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资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期十七年文学思潮(1949——1966) 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第二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五个发展阶段阶段: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1955年:掀起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1951年)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年)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5年)

结果:胡风被捕入狱,2100人受到株连,制造了新中国罕见的冤假错案。 (二)、1956年上半年——1957年下半年:落实“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时间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重要意义:(1)“双百”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2)它是促进社会主义艺术和科学繁荣的方针,是毛**同志关于两类矛盾的演说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的阶级政策。(3)“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思想的活跃和解放,文艺界迅速出现了一个新局面。(4)“双百”方针提出后的积极成果,是为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双百”方针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三个突破: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其代表作有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2、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体现这一突破的作品,有巴人的《况钟的笔》、秦似的《比大和比小》

3、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这一方面的作品有宗璞的《红豆》、李威仑的《爱情》、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刘绍棠的《西苑草》等。

简述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领域出现了哪些变化及成就。

答:文学创作结束了所有作家都为新生活唱赞歌的局面。现实阴暗面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为一些作家关注。 1:小说:(1)出现了干预生活的作品,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揭露和批判了官僚主义。李国文《改选》表现了政治生活的不合理。(2)描写爱情的作品,如宗璞《红豆》探索了人的复杂情感与政治立场的关系。

2: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揭露了官僚主义作风。公刘发表了描写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现象的诗集《禽兽篇》。邵燕祥的叙事诗《贾桂香》反映了封建意识对新时代青年的迫害。 3:戏剧:出现了干预生活的戏剧作品,如杨履方《布谷鸟叫了》,海默《洞箫横吹》,岳野《同甘共苦》 4:报告文学:出现了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特写,如***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 5:文学批评:出现了深入探讨“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文章,如秦兆阳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以及探讨文学与人性的关系的理论文章,如巴人的《论诗人》和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 (三)、1957年下半年——1960年:掀起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批判三种文艺界人士:

老作家:丁玲、冯雪峰、陈企霞、艾青、吴祖光等。

文坛新秀:王蒙、刘绍棠、从维熙、方之、公刘、邵燕祥、流沙河等。 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有“右”倾嫌疑的文艺工作者。

结果: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结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伤害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造成当代文学

的巨大损失。

(四)、60年代初期:文艺政策的调整。 四个有代表性的会议:

1

1、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新侨会议)。(1961年6月北京) 2、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1961年北京)

3、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广州会议)。(1962年3月广州) 4、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8月大连) (五)1962年——1966年:“左”倾思潮升级。

1、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阶级斗争扩大化,由此大批文艺工作者受到迫害。 2、大肆批判“现实主义深化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写中间人物论”等文艺观点。 结果:“左”倾思潮愈演愈烈,严重地摧残了文艺事业,直接点燃“*****”的导火线。 *“*****革”十年文艺思潮(1966——1976)*特殊时期形成的三种文学:

1、“阴谋文学”:是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与操纵的文学,是“**”中的主流文学,这一类文学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创作原则:“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原则。“根本任务论”是“**”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三突出”原则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创作理论:“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2、“地下文学”:高压专制下产生的一种传抄之作。其特点:自发创作、自发传播。如:典型代表《第二次握手》和“天安门诗歌”。

3、“不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这类文学通过种种形式抵制“左”倾思潮,维护艺术尊严,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如:小说《万山红遍》、《春潮急》、《闪闪红星》等;戏剧《万水千山》、《三上桃峰》、《园丁之歌》等;电影《创业》、《海霞》、《李自成》(第二部)等。

“黑八论” 之说:“**”期间,阴谋家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八个样板戏”: “**”期间,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被**一伙封为“革命样板戏”。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1958年3月,毛**提出“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第三次文代会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不只适用于文艺创作,也适用于文艺批评”。

十七年诗歌

重要诗人诗作:

郭小川的诗: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建国后先后出版了《致青年公民》(一组“楼梯体”政治鼓动诗)、《雪与山谷》、《鹏程万里》、《月下集》、《两都颂》、《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郭小川试诗选》竺十一本诗集。其中,《投入火热的斗争》(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甘蔗林-青纱帐》、《祝酒歌》、《秋歌二首》等可视为诗人的代表作。

郭小川诗歌创作特色① 鲜明的时代色彩,浓烈的革命激情:郭小川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洋溢着强烈而真挚的激情。诗人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50年代,他热烈歌颂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黑暗永远地消亡了/随太阳一起/滚滚而来的/是胜利和欢乐的**。”(《向困难进军》)。60年代,他把对党、对祖国的激情化作对祖国钢都、煤都、林海、草原、边塞、海防的礼赞,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歌颂,在《厦门风姿》中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这座地处海防前线的英雄城市“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致青年公民》 《团泊洼的秋天》 和《秋歌》等

② 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无论是描绘现实生活图景,还是对重大社会命题进行诗的议论,都努力从自己的理解中提炼出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哲理,发人深省,促人向上。如在《青松歌》中,诗人赞美青松:“活着时,/为好日月欢呼;/倒下时,/把新世界建筑。”实际上是对革命战士高尚节操和英雄品格的赞颂,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同类诗歌还有《望星空》《致大海》《白雪的赞歌》《致青年公民》等。

③ 艺术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诗人曾努力尝试过多种体裁样式,如民歌体、新格律体、自由体、半自由体、楼梯式等,从中吸取营养,进而加以创新,以推动诗歌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更好地表达丰厚的内容,热烈的情怀。他吸取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新辞赋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自然流畅、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节奏感强而韵律鲜明,气势浩荡又婉转流畅,达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

贺敬之的诗:贺敬之既是我国当代很有影响的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剧作家。《乡村之夜》是他在41 年至42年在延安写的一本诗集。45年他与丁毅合作,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解放后,写成了《回延安》、《放声歌唱》、《西去列车的窗口》、《雷锋之歌》诗篇。其中《放歌集》是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报告中给予高度评价的。粉碎“***”后又写了《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他的诗歌特点: (1)在题材内容上,诗人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的主题。表现重大政治主题,要求诗人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现实生活作广泛深入的艺术概括。我们从贺敬之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深入观察和分析现实,把握现实生活某些本质牲。(2)贺敬之的诗歌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3)抒情与哲理交融为贺敬之诗作的又一特色。他的政治抒情诗更多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

李季的诗:“石油诗人”1945年,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下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52年,发表长诗《生活之歌》、短诗集《玉门诗抄》、玉门诗抄二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55年,出版了儿童诗《幸福的钥匙》;58年,出版了诗集《西苑草》,长篇叙事诗《杨高传》。《杨高传》是诗人一生中篇幅最长,反映生活规模最大的叙事诗。它通过杨高这一人物,集中表现了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所走过的战斗历程。长诗包括《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刻划了杨高少年时代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形象;第二部写杨高青年时必名为杨红志,被捕后被救回;第三部写杨红志在建国后在石油战线的劳动热情。

闻捷1955年“闻捷年”。《复仇的火焰》是叙事诗代表作,与李季《杨高传》乔林《白兰花》韦麒麟《百鸟衣》显示了十七年文学长篇叙事诗的最好成绩。在50.60年代诗坛的独特之处和意义:1表现边疆地区生活的组诗的发表,特别是《天山牧歌》(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抒情诗集)的出版,标志着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诗人的出现。2,50.60年代诗歌歉收之后闻捷异军突起。3、建立起一种既适合时代要求又具有个人风格的抒情模式。4、敏于感受边疆地区有异于内地的文化风情,

诗歌特色:(1)闻捷诗歌充满火一般的激情。他对伟大时代充满希望,对崭新的生活包含情趣,对英雄的人民无限热爱。他的诗篇大部分内容是写新时代,新人物、新生活,能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健康的教育。(2)闻捷是新时代的劳动和爱情的歌手。在描写爱情生活的同时,唱出了人们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3)闻捷是一位兼有小说家才能的诗人。他善于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铺叙故事、刻画人物,极为细腻、动人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诗的构思上,他不是胸怀,直接抒写自己强烈的感受,而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场面,加上抒情气氛的渲染,表现出他所颂赞的人物的性格。(4)诗人十分热爱和熟悉新疆人民的生活,并从兄弟民族的民歌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使他的诗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十七年散文

一、本时期重要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碧野《天山景物记》、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青《欧行书简》、何为《第二次考试》、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冰心 《樱花赞》;吴伯箫《菜园小记》、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在桥梁工地上》、王石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黄宗英《小丫扛大旗》、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唐弢《“言论老生”》、巴人《况钟的笔》、 邓拓《燕山夜话》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陶承《我的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 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杨朔散文创作特色

① 对火红年代和普通劳动者的赞颂:杨朔总是将笔墨倾注到崭新时代背景下的普通劳动者,如《香山红叶》中的老向导、《荔枝蜜》中的老梁、 《茶花赋》 中的普之仁、 《雪浪花》 中的老泰山,他们在辛勤的劳动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中体味生活的价值,作者满怀热情地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对这些无名英雄的赞美,汇成了杨朔散文乐章的最强音。

② 独创的诗体散文风格:杨朔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在整体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使散文境界优美、诗意盎然,使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如《雪浪花》借浪花来表现老泰山的性格和激扬的时代;《海市》借奇异的海上幻景展现今日鱼岛生活的兴旺美好;《茶花赋》借绚丽的茶花展现出祖国的欣欣向荣。

③ 布局精巧,语言凝练,意境深沉含蓄:他的文章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含蓄止笔;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茶花赋》中“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一“踏”一“醉”,确属形神俱现、含义丰富。

杨朔模式:杨朔是中国50、60年代的散文作家,一生致力于艺术性散文的写作,他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其十七年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其特有的模式:从写景入手,然后引出在风景中活动着的平凡人物,最后通过比兴、象征将景物和人物联系起来,升华出人民性的歌颂这一主题。这一模式对当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扬朔散文创作的风格特色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的散文创作尽管不能摆脱十年散文那种歌颂性明确的艺术主张,通过个人的散文创作实践,总结出一套经验,注重散文自身的艺术表现规律,逐渐形成建立了他的含蓄婉丽、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3

1) 讲究艺术构思的巧妙,也善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生发联想和想象,使作品思想得到愈大愈小、愈远愈近的艺术表现,因而具有诗的视觉和诗的容量。如《荔枝蜜》。

2) 善于创造意境。他的散文大多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创造诗的象征、比拟的境界。如《雪浪花》。

3) 讲究艺术结构。他一般采用“苏州园林”式的结构。格局不大,但波澜起伏,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如《荔枝蜜》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达到一种从单纯中求复杂,从复杂中求简练,使艺术结构与创造意境抒写愉情结合起来。 他在当代文学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创作了全面诗化了的扬朔式散文,大大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

刘白羽的散文特点:1、刘白羽散文具有鲜明的革命主题、强烈的时代精神,艺术上多姿多彩的表现手法和浓郁的抒**彩相结合,从而呈现出雄浑壮阔、热情奔放、生活画面美丽动人、革命浪漫主义浓厚的特色。2、擅长抒发强烈的革命感情。3、结构富于变化,纵横开阔,波澜层迭,格局上具有汪洋恣肆之妙。4、他的散文构成波澜常用“对照”和“反复”的手法。5、刘白羽散文语言色彩绚丽、声韵铿锵,气势雄浑,犹如宫殿楼宇,具有富丽堂皇的绚烂美。总之,刘白羽的散文常于哲理思索中含深沉,于感情喷薄中露豪迈,于结构严谨中显跌宕,于豪辞壮语中呈绚丽,这些形成了他散文的基本特色:雄浑,豪放,深沉,强烈,富丽堂皇。缺点:有时对生活的观察尚欠辩证眼光,易为一时光明的表象所迷惑,而不能看清隐蔽着的问题,因此,他的有些作品只能产生短暂的影响,而缺乏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艺术上,感情的渲汇有时失去节制,含蓄不够;有的作品议论过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描绘较薄弱。

秦牧,原名林觉夫,著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和文字随笔《艺海拾贝》等 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丰富博大,以“寓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于闲谈趣味中”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1)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散文,古自神话传说,轶闻趣史,近迄时文时事,新人新貌,大至宏观宇宙,小至微观世界,远闻近睹,囊括万里。作品中有下面讴歌光明,鞭挞丑恶,也有知识筘、谈天说地、个人抒发。

2)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三性结合”)。秦牧散文善于把鲜明的思想性同丰富的知识性、生动的趣味性结合起来。他无论写什么题材,都显示出作品的思想浓烈,把富于哲理性的思想融汇于丰富的知识和浓烈的趣味之中打动读者。

3) 联想深远,感情充沛。秦牧散文笔锋舒放,思绪活脱,联想深远。形散而神不散。 4) 语言朴素、亲切,绚丽多彩。

十七年小说

本时期中短篇小说创作概貌

① 革命战争题材代表作: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百合花》等。

② 历史题材代表作:徐懋庸的《鸡肋》、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姚雪垠的《草堂春秋》、蒋星煜的《李世民与魏徵》、李束为的《海瑞之死》等。

③农村题材代表作: 马烽 的《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 《李双双小传》 、秦兆阳的《农村散记》、康濯的《春种秋收》、马烽的《三年早知道》、西戎的《宋老大进城》、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着重反映农村和农民的新气象;而像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西戎的《赖大嫂》、赵树理的《实干家潘永福》、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等则对农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揭示。

④ 大胆“干预生活”的作品:王蒙的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刘绍棠的《田野落霞》、李国文的《改选》、李凖的《灰色的帆篷》、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

⑤ 打破人性禁区、表现人性、人情的作品: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的《在悬崖上》、 宗璞 的《红豆》、丰村的《美丽》、李威伦的《幸福》、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

⑥ 中短篇小说创作出现短暂转机时期的作品: 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孙健忠的《山鹰展翅》、侯建水的《路标》、张登魁的《带响的箭》等。

⑦ 重获新生的中短篇小说: 刘心武的《班主任》 、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卢新华的《伤痕》、莫伸的《窗口》、邓友梅的《我们的军长》、周立波的《湘江一夜》、王愿坚的《足迹》、成一的《顶凌下种》、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宗璞的《弦上的梦》等。 主要作品分析

《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① 构思新颖独特,表现重大主题:以战士向百姓借被子、保护伤员构成基本情节,以一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为道具,表现了拥军爱民的重大主题。自然而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前后呼应的细节,对英雄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

4

② 注重人物的心灵和情感的“诗化”:作者善于经营一些富于诗意的画面,让人物臵身其中,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她笔下的人物如山野的“百合花”一样圣洁、纯朴,透着自然的情韵和独特的诗意。

论述王愿坚的小说的特色r

王愿坚是一位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反映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他又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革命题材小说。他的小说特色表现在: 1) 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老一辈的革命家、长征途中的红军指战员、深山密林中的游击队、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工作者是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他把描绘革命前辈的英雄形象、宣传他们的崇高壮美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作为自己的创作基本主题。

2)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 不着力写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是全力捕捉性格发出耀眼的光辉的那一刹那,着力描写和开掘英雄人物的美的心灵和高尚情操。

3) 篇幅精悍,故事动人,构思别致,笔调朴实、深沉。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①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进程的形象化表现:它涉及到了农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农业合作化、集体农庄,落后人物的转变,封建习俗迷信的根除等,如《三里湾》、 《“锻炼锻炼”》 等。

② 所塑造的“中间人物”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是对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开拓。 ③ 追求小说的民族化与大众化。A.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写小说,故事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完整,一般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经历,然后紧紧抓住某一事物突出的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演绎故事。B.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农民喜爱的口语化语言,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性特色。C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加强故事的动作性叙述,轻人物心理刻画,而重故事进程。 "荷花淀派":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实为纬,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批格调优美,语言清新的优秀作品,孙犁的《荷花淀》为代表作品,所以这一文学流派称为"荷花淀派".

简述《青春之歌》的主题 《青春之歌》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国共产***的爱国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优秀作品。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的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林道静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曲折与反复,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形象地提示了在附近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之际,知识分子的日益觉醒和分化,热情地歌颂了***的清洁工的青年革命运动,正确地回答了知识分子抄录出路的问题。 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受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育,在意识的深层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但她的生母又是被迫害而死的劳动妇女,她从小失去母爱,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这又形成了她富于反抗的性格,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有可能走上革命之路,同时又注定了她革命化过程的艰难。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她依然离开了封建家庭,走向社会,但她摆脱不了黑暗势力的包围,因而想以死来来表达对黑暗世界的最后诅咒。她的这种不幸遭遇,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说明了个人反抗奋斗的软弱无力。后来她被余永泽搭救,并与之相爱、同居,但她仍然不时感到人生的苦闷。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引导下,她逐渐投身于革命运动,最后,终于走出了狭窄的金丝笼,走上新的人生之路。经过农村阶级斗争的风雨和狱中的生死考验,她终于与旧我决裂,成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林道静所走的道路,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简述《创业史》的主题思想

《创业史》通过关中地区蛤蟆滩上新旧社会农民不同的“创业”道路的对比,并围绕着梁生宝领导的一个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全过程,形象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生、发展的历史,真实地表现了在“放弃私有制、接受公有制”的根本转变中,农民群众的思想、情绪,心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 《创业史》中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创造

梁生宝是一个平凡而又高尚、踏实而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他身上,普通农民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典型地体现了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特征。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平凡、勤劳、朴实、淳厚,生活的严峻磨练,培养了他的顽强坚韧和老成持重,也培养了他对苦难兄弟乐于相助的美德。而作为经过党培养教育的农民新一代,他身上的传统基质又升华为新的优秀品质:胸怀开阔、克己奉公、无私正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梁生宝性格的另一个侧面是对于党的事业的忠诚。到郭县买种子、进山割竹进行生产自救、整顿互助组、吸收白占魁入社等,都是从党的事业着想,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可以说,梁生宝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

5

梁三老汉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作为一个老式农民,私有观念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使他因循守旧,对梁生宝走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甚至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阶级地位、旧社会艰难的创业经历和新时代给他的美好印象,使他本能地在精神上与党和**很贴近,作家通过描写梁三老汉矛盾对立的双重性格,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的影响之深,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揭示了引导和教育农民的重大历史命题。梁三老汉的形象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真实地再现了老一代农民弃别私有制、接受公有制所经历的艰难、痛苦的思想历程,是一个真实度、典型性非常高的形象。

《红旗谱》的民族风格?

答:《红旗谱》是17年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具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作品无论在生活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描绘、艺术手法的采用、语言的运用地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并且结合时代精神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之具有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亲切朴素的民族风格。

1)在题材的选择上,作者抓住30年代中国农村革命的时代特点,准确选择并深刻反映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民族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

2)在人物的描写上,作者注意发扬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把人物臵于斗争的漩涡中心,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并运用白描、对比等多种手法来突出人物个性,还适当吸取外国的小说细腻描写之长,在某些重要之处作重点刻画或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

3)在斗争场景的描述上,作者不但运用环环相扣的大小生活故事展开情节,而且善于把激烈的阶级斗争与北方的农村生活习俗、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描写。

4) 在结构方式上,作者有意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形式,运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安排方法,六七千字一幕。 5)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坚持用群众化、个性化的语言,富于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散发出泥土的甜味。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红旗谱》的确是一部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正是因此,茅盾在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上的发言对《红旗谱》和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分析朱老忠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

答:一、朱老忠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在不断的斗争中找到了前进方向并为之奋半的革命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交流着两种血液——我们光荣祖先那种刚强勇敢,说干就干的战斗传统的血液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新鲜血液。 二、他的性格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 嫉恶如仇,刚勇而坚韧。如他到关东后挖参、打鱼、淘金,30年后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回故乡。当他下车后在车站上遇上严志和,听说冯老兰现在还是那么霸道,他猛然放开铜嗓子说:“他更加厉害了?好,出水才看两腿泥哩!”。这说明他嫉恶如仇。他斗争有韧劲。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严运涛被捕入狱,朱老忠要往济南探监,临行前他交代涛他娘、春兰等,男人不在,万事要小心,暂时忍过去,等革命的**到来。

2) 豪爽正直,仗义而友爱。作品在这方面同样作了生动而深刻的描写:例如:他义助朱老明,阶级还必须谊深,朱老忠回乡后见朱老明三告冯老兰,弄得倾家荡产眼瞎身残,就掏出十块钱对朱老明说:“你先治病,别的我打发孩子们送来!”从这看出他是慷慨仗义之人。

三、典型意义:朱老忠特有的出身、仇恨、经历、品质、性格,尤其是他的成长过程,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农民应走的道路。他的性格是党的教育和培养。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思想才能得到升华,品质才能得到提高,性格才能得到发展,朱老忠所走的道路,是我国亿万农民的革命斗争道路。

十七年戏剧

1.分析《关汉卿》一剧的主题思想

《关汉卿》是田汉在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周年而创作的11场话剧。剧本以关汉卿的杰作《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生动地展示了元朝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地抨击了贪赃枉法、专横残暴的元代官吏和权贵,歌颂了人民艺术家关汉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号斗争的崇高精神。 2.分析关汉卿形象,并体会在这一人物身上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关汉卿》一剧中的关汉卿是个人民艺术家的形象,他具有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号斗争的崇高精神。关汉卿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田汉在塑造关汉卿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田汉是现代大戏剧家,他也是一生为人民利益而呼号斗争,创作了许多暴露旧时代黑暗和人民苦难的剧本。他在创造产汉卿形象时,无疑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渗透于人物,因而使关汉卿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的结构艺术*

在情节结构上,作者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戏中戏就是《穹娥冤》。剧本紧紧围绕关汉卿写、演、看《穹娥冤》来展开情节,通过创作——演出——观看《穹娥冤》,把人民群众的冤、恨、反之情表现出来,把作者、演员、观众等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遭遇表现出来,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性格也在富有传奇性的剧情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艺术特色

1、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手法,是本剧的主要艺术特色。作者围绕杂剧《窦娥冤》的写——演——再演的过程组织故事,

6

使人物、情节、矛盾、波澜依次出现,**迭起。而人物性格就在戏剧冲突不断展开中得以表现。“写”是情节的发端,为平民百姓伸冤是写的动机。因商量写和演,引出演员朱帘秀、作家杨显之等人。因企图阻挠《窦娥冤》写作,引出叶和甫。接着因“演”而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一方是关汉卿、朱帘秀等,另一方是阿合马等,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把情节推向高峰。最后,围绕着“再演”,矛盾进入了**。阿合马见台词竟然不改,恼羞成怒,把关、朱投入大狱,并挖掉赛帘秀的双眼……。整个剧情发展舒卷自如,浑然天成,表现了黑暗时代人民的冤、恨、反,歌颂了为呼唤光明而献身的精神。

2、诗情与剧情融合,是本剧又一艺术特色。田汉是杰出的戏剧家,又是著名的诗人,他常在剧中加诗、添唱,以突出主题,使剧中有诗,诗中有戏,情深意远,感人肺腑。如芦沟桥送别等,都寓情于人、于事、于景,造成浓烈的抒情气氛。而插曲《蝶双飞》和《沉醉东风》,既是激越的诗章,又把剧情推向**。 《茶馆》的民族化特征

老舍所有的话剧中,《茶馆》的成就无疑是最高的,它 以1889年戊戌变法失败、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为背景,通过旧北京一个“裕泰大茶馆”兴衰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是一部描绘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史诗性剧作,表达了腐败堕落的旧制度是人民痛苦的根源、只有新社会人民才能当家作主、彻底改变悲苦命运的重大主题。

剧作在历史内容、人物、艺术表现手段等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① 《茶馆》展现的社会背景、生命形态、人们的情绪愿望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 

② 在戏剧人物与戏剧语言方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以民族化的语言活画了人物的民族性格。

③ 《茶馆》具有突出的民俗文化特征。反映在《茶馆》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各式各样的京华旧俗;第二,“满汉全席”的各色人物本身所具的民俗文化性质,从而构成了作品内容上的整体文化氛围。

1.分析《茶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思想

全剧三幕戏,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50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 《茶馆》有什么艺术特色?*

在结构方面,它打破了常见的故事因果联系,不追求情节内在的起承转合,而是采取横断面的办法,扩大社会观察面,用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反映复杂的社会和人生。三幕剧就是三个横断面,写了三个时代,贯穿了50年的历史。在人物处理上,采用的办法是: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将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角色说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无关重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茶馆》的语言丰富多彩,集中地表现在:简洁、明快;含蓄、幽默和音乐美;性格化。《茶馆》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突出表现在对北京方言的运用和北京风俗人情的描绘上。剧中的人物都是地道的北京人,环境是典型的北京茶馆,,茶馆的陈设,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是地道的北京味。

新时期文学

一、第四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两为”方向 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 “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三、“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四、现代主义的冲击 80年代初,西方现代的许多哲学思潮不断被引进,像“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均被一些文艺批评者所接受。与此同时,尼采、萨特、布莱西特、海明威、塞林格、卡夫卡、福克纳、乔伊斯、马尔克斯、川端康成、昆德拉等外国作家作品纷至沓来,不仅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而且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文学创作领域先后出现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探索戏剧”等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随后,“黑色幽默”、“意象诗”、“荒诞戏剧”、“元小说”、“新新闻体”、“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表现手法,都陆续进入新时期文学,打破了创作方法单一的旧格局,创造了多样的艺术审美形态。 五、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始于1978年底,到1983年,共发表相关论文600多篇。1983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周扬在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根据早期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人的“异化”问题,对解放后文学创作中否定“人”的现象做了全面深刻的质疑。代表“上

7

层”出面批判周扬文章的是胡乔木,他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中对周扬做了严厉指责。由于该文不再是“学术讨论”,这场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随之停顿下来。

一、“伤痕文学” 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灾难,描述了人们在“**”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对“人道主义”的继承:“伤痕文学”对“**”进行了全面、整体彻底的否定,使人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最好地诠释了“文学是人学”的 意义。

第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结束后,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三、寻根文学 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 “文化寻根”热 ,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四、改革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像》、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