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妮儿

相声贯口里面的韵律韵脚都是有规矩的,比如百需要念成bo(第四声),白要念成bo(第二声),还有报菜名里面一道菜江米酿鸭子,酿要念成rang(第四声)。

说也奇怪,刚前面还一脸苦色的何向东,真正入了活儿之后倒是眉飞色舞,半点不露怯,手舞足蹈配合肢体语言来描绘战斗场景:“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赵云单人独马,闯进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曹孟德山头之上见一穿白(bo第二声)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得曹营一语未发,今日一见赵将军马落陷坑,堪堪废命,口尊:“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

何向东一回头,瞪眼凝眉绷脸抿嘴,使出曹操的相儿来:“曹操言道:‘正是。”

再回身拱手屈身,做出徐庶形态,道:“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

何向东再扮曹操,伸手下令:“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那赵云一仗怀揣幼主,二仗常胜将军之特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

“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在后面紧紧追赶,追至当阳桥前,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放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只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上,曹操忙问夏侯惇:‘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张飞,一……莽撞人。”

“曹操闻听,大吃一惊,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曾对某家言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一观那莽撞人武艺如何。”

“青罗伞盖撤下。”说到这里,何向东偷了一口气,神情一凝,接下来一段便是整个贯口最快的阶段,而且是越来越快,对他也是一个挑战,但见何向东嘴唇皮上下翻飞,语速极快,咬字却极为清晰。

“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韧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颌下扎里扎煞一副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云罗伞盖花冠于长,身披锁字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足蹬虎头战靴,胯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且听真,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

这一番贯口使下来,何向东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了,可见是卖了力气了。何向东一手负在身后,另一只手并出二指指点而出,来了一个极漂亮的收尾:“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好。”师父方文岐比出大拇指,夸赞了一声,也不得不夸赞,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能把八扇屏的莽撞人说到这个地步已经实属难得了。

何向东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得意地笑道:“怎么着,爷们儿这活儿使得不错吧。”

方文岐点头赞同道:“得亏你有一个好师父啊。”

何向东一脸嫌弃,他平时练功可没少下功夫,就拿赵云骑白龙马手执银枪来说,但这一个动作,何向东就练了不下万次。

胯下骑着一个长板凳,手上还要拿着长棍,演出骑马打仗的样子。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弄上一两分钟可能还觉得有点意思,但是一整天,一整个月呢,腿都得磨破了,还有师父拎着棍子在旁边站着,动作不标准就是一棍子下去,艺人学艺都是非常辛苦的。

像以前有些相声艺人为了演好这些人物和打斗,都是向武师拜师学艺,是真正学把式的,足可以见艺人作艺的讲究。相声里面也有文活和武活之分,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不过,何向东现在心思却不在作艺上面,头时不时往后大门的方向看。

方文岐心中好笑,也知道何向东要干嘛,当下就直接说道:“行了,别看了,想找你的童养媳就找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好嘞。”何向东应承了一声,便兴冲冲往门外跑去。

“这小子。”方文岐咧嘴一笑,背着手,嘴里哼着小曲儿,一步一晃往屋里走去。

何向东出了门便撒了欢狂奔起来,一双小短腿倒是飞快。

84年的天津郊县交通根本不像后世那么拥堵,那个年代汽车可是个罕见的物事,所以小孩儿在路上撒欢也不用担心什么,留神点自行车就行。

何向东和他师父住在县城东,靠近农村了,算是当时的郊区吧,地上是黄泥铺成的路,还在上面用长方形的青石板拼起来。这种老路晴天倒是还好,一遇到下雨天那可就遭罪了,出门一趟能顺二斤泥回来。

一溜小跑之后,何向东来到一个老式的农家小院,也没进去,非常熟悉地往边上一蹿,跳上一个石墩,垫着脚往里头看。

里头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面前摆着一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竹架子上,小姑娘一手拿着木质的匀板,一手拿着竹制的鼓签。

嘴里唱道:“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唱的是京韵名家骆玉笙的代表作《剑阁闻铃》,唱京韵大鼓的那个小姑娘叫田佳妮,是何向东新交的小伙伴,因为比何向东大两岁,所以也一直被方文岐戏称是何向东的童养媳。

在小姑娘对面还站着一位老头,跟方文岐那副邋遢的样子完全不同,这老头穿着讲究,长衫马褂,足蹬布鞋,头发根根往后倒梳,一丝不乱,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很有老派知识分子的样子。

老头叫柏强,是田佳妮的师父。

第九百九十章 有钱的薛果第二百七十三章 狂妄第九十八章 我想骂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老大,这不对啊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为钱第五百零六章 顾柏墨的出色接话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爷爷第一千零七章 第一步第四百四十七章 江海的竹板书第一百一十一 分别第五百二十章 老将出马第三百零五章 我长得帅怪我啊?第四百四十章 新的卖五器第一章 津门学艺第八百九十六章 我来教第六百一十三章 倔驴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老年第一百零八章 越来越不好干第七百六十三章 相声曾有大师第二十七章 艺人聚会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只是退休老人第一百零五章 老板女儿第六百三十四章 于是乎第四百六十七章 门柳儿第一百零八章 越来越不好干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年旧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赚钱第三百七十四章 没人相信第九百零八章 现在的小高第五百七十章 黄牛第九百六十五章 岂能不火?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第九百四十七章 翻云覆雨高秉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鄙人江一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什么才是中国口技第九百八十八章 一代名伶第八百七十六章 进击的保安队长第七百一十四章 就是一个小小的学徒而已第六百九十五章 小高上场第一百四十四章 起色(为红莲公爵盟主贺,破费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都会什么呀第十章 外行人的相声第七百二十七章 怎么说这出?第三百七十四章 没人相信第一千一十九章 谢谢提醒第八百八十六章 糖尿病第八百七十五章 进击的大堂经理第七百五十二章 还是朋友第六百七十五章 舆论发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父师父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字发音第二百零七章 失传了的竹板书第一百二十章 难言的默契第五百六十四章 垫底王变一哥第七百一十二章 全都跑人了第三百一十章 舞台事故第五十六章 其实我没私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看明星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相声界第四百零二章 总有一天他们会求着我们上春晚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容纳各方技巧的何向东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四大世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代名家-傅盛第九百五十五章 真乃神人也第六百九十八章 苦心人,天不负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让播的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笑相声团的高手第八百零八章 三次相逢第三百一十四章 问题第九百九十一张 我的儿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曾经故人,恩怨情消第七百五十九章 唉……第三百四十九章 师傅经第七百九十九章 张先生上场第二十六章 相声艺人的自我修养2第四百四十三章 宿敌第五百二十六章 怂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让向文社关门歇业第四十七章 都是为了艺术第四百八十八章 离开第七百四十二章 菜饱驴第一千零六章 抛诸脑后第三百三十五章 观众来了好多啊第二百一十九章 顾柏墨第八百八十五章 许阳小朋友第二百一十八章 向文社现状第五十三章 送别礼物第三百九十二章 逼的他们走投无路第五百六十章 大干一场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审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字发音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老年第五百六十三章 第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录制评书第二十七章 艺人聚会第二百四十二章 铡美案第四百五十九章 入摆知第三百八十二章 你师父是谁第八百七十章 最后对决第九百二十章 不能忘本(谢天云哥哥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