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北京向文社

1997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是香港终于回归了。但是促成香港回归的那位伟人却去世了,他没有亲眼见证香港回归的那一刻,可悲可叹。

中国社会一切都处于巨变期,经济也插上了翅膀开始腾飞,短短数年之后,便已取得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成就。经济是一切文化娱乐的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娱乐业迅速增长。

这一年,现象级电视剧《还珠格格》开拍了,明年上映将引发一波狂潮,另外各大电视台的娱乐综艺节目也有了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以湖南卫视为首,这个曾经在90年代只能为猪饲料拖拉机打广告的小台,在短短数年时间竟由此成为了一代巨擘。

这一年,娱乐业开始萌芽,有先行眼光的人赚了个盆钵体满,或许就是连这些人都不知道老百姓对娱乐的需求是有多么庞大,以至于娱乐业在其后短短十几年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北京向文社这颗种子终于渡过了它最危险的寒冬,迎来了春天,开始生根发芽了,也迈开了它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第一步。

现在已经是立夏了,北京也燥热起来了,田佳妮不在北京,她去了湖北跑演出和帮当地的拍的一个民国戏做配乐。

立夏,何向东是在北京过的,就在向文社园子里面,虽然是过节,园子里也没人放假。虽然是自由职业,没人管,上下班随意,可是压力是真大。

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到了周末就是真正放松一下了,老板给你放半天假都开心的不行了,因为你知道你就算放假,这个月的工资还是固定的。

自由职业却不一样,像何向东这样,他要歇上十天半个月的谁能管他,可他是一天都不敢歇,反而提醒吊胆的担心观众问题,人要是来少了,他们就得饿肚子。

不过今年还算好,每天观众都能稳定在四十到五十左右的人数,但是现在的票价已经提上来了,10元一张,所以现在一个月也有万把块钱的收入了,这看起来是挺多的,但不要忘了还有房租这一道天堑拦在前面,交完房租基本不剩什么了,现在算是不至于倒贴了。正如张文海所说的那样,一切都在变好。

向文社这边也经常出现一个串场的新演员,他叫郭庆,范文泉的徒弟,何向东的师兄。

去年何向东在郊县跑穴赚钱,园子里面实在是忙不过来,郭庆才被范文泉叫来帮一下场子的,原本还不怎么乐意的,可说了没几场之后就上瘾了。

这里氛围太好,没人管他说什么,观众也爱听,现在给他量活的就是他师父,包括前段时间何向东和张文海去天津,也是郭庆帮着撑场子的。

之前向文社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郭庆全是义务劳动,真正是帮场子的,现在情况好一些了,也能有些剩余了,何向东也硬塞给郭庆一些钱,年轻小伙子正是各方面都需要钱的时候,不能白让人家忙活。

拿的也不多,也就拿个二三十,偶尔观众人多,也就拿个四五十。现在的郭庆也不像小时候那样眼高于顶,拿鼻孔看人的那副让人看了就想揍的死德性了。

这些年也算是被磨练出来了,现在很和善,脸上总有笑容,而且也很好说话,人也很老实,非常随和,跟幼时的他真是判若两人。

今天他也在园子里面,他拿出一个铝制的饭盒来,递给了何向东,说道:“我们北京人立夏都吃春饼,这是我妈做的,你尝尝看。”

“哎,谢了,师哥。”何向东接过饭盒,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春饼,用的是烫面薄饼,又光又滑,因为是带过来的,这已经是包好的,里面包了韭菜、豆芽、肉丝、笋丝、冬菇、韭黄。

特别香,烫面薄皮软中带韧,春饼里面的菜很新鲜,很脆,咬下去咯吱作响,里面还加了郭庆家里特制的甜面酱,微甜带咸鲜,春饼挺清淡的,但是味道很好,吃多了也不腻,这才不一会儿,何向东就吃下去好些个了。

何向东砸吧砸吧嘴,又吮吸了一下沾上面酱的手指,倒是一点不觉着脏,也不顾及形象,反而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郭庆倒是笑了,说道:“你现在这形象可是够呛啊,吃春饼怎么吃成这幅德行了啊?”

何向东笑着解释道:“不是有那句老话嘛,吃饼不吮指,不如吃麻花。”

“哈哈哈,什么乱七八糟的啊?”郭庆大笑:“你再这样吃下去,这一身肥膘可没地方放了啊。”

去年条件艰难,何向东骑自行车早出晚归,肚子里也没油水,确实瘦了不少,人苗条很多,今天条件稍微好一些了,何向东就跟喂了加激素的猪饲料似得,体重蹭蹭蹭地往上涨,现在可圆乎了。他笑着对郭庆道:“你懂什么,我这一身膘直接证明了我国政府的执政水平,你这样的可是属于被旧社会三座大山压迫的那种啊,赶紧回屋呆着去,别出来给我们国家丢人啊。”

郭庆现在很瘦,瘦高瘦高的那种,属于面无三两肉的那种,笑起来更是面颊深陷,也是演不了偶像剧的,弄喜剧倒是挺有喜感的那种,偶尔去抗日剧里串演一下梳个中分头的猥琐汉奸也挺凑合,何向东一直说他是本色出演。

郭庆道:“好了好了,不闹了,说点正事吧。”

何向东也正经下来了,沾满口水的手在衣服上随意擦了擦,道:“说吧,什么事?”

郭庆一脸嫌弃地看着何向东,嘴角抽抽了好久才说道:“我觉得我们园子里面的节目安排有点问题,一般都是当天早上才弄得节目单,有些时候甚至没有,上场了才决定说什么。当然了,看人下碟,看菜吃饭,对什么观众演什么段子,这个道理我懂,但是这样不太利于吸引更多新观众进来。”

何向东稍加思索了一下,觉得好像挺有道理的,追问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吸引新观众?”

郭庆道:“我们应该弄一些专题演出,就跟各种专门的博物馆一样,最好是弄一些大众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与时事挂钩的专题,这在广告学上叫做……嗯……对,就那个。”

何向东没笑反而瞪大眼惊愕问道:“这是你想的?”

第五十六章 其实我没私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壮大第六百零五章 卖估衣(恭贺哈利波特yy荣升盟主)第五十九章 文王卦第四十一章 来一场真正的传统相声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四大世家第二百二十章 追求和责任第三百八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八十八章 让向文社关门歇业第二百三十九章 没有看点第三百三十八章 福寿全第八百零九章 勇敢和退缩第三百八十五章 何向东的节目被毙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公和歌厅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只是退休老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持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学电台第一千二十九章 我懂事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一百五十七章 专题第二百六十一章 想师父了第三十四章 战书第八百二十一章 小孩第六百五十一章 观众不走,我们绝不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两个新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你真是大明星第二百章 教徒弟第六百零二章 农民乐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脸要钱?第三百零九章 团里的决心第二百六十章 翻江倒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气场第四百六十一章 这两人是谁?第五百六十章 大干一场第一百零一章 梦黄粱第四十八章 卖五器第二十五章 相声艺人的自我修养第七百三十七章 春晚正式开始第六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小高第九百八十三章 网站坏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会议第八百七十四章 山字科招生第三百九十四章 何向西的传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轮明月照西厢(大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谈崩第三百九十五章 气度从容第三百七十五章 曲协会议第九十章 师承第六百二十二章 愣神的大胖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看看能耐再说第一百章 站脚助威第九百一十二章 翻四辈第六百一十一章 马老师打援第七十六章 数来宝第八百七十二章 孤独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还有我第九百三十一章 我值这些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变好第三百七十五章 曲协会议第一千零七章 第一步第二百一十三章 传统的本子没这个啊第八十五章 学聋哑第一百七十九章 许干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八大吉祥第八百八十二章 唱歌第七百七十三章 计划搁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不输他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为钱第一百三十二章 为什么不说啊第八百七十七章 拜师第八百三十九章 欢笑不死,相声不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这样不行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要干嘛第九百七十章 不眠夜第九百二十一章 世上再无全本大实话第七百一十二章 全都跑人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当行论(2)第五百六十章 大干一场第二百六十七章 为什么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爆京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与时俱进的饭店第七百零三章 欢迎来BJ第七百八十五章 巨星第一百零六章 故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证据曝光第七百章 面试第五百二十九章 徒弟第三百一十章 舞台事故第三百三十九章 福寿全(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曲艺界的震动第八百七十三章 2007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相声史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是什么鬼第四百一十七章 又来一位祖宗第七百零一章 陶方白和白定堂第二十二章 江湖第二百零六章 杂学唱第七百二十六章 絮叨的老头儿第八百四十五章 红色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