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致净秘法

日出山巅,云开雾散。容雪用束发金环反挽了个“飞燕髻”,额前梳了齐眉刘海,穿了条秋罗襦裙,站在塘边钓鱼台上,翘首天南,待身影先没入云层,才收回目光,商量众人:“剩下的事情,我们分一下工……”见三人点头,伸手相请:“那先进屋说吧!”当先领路。火鸟站在猫熊背上轻鸣,连煽翅膀,催猫熊上山。

四人聚到东次间小客厅,容雪请碧霞坐到窗前罗汉床上,自己和潇月姐妹坐了下手的美人椅。待红袖奉茶下去,郑重询问:“碧霞姑娘,我哥让我们听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碧霞见潇月姐妹冷眼旁观,暗叹一声,嘱咐容雪:“我和潇璇,还有你哥,都是出生入死的朋友。你们可以喊我碧霞,我暂时住屏山上的别院……”

“朋友,鬼才相信,指不定还有什么瓜葛……”容雪腹诽了一通,倒乐见其成,当先喊了声“碧霞姐”,试探着问:“那你和我哥……”

潇月姐妹见容雪临阵倒戈,心里直皱眉头。碧霞也白了她一眼,正色重申:“我们只是朋友……另外,我还要请他们帮我一个小忙……”抿嘴一笑,反问众人:“倒是你们,似乎处境堪忧哇……”

潇月点头轻叹,潇娟忙使眼色,容雪顺着话问:“是啊,万一东瀛那边的高手杀过来,怎么办?”

“杀鸡焉用牛刀,况且你哥是钦封的‘灵山君’。要动你们,也不会在明面上下手……”碧霞慎重嘱咐:“修炼!修为高一分,就安全一分,直到比他们强大。看起来是坐以待毙,实则是最有效的办法。”

“不错,实力才是硬道理!”潇月点头赞同,又问碧霞:“可除此之外,有没有应急的办法。”

“第一,把公孙家的人交付朝廷,避免东瀛高手杀上山劫囚。第二,让惹祸的人走得远远地,避免东瀛高手上山报复。”碧霞仔细解释:“这两点是近忧,他正在解决。而真正的大患,一是你们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二是东瀛人想控制这里。一旦天下有变,就能跃过武夷,以此为跳板,经略中原。现在唯一有效的,就是找座靠山拖延。”

“靠山?”容雪睁大眼睛问:“‘春申灵君’黄家?”

“哼!”碧霞斜眼冷笑:“黄家是想借联姻反客为主,去抱蜀山的大腿。现在看见你们落难,没准还在琢磨怎么落井下石呢。”

“蜀山?”三女闻所未闻,异口同声。

“是的,这一界真正的仙山。与其说他们超凡入圣,不如说世俗间的物事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淡漠尘寰。”碧霞郑重商量:“每当新帝登基,蜀山都会从‘七十二仙派’中选拔一批惊才绝艳的弟子。你们要是能拜在蜀山门下,公孙家就更不敢明火执仗了。”

“那就是明年的事。”潇月觉得是个机遇,试探着问:“那姑娘可知蜀山择徒,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碧霞也不想容辉一直被俗事束缚,耽误修行。见三人跃跃欲试,实话实说:“故老相传,七十二派道统均源于蜀山。蜀山择徒,除了比较体质和修为,还会看弟子的悟性。你们若想一试,现在投机,还来得及。”

道法之精微,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潇月想起那套编钟法宝,觉得是条“以点打面”的捷径,不妨一试。转眼发现碧霞和容雪似有话说,索性借坡下驴:“那事不宜迟,我们回去闭关吧。”

潇娟也庆幸山中琐事已有定例,更不想错过机会。略作权衡,站起身裣衽告辞。碧霞眼见两人出厅,点头赞叹:“月之意境,前途无量啊……”

“那我呢?”容雪欣然追问:“我好像碰到了瓶颈,怎么突破?”

“是吗?”碧霞聚精会神,仔细打量容雪,缓缓点头:“你的造化,比你哥还大。几日之间,功力之精纯,已不下于他。他修为已臻‘太阳’,而你还处于‘少阴期’。看来,你也走上了大道……”端起茶轻啜一口,点头沉吟:“照你的情况,很适合走的‘内丹’的路子。可三十六具形骸脱炼下来,每个三、五百年,是不成的。但是眼下,哪有那个时间……”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茶盏,郑重商量:“我昔年得到过一部道法,只要有人信你,你就能无视修炼壁障。只要有充足的灵气供应,你的修为就能在短时间内增长无数倍。只是修炼这套功法,要经历极大的痛苦。万一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传于世。你,可愿一试?”

“痛苦,后果?还有什么,比被人灭门更可怕的后果。还有什么比,失去至亲更深沉的痛苦……”容雪略作权衡,深吸一口气,凝视碧霞询问:“什么道法……”

碧霞见她愿意,也下定决心,一字字地说:“致净法。”

宣府城外,置有七路守军。“新开口”为“万全右卫”北冲,属上西路。“新河口”为“柴沟堡”北面门户,属下西路。两处隘口虽东西相近,也隔着几条巨岭深沟,不下万里。

弘孝十八年七月,宣府守军在“万全右卫”集结,向北攻击前进,以解“新开口”之围。“柴沟堡”守军沿洋河向“万全右卫”靠拢,作为侧应。“新河口”出动修士,向东攻击,翻山越岭,以减轻中军阻力。

“西上路”主力浴血攻至“新开口”外,解了城中守军之围。又合兵一处,逃回了“万全右卫”。“西下路”两处大军却遭遇埋伏,逃脱者不过十之二三。

牧族大军夺取“新开口”后,尾随南进。围“万全右卫”,直逼宣府。姬胜命令宣府主力依托坚城固守,又命北路大军出“独石口”,从燕山北麓向西南包抄,重新夺取“新开口”,断草原人后路。同时调东路军出永宁卫,向西攻击,救援宣府。南路军出蔚州卫,北解“万全右卫”之围。

三路大军,内外呼应,南北夹击,势与草原人在宣府城下决战。牧族铁骑擅长驰骋旷野,分张合围。而短于谋攻取舍,虚实变化。眼见深入燕山腹地,优势尽丧。又怕后路被断,只得见好就收,向北撤退。

姬胜命令全军追击,“独石口”守军从侧面拦截,终于在“新开口”缠住了牧族大军。五日激战,双方各有死伤。草原人见朝廷援军不断开来,再不敢纠缠,突围而去。

八月,帝君尊嫡祖母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尊嫡母张皇后,为皇太后。得知牧族人撤回了草原腹地,即招姬胜还朝。礼部定“献俘礼”,拟在八月十五,午门楼下。户部顺水推舟,批准“证券司”同日开业。

“宣同会战”从初春打到中秋,波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四省。关内铁蹄过处,十室九空。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被掠粮食、牲口、财宝等,不计其数。朝廷调动兵力两百余万,折损四十余万。俘虏牧族骑兵两万,缴获战马五万余匹。

消息传到江南,亦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石万鑫按照计划,为“一品堂”增发股本的事奔波。严良按部就班,将“灵山君府”搬到了屏山镇,开始主持政务。

容雪身边的雪花和冰珠,凌霄身边的红袖、绿衣和蓝绸按碧霞的嘱咐,为容辉在各处灵脉上营建庙宇,塑造金身,称“灵山仙君殿”,由山中弟子任“主持”,管一方风调雨顺。容雪得享配殿,专管治病救人。凡是得疑难杂症的人上香祈愿,均有山中弟子施医送药。一时间信者如云,香火鼎盛。

献俘礼上,陆大海因固守“新开口”有功,得封“上轻车都尉”,传袭三世。九月份受了“擎天讲武堂”的“昭毅将军”衔后,才回福地。潇月为他“接风”,送了一对长短刃作贺礼。又按容辉嘱托,让他统领“君府仪卫司”,主持境内防务。

九月南京地震,陕西大饥。朝廷刚刚经过战乱,已无力应付,只得让各地衙门向士绅商贾催捐赈灾粮款。容辉刚刚封君,“仙君府”当仁不让,一口气捐出了一百万石陈米,自雇粮船开运。待府下军政诸事走上正轨,已是冬至时节,又听说牧族大军卷土重来,进犯甘肃。

石万鑫早把钱庄分号开进了赣州、抚州、汀州、吉安四府,只是规模尚小,无人在意。眼下理顺了“一品堂”的生意,当即注资钱庄,又以钱庄投资修路,一气呵成。直到各项呈文送抵南京户部,有心人才知“一品堂”的新东家是新封的“灵山君”。

万里直道,非但工程浩大,而且连通两条水系。在有心人眼里,自然是一块肥肉。其中不知天高地厚的,找上阳都强揽开路建港的工程。陈凌云只觉得好笑,直接让护院撵人。

凌霄遇刺以后,容辉便立下规矩:“山上府中,永不招客卿。”陈李两家亲上做亲,一些想依附容辉,又不想受管束的修士,便投进了各大家族。前殿阶顶,陈凌云话音刚落,应声飞出两个中年道士。

来人见是“太阳期”高手,吓了一跳,方知自己走错了门:“原来‘灵山‘下的柱派家族,我们招惹不起……”回过神来,再看四周,只见红墙碧瓦,飞檐错落。气象威严,哪像是一般的修真家族。勇气一懈,连陪不是,鸟兽般般四散奔逃。

李蕃宁亲率家小,沿运河北上,腊月才到燕京。七个东瀛武士和公孙社长一起,被压进了刑部大牢。四十六名东瀛侍女则被发配进了浣衣局,由“二十四衙门”负责。消息传回,众人暗暗松了口气。潇娟又嘱咐梅钗等人,先在燕京落脚,不必急于回山。

第四十九章 信义融金第五十四章 分头行事第二十八章 元神出窍第五十六章 春耕夏耘第四章 潇璇归来第五十七章 开拓进取第十七章 借势反击第四十章 食不甘味第三十二章 午夜梦回第六章 寻树乘凉第五十章 奉母上山第二十九章 王城脚下第四十四章 顺风船客第五十九章 界外仙缘第六十七章 鞭长莫及第二十二章 夜不承欢第二十一章 海上鏖战第七十章 冤家聚头第二十五章 金蝉脱壳第十七章 界面节点第四十六章 是非之地第六十六章 安家落户第三章 前尘往事第十四章 衡山剑法第四十三章 临阵圆房第十章 新春大吉第十八章 大修真界第十一章 用武之地第七十五章 直捣黄龙第十一章 收编舰队第八十一章 子嗣为大第一章 金风玉露第九章 丹元大会第四十六章 萧风采菊第四十章 食不甘味第七十七章 女尸残魂第三十三章 重阳节礼第八十九章 解毒疗伤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二十二章 夜不承欢第八章 移花接木第四十三章 登途在即第三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五十七章 局中有局第三十一章 血掌为誓第七十九章 改朝换代第十八章 斋醮祈福第四章 回家过年第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四十三章 临阵圆房第二十七章 久别重逢第五十七章 局中有局第十二章 芳辰寿宴第三十四章 围追堵截第十二章 学医问药第十五章 谁败谁死第三十一章 谈婚论嫁第四章 回家过年第二十一章 海上鏖战第十七章 界面节点第四十五章 惑乱敌心第七十四章 护陵甲士第十六章 神州浩土第七十二章 浴火重生第四十五章 惑乱敌心第四十六章 萧风采菊第八十三章 庭院深深第四十八章 山外有山第三十九章 元神踏天第六章 携手探亲第七十八章 急流勇退第八十一章 子嗣为大第五十二章 召唤仪式第三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七十八章 急流勇退第三十五章 渔翁得利第八十一章 子嗣为大第七十九章 改朝换代第二章 疏不间亲第二十八章 元神出窍第三十九章 巧计退敌第九章 丹元大会第十二章 玄武巨舰第十九章 匠心独具第六章 学成下山第七十章 雪参玉蟾第九十五章 位列仙君第六十四章 故地重游第二十九章 王城脚下第十四章 衡山剑法第二十一章 春心萌动第七章 登堂入室第四章 齐心协力第四十一章 求生无路第十六章 夏虫语冰第十二章 芳辰寿宴第五十一章 灵州商谈第五十二章 屋里佳人第七十九章 改朝换代第三十三章 重阳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