一个交代。二来……”他顿了顿,抬眸紧紧地看着她。

她只觉得他那一眼如冰冷的钩子一般,盯得她后脊梁有些发冷,微微退了退,小心翼翼地问道:“二来怎么样?”

他冷笑,起身,目光看向庭院,庭院之中幽雅深远,清致宁静,间或从树梢之上传来几声鸟啼,声音珠圆玉润,婉转悦耳。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管顾明朗到底是何目的,本王只提醒你,离顾明朗远一些,离顾家人也远一些!”

“……是。”她踟蹰疑惑,依旧顺着他的意思应声。

只是她刚刚答应了宁无忧,便接到顾明朗的邀请。传话的人是王府的管家,当时木梓衿也正在房间之中拿出自己的手札记录东西,很是庆幸这个话没让宁无忧听到。

按照约定的时间,去了顾明朗相约的地方。京城之内,渭河从西南至东北蜿蜒而过,河中画舫游船,犹如水上重楼,河岸勾栏酒肆,琳琅满目。河畔杨柳青青,映红锦簇。

她想不通为什么顾明朗会约她在这个地方见面。这里离王府又有些远,出门之前,便骑了那匹小红马过来。

到达之后,远远地看见顾明朗坐在河边一处柳树下,树下一家小吃摊子,摊子之上,阵阵白烟冒着响起。此时正值黄昏,月上柳稍,河畔灯光次第亮起,水声灯影,潋滟徜徉。

她下了马,走向顾明朗,将小红马拴在柳树上。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顾明朗一看见她,沉吟的脸色似乎微微放松,双眼也亮了起来,将小二刚端上的一碗汤饼放在桌上,说道:“坐下来,先吃点东西。”

她坐到他的对面,看了看他,开门见山,问道:“将军让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事?”

他朗声一笑,“非得要有事才能叫你?”

她一梗,也笑了笑,“将军相邀,我又怎么敢拒绝?只是,我猜,将军约我来这里,也多半是因为宋统领,或者顾小少爷的事情吧?”

“小二,”顾明朗转头看向在灶台边忙活的小二,说道:“在我碗里多加几块牛肉和一个鸡蛋。”

“好嘞!”小二应声答道。

木梓衿有些气馁,慢慢地拿着筷子吃汤饼,不得不说,这处夜景不错。看惯了京城夜市的繁华和旖旎,偶尔看看这风情柔美的河畔风光也不错。傍晚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三三两两,来来往往。河畔之上的小摊贩也多了起来,每个摊贩都买吃的,各有特色,而且,神奇的是,每种小吃只卖一文钱。

小二将顾明朗那碗汤饼端了上来,果然多了些牛肉和一个鸡蛋,分量很大。顾明朗二话不说,趁热吃了一大口。

爽快的吃下去之后,他才说道:“真是怀念在西北的日子,大声说话痛快杀敌,还能大口吃肉,不像如今,在这京城之中,一言一行都必须谨慎小心,一句话出口,说不定就会大祸临头。”

“既然如此,将军为何不请命去西北?”她问道。

“谈何容易?”顾明朗苦涩地笑了笑,“若是我回西北,西北军百万大军的兵权回到我手里,朝堂之上的人会放心吗?何况,如今边关战事并不吃紧,就算我去了,也不过零星地小打小闹而已。”

听他语气,似乎充满了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