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七、司马尚战亡

及至傍晚时分,石邑城内的赵军在坚持了一天一个白天之后终于坚持不住,东门被魏军顺利攻克。

“将军,东门被魏军攻破,咱们还是赶快逃吧!”副将有些胆丧,急忙向司马尚建议道。

要说这个副将平时作战也是极其英勇之人,今日更是杀了不少的魏军士卒,可真到了城门被攻破之际,这员副将原本的雄心壮志顷刻间便消散的一干二净,此刻想的只是如何能够尽快逃出石邑,逃出城外四十万魏军的围剿。

“逃?”司马尚看了一眼自己的副将,语气轻蔑道:“又能王哪里逃呢?四周的出路都已经被魏国堵住,你告诉本将,我们要往哪里逃?”

副将咽了一下口水,眼神有几分闪烁:“将军,要不咱们投降得了!”

闻言,司马尚有些难以置信,心想:“这还是平日里那个英勇善战的副将吗?怎么而今变成了这幅模样?”

可此时副将又继续道:“只要投降魏国,咱们就能活命,只要投降了,咱们至少还能做一个富家翁,将军,您要好好想一想啊!”

司马尚我这剑柄的手禁不住紧了紧,眼神中充满了冷冽之色。拔出腰间的长剑指着副将的胸口,一步一步的靠近副将。而副将更是被吓的连连后退,口中大呼着“将军饶命”之类的话。

可司马尚却不听不闻,手上一疾,长剑贯穿了副将的胸膛。

抽出长剑重新放回腰间,司马尚喊道:“亲卫何在,随本将前去东门堵住缺口!”

“诺!”

四周不时响起微弱的声音。

而司马尚在说完这话之后,便一马当先的向东门疾驰而去,而其身后,只有不到百余名亲卫跟随而去,至于其余近四百余名亲卫,都已倒在了城头之上,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司马尚的到来为时已晚。

此时,已经有大量的魏军士兵涌入了进来,放眼望去,无论是城头上,还是城墙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魏军士卒。

而司马尚却凌然不惧,大喝一声:“杀!”

便义无反顾的手持长矛,骑着战马向魏军冲去。

身后的亲卫似乎也被司马尚一往无前的勇气所感染,赤红着眼睛向魏军冲来。

“哼!”

“不自量力!”

东门的城头上,正是校尉靳歙。

靳歙本是齐地冤句人氏,因屡立战功之故,被升迁为校尉之职,可谓前程远大。此时靳歙见司马尚只带了百余名亲卫就冲了上来,心中很是不屑。

“来人,将我的弓箭取来!”靳歙对身边的士卒吩咐一声,眼睛便开始一眨不眨的盯着城下的司马尚看去。

只见司马尚冲进魏军之中后左突右冲,不少将士都成为了他矛下的亡魂,不到片刻时间,身边的魏军士卒竟然不敢再靠近于他。

“果然有几分本事!”此时,靳歙对司马尚的印象改观不少,以往靳歙只以为司马尚只是凭借着李牧的光辉,这才成为了赵国的大将。不想今日司马尚竟然表现的如此英勇,令靳歙这员魏国将校也是钦佩不已。

即便靳歙内心很是钦佩司马尚的勇气,可毕竟双方分属不同阵营,拿起弓箭的靳歙仍旧义无反顾的拉弓向司马尚射出了这一箭。

而此时司马尚仍旧在城下大杀四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城头上的冷箭。

而待司马尚意识到城头有人向自己放冷箭之时,为时已晚。疾驰的箭矢距离司马尚已经不足五步之遥,司马尚想要躲避,可却已经来不及做任何动作,箭矢便飞快的射向司马尚的胸膛。

情急之下,司马尚身子急忙一倾,躲过了这致命一击,箭矢被扎入左臂腋下,痛的司马尚不禁打了一个冷颤,从站马上滚了下来。

而四周的魏军士卒见此情形,哪还敢犹豫,急忙持着长矛亦或是长戈向司马尚砍去。

在坠马之时,司马尚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身子刚刚一落地,司马尚便来了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滚爬起来,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可即便司马尚的动作很是迅捷,仍旧避免不了的使身上多了几处伤口。

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司马尚拔剑向涌来的魏军士卒砍去,一边砍一边缓慢的向后退却。

司马尚偷偷的打量着四周,发现放眼望去,竟然已经见不到一个赵国士卒,司马尚的心顿时便已经凉了一半。

至于跟随司马尚而来的百余名亲卫,早已在接触魏军之时,便已经被魏军消灭了个一干二净。而其余一众赵国将士,英勇顽抗者已死,胆丧者或退却,或早已在魏军攻破城门之时便已经投降了魏军。

“我还不能死,城内还有两万多将士,还能抵抗魏军一段时间!”凭借着强大的信念,虽然孤身一人,可司马尚却生生的在魏军的人海之中奇迹的没有倒下。

“都让开,让我来!”靳歙看不下去了,大喊一声,便从人群中挤进了司马尚跟前,手持长矛对着司马尚冷笑一声,便举矛向其狠狠刺去······

终究,司马尚没有抵挡的住靳歙的一击,长矛被狠狠的刺穿了司马尚的胸膛。

司马尚难以置信的看着胸前的长矛,感觉自己体内的气力正在飞速的流逝,不由长啸一声,浑身无力的倒了下去。

“速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喊‘司马尚已死,余者投降不杀’的话。”见司马尚已经去世,靳歙没有丝毫停顿,便拔剑割下司马尚的头颅,让将士们提着司马尚的头颅向城内奔跑而去。

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下来,可随着城内此起彼伏的“司马尚已死,余者投降不杀”的响声,剩余两万余名赵军将士的心顿时凉了下来:虽然他们没有看到司马尚的尸首,可却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司马尚的身影了。

下意识的,两万余残存的赵国将士退却至城北区域,准备做最后的抵抗,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见到司马尚的尸首,所以不大相信身为一军主将的司马尚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这么死亡。

七、上党战起五十九、张良见庞癝一百一十三、沉重三十七、秦国见闻二百一十、阴谋二十六、廉颇到来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二十一、鲜血满弓刀十二、此去功名在囊中一百九十六、血战石邑九十二、国士之才六十七、朝堂定谋一百八十三、谋划一百七十一、楚国撤兵七十六、庞癝的杀手锏二十八、血战荥阳城上四十五、项燕谋划九十三、魏王之好二百二十五、渡河一百零四、各自谋划六十七、李牧立新君二百四十四、秦国灭亡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斗七十八、方略二百一十四、尉缭出手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担忧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结果七十三、魏无忌的安排七十五、论战一百六十五、东海郡一百六十一、为君之道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担忧十四、信陵君虎符调兵五十七、盟约定,大梁乱一百一十、战序三、入楚一百八十、刘季用兵一百五十三、王贲出击三十七、秦国见闻五十八、审理一、夷门之处有贤者三十七、秦国见闻二百五十、设伏九十六、魏王起疑九十八、庞卫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六十三、君臣一百零二、李斯之谋七十八、方略八十九、纵横事二百零六、困顿的楚国二百一十一、不存在的宅斗四、千百谋划为今朝三十三、辛秘一百零三、灭齐之战六十三、说亲十八、黑云压城,大战来临二百二十二、庞癝出马四十八、孔斌说太后三十四、范睢远谋一百九十七、司马尚战亡一百六十、反应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七、庞癝说魏王(一)一百、范增的离间计三十一、心思二百四十二、李信战亡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七十五、论战一百一十九、秦国困局七十、如姬归来三十五、赵国求和九十五、灭鲁九十三、王翦评刘季三十七、山雨欲来二十三、上党归属(收藏、推荐)一百二十九、议和一百零三、灭齐之战一百六十九、曹参带兵七十一、千钧一发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四十八、魏郊气太后一百四十四、使魏二、公子复归,侯嬴献计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三十八、泛舟六十二、如姬来访一百九十三、武卒出击四十七、项燕布局三十四、魏无忌用兵二十七、秦军投降(求收藏、求推荐)一百八十九、秦国的难题四十三、落幕九十三、魏王之好七十六、庞癝的杀手锏二十四、毒计一百七十、合谋二百二十二、庞癝出马二十七、秦军投降(求收藏、求推荐)三十九、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