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向文社的大事

至于家谱里面没有自己名字,何向东也闹明白了。艺人拜师学艺有个程序,叫摆支,类似于后世的新闻发布会。

在拜师的那一日由徒弟出钱摆上几桌,不需要大张旗鼓,有这个形式就可以了,然后请来引保代三位老师,递门生贴,互赠礼物,这就算是纳入门下开始学艺了。

这是第一次摆支。

等学艺期满,徒弟再给师父效力几年,也就到了艺满出师的时候了,在那个时候会进行第二次摆支,这一次就会广邀同行长辈,大操大办,师父也会在宴席上正式宣布徒弟出师,以后要在江湖上闯荡了,请各路朋友们看在师父的面子上照应一下。

这叫双摆支。

双摆支之后,徒弟正式艺满出师了,以后修家谱的时候,师父才会把徒弟的名字放进去。

何向东的情况便是如此,他早年便离开了张阔如去闯荡江湖了,也没有进行第二次摆支,十几年都没见面了。他便以为自己这种情况应当算是出师了,师父也应该把自己的名字录入家谱了。

可哪里知道张阔如一直认为他还在学艺,还在等着有一天能够再相见,能再续师徒情缘呢,也就没有一直给他放进家谱中,但其实何向东的资料已经送去门内修家谱的负责人那里了,若是张阔如此生无法再见何向东,那何向东的名字也会归在他张家一支,算是给他一个出身了。

艺人行内有很多老传统,也保留了一些江湖气,像相声啊,评书啊,都讲究师承门户,你没有师父,同行会看不起你的,这种无门户的艺人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海青”。

艺人行当里面特别重视师承关系,师徒父子,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师门长辈的地位和尊严,你不拜师,人家是不会把本事教给你的。

每一门艺术里面都有很多窍门和秘诀,单靠你自己摸索是绝对不行的,只能靠师父教,而且是手把手的教。

学艺其实不适合大班上课,他只能是一个师父领着几个徒弟,一一说活,讲解,带着一起表演,跟大学的研究生导师类似。

很多人批评传统的师承关系如何落伍,老套,是封建的糟粕,但恰巧就是这样的封建糟粕却培育出无数响当当的大角名角出来,传统曲艺戏曲更是兴盛一时,受到无数人追捧。

可现在呢,引进现代化教学方式,大办曲艺学校,培养出来几个大角名角出来了?传统曲艺传统戏曲更是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何其悲哉!

_ ttКan_ C○

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却被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封建糟粕虐的体无完肤,问题出在哪里?值得深思。

千万不要说是艺术被时代抛弃了,艺术是不会错的,也永远不会过时,过时只有艺人。你说传统艺术不被现代人接受了,那只是你艺人表演的传统艺术不被接受罢了,而不是这门艺术。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是这门艺术不被现代社会接受了,你艺人就不能改吗?传统艺术也是经历过无数次修改的,你到现在就不能改了吗?就眼巴巴看着吗?那要你艺人干嘛?

一门艺术想要振兴想要复兴,要靠国家,要靠社会,要靠观众,要靠机缘,要靠运气,需要仰仗的东西很多,但归根结底是要靠艺人本身的。

艺人完了,这门艺术也就完了。

也幸好向文社里面的艺人一直在努力,努力把最具魅力的相声带给观众,也一直在努力探求观众喜欢的相声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向文社里面也发生了好几件大事,第一件便是吴萧离开了,这个嘴上没有半句人话永远沉浸在自己世界里面的家伙走了,走的很突然。

在吃晚饭的时候,毫无征兆地突然说了一句我该走了,然后连筷子都没放下就跑了出去,便再没有回来。

щшш● ttκд n● c○

来的很突然,走的更突然,若不是明白他的心性,何向东一定认为这人是疯了。

吴萧一直在追求心中难为被外人理解的理想,何向东也并不明白,但还是尊重他的选择。

遥敬一杯酒,祝他……唉……也不知道应该祝愿他什么,祝他身体健康吧。

第二件大事,是一件大好事,张阔如正式进驻向文社,说评书,不多,隔几天表演一次。而且他严令何向东不许把他的来历说出去,连真名都没挂,只写了一个张闻风,张阔如自号闻风先生。现在有很大一部分观众都是冲着张阔如的评书来的,园子里面演员也算是真正见识了当年金口银舌的风采。

说书人在说完一段之后,都会留下一个扣子,好吸引观众下次来看。扣子是留下了,但是张阔如却好几天不露一次面,观众心里都跟猫爪子挠似的,经常跑过来问张先生到底什么时候再说书。

何向东只能是无奈苦笑,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事完全得看人家的心情。

田佳妮也往园子里面跑的勤,有时候也上台唱一段大鼓,效果很不错,观众很喜欢。

这些老艺术其实并没有被观众抛弃,爱听的人还是很多的。

第三件事,远在上海的方文岐也给何向东送来了一份大礼,他请了一位南方的相声艺人进京加入了向文社,那人叫李泉江,三十来岁了,比何向东年长,但是是跟何向东是一个辈分的。

何向东也试过他的基本功,也让他上台表演了几次,是一个有实力的相声演员,何向东也看出来这位肯定也是在地上捡过钱的艺人,功夫很深。

最关键的是,李泉江的人性很好,见人永远是乐呵呵的,也没有什么脾气,吃什么,睡哪里都无所谓,可给何向东省了不少事。

何向东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师父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自己,很是感动,当即就想马上跑到上海去探望师父,可是却柏强却说他师父肯定不会愿意的。

无奈之下,何向东只能试着给师父写信,师父也回信了。尽管师父心里的坎儿还没过去,但至少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想要让师父彻底放下心中的负担,看来只有自己凭借着相声闯出一片天地的那一天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不想解释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站演出第二百五十一章 普通话和相声第二百六十一章 想师父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挖坑大法第五百二十一章 老滚刀肉第六百九十七章 洪晓鹤第一百二十六章 扶持一把第六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小高第三百零七章 这孩子就缺机会了第一千一十章 出柜第四百七十章 白沙撒字,艺压群雄第五百二十五章 魔女的报复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爆京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是敌是友?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不要说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不想解释第九百七十一章 当行论第四百二十二章 纠结的何向东第九十五章 我请您听相声第一百九十一章 猛虎出闸,恩师归来第九百二十五章 夜风起第四百八十六章 所谓坚持第五百七十二章 红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红色艺术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江湖义气可不行第八十六章 学聋哑2第七百九十一章 强吻第四百一十章 吃饭第九百九十五章 新时代第五十五章 到天津第九百九十章 有钱的薛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咱们今天说三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救场第八百九十二章 嘚瑟第九百三十八章 要懂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陶方白上场第二百六十一章 想师父了第八百零三章 无可奈何和咎由自取第四百六十四章 下了一个疯狂的决定第二百零七章 失传了的竹板书第七百八十章 候考第九百八十七章 老外黄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专题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生气哦,可是还要保持微笑第七百六十章 撞在了一起第一千二十一章 大坑第五百三十章 一靠打,二靠饿第九百四十章 福如东海第七十六章 数来宝第三百二十七章 你有完没完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师辞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室大总管第三百三十二章 学外语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师传艺第八百九十九章 你还跑的了?第一千零八章 赵老师第一百八十九章 麻烦事第三百章 夜宿工棚第二百五十章 跟在家一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师传艺第二百七十五章 转换自如,完美结合第八百二十八章 并不兴奋的夺冠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变好第四百二十七章 在行家面前说相声第七百三十八章 何向东、薛果上场第二百七十章 拿相声当命的何向东第九百一十五章 谁吃亏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力捧蔡生意第九百五十五章 真乃神人也第二百一十五章 还是你厉害啊第三百零一章 你到底要不要好好准备啊第七百三十章 神秘人的电话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大世家的支持第三百八十五章 何向东的节目被毙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比一场第六百七十四章 媒体炸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与我何干?第五百六十章 大干一场第二十五章 相声艺人的自我修养第四百五十五章 挖坑大法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切都挺好第九十五章 我请您听相声第三百七十五章 曲协会议第六百六十六章 梦想和现实第七百五十六章 访问学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管杀不管埋第一百六十章 小乞丐(为美男子夏里半城盟主贺)第四百九十章 刘青阳的到来第六百二十一章 天价票第四百章 太传统了第一千零四章 气魄极大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留人话柄第三百四十二章 这是什么鬼第四百一十七章 又来一位祖宗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审第六百五十六章 返场第四百五十六章 评书一门的半壁江山第十二章 坑蒙拐骗第四百七十七章 排位之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