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心学原理

稍停片刻,陆九渊又道:“为师出去一趟,收获倒也不小。其中包括百余块古仙人留下的石碑,十几个大致完好的地仙洞天,二十多个崩解的洞天,一些珍贵的炼丹、炼器材料,还有希夷先生送我的《指玄篇》。”

众人听了,都觉得神情大振,不说别的,单是那些地仙洞天,就能支持整个象山书院,很多弟子修炼了。

然后陆九渊接着道:“为师这次回来,准备扩建山庄,开辟‘心学园’,将所有的洞天都摆在里面,再将火祭的祭坛放在那儿。以后我会从象山书院,抽出十名精英弟子,加上你们几位,经常聚集在仙心园,我会定期给你们授课。”

“哇,那真是太好了!”傅子云首先叫了起来。

“师傅,自从您离去之后,我们天天盼着您回来,终于又能听到您讲课了。”舒林也很开心。

桑子明心中苦笑,暗道:“我从加入师门以来,从来就没有听过一堂课,好不好?”

自从他学习了春秋老仙留下的石碑之后,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已经不再对师傅有太多的期望了。

对他来说,学多少算多少,即便学不到,也没关系。

他不会拒绝陆九渊传授的东西,因为圣人说的话没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为修真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不断进步。

如果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那就离死不远了。

就算学会了二十八块石碑上的功法,那又怎么样呢?在桑子明成长起来之前,一切都是虚的,如果碰到灵仙,一巴掌就能把他拍死。

再者说,春秋老仙就算再厉害,也不会告诉他,黄昏界是什么样子,十洲三岛位于何处,洞天福地都在哪里,这些东西,还需要他小心求证,向师傅和师兄学习才行。

而且,春秋老仙传授的功法,主要是属于仙家的手段,对于儒门的教导,局限在仙文和三坟五典,其他的东西都没有讲。

因此之故,桑子明要学的东西还不少呢,对于师傅将要开辟的“心学园”,保持着几分期待。

随后,陆九渊又交代了一番话,便让袁燮、舒林和傅子云离去了,只将桑子明留下来。

“子明啊,为师昔年,临别之时,匆匆收你入门,并没有传你什么功夫。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功力突飞猛进,进阶到步虚后期。而且,要不是你,我的五哥,也无法修成地仙!四哥也没法进阶合道第八重!两位兄长都跟我说了,让我将压箱底的功夫传给你。

先前,我告诉你们的东西,其实并不完全。

为师这次出门游历,目的是为了完善‘心学’!你不要小看这门学问!我现在隐隐觉得,这门学问前途无量,或许是一条儒学新路,它已经超越了六经,让六经皆为我脚注,在我门下弟子中,将来或许会出现仙王和仙帝!”

桑子明听得暗暗心惊,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师傅,为什么敢说这种大话。

陆九渊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为师告诉你一件秘密。昔年我读《尚书.大禹漠》,读到四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那时候,我还是合道第四重,然而正因为这几句话,让我陷入顿悟之中,不知道经过多长时间,最后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修成了地仙!这种事,你敢相信吗?”

桑子明大吃一惊:“啊?这怎么可能啊?从合道第四重,一步跨越地仙?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陆九渊站起身来,长身而立,缓缓说道:“是啊,就连为师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真的!可是当我凝神内视的时候,却发现体内洞天,一夕之间天翻地覆,山川土地变了模样,法则也完善了许多,我才知道进阶地仙是真的。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在陆家年纪最小,然而却后来居上,走在了最前面。”

桑子明的心里感到震撼不已:“师傅,您这种飞跃也太惊人了!”

陆九渊道:“儒门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若问对这些经典熟悉的程度,我比六位兄长差远了!可我为什么能进阶地仙啊?就是因为那十六个字,乃是儒门的核心功法,恰巧让我顿悟了!

你知道《尚书》,它出自于三坟五典。三坟五典已经失传了,只有一些残篇留下来,被编成了《尚书》。那十六个字,未必是大禹说的,可能是历代帝王,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核心秘笈!

为师从这十六个字里面,顿悟出‘心学’来!所以才敢说,心学前途无量。”

听见这番话,桑子明对师傅第一次涌起崇敬的心思。

陆九渊凭着残破不堪的儒门传承,寻根朔源,找到修儒秘法,开辟出一门崭新的道路,这种悟性,很了不起啊!

“师傅,您给说说,心学到底是什么?”

陆九渊微微一笑,道:“为师领悟的心学,包括明心见性,心即是理,言出法随,画地为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桑子明听得晕晕乎乎,脑子里一片茫然。

陆九渊笑道:“为师掌握了一套秘法,能够拨云见日,看破天道法则!掌握了天道法则,后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桑子明的脑子里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师傅您掌握了观察天道的秘法,所以您才能沟通天心!”

陆九渊道:“为师还在探索学习之中,目前只能看清一部分简单的法则,还不能掌握复杂的天条大法,距离真正的沟通天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还差得很远。但是为师很清楚,这是一条修仙大道。”

“师傅,弟子完全同意您的说法!”

桑子明用力点头,因为他从春秋老仙留下的石碑中,了解到修真要有两大要素,一是理解和掌握天条大法,二是积累资源和实力,这两大要素,简单说就是“心”和“力”。

佛家重在修心,通过修心,沟通天地,掌握了移山倒海的能力。

仙家重在修力,一步步构建丹田,从虚化实,开辟体内洞天,洞天越大,实力越强。

而春秋老仙在黑色的石碑中说,心和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心力二象性’,就像光波和粒子,可以合二为一,有‘波粒二象性’。修真早期,心和力泾渭分明。但到了后期,可以无中生有,心想事成,这就是神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根本原因。

这种法理,不光作用于修真世界,放到世俗世界,也同样如此。只要掌握了法则,明白事物的机理,就能创造出奇迹。春秋老仙甚至提到了“氢弹”,谁能想象,一团清澈的水,能爆发出移山填海的威力呢?

这就像盖房子,首先你要在知道如何盖,然后你才能自己烧转塑瓦伐木劈石,一点点将房子盖起来,这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在修真过程中,掌握天地法则非常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陆九渊真有秘法,能看破天道法则,那会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将来成仙成圣都在情理之中。

想到这里,桑子明的心里禁不住“砰砰”跳起来,心道:“我的运气不错嘛,竟然误打误撞,拜了一位高明的师傅。”

第712章 仙品阁主第281章 新府第325章 郑玄大怒第491章 人树共生第33章 相伴第414章 半个徒弟第644章 神与魔第251章 聻虫投火第122章 墙上的宝剑第570章 不周山巅第753章 仙藏青丘第247章 程门立雪第101章 亚圣之光第431章 灵仙洞天第473章 冥界宝地第223章 文叔叔第451章 金仙土陨第79章 荒谷书册第719章 人皇轩辕第233章 五火七禽扇第644章 神与魔第754章 再见故人第726章 三十六位神王第113章 安神香第580章 仙品阁第27章 山高路远第783章 逼上天庭第487章 仙井第735章 玉帝前来第107章 黄师傅说仁善第696章 跨过奈何桥第370章 龙神祭第201章 罗兰芝第546章 大道仙阶第774章 众帝会第25章 边荒与京师第210章 阳雷再起第387章 轩然大波第190章 鬼神神差第732章 仙藏春秋第658章 灵宝传承第532章 仙音难继第341章 没有好人第281章 新府第668章 杀、破、狼第465章 再临火湖第584章 残阳仙君第734章 人皇的怨念第616章 凌云仙城第503章 秦苍第330章 积攒灵晶第122章 墙上的宝剑第486章 万斛珠玑第748章 天罗地网第527章 青丘秘闻第168章 破茧丹第64章 四时牵丝毒第176章 丹青灵雾第708章 太乙真人第305章 拜师罗阳第443章 再入王屋第703章 故人相见第114章 阴鬼宗、鬼仆第375章 内宅婢女第313章 三年顿悟第160章 阴墟第761章 众帝密会第727章 镇元子自爆第708章 太乙真人第495章 两千年打磨第446章 指玄篇第16章 黑曜石手串第61章 丹药第215章 象山先生第27章 山高路远第592章 天雨鬼夜第727章 镇元子自爆第16章 黑曜石手串第318章 罗府第576章 青梅仙王第355章 云门大卷第381章 老太妃第635章 天皇殿第752章 枷锁初成第566章 三女呈威第670章 仙帝证道第245章 养鬼第588章 一介小厮第237章 洞天内府第159章 闭关筑基第201章 罗兰芝第565章 囚禁要挟第732章 仙藏春秋第424章 心学原理第487章 仙井第六章 莲香第17章 桑长的身份第174章 震晕考官第125章 蓬莱、仙木第494章 大展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