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我们——开价——五百块,对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我们——就知道——卖贱了。”
“第一次脱手多少块?”
“十块。”
“第二次脱手多上块?”
“这一次,我们——留了——一个心眼,只拿出——四块,我们——想再试试——价格。”
“第二次的价格是多少?”
“我们——开价六百,对方——还是——没有还价。”
“第三次全部出手了吗?”
“是的,二十块——手表——全部——出手了。”
“价格是多少?”
“六百五。我们——开价——七百,对方——还到——六百五。我们也想——早点出手,就——成交了。”
“三次都买给同一个人吗?”
“是的。”
“这也就是说,你们到南京去了三次,是这样的吗?”
“我们——只去了——一次。第一次——成交——以后,我们就想——卖给——同一个人,我们——担心——节外生枝。此人——是专门——做——这种生意的,我们——第一次——出手——十块表——以后,他就——看出——我们手上——还有货,就——缠上了——我们。我们——虽然——知道——手表——是——紧俏商品,价格——还可以——开高一点。但——没想到,价格——还是开低了。”
“郑局长,完全有这种可能,有人想弄一张中山牌手表的票,找人,走后门,加上送礼,一只几十块钱的钟山表要花一百多块钱。”孙局长小声道。
笔者在想,买手表的人,胆子也太大了,一下子买了三十四块西铁城牌手表,他难道不怕买到假货——或者“山寨货”吗?转而一想,这种想法非常傻,那时候,中国人造假的技术还没在娘胎里面孕育呢,他们恐怕连造假的意识和理念还没有形成,造假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产物,笔者再转而一想,如果中国还在实行计划经济的话,那么,现在的造假者真可以一夜暴富,市场的供应量太少,假货就可以满天开价,物以稀为贵吗?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庆幸,虽然现在伪劣假冒商品满天飞,但它便宜啊!
“你和曲拥军为什么每人留下五块手表呢?”
“我们——本来准备——元旦——再到南京——去一趟,没有想到——你们——又把——这个案子——拾起来了。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是天意。”
“三十四只手表一共卖了多少钱?”
“一共卖了——第一次——是五千,第二次——是两千四,第三次——是一万三,一共——是两万零四百。”
“买手表的钱呢?”
“一部分分给胡羽化和汪鹏程了。”
“一部分——你们是按照什么价格给他们的呢?”
金钱晃眼,在金钱面前,人是最经受不住诱惑的。在李云帆看来,张小松和曲拥军是不会按照实际价格跟胡羽化、汪鹏程算账的。
“四百。”
这也就是说,多出来的钱被张小松和区拥军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