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放大招

出了门的何向东直接奔了北京台,一番长谈之后,何向东匆匆又赶往了北京向文社,拉着向文社老老少少就开始长谈了起来。

办公室内气氛一片凝重,何向东的那些徒弟们隐隐觉得有大事情要发生,但是何向东的徒弟里面现在也只有老大和老二有资格进去商议。

其他徒弟也就老三现在刚能上场说上几段,其他人连上场的资格都没有,就更不要说进去商量了。

这场商议一直商量到下午,连午饭都是高刚龙和陈博两人打包好给他们送进去的。

下午场的演出是在下午两点钟开始的,一直到下午一点半中,这些人才陆陆续续都出来,但是众人神色都有些凝重。

就连见惯了风雨的张文海和范文泉两位老爷子都面色沉沉,神色凝重。

演出在继续,向文社火爆依旧,媒体依然是跟风报道,不管是报纸还是广播亦或者是电视台,何向东三个字频频出现,何向东在北京可是好好出了一把风头,火爆京城三个字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娱乐圈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这里人是全是冲着扎热点去的,哪里有热点,哪里有话题,他们就会往哪里蹭。

现在就有不少媒体请了不少媒体专家来评论何向东的相关事迹,注意这是媒体专家,不是真正的专家,砖家一词也是打这里兴起来的。

当时就有不少社会学媒体专家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谈论,说何向东的走红只是社会的一个不必然的现象,是在当前草根文化下盛行的一个体现。

何向东的走红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他势必会跟其他草根明星网络红人一样,在短短数月时间就会被观众遗忘掉,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社会现象罢了。

还说何向东这样的社会现象不是少数,以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像何向东这样的草根红人,但无一例外,这种走红都是不持久的。甚至有不少媒体专家说何向东的走红都过不了三个月。

何向东自然也是知道这些言论的,只不过他并没有在意。因为这恰恰是他走红的最好证明,只有有名气了才会被人评头论足,不论人家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作为一个艺人,最不应该惧怕的应该就是被人品头论足,艺人就是要自己置身在大众视野之下,至于大众会对这个艺人做出什么样的评价,那就是大众的事情了。

一个正常的艺人,一个健康的艺人,他所得到的评价一定是多面化的。一面倒的好评或者差评都是不正常的,孔子曾经说过“乡愿,德之贼也”,何向东从来不介意别人对他的差评,该支持的那部分人支持他就好了,其他人,管他去死。

至于那些媒体专家的意见,何向东更是嗤之以鼻。艺人想要成名立腕,得有三分实力六分运气和一分的贵人扶持,他之前所欠缺的就是运气和贵人扶持罢了。

而现在终于补齐了这些短板,他红了,接下来就要看他的实力能不能守得住了,所以别看实力只在这其中占了三分的比重,但其实这三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三分实力,你是守不住的腕儿的。

手艺人凭能耐吃饭,何向东对自己的实力自然是自信的,论实力,他不怵任何人。三个月就会被大众遗忘,这种论断,不过是一个笑谈罢了。

……

赵峰华他们的阴谋没有达成,他们的举报并没有奏效,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

在向文社演出期间,他们经常扮作观众混入里面,拿着录音机把向文社的相声录下来,然后带回家逐字逐句进行分析,对里面的一些包袱段子,夸张化扩大化,再度举报上去,但无一例外都石沉大海了。

赵峰华都懵了,完全不科学啊,他们已经无比危言耸听了,可是文化局怎么还是这么淡定如斯啊,赵峰华他们天天在家里诅咒这帮不作为的官员。

赵峰华他们也没什么大能耐,在相声圈里面他们勉强还能算上是个人物,可是放在整个娱乐圈里面,他们就狗屁不是了,也动用不了什么资源,就只能搞搞这种阴诡把戏。

赵峰华倒是在电视台还有文化部门也有些熟人,可是目前都派不上用场啊,何向东现在炙手可热,电视台都想找他合作,哪里肯理会赵峰华啊。

至于文化部门也是一样,县官不如现管,天桥那边的文化部门不解决,别的地方也没办法,再说赵峰华的能耐也没有大到让更上一级的领导强势干预的地步。

赵峰华暗自咒骂了好久,何向东也纳闷了好久,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边调来的新局长居然是徐四海。

当年在老向文社时期,徐四海就在那边的文化局工作,也帮助了向文社许多,只是那时他还没当上局长。

没想到好几年过去了,徐四海居然升任局长了,还调到了自己这片来了,难怪向文社在遭受恶意诽谤的时候,还能安然无恙了。

……

何向东这段时间都快忙晕了,向文社里面要跑演出,又要筹备后面的大行动,还要跟电视台商议电视节目,广播报纸那边他也没少去联系。

他都快忙吐了,每天晚上都是要凌晨才能回到家,第二天一早上又要出门了,田佳妮都心疼的不行了。

可是现在也没有办法,向文社也是刚红不久,何向东连个经纪人都没有,他这个公司老板手底下也没有行政团队,所有事情都得靠他自己跑,他能不累得吐血吗。

何向东自己也心里也有计较,再过些日子,经纪人还有向文社的行政团队就都要组建起来了,也是时候了。

就这样忙活了小半个月之后,一则消息震撼了大半个北京城“向文社濒临失传相声专场演出于三日后开始,连续上演一周,十四场’。

这则消息通过电视、广播、还有报纸等媒体北京城铺天盖地地宣传,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一代坑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子的清晨第八百三十七章 这就是社会价值第四百三十二章 从哪个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狠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观众不走,我们绝不走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标天津第八百七十八章 拜师2第一百三十章 开业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有招没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带新第二百三十六章 谢谢你,很抱歉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没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时无两第一百三十一章 穷穴埋没大英雄第三百三十六章 最后一个群口第一千零一章 宁枷第一千三十章 跪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吴爷第二百零八章 全都是失传曲种第四百二十四章 竹板书的传人第八百零九章 勇敢和退缩第一百三十九章 震撼(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五章 何向东的节目被毙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年旧人第九百七十章 不眠夜第一千零一十章 成功第九百七十三章 当行论(3)第一百七十九章 许干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何向西的传说 重第七百九十六章 你真是大明星第八百一十三章 曹达瑞第九百九十八章 这几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年轻人好狡猾第六百四十五章 懵逼救场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师辞世第六百零七章 无眠之夜第四百六十章 为师父争一把第一百七十八章 老老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终于结束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潮涌动(谢跃马天山的盟主)第二百零五章 太没道理了吧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去天津第六百九十四章 方文岐相声研习社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子的清晨第九百九十六章 柳活儿第十一章 站在人堆里说相声第三十九章 有种直接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是啊,是啊,何老师太累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侯三爷很纠结第七百八十九章 万里挑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这就是社会价值第七百二十三章 不妨一试第九百一十章 只此一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挨打第二百章 教徒弟第七百四十章 太吓人了第四百五十章 杜岳峰的心惊第五十三章 送别礼物第三百一十章 舞台事故第四百六十章 为师父争一把第四百二十一章 不光说相声可以吗?第九百九十四章 传承第八百七十八章 拜师2第一百八十章 艺术是不会错的第六百六十八章 心间那口气松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回向文社第五百三十三章 鄙人江一生第三百零四章 什么样的主持人实体书第二册上架销售了。第四十章 你们俩也得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我不想解释第九百二十二章 暗潮涌动(谢跃马天山的盟主)第二百二十三章 试试活儿吧第八百五十二章 我叫高有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2007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师傅经第九百一十二章 翻四辈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纠结的何向东第五百零八章 财迷再现江湖第十九章 八扇屏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平年第七百二十四章 我来搞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个智障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第五百七十一章 孙刘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更名第三百五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我请您听相声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捞过界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短信第六百一十四章 商演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高捧起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方的合作伙伴第三百六十一章 侯家人的担当第三百一十六章 看你以后还有没有脸再说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你真是大明星第九百章 师父第三章 太平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