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告状(二合一章)

刘婆子一进家门,就问她儿媳:“刚刚田家来人了?是什么人?”

刘娘子一直紧盯着呢,赶忙道:“娘你放心,就进去两个丫头,大的十来岁,小的那个瞧着三四岁吧,那几个汉子送了东西进去就走了,两车东西,瞧着多,都不是啥值钱的,娘你去瞧瞧就晓得了。”

刘婆子还真去了。

在田家门前晃了好一会。

回来道:“吃食啥的不少,锅盆碗筷都带着,有猫有狗还有鸡笼……瞧着倒像是乡下来的。”

刘娘子道:“那一家子穿得体体面面的,莫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闫家三口上门拜会田夫人,特意换下了羊皮衣,那一身有些招摇,穿的是容嬷嬷给改的棉衣,外面的罩面虽是下过水,平台的布料不易脱色,棉花是新的,软蓬蓬,一眼就能看出是今年新做的衣裳。

刘婆子瞧着不像,她摸了摸怀里请人的状子。

又扫了一眼自家院子,说道:“不管他家是什么来路,打砸咱就不对,写状子的书生说了,咱一准能赢。”

刘大奇好容易在院里用碎砖垫着烧了热水,刘婆子分了馒头,一家子就着自家下的酱菜吃。

闫玉闻的准,就是粗粮杂面的馒头。

……

闫老二出了一家,又进一家。

他拎着东西上门,哪家都和和气气的。

礼不轻不重,每家四个咸鸭蛋,一大块冻豆腐。

闫老二很是客气,说自家刚刚搬来,日后要承蒙邻里关照。

人家问他是做什么的,他就说主业读书,还未考取功名,惭愧惭愧。

问他家是打哪来,他就说老家齐山府,遭了旱灾,一路逃荒过来,落籍到了虎踞,和村里人一起开荒种地,算是在关州扎下根了。

又打听他和田家的关系,他一脸诚恳,实话实说,拜了田老头当做师傅,学手艺……正经行过大礼,喊师父也成,直接喊爹也没毛病。

进去的时候有多平淡,出来的时候就有多热情。

“大娘你看你,我都拿来了你就收着,自家做的,你再推我可就伤心了,可是看不上咱乡下人的手艺?”闫老二脸上的戏说来就来。

“中,那大娘就收着,咱以后挨着住,常来大娘家坐坐。”

“以后少不了来,等我家豆腐摊子支起来,大娘可一定得捧捧场。”

“哎呦,那还用说,在谁家不是买啊,从我家到你家那个近便,还省了我的腿儿。”

“大娘,在你家门口租地方的事……”

“说啥租不租的,你家要用就用。”

“那不成,咱一码是一码,要不收钱,我这哪好意思占大娘家的地儿,以后大娘这门我都没脸进。”

“依你依你,那大娘……就收下?”

“那可太好了,就按我说的那个数咋样?”

“成!”

“那咱这就定下了?”

“定下了。”

“好嘞,钱我都带身上呢,就等大娘这句痛快话!”

“哎呀,你这个后生,办事可够利索的。”

“嘿嘿,早一天定下,咱这买卖好开张啊!”

“是这个理!好好干,大娘家以后吃豆腐,就买你家的。”

“得嘞!”

……

闫玉赶在天黑之前进了城,上一趟回去,将戚五叔和卢师傅也拉了回去,这趟一辆车过来的,她骑驴,容嬷嬷赶牛车。

这一趟东西拉的少,主要是家里的活物。

一进门,闫玉就偷偷的给容嬷嬷下令,将这间小院绑定成她家的临时住所。

只有这样,容嬷嬷才能自动识别,方便她操持起来。

容嬷嬷见过田夫人之后,就开始忙活。

眼里极有活,厨房里外的跑,这头给李雪梅连带田夫人端上冒着热气刚熬好的新鲜奶茶,那头已经给鸡鸭羊都归置好了地方,喂上下晚这顿饲料,而后去正房对面那间屋子,给大丫,不,千初帮忙,里里外外的擦,给所有屋子的炕洞掏干净,添了新炭进去烧起来。

灶不够使,她就给带来的两个碳筒点上,一个做羊杂汤,一个烙发面饼,厨房里的那口灶清干净炉灰,将家里不断火的卤锅坐上去。

等容嬷嬷将发面饼端进屋,又过了一阵子端了盆温水进来示意李雪梅和田夫人可以洗手吃饭了。

田夫人对李雪梅形容这位容娘子非常能干之言十分认同。

虽口不能言,但这心思真是细如毫发。

田夫人找了机会出去,看了会容嬷嬷干活,将她拉到一边。

“小二的娘有孕在身,多亏有你照顾家里,容娘子别多想,这是我的一份心意,以后这个家,还得劳烦你多上些心。”田夫人塞给容嬷嬷一块碎银。

容嬷嬷和气的笑笑,大大方方的收下银子,福了一福。

田夫人进屋便对李雪梅说道:“你家请的这位容娘子,来历定不简单,这样能干……还会写些字?”

李雪梅:“是,写错的时候多,但确实会写几个。”

田夫人想了想,说道:“我以前曾听人说,大户人家的仆妇有打发出来的,怕她们在外乱讲话,就给灌了哑药……”

“实不知她是天生如此还是……大哥说过和您差不多的话,不管以前是啥身份,她现在孤身一人……”李雪梅又道:“容娘子待咱家人都极好,很是本分,咱家还真离不得她,大哥也想留她一直在家,咱们问过容娘子,她自己也愿意。”

外头传来拍门的声音。

苟住站起身来,给门插扒拉开。

闫老二进来后,顺手又插上。

“天爷,可累死我了。”他还不敢大声抱怨,怕不隔音邻居再听见,一边急着往厨房走,一边小声道:“容娘子,有水没有?”

容嬷嬷给他倒了一大碗。

闫老二咕噜噜喝完,一抹嘴巴,挨个锅伸头看,又问:“啥时候开饭?”

容嬷嬷朝他比划,就是现在。

闫老二乐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赶紧自己找水洗脸洗手。

等一家子都很自然的爬上炕盘腿围着炕桌,田夫人脸上仿佛闪着光,眼睛弯弯盛满笑意。

家里,从来就没这么热闹过。

闫家吃饭的规矩就是没规矩。

闫老二也没特意装,有啥好装的,以后一个屋檐下住着,谁还能不知道谁。

他一边吃喝一边白活。

“啊哈哈哈哈……”闫玉笑得停不下来。

“爹……你可太能忽悠了,你竟然说和师公学手艺,啊哈哈哈哈……师公究竟传了啥手艺给你……嗝……”闫玉一个笑岔气就开始嗝上了,自己捂着嘴抖个不停。

闫老二瞪她一眼。

“师娘,这都是糊弄他们的话。”

田夫人含笑摇摇头,表示不在意。

……

刘家大门就这么敞着,闫老二拎东西挨家走他们咋能看不见。

闫老二一回去,刘婆子就行动起来。

到底是住了多少年的邻居,再说也没什么好瞒的。

刘婆子打听着了,那家子姓闫,不是田家的亲戚,却是比亲戚还近一些,田老头竟是收了徒弟,想来这个闫二以后是要接田老头的差。

她心里悔得不行,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逃荒来的闫家会钻营。

同时心里头也有几分不甘,要不是这闫家,田家的东西,田老头的差事,都是她家的……

说什么读书人,就是乡下卖豆腐的,装什么大头蒜!

转天一早刘婆子就和刘大奇出了门。

衙门口有衙门口的规矩,不是谁说想告状,去了就能告上。

要先写了状子,等老爷坐堂放告的日子递上去。

但实际上,递状子的人放告头一天就得去衙门领号牌,有文书专门验看他们的诉状,写的不好直接甩回去,合格的留下,还得分个轻重缓急。

像刘家这种邻里口角而动手的,是最轻的案子。

按照每任老爷的习惯或前或后。

眼下永宁县衙门坐堂的大人姓方,已在任七载,七年没有挪动地方,早已没了心气,于公事上并不勤勉,原本定的是五日一放告,奈何上头的知府衙门换了人,程通判盯得特别紧,方知县只好改为三日一放告。

关州乃英王封邑,王府就在城中,王爷爱民如子,护军日夜巡视,永宁作奸犯科者极少,成日里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方大老爷喜欢快刀斩乱麻,先将为难的案子放在前头,简单的放在后头。

衙门的小吏最是知道大老爷的习惯,眼睛在诉状上扫上一圈,就知道该放在哪个位置。

别看刘家是刘婆子当家,打官司这种事还得刘大奇出面。

他小心翼翼的将状子放到桌上,然后就傻愣愣的不知道做什么好了。

那小吏一边看诉状,一边用手指在桌边随意的敲了两下。

见递状子的人毫无反应,小吏抬起头来,眉心拧得死紧,喝斥道:“懂不懂规矩!”

刘大奇吓了一跳,赶紧掏出备好的二钱银子,恭恭敬敬的放到桌上。

那小吏用袖子一抹,银子就不见了。

耷拉着眼皮道:“等着。”

刘大奇赶紧退后。

刘婆子迎上来问道:“儿啊,咋样?”

刘大奇一边擦汗一边道:“让等着。”

刘婆子为了打听清楚这里头的门道,还多给了那写状子的书生一钱银子。

“娘,这打官司也太费钱了。”刘大奇心疼得慌,写状子要钱,递状子要钱,说要是差役去拿田家的人,还得给钱……

“咱肯定能赢,这些都能找回来。”刘婆子自信的说道。

小吏收完了状子,就开始喊名字发号牌。

刘婆子拿到号牌,翻来覆去的看,欢喜道:“这就行了,这就行了,儿啊,走,回去,找那田婆子去!”

……

刘婆子没有直接去田家,先是在巷子里好一通造声势,不多会功夫,这周围的人家就都传开了,刘家要和田家打官司,那刘家给田家告了!连衙门的木牌牌都拿到了!

“哎呦,刘婆子可真能啊,说告就告,啧啧……”

“田家这回可摊上事了,往衙门口一走,不得脱层皮下来。”

“刘家也太狠了,那还是个孩子呢,打坏了她家的东西是不该,赔些钱也就是了,咋就告上了。”

刘婆子就站在自家门口,叉着腰伸着脖子,朝田家的方向喊:“咋就不能告了,咋就不能了,我家有冤还不兴找大老爷评评理了,你们看看咱家的院子,还有个样吗,田家不是硬气么,不赔钱不赔礼还让咱去告,那娘子你听着,咱去告了,明日上堂,那田老头不回来就得你家男人去,不是认了师父么,和亲儿子似的,那这官司你不扛也得扛!那牙尖嘴利的小子呢,你再来砸啊……”

闫老二出来了,手上还牵着羊。

走到刘婆子跟前,问她:“明天过堂?拿到号牌没?”

刘婆子趾高气昂的将木牌拿出来,闫老二想看看上面的字,那刘婆子仰着脖子,攥得死紧,还不给看。

闫老二只好又问:“咱排几号啊?”

刘婆子有些僵住,写状子的书生说过,这号牌是有顺序的,仔细回忆了一番,小吏挨个喊名字给木牌,却是没说排在第几。

而这上面的字……她不认得。

闫老二一眼就瞧出症结,很是和气的说道:“要是排在前头还好,等会就能轮到,要是排在后头,咱就得在外头站上好一阵,天这样冷……这样,你让我看看上面写的几,咱心里有个数,掐准时候过去,不遭罪。”

刘婆子死死盯他一阵,问道:“你不怕?要是现在和咱家赔个不是,再赔些银钱,让咱家这口气顺下去,咱邻里邻居的住着,也不是不能商量。”

她问准了,明日上堂还得打点不少钱,什么买纸买墨的银子,拿棍子的衙役不管打不打板子,都得给钱,打了多给,不打少给,大老爷坐堂上,带他们进去的衙役不能白跑腿,官司打完得摁手印,那印子也不白摁,得给钱……

刘婆子想得明白,打官司是为了啥,为钱,要是田家肯给银钱,那就私了,她再让大奇给状子要回来,虽还是得花钱,可比上堂要少。

领了木牌牌不上堂要拉出去打板子,五板子四钱银,三钱给打板子的衙役,让他们轻些手,一钱给替了挨板子的人,有人专做这替人挨打的营生,她家大奇身子骨还成,不用人替,只消三钱银子就够了。

古代打官司先是乡老、里长调解,然后才是知县衙门,知府衙门,层层上告,不能越级诉讼~

文里是简化了,还有放告的程序,衙门的设定,都是宅的私设私设,别较真哈~

实际打官司比这花费还多,咱们就不一一写了。

下一章更新时间预估错误,宅宅起晚了,下午再看哈(〃'▽'〃)

715.第708章 来了!第305章 交书给大伯第155章 拆车烧弩第615章 这一步第339章 攻略大老爷三第227章 间苗第539章 领导派头第540章 赎人第460章 生辰礼(求月票)第592章 私矿暴露二719.第712章 名场面第117章 忽悠童工干活第441章 头所第一射手(二合一章)第363章 你画我猜第443章 什么都不要留下(二合一章)第536章 我是打野(二合一章)第513章 闫玉的独居日常第459章 闫老二怂怂哒(求月票)第357章 来吧,战!第605章 本官便是第190章 专业的容嬷嬷第514章 京城来人(二合一章)第473章 告状(二合一章)第71章 竹简一第72章 全村人都香香的第663章 我是干爷最爱的崽!(求月票!)第611章 风较真第473章 告状(二合一章)第83章 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第509章 双彩头第108章 大伯的本子第81章第695章 快乐的土地第693章 田间地头第549章 小二当差(二合一章)第387章 薛大忽悠第541章 冰屋第301章 自家用的纸第118章 齐云寨替天行道第241章 考试之年第219章 我们来送药啦!第532章 年三十(二合一章)第213章 龙兴第255章 北戎的人头值二两第667章 同桌吃饭第559章 民团初进山(二合一章)第522章 老虎带翅膀(求月票!)第131章 吃住行第448章 杀狼第166章 分地啦!第477章 砸实第373章 为了赏银第625章 破困之局737.第729章 齐王世子我们有仨第350章 攻城第518章 走一看三第120章 找回自己的名字第511章 疯传(二合一章)第471章 你家去告吧!(二合一章)723.第716章 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第75章 老闫的字帖第665章 有志向的爷俩第134章 群山过后第423章 与人方便第136章 酷热第303章 死因第97章 过江猛龙——齐云寨第504章 做花灯第34章 我们都是夜盲第498章 大场面第465章 薛总旗进村第252章 北戎进村第515章 自揭伤疤(二合一章)第511章 疯传(二合一章)第557章 差事撞车(二合一章)第104章 分粮食第353章 房顶第459章 闫老二怂怂哒(求月票)第18章 天灾向第387章 薛大忽悠714.第707章 集资第642章 英王有爱,关州有情!第696章 小安村发展建设计划会第62章 找到水啦!第139章 人多力量大第531章 筹谋(二合一章)749.第742章 齐王吃枣药丸第142章 我朝好穷第590章 说动第571章 又想折腾啥?第261章 英王的八卦第410章 入冬第177章 砍树第485章 马是真贵第612章 鹰之地标748.第741章 军营加练项目第350章 攻城第613章 点兵出征第498章 大场面第354章 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