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虔心慕道谁家子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悟真篇》

“恳请仙长收录小子暂列门墙则个!”

“阁下尘缘未了,与仙道无缘。请回吧!”

“呜呜呜……”

“请大师收我为徒吧!”

“我与你无缘啊。”

“唉……”

“道长,收我当徒弟怎么样啊?”

“名额已满。”

“哦。”

“老头儿,做我师傅吧。”

“不行。过会儿你去杂货铺偷瞧老板女儿的时候,帮我看看预约的檀香到货了没。”

“好。不过我一看美女就很健忘的……”

“滚!”

以上就是少年张醒言与老道清河这几年中的日常对话。张醒言是位十四五岁的少年,眉目清秀,两只眼睛乌黑溜溜,一看就是活泼跳脱之辈。张醒言生长于庄户之家,父母俱为老实巴交的农民,在鄱阳湖饶州城外的马蹄山下靠山吃山。

与其他农家的穷苦子弟相比,张醒言也没有什么特异。如果实在要说出些什么不同来,那有一点倒是颇值一提:张家虽然生活困苦,但醒言的父母仍借着一次机缘,让醒言跟着饶州城里季家私塾的季老先生读些诗书。张家贫苦,纳不起银钱,张氏夫妇只好勉力从自己口中挤出些口粮,并且时常送上些时令山珍野菜,当作季老先生的束滫,

醒言这名字还是季家私塾这位季老学究取的。那时还没有醒言这人,只有张家狗蛋儿。在狗蛋儿七岁那年,他父亲老张头正巧在饶州城里的大姓家族季老太爷家打短工,听说季氏私家学塾有位季老先生,学问好,人也和善,老张头便壮着胆子,在季家车把式老孙头的引荐下,找到私塾请老先生给自己儿子取个像模像样的的大名。

虽然称作老张头,但那时狗蛋儿他爹其实正当壮年。只是他得子较晚,而且庄户人家没日没夜的劳作,让他看起来比较显老,因此大伙儿叫他老张头都叫得比较自然。

听这位庄户人诚惶诚恐的出言求告,慈眉善目的季老先生倒也没有摆谱,和颜悦色的问老张头对自己儿子的名字有什么要求。没想到老先生取名字还要征询自己的意见,老张头倒有些意外。狗蛋儿他爹便挠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俺每庄户人常觉得日头下山得快,就盼着睡觉的时间少一点,这样干活的日头就长一些,俺每就可以多翻几亩地了;……如果要问还有什么要求,那便是希望俺儿子将来会说话些,这样俺每在卖山货土产时,便不至于被那些能说会道的城里人欺负得太狠了……”

看来温而文雅的季老先生,倒似不常听到这样的要求,当时便似被倒憋了一口气,一时愣住,没能像以往那样立马儿出口成章——“才思敏捷、倚马可待”,这八字乃季老先生少年时,其座师对他某篇习文的评语,从此季学究便一直以此自负。

站在下手的老张头和老孙头二人,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干扰了季先生的思考。

老先生斟酌良久,反复思忖——既要考虑符合老张头的要求,不能用“富”“贵”“清”“明”这些个虚词,也不能用“莳”“荇”“葳”“蕤”这样艰深晦涩的字眼,读起来却还要让这些大字不识的庄户人琅琅上口,确实不是件“倚马可待”的事儿。

经过一阵子颠来覆去的排列组合,季老先生终于在鬓角出汗之前,成功的确定了“醒”“言”二字。老张头顿似如获至宝,立马给老先生献上马蹄山上新摘枇杷一篮;而小醒言也在他七岁那年,完成了从狗蛋儿到张醒言的转变。

不识字的老张头从取名字这件事得到启发,死活请求季老先生也让醒言旁听塾课,好长点学问,免得儿子长大后像他这样目不识丁,连儿子的名字都整不明白。虽然庄户人缺钱少银,但只要季老先生开恩收下小醒言,以后定当不吝孝敬上四时瓜果和四季山珍;虽然山货低贱,但也可以给先生调调口味。

当时不知是季老先生由于成功避免冒汗而心情正好,还是真个有些吃腻了家中的鱼肉膏粱,而对醒言爹爹许下的瓜果山珍颇为心动,竟出乎意料的答应了老张头的请求。虽说士族私塾收受这么一个贫户子弟,似有伤斯文;但反正季老先生本就是季氏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那一类族老,以他之智之望,可以有一千条理由来回答诘问,而且条条都合情合理!

只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收下醒言为弟子这事儿,后来反而成为季老先生的一个奇遇,让多少士林名士艳羡不已。当后来张醒言之名遍传四海之时,季老先生从此便忘了他恩师当年的那八字评语,不再以那自负,转而逢人只是夸赞他对张醒言的识人之明。即使在老先生年岁已高,健忘征兆日趋严重之时,对他这个得意弟子当年的每一个轶闻趣事,却是记得无比的清晰牢固!更有甚者,季老先生后来更把时人很少变更的表字,将原本的“明常”改为“明言”;从此谁再叫他季明常他便跟谁急!季老先生此番更改表字,自是大有深意——这样老爷子每次自我介绍之时,便可扯着对方讲述这个表字的来历!

少年醒言虽然入了私塾,可以念上书了,但毕竟他是穷苦人家的子弟,醒言并不能像他的那些富家同窗们,整日介混迹于塾房之中,或者斗鸡走犬无所事事。他还要趁着自己在饶州城里上塾课之机,替家中售卖瓜果雉兔之类的山产土货;中午和傍晚,他还要到南市口的稻香楼酒楼当跑堂,三文不值两文的给自己挣些零花钱,以供上塾课所必须的笔墨纸砚之类的文具。

至于本文开始时,醒言口中这位变换了四次名号的仙长大师道长老头儿,正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循州府罗浮山上的道教宗门“上清宫”——在饶州负责采办日常用品特别是某些鄱阳湖特产的道士,道号清河。清河道士年岁已然不小,生就一副瘦骨;因了不常梳理的缘故,以致他那疏疏几绺胡须日渐增长,积年累月下来,竟也能随风飘动,倒颇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气象。

虽然清河老道年岁已大,但还是干着这类似于杂役的差事——据醒言讲原因应是清河老道比较笨,在上清宫的功课做不好,才被派来在这市间奔走——

虽说几年来两人天天这样坚持不懈的拜师扯皮,张醒言师没拜上,但却和清河老道混了个脸熟,两人俨然一副忘年交的模样。但便似那恶龙的逆鳞,只要醒言讥讽到老道这一点,清河便一触而发暴跳如雷,一定要揪醒言解释清楚,他来这饶州城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上清宫修道特讲究入世,而罗浮山上实在没有比这更入世的职位了,所以他被派到这饶州善缘处,实在是当年历尽了千辛万苦、压倒了多少优秀同门的激烈竞争,这才争取到手的美差!

似乎为了佐证他这个观点,他一定会提到他当年可是上清宫天一藏经阁的高级道士,只是后来为了修为更进一步,才争取来到这饶州城的。只是,如果少年醒言再大这么几岁,城府再深这么几许,就会发现此时清河老道的神色,总不是那么自然。

不过,虽说如果以貌取人的话,清河难免要被归入老朽一流,但他头脑较灵活,人情世故忒地练达,办起事来从不拘泥于出家人的身份——拿老道正义凛然的说法,那其实便是“入世”。

不管清河到底是不是因为修道无成才来干这差事,反正在醒言的眼里,清河老道这“入世”之功确已是日臻炉火纯青的境界,功力精湛到以至于常常要算计醒言为他顺路办点杂事儿。看来天下知名的上清宫还真是不同凡响,这清河老头儿正是那上清宫因材施用活生生的经典例型——于是便更加重了少年醒言对上清宫的崇敬向往之情!

第13章 花雨零乱,最是幽情难吐第4章 幻影凋形,松外清我吟魂卷首词战神皋第13章 山间置酒,遥闻水唱渔歌第15章 海上情花,强催巫山云气第6章 每到绝处有奇峰第3章 漱凡洗俗,求证尘间净土第12章 突兀仙山千万叠第9章 七星耀日,壮沧海之威神第8章 相思明月,照秋水以含情第19章 云停花睡,谁敲月下之门第20章 玄机似悟,却恐成结祸胎第9章 仗剑从云,光耀三军旗鼓第10章 随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20章 帝苑春晓,留连野水之烟第7章 红烟射日,一炬便成焦土第6章 相知犹择剑,莫从世路暗投珠第12章 停风弄月,尘步偶过山家第10章 欲击三千水,拔剑舞天南第1章 瑶华萎雨,山中何处招魂第6章 餐霞饮火,看破梦里当年第6章 云房启户,坐看烟月氤氲第9章 好梦难通,错落巫山云气第5章 倩语无心,遂啸不鸣之剑第4章 冰光幻灭,转瞬妖魂之影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梦无多第5章 情趣自然,怜仰不可方思第10章 浮舟载酒,无妨天下布武第10章 月皎风清,重醉旧时风景第17章 乘桴浮海,浪里且伴闲鸥第23章 冰雪香肌,自有清芬旖旎第5章 道侧坊间,访我无双鬼仆第7章 卷蕴丹霞,浣尽愁思尘虑第4章 娇雨非淫,昵朝花而结梦第6章 云房启户,坐看烟月氤氲第2章 月魄云牵,如照当时明月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云留住第13章 漫雾飞空,借云龙以乘风第5章 香浮影动,洗净胸襟如雪第12章 投笔按剑,谁意别开生面卷首词战神皋第6章 醉人盈座,放旷人间之世第2章 含情问雪,得趣便为真仙第12章 客来花外,感关雎而好逑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烟霞送迎第3章 大巧无巧,闲看幻剑灵符第6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第9章 仗剑从云,光耀三军旗鼓第1章 三生系梦,徘徊芳路烟尘卷首词云中梅第2章 抑巧扬拙,消馁英雄豪气第4章 虹桥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第10章 遐路思漫漫,流波发悲音第9章 鲲鹏附骥,抟扶摇而万里第1章 去留随意,闲探风月江山第14章 火雨流离,恐染半生之劫第8章 幽电怒雷,震来千载尘劫第22章 仙尘在袖,两足复绕山云第5章 泪凝幽梦,与谁托付花盟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谁诉第7章 风过罗阳,棍影如龙人似玉第9章 暂借灵菩之叶,消我郁结情怀第14章 云浮路曲,觌面相逢人不识第16章 瑶瑟前尘梦,琼鸳别后缘第2章 当场豪举,为看春妆流媚第6章 云暗烟暝,信有百鬼夜行第3章 涵光凝碧,树欲静风不止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变而成红第5章 香浮影动,洗净胸襟如雪第6章 云房启户,坐看烟月氤氲第4章 月冷歌残,几忘幽明异路第12章 客来花外,感关雎而好逑第12章 客来花外,感关雎而好逑第7章 一言未合,挺白刃以万舞第19章 山川献雪,云开旭日华鲜第12章 停风弄月,尘步偶过山家第12章 投笔按剑,谁意别开生面第6章 电雨疾风,晴后浮生燕垒第1章 飞鸟忘机,暂安陶然之乐第12章 水龙吟处,雷奔鬼舞第2章 闲卧仙山惊月露第4章 冰光幻灭,转瞬妖魂之影第2章 腾驾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2章 一剑十年信手磨第12章 吾谁与归?春山一路鸟空啼卷首词仙洲曲第17章 灵木贞香,看她拈时微笑第3章 大巧无巧,闲看幻剑灵符第10章 幽靥媚颜,频催英雄之胆第6章 灯下问情,情不知其所起第7章 千里还乡,重向旧时明月第5章 情趣自然,怜仰不可方思第4章 闲云驻影,入桃源而问津第3章 水国问情,谁解绕梦罗襦第10章 为梦非欢,只剩梦里来去第8章 岂曰无衣?此去与子同袍卷首词凌波步晚第2章 吉光片羽,琼心半沉梦痕第11章 归风送远,歌雪不负清盟第14章 幽花零落,只恐香去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