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漪漾荷心,涤花容于水镜

莲分二朵,花开并蒂

——管平潮

就在醒言俯身探看那坠水玉莲之时,却无比诧异的看到,这朵雪玉莲苞,在那悠然飘落、触水之后,竟在须臾之间,绽放成一朵娇美的水莲。

见了这等异事,醒言赶紧翻身从柳枝上跳下湖岸,蹬掉脚上芒鞋,涉水去察看那朵正自盛开的白玉水莲。

而琼肜与寇雪宜,也立在少年身后的岸上,看着他去打捞那朵落水莲花。

立在这朵玉莲跟前,醒言发现,在这朵盛开水莲的蕊心,正积出一面晶莹玉润的镜鉴,烟泽潋滟,光可照人。只是,在这面莲蕊镜鉴之中,现在映照出来的却不是少年的面容,而是一位长发少女的娇柔背影。

而这位少女,虽然正背对着俯首察看的醒言;但她的身影,少年早已是无比的熟悉:

这位莲中少女,正是那鄱阳龙宫中的四渎公主,灵漪儿。

现在,灵漪身着一袭纤尘不染的雪色绢衫,坐在珊瑚石桌之前,正自以手托腮,支颐凝想;满头的乌丝,如瀑布般随意的披散下来,显得无比的柔顺安然。

瞧灵漪儿这般少有的恬静情态,估计现在这女孩儿正是神思缥缈。

当隔了两三个月后,再次看到灵漪儿,醒言忽觉得这眼前的小龙女,前所未有的亲切起来。瞧着她这副娴静的样子,醒言脸上不禁现出一丝微笑,忖道:

“以前倒不知道,这灵漪竟也有发呆的时候。”

“没准儿,说不定已是睡着了。”

而灵漪现在身下坐着的这腰鼓样镂空白玉凳,还有身前那海玉珊瑚石桌,对醒言来说颇为熟悉:

“呣,这儿应该便是俺上次去过的灵漪闺房。看来这龙宫的宝贝真个神奇,竟能传来千里之外的景象!”

“也不知灵漪知不知道我在看她;也许真是睡着了……”

正自少年心中胡思乱想之时,却见那一直悄然不动的出神少女,似乎突然觉察出什么,蓦然转过脸来,正与这凝目注视她的少年四目相对:

这一刻,醒言清楚的看到,那镜中人儿的眼眸中,正闪动着一丝惊喜的光芒,然后便对他舒展开那深锁的娇颜,嫣然一笑……

这朵并未杂糅太多情感的笑颜,映在少年的眼中,却让他觉得是那么的自然亲切。

此时的灵漪,似乎再也不是那高不可及的龙宫公主。对醒言来说,眼前这位莲心少女,便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正在对自己展露着发自内心的笑颜。

见灵漪巧笑嫣然,醒言便也自然的报之一笑。

“这莲花能不能传递声音?”

少年心中这般想着,便要说出那问候之语,试试那灵漪能不能听到——正在他这问候话儿刚要出口之时,却突然发现那水中的容颜,正变得模糊起来。

慢慢的,在醒言无奈的目光下,那莲镜中的少女,便渐渐只剩下一道淡淡的影子,人像几不可辨。

最后,这面玉莲蕊心的水镜之中,便如同普通的清水一般,只是倒映着少年怅然的面容,再也看不到分毫灵漪的影子。

初时,醒言还有些不死心,又等了一会儿,希望这玉莲中能够重新出现那灵漪儿的影像。只可惜,面前莲朵仍旧平静无奇,虽然莲心晶泽依旧,但已看不到任何远方的倩影。

又呆立了一会儿,醒言才俯身将那朵莲花轻轻捧离水面,看着它在自己的眼前慢慢闭合,重又化成一朵玉石莲苞。这时他已经有些神思不属,倒没有开始那般惊奇。

不过,见着这玉莲闭合的一幕,醒言心中倒是一动,当下重又将这莲苞放入湖中——只可惜,虽然这玉莲又自辗然绽放,但那莲蕊之中,仍是没有丝毫异样。

彻底死心之后,这位向来没啥心事的少年,现在倒颇有几分怅然若失;在他心中,不住的回想方才看到的那朵粲然的笑颜,连自己如何回到岸上,如何再次爬上那“树床”,都毫无知觉。

不知不觉中,那首国风中的著名诗篇,正在少年的心中被反复吟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不知怎的,这位一直都安于这山中清闲岁月的少年,经了这一段插曲,心中倒起了一些波动。

重又卧到那柳枝上,自然逃不掉那小琼肜好奇的追问。醒言也不隐瞒,当下便将那灵漪的事儿跟小丫头略说了说。当然,那些实在过于惊世骇俗的地方,少年自然不会跟琼肜细表。但即使这样,小女娃儿还是听得津津有味;看那神情,看来这小女娃儿把这当成一个有趣故事了。

不过,对小女娃儿来说,现在在那雪宜姐姐之外,她又多了一位“灵漪姐姐”;这一收获,竟让小琼肜欢欣鼓舞了好半天。

而在这小女娃儿开怀之时,她这位唯一的“醒言哥哥”,经了方才那段插曲,却再也没有了那卧柳高眠的兴致。过得一阵子,醒言便携着琼肜雪宜二人,往那抱霞峰千鸟崖回转而去。

正在这崎岖的山道上行走时,醒言偶尔往旁边山坡上一瞅,却恰巧看见一个道士打扮的年轻人,正在道旁那陡峭的山坡草丛中,不住的拨草翻寻,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物事。若是说他在采药,却又不像,因为他背后并无药蒌,手中也无药锄。

“瞧这样子,莫不是这上清弟子掉落了什么重要之物?这山坡如此陡峭,一不小心便会失足滚下山去——我还是过去帮帮他。”

心里这般想着,醒言便跟身边二女说了一声,然后便小心翼翼的踩着斜坡上呲出地表的石砾,手上略攀着蜿蜒的藤蔓,小心的向那上清弟子靠去。。

只不过,大大出乎醒言意料之外的是,待他赶到得那小道士的跟前,问清楚事情缘由之后,却觉着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这位正自仔细搜寻的上清弟子,并不是在找什么遗失之物。他如此落力的翻寻,原来竟是在寻找这罗浮洞天中可能埋藏着的法宝道器!

略略寒暄几句,醒言便知道,这位一心找宝的少年弟子,名叫田仁宝,是那朱明峰崇德殿中的年轻弟子。这田仁宝生得圆头圆脸,面相柔和,一副亲切之像;和醒言说话之间,语气也甚是温和。

只不过,待一提到这找宝之事,田仁宝脸上便现出无比的坚决之色。

见醒言对他所言露出颇为诧异的神情,这田仁宝便将他心中的想法,跟少年和盘托出。其意大略便是:

这罗浮山乃是世间一等一的洞天福地,又是那天下第一修仙教门上清宫的所在,千百年来,这山中自然是高人辈出,说不定还常有那神仙往来。因此,在这罗浮山野之中,一定会有那前辈高人因为各种原因,而遗留下来的仙家宝物。

这位田道兄坚信,只要他细心寻找,总有一天会让他找到那法力强大的道家法宝。到那时,不用怎么费力,他的修行自然会突飞猛进;而且,以后若下山去除魔卫道,有这等厉害的法宝在手,那些个邪魔妖怪,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说到这儿,这田道兄那张温和的圆脸上,已经是神采奕奕;由于激动的缘故,现在他满脸上都涂上一层兴奋的容光;看来,他已经沉浸在那不知已想象过多少回的美妙景象之中!

见他这副模样,醒言倒忍不住伸手去扶了他一下,生怕这位田道兄,激动之下一个不察,就此滚下山坡而去。

想来,这位热衷找宝的田仁宝,大部分时光都花在这渺无人迹的山野之中,半天都没人和他说话。因此,好不容易醒言前来询问,当下这一番畅想,说得真可谓是滔滔不绝。而这一番话语说得如此顺畅,毫无阻滞,想来应该已是在被他心中已不知念叨过多少遍。

现在,这一番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固然是为了解释给醒言听;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自己鼓劲。毕竟,这天长日久的坚持下来,也不容易。

只不过,虽然这田道兄说得起劲,但对于他这找宝的念头,醒言却很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事有些虚无飘渺。且不说那真正的仙家宝器,会不会被随便丢落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即使有,那要在罗浮山这样一座方圆五百里的大山场中找出来,也无疑是大海捞针。

当然,按典籍上记载,有不少仙器,即使被深埋在地底下,也自有宝气冲天,光射斗牛——但,若真是如此,则早已被人挖去了。这么一思量,便知田仁宝这想法,若要成功,实在太难。照醒言看来,若有这等工夫,还不如潜心修炼,那样说不定还能早些入得大道。

只不过,虽然心底有些不以为然,但见着眼前这位上清小道士脸上坚毅的神色,醒言也不好说出多少扫兴的话儿来。但若是不说,又如骨鲠在喉;当下,少年便挑了些委婉的词儿,跟这位田道兄表达了一下此事的艰难,暗喻此事颇不可为。只可惜,对于他这番好意,这位田道兄却完全不以为然;在听出醒言言语之中的否定之意后,这位心性执着的上清弟子,似乎还要与少年展开争辩。

见此情形,醒言也颇为无奈,只好放弃了这没啥效果的劝诫。

不过,既便如此,这位上清宫四海堂堂主,还是为门中弟子的人身安危着想,耐心的提醒了这位一心找宝的小道士,让他在这陡坡峭岩中找宝之时,一定要注意那脚下的安全,以免一个不小心,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这番话语,醒言倒是说得直截了当。因为他瞅了瞅这四下的地形,即使是他这位自幼生长在山野之中的子弟,看着这陡峭的地势,心中也颇有些惴然。

而这位田道兄,虽然觉着眼前这少年不能理解自己如此正确的想法,心中颇有些沮丧;不过,听得他这番情辞恳切的提醒,田仁宝心下也颇为感激,诚恳的谢了一声。然后,便道了一声别,攀援着往别处搜寻而去。

见着这位田道兄执着的模样,醒言心中倒也有几分赞叹,转念想道: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看这田道兄这般坚持,说不定有一天,还真会让他找到那威力强大的法宝!”

“呵~想不到我上清门中,倒也是颇多趣人。”

这般思忖着,醒言重又攀回到那山道之上,与二女汇合,一路洒下那小琼肜的欢声笑语,朝那千鸟崖归去,

这样读经教字、游冶避暑的闲散日子,惬意悠闲,着实让醒言乐在其中。

可惜的是,这样悠闲的日子,似乎现在就要暂且到头了。

原来,这位四海堂少年堂主,一日忽接得那飞云顶上的通告,言上清宫中每季一次的讲经会,便要在七月初一那天召行;而按照惯例规程,他这位四海堂堂主,作为上清宫中的“长老”之一,也要在这讲经会上,给上清宫众多后辈弟子讲演经义。

而这位接到通告的少年堂主,初听得信儿时,还颇有些不以为意。讲就讲,毕竟那些道家典籍,自己还是看得不少;到得那讲经会上,估计也能讲出些义理来。

只不过,待仔细想想,醒言头上却是冷汗直冒。因为,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从小到大,自己还从来没在那众目睽睽之下,讲过啥正经的说辞,更遑论要在如此正式的场合,面对如此众多的上清门徒——要知道,这些个上清弟子,可都是那天下的一时之选!

“呃~似乎也没那么糟糕?我近来也有在这四海堂中讲习……”

醒言这般安慰自己;但很可惜的是,在瞥了一眼旁边那两位一个稚齿、一个妙龄的女弟子之后,醒言心中还是禁不住一阵发虚。在他的眼前,忽然呈现出一副可怕的图景:

就在那阔大恢宏的讲经堂中,上清宫中众门人济济一堂。而自己这上清宫四海堂堂主,立在众人面前,本应是侃侃而谈;但不幸的是,在那上清宫几百名青年才俊的灼灼注视下,自己却是一个字儿也讲不出,“足将移而趔趄,口将语而嗫嚅”,只好等着在所有人面前大出其丑!

“这可该如何是好?”

在入得罗浮山两个多月后,少年陷入了他第二个“危机”……

第11章 空山挂雨,觅神女其何踪第2章 藏娇草堂,收拾秋水春云第4章 火内栽莲,无非短命之花第6章 天真乐道,淡浩然其何求第2章 嫩蕊琼苞,微绽乱云深处第3章 福至心灵,参幽微以通玄第13章 鏖战将军,马色截云之鲜第6章 云房启户,坐看烟月氤氲第3章 明月多情,清光长照人眠第3章 卧雪眠云,访离魂于山阴第22章 仙尘在袖,两足复绕山云第13章 玉笛情不断,再结水中缘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复之地第2章 天网恢恢,掀一角以漏鱼第11章 心旌摇动蕊珠宫第15章 太清神手,挥为啸虎之风第10章 秋空剑唳,喝破梦里神机第5章 道侧坊间,访我无双鬼仆第5章 道侧坊间,访我无双鬼仆第5章 画影描形,传清名于四海第10章 翠冷烟光,犹恐芳时暗换第7章 义无反顾,千万人吾往矣第9章 有女翘鬟来月下第7章 卷蕴丹霞,浣尽愁思尘虑第1章 瑶华萎雨,山中何处招魂第2章 抑巧扬拙,消馁英雄豪气卷首词·水姻缘第5章 明溪垂钓,暂偷闲于清流第3章 雨荡云飞,疑荷香之入衣第4章 百丈风波,起于青萍之末卷首词醉生平第13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风第6章 暗潮汹涌,藏沧海之奇势第24章 尺素传吉,盼今夕为来世第11章 漪漾荷心,涤花容于水镜第5章 水映明楼,忆否草堂夕照第12章 停风弄月,尘步偶过山家第14章 幻径迷踪,谁悲失路之人第4章 虹桥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第8章 目电声雷,长舒龙吟虎啸第18章 横眉生一计,吐气灭三魂第8章 暮色合暝,转令幽兴萧疏第5章 水映明楼,忆否草堂夕照第12章 停风弄月,尘步偶过山家第10章 竹影扶疏,何处飞来神物第11章 乱红深处有奇缘第10章 小姑居处本无郎第15章 海上情花,强催巫山云气第11章 行云可托,沾来几许啼痕第8章 运筹帷幄,希冀龙战于野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缘第13章 红烛如解语,呢喃到天明卷首词仙洲曲第11章 市尘得雪,酬唱无改乡音第8章 入手香脂半世缘第8章 幽电怒雷,震来千载尘劫第14章 清夜闻笛,梦随花落第9章 笔阵生云,遮却色身幻影第3章 涵光凝碧,树欲静风不止第20章 帝苑春晓,留连野水之烟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发悲音第7章 检点柔肠侠骨第4章 飞鸿戏海,翳华盖以逍遥第10章 浮舟载酒,无妨天下布武第1章 三生系梦,徘徊芳路烟尘第11章 虎步鹰扬,壮灵光以杀物第16章 石上三生梦,云中似返魂第18章 雪后寻梅,问故园之香迹第16章 斗转天摇,险中偶得烂漫第2章 藏珍怀璧,未问是缘是劫卷首词前尘忆梦第2章 超俗栖真,岂避玄霭神缨第26章 蕊结同心,花开莲房有子第8章 宜笑宜颦,一人可以兴国第10章 浮舟载酒,无妨天下布武第1章 不测之端,种于一捻傲骨第4章 文质彬彬,君子以恬养智第13章 红烛如解语,呢喃到天明第8章 笑捉强梁如鼠第5章 泪凝幽梦,与谁托付花盟第3章 行程正在,秋水盈盈处第1章 明霞可爱,入瑶宫以为家第3章 水国问情,谁解绕梦罗襦第1章 不测之端,种于一捻傲骨第2章 藏珍怀璧,未问是缘是劫第20章 千里客来,徜徉一身月露第25章 芳衷尽吐,报答梅花一梦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烟霞送迎第5章 寄情鱼鸟,惊魄三生蝶梦卷首词战神皋第15章 绮幔藏云,恐碍入幕之宾第21章 燕到春余,幽怀时迷门巷第11章 龙津一剑,争残局上河山第5章 明溪垂钓,暂偷闲于清流第1章 身非鸿鹄,焉知云路缥缈第13章 红烛如解语,呢喃到天明第18章 横眉生一计,吐气灭三魂第13章 红烛如解语,呢喃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