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武侯祠

这日行至楚雄县与昆明府交界之处,只见天上乌云滚滚,眼见就要下得一场大雨来,马帮众人忙加紧赶路。疾行了七八里路,忽然看见前方大路旁有一座古庙,庙门上三个大字“武侯祠”。

原来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月渡泸,平定南中,其后以夷制夷,立法施度,遣马忠治理南中,南人俱拜服。中国大多数地方尊崇文圣孔子或武圣关羽,但是云贵两省,家家户户拜的却是诸葛亮。佤族人尊诸葛亮为“阿祖阿公”;傣族房子的顶部造型源于诸葛帽;普洱一带奉诸葛亮为茶祖;南中还有以“诸葛山”、“孔明山”命名的地区。自诸葛亮死后,云贵之地人民感其恩德,纷纷为之立祠。因此云南境内,多有武侯祠散于各地。这座武侯祠规模甚大,马帮一行虽人数有十来人之多,却也能容纳得下,只是二十来头骡马却只能系于庙外。

铁寒和聂云帮着马帮众人将货物从骡马身上卸下,尽数搬进庙内,以防被雨淋湿。进得庙来,只见大殿中间供着一具神像。这神像三绺长须、容貌威严,自是诸葛武侯了。

众人刚搬完货物不久,只听“轰隆隆”一阵雷声,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初时还稀稀落落,不一刻已然成倾盆大雨,更兼雷声阵阵、闪电连连,声势甚是吓人。马帮众人转身看着庙外滂沱大雨,都暗叫一声侥幸。

众人看这雨势,一时半会停歇不了,遂三五成群,坐于庙内歇息。铁寒与聂云自和鲍平安聚在一处,听他讲些江湖典故。那青衫妇人携了女儿坐在庙内一角,却不与马帮众人攀谈。聂云好奇,问了鲍平安才知道这青衫妇人并不是马帮中人,亦是半道遇到马帮,遂与马帮众人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只听那女孩娇声说道:“妈妈,我要听故事!”那青衫妇人笑道:“玉儿,咱们现在呆的这座庙啊,叫做武侯祠,妈妈就给你讲诸葛武侯的故事如何?”那女孩拍手笑道:“好啊好啊,妈妈快讲!”

那青衫妇人便轻启朱唇,讲了一个“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铁寒聂云小时候都曾经听说书人讲过这个故事,这时候在这古庙之中,听这个美貌妇人娓娓道来,又是另一番味道。聂云心中想道:“这小女孩有个妈妈给他讲故事,我却连我妈的面都没见过!”铁寒心中想道:“这小女孩有个妈妈给他讲故事,我爹却再也不会跟我讲故事了!”

鲍平安虽是武人,也曾读过几年书,他见那青衫妇人讲故事时吐词风雅,心道:“这妇人定是出于大富大贵之家,如今却流落在这江湖之中,殊为可叹!”

那青衫妇人讲完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向那小女孩道:“饮水思源,咱们今日能在此避雨,那也是托了诸葛丞相的福了!”那女孩点了点头,道:“我还要听诸葛丞相的故事!”那青衫妇人便又讲了一个“空城计”的故事,讲至诸葛亮城头抚琴之时,那女孩忽然问道:“爹爹是不是也会抚琴?”那妇人听了女儿这句话,脸色顿时变得黯然凄苦,强颜笑道:“是啊,爹爹不但会抚琴,而且是抚琴的高手呢?”

那小女孩问道:“妈,咱们到底要去哪里找爹爹啊?爹爹为什么不来找玉儿?”那青衫妇人皱眉道:“妈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一岁的时候爹爹就出门去了!”柴小玉噘嘴说道:“那为什么现在还不回来?”

那青衫妇人长叹一声,像是在回忆往事,过了一会,抬头说道:“玉儿,你又要惹妈生气是不是?你还要不要听故事了?”

那小女孩见母亲生气,不敢再提爹爹,说道:“要听!”那青衫妇人便接着诸葛亮城头抚琴继续讲了下去,待讲到司马懿闻听琴音中含有杀气,舍命而逃的时候,那小女孩究是孩童天性,便忘了爹爹之事,拍手叫道:“好险!”

忽听一人冷冷说道:“这空城计是子虚乌有之事,不过是有人捏造了此事来给诸葛亮增光罢了。诸葛亮穷负一隅、逆天而行,以一己之力阻我华夏一统之大业,实乃华夏千古罪人!”

铁寒聂云闻言看时,却是随马帮同行的一个老儒。这老儒不知为何对诸葛武侯抱有成见,竟出言不逊。

铁寒与聂云自幼都听说书人说过三国,对诸葛亮极是敬重,这时听见这老儒诋毁诸葛丞相,不禁气恼,眼睛看着那青衫妇人,心中甚盼她将那老儒驳倒。

那青衫妇人看了老儒一眼,缓缓说道:“空城计不过是说书人说说罢了,谁还当真了不成?不过若说诸葛亮逆天而行,阻止华夏一统,乃华夏千古罪人,却纯是腐儒之见!”

那老儒听她说自己是腐儒,气恼万分,问道:“如何是腐儒之见?”

马帮众人听得老儒和青衫妇人斗嘴,纷纷仔细聆听。只见那青衫妇人道:“我虽孤陋寡闻,却也听说北胡可汗纳真有包举宇内,一统天下之志,二十年来对天朝用兵不止。然则照此说法,我天朝抵抗外侮,却是阻止华夏一统了?”

那老儒仰天大笑道:“笑话,北胡身处戎狄之地,乃是我华夏外敌,魏蜀吴三国争霸,是我华夏内事。如何能相提并论。”

青衫妇人冷笑道:“那也不见得!我听说那北胡可汗纳真膝下有十九子,其中尤以四王子纳颜最为聪明灵慧,他年纪虽幼,却深通汉语,曾用汉文写了一篇文章叫《华夷论》。文中说道:‘舜于帝尧之时,则为东夷之人;文王于殷商之时,则为西夷之人。又何曾损于圣德乎?《诗》言:‘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者,以戎狄僭称王位,不尊中国,丧君臣之大义,故言其罪而惩之,非以其为戎狄而外之也。若称戎狄为外,则孔子周游,不当至楚,盖其时楚为夷也。而秦穆之霸西戎,亦不应以其事列于周书之后,盖其时秦亦为夷也。以此类之,今日谓我北胡为夷,待我北胡一统华夏之时,又何谓哉?’其文又考证说:‘我北胡乃匈奴之后。匈奴者,夏后氏之苗裔也;夏后氏者,禹之后也;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可知我北胡与天朝乃兄弟之邦,同为黄帝子孙,何得有华夷之论哉?’这篇文章甚长,我也只记了这么一点,然则那四王子之论,却也不无道理!那北胡与我天朝既同为黄帝子孙,又如何能称之为外敌呢?”

那老儒瞠目不能答。铁寒和聂云见那青衫妇人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通之乎者也,虽然听不懂,可也知道把老儒驳倒了,心中不由大乐,对那青衫妇人都是心生好感。

那老儒暗暗心惊,心道:“想不到这妇人竟有如此见识。难得她连北胡四王子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文章也知道。”咳嗽两声,勉强说道:“古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就算那北胡是黄帝子孙,但北胡乃无德之邦,自然不能跟我天朝盛德之君相比。诚所谓‘惟有德者有天下’是也!”

铁寒和聂云见他说了这番话,忙转头向那青衫妇人看去,要看她如何应对。只听那青衫妇人冷笑道:“若如此说,待过得几十年上百年,我天朝若是出了个昏君和一批奸佞之臣,而那北胡却出了个仁德之君,他若犯我,我天朝子民便都要去‘惟德是辅’,投靠那北胡仁德之君吗?”

那老儒被驳的无话可说,不禁喃喃道:“这个……这个嘛……即便诸葛孔明不是阻止华夏统一的罪人,但他明知敌强我弱,却还要六出祁山,屡次用兵,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我看也不见得就高明到哪里去!”

铁寒和聂云忙又看那青衫妇人如何应对。只见她脸上忽然露出凄婉之色,喃喃说道:“是啊……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理,在寻常人看来,自是愚蠢的很……”转过头去,不再说话,将女儿搂在怀中,凝神看庙门外的滂沱大雨。

铁寒和聂云见她语中似乎含有莫名的悲苦之意,不禁在心中把那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话反复念了几遍,虽未明白这句话之深意,却都感到心头竟生出一丝惆怅来。

那老儒听青衫妇人言下之意,竟把自己归为“寻常人”之列,心头不禁大怒。转念一想:“我何必跟她一个妇人见识。”于是不再言语。

第二十四章 何事最伤心第十一章 神运经第六章 铁寒与聂云第四章 铁寒第三十一章 钓鱼岛主第六章 铁寒与聂云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十一章 神运经第三章 聂云第二十四章 何事最伤心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八章 越狱第十二章 血书第一章 点苍血案第三十章 钓鱼岛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十四章 马帮第三十一章 钓鱼岛主第十六章 柴无忧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三十章 钓鱼岛第二十章 碧竹岛第七章 牢狱第十二章 血书第十五章 武侯祠第九章 关在洲第十章 梅亦奇第三十章 钓鱼岛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二十二章 恩怨情仇第三章 聂云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二章 小乞丐第六章 铁寒与聂云第十一章 神运经第二十六章 鹤悲太湖第二章 小乞丐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二十二章 恩怨情仇第二十章 碧竹岛第二十九章 虚与委蛇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四章 铁寒第十七章 要离阁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二十九章 虚与委蛇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十二章 血书第二十八章 失手被擒第十七章 要离阁第十八章 求医第二十一章 滇池五友第二十四章 何事最伤心第二十章 碧竹岛第八章 越狱第三十一章 钓鱼岛主第十六章 柴无忧第十章 梅亦奇第十八章 求医第十章 梅亦奇第十四章 马帮第二十三章 前尘往事第九章 关在洲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十九章 疯子第五章 铁苍山第二十四章 何事最伤心第十七章 要离阁第十二章 血书第九章 关在洲第二十七章 海盗第十四章 马帮第十三章 关在洲的计划第二十六章 鹤悲太湖第十四章 马帮第二十五章 陷害第十二章 血书第十九章 疯子第八章 越狱第十二章 血书第二十章 碧竹岛第二十章 碧竹岛第二十四章 何事最伤心第六章 铁寒与聂云第九章 关在洲第十七章 要离阁第三十一章 钓鱼岛主第十三章 关在洲的计划第十章 梅亦奇第二十七章 海盗第二章 小乞丐第十六章 柴无忧第五章 铁苍山第十章 梅亦奇第十章 梅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