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云帆寻踪觅影 梨花坞背山临水

一九七三年一月四号,上午八点左右,两辆吉普车驶离县公安局大门,沿着县城狭窄不平的东西道路朝东进发,前往“12。27”纵火案的发生地——王营公社文俊大队杨柳村的梨花坞。

第一辆汽车里面坐着五个人,驾驶员是李子荣,王萍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车后座上是李云帆陈皓和卞一鸣。第二辆汽车上坐着李卫国、刘建亮、张谋和聂振华。同志们穿的全是便服。

王营公社是山城县最东边的一个行政区,这里地处丘陵,其地形地貌不同于北部山区,北部山区是龙王山山脉,高大而绵长,这里山的海拔最高不会超过200米,其布局和走向没有什么规律,村民的建筑大多依山坳而建,那些村庄的名字也能反映出山形地貌的特点,你听听:刘家洼,柳家口,松树沟……,这里的山坳比较多,梨花坞就坐落在一个山坳里面。

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这里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汽车走了了一个多小时,不得不在一个山坳前停了下来,前面已经没有让汽车走的路了。

在李云帆的印象中,这个山坳叫刘家洼,十年了,这里没有什么变化,路还是那条路。刘家洼在梨花坞的东南方向,距离梨花坞有三里地,站在刘家洼的村口就能看见梨花坞坞口那一株高大古老的榕树,树梢上有一个偌大的喜鹊窝,树没有翡翠村村口那棵古榕树大,但鹊巢却非常大。

“李子荣,你带张谋和聂振华到刘家洼去一下,把胡队长请到章国森家来,小心一点,村子里面有狗。”

“旺——旺——旺旺……”

李云帆的话音还没有落地,一条黑白相间的大花狗就开始吊嗓子了。并且贴着篱笆冲了过来,它大概是对停在村口的这两辆吉普车有些意见。

李子荣从篱笆上抽出一根树棍,迎了上去,张谋和聂振华跟在后面,那条大花狗且战且退。

李云帆一行朝梨花坞而来。

“李队长,梨花坞是不是有很多梨树啊?”卞一鸣问。

“十年前,我们到这里来勘察现场、走访群众的时候,我没有看见一棵梨树,过去可能有吧!”

不一会,梨花坞就呈现在同志们的眼前。这时候,从山腰上——大榕树东边的山路上走过来一个人,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自行车的龙头上挂着一把锯子,后车座上有一个木盒子,很显然,他是一个木匠。他的相貌比较特别,脸上比一般农村人白净,右颧骨上有一块疤痕。大小看不真切,因为他正低头让路。

因为路比较窄,木匠就站在路边让李云帆他们先过,李云帆他们谦让了一回,见木匠没有动弹,就先行一步。等同志们走过去以后,木匠登上自行车朝刘家洼方向骑去,自行车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和大榕树东边那条林中小路相对应的是通向梨花坞的路——在大榕树的西边,在两条路之间的是一条山脊。山脊上遍布荆棘和灌木。

在路的西边是一个矩形的大水塘,至少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卞一鸣从路上捡起一块比较大的石头,朝水塘中央扔去,石头没有发出多大的声响就被大水塘吞到肚子里面去了。

刚走几步,就听到了狗的叫声,声音由远而近,不一会,就看到一只全身灰『色』的狗从柴堆跟前窜了出来,一眨眼的功夫,柴堆的后面又窜出两条狗来。但它们没有勇往直前,而是背靠柴堆做示威状。

第六家就是章国森的家,处于梨花坞的正中位置,高大的院门里面走出一个老者,嘴里面含着一根四十公分左右长的烟杆,烟杆上面挂着一个小布袋。

“别叫了!你给我呆一边去!”一位老大爷对着三条狗吼了一嗓子。

大灰狗很听话地趴在了柴堆下。另外两条狗悻悻地走开了

“请问老人家,这里是章国森的家吗?”王萍上前一步。

“你们是……”

“大爷,我们是县公安局的。”

“你们找我儿子,他犯了什么事情了?”

“大爷,您不要紧张,我们是为十年前那起纵火案来的。”

“十年前那起案子?时间隔了这么久……”

“我们想和您的儿子章国森谈一谈。这位是我们公安局的李副局长。”王萍道。

“县公安局的李副局长?”

“老大爷,您还能认识我吗?”

老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李云帆:“你是……”

“我是李云帆啊!十年前,我接手过您家的案子。”

“我想起来了,来,请进。这么长时间了,你们还记挂这个案子啊!。当时,你们不是说火是娃儿自己惹出来的吗?”

堂屋的门被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老『奶』『奶』,头发已经花白。

“是啊!当时,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疑点,没法定论,所以就不了了之了,但我们内部还是有保留意见的。老人家,章国森呢?”

“你们先坐一会,我去喊他,国森在柳家口为他老表筹办婚事,老太婆,你给公安局的同志沏茶。我到柳家口去把国森喊回来。”

“老人家,大概要等多长时间?”

“两袋旱烟的工夫。”

“您去,我们先在附近走走,等你们回来。”

李云帆他们和老人一同走出院门。

“老人家,到后山,从哪边可以上去?”

“东边路口有一条路可以上山——就在大榕树下,西头也有一条路,就在成家大院的西边。”老人家先朝南指了指,又朝西指了指。

老人朝南。

李云帆他们向西。

张大婶坐在门口捻线,左手抓着一团棉花,右手拿着一个转陀,所谓转陀,就是一根筷子,下面缀着一个圆形木头,线绕在筷子上面。老人一边捻线,一边目送着李云帆他们从眼前闪过。

在成家的院墙西边,果然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通到后山,路在山脊处开了一个的口子,站在山口,朝北看去,山脚下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塘,这个水塘应该就是章国林所说的荷花塘,在水塘的东南方向有一大片竹林,在竹林深处一个院落,院墙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李队长,那里有一户人家。”刘建亮道。

“这户人家姓陶,就是材料里面提到的陶篾匠家。”

在荷花塘的北边两里路的地方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独木桥。桥的北边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那里就是章国森所说的“街上”,就是王营公社所在地,叫“文登镇”。

沿着山脊向东,这里树多林密,灌木丛生,透过枝繁叶茂的松树林鸟瞰梨花坞,只能看到一些房舍的大致轮廓。十户人家的房子成一字排列。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盖房子是有讲究的,所有人家的房子的前墙和前檐,都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后来盖房子的人家,前面不能超过这条直线,屋脊也不能超过邻人家的屋脊的高度,这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当然,如果你愿意让墙檐和直线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屋脊低于邻人家屋脊的高度,你谦让客气一点,这是没有人反对的,但按照国人争强好胜,不甘示弱的传统心理,这种人家是没有的,你想啊!连房子都落在邻人家的后面,还有什么能赶得上别人呢?房子要世世代代住下去,在房子这个起点上就输给了别人,那以后不是步步不如人,代代不如人吗,所以在大面子上要要过得去,至于屋子里面和屋子后面的情况,就不是能力所能考虑到的了,每一户人家,不管有钱没钱,至少在心理上有一个不甘示弱的平衡点,所以在直线这个问题上是不会有丝毫谦让的,至于屋脊的高度和院落的大小,就要根据各家的经济实力来看了,在梨花坞,张家的房屋的高度,院落的大小和章成两家相比,要矮许多,要小许多,章家在东,成家居西,张家居中,每一家的屋后都有一个后院,每一个院落之间都有土墙,或者篱笆。张家房子低矮,院落寒酸;成家房子虽然高大,但砖瓦残破,庭院虽然宽敞,但墙垣塌陷;章家房子脊挺檐飞,庭院墙高垣直。

李云帆在十年前曾经勘察过火灾的现场,章国森家堂屋和东西厢房里面之间是用木板隔起来的,虽然经过火灾的洗礼,但屋内的陈设不是普通人家所能比拟的,不说其它,单说那个铜脚炉就不是一个平常之物。

山脊就像一个圆弧,其实,整个山峦是由若干个圆弧构成的,梨花坞只不过这若干个圆弧中的一个,在梨花坞的东边,还有一个山坳,不过,这个山坳看上去比较小,里面只住着两户人家,没有院落。只有低矮的瓦舍,掩映在几棵栗树的阴影之下。山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断墙残垣。两户人家坐落在山腰上,和章家的庭院隔着一道山脊,一个在山脊的西边,一个在山脊的东边,李云帆他们由西向东,由西北而东南,走完梨花坞这个圆弧的时候,人已经站在了那棵古榕树下了。就是他们和木匠相遇的地方。

打南边走来了四个人,他们就是李子荣、张谋和聂振华,后面还有一个老者,带着一顶深灰『色』旧棉帽,身上裹着一件旧棉袄,腰上系着一条军用皮带,两只手抄在袖筒里,弓着腰。年龄在七十岁左右,胡子全白了。

“胡队长,您好啊!”

“这位是……”

“胡队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县公安局的李云帆啊!”

“原来是李同志啊!我认出来了,我刚才已经听这两位同志说了,你们是为十年前的那个案子来的。有什么要问的,你们就问吧!”

“走,我们到章国森家坐下来谈。”

“不用到他家去了,我们到三叔公家借个地方说话,你们看,就在那。”胡队长朝大榕树的东边指了指。

距离大榕树十几步的地方有一间低矮的茅草屋,因为竹林挡住了大半个茅屋,所以不大起眼。

“三叔公是什么人,方便吗?”

“三叔公无儿无女,是一个五保户,我过去当队长的时候,经常照顾他。”

“张谋,你站在这里等章国森。”

“用不着,我让三叔公在外面等。”胡队长道。

李云帆他们跟在胡队长的后面穿过竹林,来到茅草屋跟前,门口坐着一个弓腰驼背的、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正在编竹篮子。他上身穿一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衣角上满是油渍。下身穿一件崭新的大腰棉裤。脚上穿一双刚编好的『毛』窝子。

“三叔公,忙着啦!”

“胡子,来,快坐。”三叔公站起身,准备进屋端凳子。

“三叔公,刚穿的新棉裤了吗!”

“是啊!是腊梅给做的,脚上这双『毛』窝子也是她刚编好的。”

“老太婆正在给你做棉袄,说好了,今天晚上就送过来。”

“我一个老头子,穿什么都成,老让你们惦记着。”

“给你做,你就穿,跟他们甭客气。”

“胡子,有啥事吗?”老人的不但耳朵好使,眼睛也好使。

“这几位是县上来的同志,借你屋子说会话,您到路口看国森有没有回来。来了就招呼一声。”

三叔公一手端着小板凳,一手提着竹篮子,在路边坐了下来。

胡队长低头走进茅屋,搬了一条长板凳和几个竹椅子走了出来。

调查工作就在三叔公的茅草屋前面开始了。

“胡队长,请您回忆一下,您当时冲进堂屋的时候,当你『摸』到小孩的时候,他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姿势?”胡队长略加思索后,道,“是仰面朝上。”

“您能肯定吗?”

“能肯定。我在地上『摸』,当时,屋子里面全是烟,什么都看不见,我最先『摸』到的就是孩子的脸。”

这个答案,对李云帆来讲,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李云帆对火灾发生之时,小孩子在屋子里面,在浓烟弥漫,火舌『乱』吐的情境中的姿势和状态,做了很多种推断和猜想,并且把这些推断和猜想写在了笔记本上。现在终于在胡队长这儿找到了答案。

“您再仔细想一想,小孩子的头是朝什么方向的呢?”

“头朝什么方向?当时伸手不见五指,搞不清方向,当时,我都不知道门在哪里,门还是我循着外面人的声音,用手『摸』到的呢。”

胡队长说得是实情。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现场环境非常糟糕,在案发当时,他也许能想起来,时间又隔了这么久,想让当事人把当时情形还愿出来,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正说着,就听见三叔公喊了一声:“来了!”声音压得比较低。

“李同志,你们去吧!我和三叔公说会话,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就到刘家洼去找我。”

李云帆他们走到三叔公跟前的时候,就看到从西边过来一个骑车人。大概是路不好走,自行车行进的很慢。

“章营长来了。”三叔公一边挪步,一边指着西边道。

等李云帆回过身来说“谢谢您啊!三叔公。”的时候,三叔公已经穿过了小竹林。

章国森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右手抓着车把,左手握住了李云帆的手:“没有想到你们还惦记着这件事。走,到家里去谈。”

几个人跟在章国森的后面走进了章家的院门。

十年前,李云帆到章国森家勘察现场的时候,章家只有三间正房,外加一间厨房,现在是三间正房,东边两间侧房,西边一间厨房。

堂屋还是十年前的那个堂屋,所不同的是后面多了一个后门,在后墙偏西的地方,后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到后院里的院墙和山上的松树林。十年前这扇门是没有的,要想到后院去,得走西山头过去,那里有一个两米宽的通道,现在那里砌了一个小披子,里面堆放这一些杂物。

堂屋迎面靠墙的地方是一张条几,凡是比较讲究的人家,堂屋里面都会有一个条几,条几的前面是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边是两张太师椅。东西两边是木板墙,枣红『色』,东隔墙下是一排靠背椅,和太师椅的颜『色』一样,都是红木的。东西厢房各有一扇木门,门外面是布帘子,布帘子挂在一个铜钩子上,仰脸朝上,头上是天花板,也是木质的,在外面,看不出章家有什么特别之处,走进堂屋才感觉到非同一般。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东边那张太师椅前面的脚凳,上面放着一个脚炉,就是十年前的那个脚炉,如今仍然光亮如常,炉子里面还有火。八仙桌上还有一个手炉,这个手炉是章国森的母亲刚才放在那里的。

同志们刚坐下来,老太太的茶就端进来了,老人把茶杯一一放到客人的面前之后,拿着茶盘和手炉出去了。

“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疑点?”章国森道。

李云帆道:“这倒没有,不过,这个案子,你看一下这份资料。”

李云帆递给章国森的是那份关于“12。27”纵火案的结论和意见书。章国森所看到的是一个“无”和一个大问号。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太久了。”

“疑点虽然没有,但疑问还是有的。”

“有什么疑问?”

“十年前,孩子他爷爷『奶』『奶』出去走亲戚,还有孩子的母亲回娘家,除了家里人,还有谁知道这件事情呢?”

“都知道,我们这个大队,大部分的村庄都走前面这条路,出去走亲戚,上街办点事,要路过好几个村子。”

“山后不是有一条路吗?”

“山后那条路是娃儿们上学走的,而且是一座独木桥,挑担子,骑车子和上了年纪的人一般不走那里。”

“这个脚炉还是原来那个脚炉吗?”

“是。”

“孩子当时刚满两岁,他平时打开过这个脚炉吗?”

“打开过。不过,我们平时不让他碰脚炉。”

“脚炉从脚凳上掉到地上,盖子会自己打开吗?”

“不知道,没有掉下来过。”

“我们可以试一下吗?”

“可以。”

“请你把脚炉里面的木炭和火暂时放到别的器皿里面去,好吗?”

“你们等一下,我去拿一个钵子来。”

正说着,章国森的父亲气喘吁吁地走进了院子。

“爹,你拿一个钵子来。”

“拿钵子作甚?”

“公安同志要用。”

老人走进厨房,不一会,捧着一个钵子走了进来。

章国森接过+*小说 *wwW.*class12/钵子,放在地上,打开炉盖,炉盖上面有两个把手,章国森用手转了一下炉盖,向上一提,炉盖就拿下来了。炉体上也有两个对称的手柄,章国森抓住手柄,将脚炉里面的炭火慢慢地倒进了钵子里面。上面是炭火,下面是炭灰,章国森从脚凳下面拿出一把铲子,将脚炉底部的灰烬铲了几下,倒到钵子里面。

章国森盖上炉盖,把脚炉放在脚凳上:“李同志,你来吧!”

李云帆用手拨了一下脚炉,脚炉“咣当”一声,掉到地上,炉盖和炉体分开了。这个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又连试了三次,都分开了。

李云帆又派王萍把章家的邻居张大婶请过来。

用不着请了,张大娘此时正站在自家的院门口捻线呢。

李云帆等老人坐定之后道:“老人家,章家发生火灾的时候,您有没有听到小孩子的哭声呢?”

“没有听到,你想啊!我要是能听到小孩子的哭声,那孩子还能被……”

“您也没有听到狗的叫声吗?”

“没有。”

“您这么大年纪,耳朵还这么好使。”通过几段对话,李云帆已经知道老人的听力很好,但他还想再证实一下。

“就剩下耳朵好使了。”

第50章 华其宝语出惊人 关键处装傻充愣第26章 刑侦队再访霍家 霍太太早有准备第69章 古月明精神崩溃 凶杀案和盘托出第28章 老船夫知之甚多 古月明为人不错第16章 陈老师绞尽脑汁 卞一鸣另辟蹊径第61章 李大娘回忆往事 佛门中似有败类第38章 卞一鸣日夜兼程 子夜时回到黑河第5章 三石村一无所获 李云帆兵分两路第60章 苦命女路遇贵人 伪君子见色起意第47章 不露面犹抱琵琶 荣主任左顾言他第49章 尤老爹主持大局 李云帆考虑周全第75章 山沟里苦等半年 子夜时发现魔影第85章 时间紧开拔在即 情急中行动提前第48章 刑侦队再进尤家 古月明呆若木鸡第18章 李云帆乘胜追击 成有礼说出真相第15章 古大姑心生疑窦 尤大宽死因不明第61章 顾大娘暗送消息 钟木匠束手就擒第28章 老船夫知之甚多 古月明为人不错第37章 胥文才冒雨外出 刑侦队“乘虚而入”第18章 卞一鸣穷追不舍 古笑天知无不言第44章 马小荷所言不实 尤柄权言似非虚第56章 古月明收口如瓶 李云帆另辟蹊径第8章 刑侦队深夜造访 老队长回忆往事第51章 刑侦队连夜审问 古月明爱子心切第5章 晚饭后兵分两路 黑扎营夜色沉沉第54章 陈老师打破沙锅 尤柄国言无不尽第34章 卞一鸣砸开门锁 暗室内似有名堂第51章 荣主任凶相毕露 苦命女遭遇不测第23章 张大娘启发诱导 李满堂茅塞顿开第1章 清水河兴修水利 淤泥中惊现一尸第31章 同志们分析案情 老领导迟迟未到第12章 报案人回忆往事 三叔公提供线索第58章 花二姐百般抵赖 陈老师稳坐渔船第42章 陈老师事无巨细 马小荷小心回答第62章 荣主任不期而至 檀树林香消玉殒第32章 苦命女命丧黑河 蒲著文长途跋涉第64章 害人精面目狰狞 秦二贵命丧黄泉第53章 李云帆心思细密 卞一鸣再回县城第51章 李云帆投石问路 章国森矢口否认第41章 马小荷说出实情 一失手千古遗恨第15章 陶篾匠回忆往事 钟木匠如在昨日第88章 编故事漏洞百出 铁证前牙关紧咬第36章 夏太太叙述旧事 凶杀案背景复杂第90章 卞一鸣火眼金睛 章老大露出破绽第15章 陶篾匠回忆往事 钟木匠如在昨日第10章 李云帆弃车换船 刑侦队走进黑河第66章 秦大贵人见人爱 黄昏时遭遇不测第55章 梅翠仙和盘托出 唐小凤恍然大悟第55章 子夜时有人敲门 不速客深夜造访第16章 梨花坞犬吠声声 成有礼正式亮相第45章 记工本开口说话 小鬼沟似有阴魂第28章 老船夫知之甚多 古月明为人不错第64章 刑侦队撤出山寨 浴室里小议案情第6章 张奶奶口有遮拦 梨花坞塘深水浑第54章 秦家塘热闹非常 害人精束手就擒第44章 秦祥云瞠目结舌 刘慧兰恍然大悟第28章 老船夫知之甚多 古月明为人不错第44章 顾大嫂家中有事 李书记准备换人第8章 刑侦队深夜造访 老队长回忆往事第54章 葛大娘再忆往事 劈木板劈出古怪第46章 陈老师步步深入 尤柄权和盘托出第30章 纵火案另有玄机 章国森僧俗难辨第39章 分析会适时召开 畅所言各抒己见第60章 尤老爷抱孙心切 闻小翠去向不明第26章 李云帆马不停蹄 李桂兰迟到一步第69章 表兄弟临别留言 章国森似非善类第40章 分析会气氛热烈 同志们心明眼亮第45章 沐浴时有人偷窥 疗伤痛住进庵堂第13章 陈老师寻根究底 李彩环从容应对第33章 陈老师北走龙华 李云帆西走高沟第18章 李云帆乘胜追击 成有礼说出真相第46章 卞一鸣反复试验 铜脚炉似有玄机第61章 顾大娘暗送消息 钟木匠束手就擒第39章 怀慈庵遇到怪事 马小荷精神异常第26章 郑局长急走省城 老专家揭开谜底第25章 梅大娘放下包袱 梅三爷白日见鬼第25章 疑无路山重水复 又一村柳暗花无第48章 李云帆连续作战 大王庄半夜叫门第44章 马小荷所言不实 尤柄权言似非虚第7章 李云帆一无所获 刘队长接受教育第17章 李彩环言简意赅 刑侦队厘清思路第59章 李云帆致命一击 荣主任痛哭流涕第11章 李云帆改变主意 刑侦队再访成家第11章 村公所安营扎寨 李云帆熟悉环境第84章 华排长马前走卒 巧安排水仙失踪第68章 刑侦队挖坟开棺 鸡头山人头攒动第26章 李云帆马不停蹄 李桂兰迟到一步第30章 河对岸有人呼喊 蒲著文从天而降第3章 秦二贵离奇死亡 夫妻俩县城报案第55章 刑侦队三进尤家 古月明守口如瓶第67章 年初五公审凶手 戏台上最后亮相第19章 陈老师打破砂锅 章国森神秘莫测第10章 麻秀英随口一句 李彩环似有疑点第66章 古月明绕道上山 卞一鸣尾随其后第27章 老渔翁回忆往事 夜归时忽见一鬼第61章 梅大春前来报案 梅三爷网到异物第86章 舒会长突然出现 章国森大开杀戒第22章 卞一鸣另有疑窦 李云帆似有所悟第2章 无名火似有疑点 李云帆深思熟虑第49章 李云帆步步为营 荣主任且战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