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罗刹娑

戚景通接到家书,也十分气愤,自古官匪不一家,这老鼠居然敢在猫儿头上拔毛。当即点选一帮精兵悍将,共计百十号人,亲自带领,星夜启程,驰往家中。

再说这贼人,名叫徐惟武,徽州府人士,乃是个单脚贼。何谓单脚贼?江湖中大多数贼人往往成群结党,他们各有分工,作案时,有人踩点,有人望风,有人下手,有人搬运,谓之双脚贼。这些双脚贼一般都有个共同的住处,有个“瓢把子”统一领导,出动时一窝蜂,一旦得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单脚贼则不一样,他们平日里和常人一样住家生活,每年出外,做一两趟生意,一不结党羽,二不收徒弟。这种单脚贼最是难做,非有绝大本领是做不来的。徐家世代做这买卖,左右邻人却无人知晓,因他们仗义疏财,周围穷苦人家时常能得到他们接济,大家皆感激涕零,更不会往这江洋大盗上去考虑。

那时正是刘瑾当朝,武宗皇帝极是信任他,满朝文武虽然不齿刘瑾,但没有一个不畏他的威势。刘瑾这人,极其贪婪,无论京官外出办事回来,还是外省官员进京汇报,都要向他送礼。其实刘瑾想的也有道理,凡是京官外放的,都是肥缺,办事官员定能捞一大笔回来,而那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平时就已赚得盆满钵满,从这些人身上揩些油,可 以说是理所应当。这些官员既然走了这条路,即使稍微有点良知,但为了这个规则,也不得不大捞特捞,以满足上面的饕餮胃口。

但也偏偏有那与众不同的。有个叫周钥的兵科给事中被外放到徽州办事。这周钥是御史出身,在大明朝当御史的人,名位虽是清高,但生活却极其清苦。那时官员的俸禄极低,别说官场上的往来奉仪,就是平时的很多生活用度,大都靠搜刮得来。普通的官还好说,但这些御史身负监察之名,又多是饱读诗书只信圣贤理的呆子,所以,很多御史家里都是穷得连粥都没有饱的喝。也正是因为这些御史在穷苦不堪的境况里度日,所以并无什么挂念,敢于去挑战那些大官,甚至专挑极红极大的官儿,参奏他一下子,若运气好,合该那大官走背字,一折子参准了,就能落个青史留名,升官加爵。

这周钥倒没机会弹劾什么大官,不过也算走运,没托人没送礼,竟得了个外派徽州的差使。在别人眼里,是个发财的机会,但在周钥眼里,这却是个大麻烦。周钥在朝中多年,当然知道刘瑾的规矩,但他一生清廉,又不肯去搜刮百姓,思来想去,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正当周钥走投无路之时,遇上了徐惟武。徐惟武平生最恨贪官污吏,在周钥刚到徽州之时,便已盯上他,心想若他是个贪婪无度的官,胆敢在徽州刮地皮的话,就趁临走时狠狠偷上一笔,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结果多日的尾随盯梢,倒让徐惟武发现周钥是个清廉如水的官员,徐惟武越看越佩服,心中生了相结交的念头。

这日,周钥心中烦闷,于是换了便服到街中散心,方在茶肆坐定,便有一矮胖汉子上前行礼,这人便是那单脚贼徐惟武。徐惟武敬周钥为人,倒不避忌,坦言自己是绿林人士,因仰慕周钥,有心结交。读书人虽不重利,但却将声名看得很重,周钥一听自己的廉名竟已传遍徽州,倒是欣喜不已。关于江湖义士与朝中清官结交的事情,他在书中读过不少,听徐惟武谈吐中颇有豪气,便也另眼相看。

讲骨气,谈胆识,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说到周钥的烦心事上来,徐惟武听得气愤难平,一口揽下来,教周钥尽管放心,自己负责去筹集一千两银子,让他回京复命。周钥当然推辞不受,徐惟武劝慰他尽管放心,这银子绝不从普通百姓身上出一分一毫,只是从赃官身上借支,尔后送给刘瑾,权当是有借有还罢了。

徐惟武平日里仗义疏财,手中根本存不住银两,但他仗着一身功夫,想这一千两自是不难筹集。

戚家所在的凤阳府与徐惟武住的徽州府同属南直隶,平常徐惟武奉行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老话,不在南直隶作案,此次因为时间颇紧,顾不得远途跋涉,便就近选了戚家。戚家有人当官,又家道殷实,正对他的胃口,就是那护院的鲁大鼻子在江湖上颇有些交际,不忍直接下手让这鲁大鼻子下不来台面。另外,当时很多豪富人家,喜欢在家中隐秘处挖掘地窖,每有大笔银两,都烧熔成银水,灌入地窖之中,久而久之,结成一个巨大的银块,谓之“银海”。别说是贼人,就是成群结队的强盗响马,也搬动不走。徐惟武如果贸然进去,靠偷取散碎银两和珠宝首饰,一次凑齐所需,倒是十分麻烦。不如将鲁大鼻子叫出来谈谈,让主家自动奉上一千两破财免灾。于是便有了方才到戚家借用银子的事情。

但徐惟武并未想到戚景达如此执拗,满心以为能到期拿钱,谁知那边不吭不哈,给了个软钉子吃。他慌忙又转向别家取了一千两银子,赶去送给周钥。可是为等戚家银子,耽误了时日,周钥久等徐惟武不到,只好踏上归途。

一路上,这周钥越想越绝望,丢官弃职他倒不怕,但刘瑾手段之狠辣,是有前车之鉴的。曾经有给事中安奎出京盘查钱粮,返京后刘瑾索贿,嫌他给的少,便寻了个过错,命东厂给他上了一百五十斤的大枷,活活将其枷死。周钥想自己十年寒窗,获得功名,成为人人羡慕的科道官员,可这些年来非但不能经世治国,反倒落得个家徒四壁,妻儿老小都跟着他受苦,到头来还要受权奸欺压,死了也要背负那莫须有的罪名。想着想着,不禁悲从心中来,当船行僻静水急之地,一头跳入水中,待随行赶上施救,却早已回天无力。

徐惟武得知周钥噩耗,迁怒于定远戚家,认为就是因他们耽搁,才害了周钥性命,于是便暗自与戚家卯上,发誓非搅得他家鸡飞狗跳不可。

多日来,徐惟武连续得手,见戚家护院出走,来了衙役也无济于事,不禁有些松弛,未料到戚景通会亲自回家。这戚景通赋性聪明,又勤奋好学,尽得养父真传,加之久经战阵,自是手法老道。他唯恐惊着盗贼,部队一到定远附近,便寻地方驻下不走,三三两两穿上平民服装,零散进入戚家,没有命令,不得妄动。这徐惟武偷得上劲,竟丝毫没有察觉。待百十号人全部到位,戚景通决定收网……

百余个亲兵皆黑布包头,黑色短装,打起裹腿,穿上薄底快靴,一半持钢刀,一半握强弩,密布大院各处。戚景通授意,只要瞭见大贼,不惜代价,务求当场格杀。

这夜,徐惟武又来到戚家,他来得多了,也便托大,直接沿戚家屋脊向后院奔去,谁想刚跑了几步,脚下一绊,便听到铃声大作,这是戚景通安排下的机关,院中各处,都扯有极细的丝线,丝线那头连着铜铃铛,稍不注意,就会触动声响。

徐惟武还未及反应,四面八方便射来飞蝗般的箭矢,幸好他身手灵便,左躲右闪,避过大多箭支,但右膀还是被射中。弓箭一停,便有十几条黑影窜上房顶,将他团团围住,也不言语,举刀便砍。

这些人便是戚景通和他的亲随。江湖中人动手前会啰唣几句,论论礼数,攀攀交情,但军人久经战阵,通常都是以命相搏,所以出手就是杀招。徐惟武吓了一跳,匆忙应对,他的功夫本高过这班人许多,但刚才已经负伤,手中也未带兵刃,加之仓促应战不免心慌,一不小心被戚景通一刀砍中,连肩带左膀被生生削了下来。

徐惟武身受重伤,不敢恋战,夺过一个军士手中的钢刀,拼着性命冲杀出去。他高来高去的轻身功夫好过戚景通等人太多,几个纵跃便没了身影,戚景通追赶不及,只好作罢。

徐惟武先前只顾逃命,并未感到疼痛,奔了一个时辰,见追兵并未跟来,稍稍放松,便觉得伤口疼痛难忍,咬牙支撑着又走了一段,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路边。

幸好一个郎中途经此地,将他救起,并为他敷药止血。徐惟武记起他左臂上留有刺青,江湖上有人识得,若官府据此细加盘查,有可能累及他的家人。于是便拜别郎中,强撑着往家赶去。

徐惟武的妻子李氏以及弟弟徐惟学、徐惟斌见他这般惨相,自是痛哭流涕。他自知命不久矣,便告知他们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嘱咐赶紧收拾细软到湖广去投亲避难,交代完一切,徐惟武便咽了气。

三人强忍悲痛,葬了徐惟武,将值钱的东西带在身上,匆匆弃家而去。几日后,他们途经信阳州,恰逢河南大灾,赤地千里,有钱也买不到吃食。几人饿得发昏,李氏又发起高烧,徐惟学便让嫂子和幼弟在原地等候,自己去寻些吃的来。

不知过了多久,李氏久等徐惟学不来,正饥饿难忍之时,突见一群灾民向西奔去,上前打听方知,原来是灵山寺的僧尼施粥赈济灾民,于是李氏便带上徐惟斌跟着队伍,跑去粥棚,想兴许徐惟学也听到消息,能在那里遇上他。粥棚人多,李氏身子虚弱,拥挤之下,竟一头栽倒在地,晕了过去。徐惟斌那时年龄尚幼,不过十岁出头,哪里遭过这般情势,一时没了主意,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众僧尼闻到哭声,上前探寻,见这叔嫂俩可怜,便将李氏救护到寺中调养。

过了月余,李氏身体康复,复到信阳寻找徐惟学,但茫茫人海,哪里还有他的影子,湖广亲戚的住址又在他身上,自己一介弱女子,又遭此大难,万念俱灰之际,她又想起灵山寺,于是重登灵山,在那里做了个居士,每日吃斋念佛,倒是慢慢静下心来。

徐惟斌也跟在寺中过活,干些烧水打杂的事。只是他年纪轻轻,尚未尝过红尘滋味,李氏心存不忍,一直没有让他出家。待徐惟斌成年,李氏央住持租了块田地给他,又在周边村落为他寻了个庄户女子做妻室,令他一心一意做起佃户。又过几年,徐惟斌喜得贵子,起名徐海。

可惜命运不济,这徐海没出两年,父母便双双染病,撒手人寰。

徐家屡遭大难,徐惟武、徐惟斌皆短命,徐惟学又不知所踪,李氏吃斋念佛,自然相信因果轮回一说,她认定这一切都是徐家做贼的报应。眼下徐家只剩一根独苗,她唯恐再有差池,无法跟徐家列祖列宗交代,于是在佛祖面前发愿,愿以身赎罪,但求保下徐家这唯一的血脉。

待徐海长大一些,又索性让他拜在寂远大师门下,法号普净。普净拜师不久,李氏便害病去世。普净打小在灵山寺长大,无论僧尼都知他身世凄惨,对他爱护备至。偏这孩子又争气,文武功课皆努力用功,越长大越发显得骨骼清奇,是块习武练法的绝好材料,虽然有些顽皮,但大家对他皆喜爱异常。

寂真说到这里,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丹鹤,你知道我为何将这说与你听吗?”

郭丹鹤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进而又摇摇头。寂真道:“我知你孝陵卫的子弟,从小生活富足,就怕染了少爷小姐脾性,吃不得苦,遭逢些变故,容易误入歧途。将普净的身世说与你,就是想让你知道,普天之下,黎民百姓之中,吃苦比你多得多的,身世比你可怜的也大有人在,你且要放下心性,方能守得云开雾现,知道吗?”

又道:“昨夜我故意不打扫这房间,又命人送来简朴菜色,你便经受不住,想要离开,这心性再也要不得。我知你担忧你娘亲,但须记住,你在这里便是她的愿望,能圆她的愿望,便是比什么都强。”

郭丹鹤经寂真点醒,倒是明白了不少,当下点头称是。寂真见她如此通透,便缓和了语气,拉她到身边,又讲了不少话。

原来昨夜寂真安置完郭丹鹤,便去寂远那里说明情况,但话刚说一半,就听到外面有异动。寂真出门一看,正见郭丹鹤鬼鬼祟祟地摸向山门,心知她想偷偷离去。寂真知这孩子心性未定,便有意让她碰碰钉子,磨磨她的火气,于是使出幻观呼音,迷住郭丹鹤。郭丹鹤那会儿感到眼前晃动,便是中了寂真的幻术,但她法力不到,丝毫看不出破绽,硬是在寺中奔跑了一宿,直到天明,体力耗尽,才昏昏睡去。

当晚普净就在寂远门外偷听,知道寂真度来个小叫花子,后来寂真匆匆离去,他不明就里,也不敢跟去。待到白天偷跑到塔林玩耍,遇上郭丹鹤,方记起昨晚一事,知道她必是中了寂真的幻术。他喜欢跟人比试,但灵山寺中人物,不是比他高过太多,就是远不如他,但这次跟郭丹鹤对打,却很中他意。世上最好的对手,就是几乎与自己旗鼓相当,又略微逊色的那种,斗上几百回合后,战胜对手,既有搏斗的快感,又有胜利的成就感,实在是快哉快哉。

一连数月,寂真都将郭丹鹤孤零零地放在这陋院当中,也不传授任何功夫法术,只是搬来一堆佛经,让她有空翻阅。郭丹鹤哪里耐得住孤灯枯坐,稍稍看一会子书,便急得火星乱迸。在屋中实在闷得无聊,她便会到山中转转,寂真知这灵山清静幽雅,最是修身养性之地,倒也不加阻拦。

信阳是个多雨之地,气候堪比江南。这日,倾盆暴雨下过,天色放晴,山中雾气未散尽,阳光又射了进来,映出彩色霓虹,煞是好看。郭丹鹤眼见这般景色,忙走出房门,向后山溜达过去。灵山的上下四围,除了参天古树之外,尽是毛竹,大的有水桶粗细,长有十丈,远望青翠欲滴,令人心旷神怡。郭丹鹤吸了口雨后空气,感觉神清气爽,不禁加快脚步,向深处走去。

先开始,这山顶处还是白云簇绕,随着红日升起,云岚渐散,不觉间郭丹鹤已翻过山头,顺后山背面而下。这里形势同前面相比陡然一变,山势逼仄异常,唯一一条小径,左接万丈绝壁,右临无底深涧,涧中承着山上瀑布下来的急流,水流形同电掣,撞击在涧中山石之上,声如轰雷。涧中被激起的水汽弄得烟雾蒙蒙,森森怪石若隐若现,更显狰狞。郭丹鹤虽已有些修为,但这般险境,一个不留神,滑足下去,纵使功夫卓绝,也是凶多吉少。

正当她紧步慢行之时,突见涧中蒙蒙水汽之中,似有一个怪影晃动。定睛看去,原来是一着青衣僧袍的小僧,肩上挑着一对大水桶,正从涧底飞身向上。这涧底与涧岸之间,相隔有十数丈高下,只见这小僧如飞鸟般在涧壁上左纵右跳,专拣突出的巨石落脚,仅几下子,便落到郭丹鹤面前。那身法,干净利落,再看桶中之水,不曾洒落一点。郭丹鹤不由咋舌,这轻身的功夫也倒罢了,但看那满满两桶水,少说也有百来斤重量,此人竟能担着它毫不费力的飞上涧岸。正思谋间,那小僧已走到近旁,迎面一照,正是那日在塔林中遇见的普净。

普净方才听到郭丹鹤喝彩,一脸得意洋洋:“小叫花,我这一手如何?”

要搁别人,以郭丹鹤的性子,定是当面夸赞一番,但偏偏这个普净,郭丹鹤颇为不服,撇撇嘴道:“哼,我看也稀松平常。”

“稀松平常?大力金刚印法在你眼里竟稀松平常?哼,小叫花,切莫说大话,当心吹破了天还要烦请女娲娘娘!”普净听郭丹鹤竟对他的得意法术出言不逊,心中不悦。

郭丹鹤见普净脸上变色,心中甚喜:“你不信?看我照样使来!”

普净听罢,将手中水桶重重顿在地上,赌气道:“好!看你有什么手段!”

水桶一入手,郭丹鹤便后悔了,这对大桶寒气逼人,哪里是寻常木料制成,分明是生铁铸造。这铁桶加上里面满登登的涧水,她拎起已经颇为费力,还何谈能轻松下到涧中。

普净看出端倪,嘿嘿一笑,道:“哈哈,我看还是罢了,这对铁桶笨重至极,没个多年功夫,是不好应付。”

普净此言真诚,倒不是出于讥讽,但在郭丹鹤听来,却十分刺耳,她瞪了普净一眼,运力双臂,抓起两只铁桶,转身跃下涧去。

普净哪料到这小叫花性子如此刚烈,明知不可为,还偏要一试。

这山涧下面,碎石森列,如若失足跌落,血肉之躯哪还能活。他暗叫一声“不好”,忙抢到涧旁,向下张望。只见郭丹鹤已经跃下一段距离,那涧壁上的大石,因常年处在潮湿之中,上面生满苔藓,再加上水汽覆盖,显得滑溜异常。一对铁桶在郭丹鹤手中左右游摆,使她更难平衡,每跃到一块大石上,腰肢都要扭摆半天,方能稳住,那桶中之水,不知洒出多少,也无暇顾及。普净本想服个软将郭丹鹤唤回来,但看情势危险,容不得丝毫分神,只张了张口,未敢出声。

眼见郭丹鹤又跃下几个巨石,已接近水汽蒸腾之处,再下去不远,就会踏上涧底。普净刚想舒一口气,突然郭丹鹤身影一歪,连人带桶,直坠下去。

普净大骇,连忙也追寻下去,但涧底水流湍急,越往下水汽越厚,一片白茫茫,哪里还见得到小叫花的影子。

待郭丹鹤醒转过来,天色已经昏暗。她试着动弹几下,虽觉头目昏眩,但还好手脚仍听使唤。再看周边,已不再是深涧,但那水势依然不减,自己应就是被这急流冲上岸边,万幸水深,自己未曾伤筋动骨。

郭丹鹤挣扎着爬起,眼前虽已迷茫,但还能看出四围山势,她发现自己竟身处乱山石中,乃是平生未曾见过之所在。

黑夜来临,百兽出穴,山中隐隐传来狼嗥虎啸,饶是郭丹鹤平时胆大出奇,此时此地也感到不寒而栗。她忙逆着水势向前跑去,想摸出一条回寺中的道路。谁知没跑出多远,天空中响起炸雷,紧接着雨点滴沥,开始还如黄豆大小,后来竟跟酒杯一般,劈头盖脸地砸将下来。漫山巨树毛竹受风吹雨打,响成一片涛声,如万马奔腾一般,夹着雷电轰轰之声,震耳欲聋。郭丹鹤教这一震,脑子清醒过来,这般嘈杂热闹,反倒没了可怕,她自料在这无星无月之夜是寻不着出路了,此时身上寒乏不堪,不如先找个地方暂避一时,待天明再做打算。

借着雷电光芒,正好见到不远有一处石岩,岩下似乎空虚,好像可以藏身。郭丹鹤忙拨开身旁灌木走了过去,伏下身子爬进石岩,这里面漆也似的黑暗,什么也看不见,只觉身体伏处光滑冰冷。

雨越来越大,郭丹鹤趴的地方渐渐有积水透来,她要避开这水,唯有将身体向岩里移动。谁知越移到里面越觉宽大,慢慢地她竟感到头上一空,反手摸上去,已经没有了岩石压顶,于是郭丹鹤干脆坐了起来,再伸手摸,居然还是空的,索性直立起来,心中大奇,这里分明是个大洞,但为何洞口又如此狭小隐秘,难道不是自然生成而是人工凿成?

好奇之心盖过恐惧,郭丹鹤满脑子想探个究竟,便伸起两手,继续向洞内摸去。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约莫走了有小半个时辰,陡见前面有白光射来。郭丹鹤猛见光亮,眼前一花,但双腿已不自觉地迈了过去。

只见面前出现一个四方形的石室,正中安放着一张石床,床上端坐着一具骷髅白骨,浑身没有一点皮肉,满室的白光正是从这副骷髅上发出。

这副骷髅盘膝而坐,左手在胸前单掌合十,而右手则五指成爪,深深插入自己的天灵盖中。郭丹鹤心中大骇,看这手法,白骨的主人生前定是个玄门高手,是什么事情,竟让他选择如此惨烈的死法?

正惊异间,突然听到骷髅背后,传来一声咳嗽。

郭丹鹤不由得吃惊,下意识后退两步,循声望去,只见白骨后钻出个老僧,瘦得只剩了人皮包着骨头,但相貌清癯,疏眉细目,满脸慈祥。最令人惊奇的是,这老僧的身体竟只有巴掌大小,不过看他的气度,风神飘逸,宽袍缓带,周身隐隐环着一圈佛光,好似古画中的罗汉形象。

那老僧面带笑容,将郭丹鹤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好孩子,看你这身装束,想必是我灵山寺的后辈了。”

郭丹鹤看他一副恨头僧的模样,心里已明白他定是灵山寺的前辈长者,忙应道:“前辈可是灵山寺高僧?我失足落入山涧,现被困在这儿了。”

那老僧道:“你年纪小,大约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所在,此乃老衲闭关修行之处,四周有加持过的白芥子围成金刚墙,非有大本领的不能进到这里。你此来自非偶然之事,说明你的法缘不浅,来吧,让我看看你的灵根。”

说罢,那老僧一个垫步,跃上郭丹鹤的肩头,伸手揣摩起她的头顶。

少顷,说道:“嗯,是个好孩子,灵根醇厚也倒罢了,难得脑后还有一根法骨,有成佛的缘分,若调教有方,将是我灵山不世出的人才。”

这番话就在郭丹鹤耳边说起,她听得真切,心中激动,忘了老僧还立在她肩头,就直接跪下身去,拜倒在地,道:“我身负家仇,希望早日学成法术,好去寻找我娘亲,先前拜在寂真大师门下,尚未受业,今日无故遇险却碰上前辈,也是我的福分,望大师能指点一二。”

老僧一个纵身,轻轻落回石床,指着那副骷髅道:“嗯,老衲法号明空,曾是这灵山寺住持,当年闭关在此,修得这副法身。你既然拜了灵山寺后辈的门墙,便也是我的徒孙了,我点你些法术倒未尝不可。”

郭丹鹤心中一凛,灵山寺字辈按“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排列,这“明”字辈的老僧可比寂真大师他们高出不少,看来此次真是遇上世外高人了。听他这般欣然应允,心中高兴之至,于是纳头又拜。

明空拈须大笑,冲郭丹鹤招一招手,郭丹鹤身不由己如被人推着,脚不沾地就到了石床旁边,只听明空道:“好孩子,现下命你做第一样事情,出去为我寻些吃食过来,我饿了很久了。”

这个要求倒出乎郭丹鹤意料,明空大师修成法身,想必已成仙成佛,为何还要食这人间烟火?

明空见她迟疑,道:“还不快去?”

郭丹鹤面有难色:“我也甚是饥饿,但外面大雨滂沱,确实无甚吃食可寻。”

明空面上露出些许不悦,鼻孔里哼了一声道:“岂有此理,区区一场雨水,便阻了你的脚步,像你这般浮躁之人,怎能成载法之器?”

郭丹鹤见他动怒,心中一惊,不敢多辩,只好转身摸出洞穴,借着电闪雷鸣,挖了许多山蘑菇,但浑身也淋了个透湿。

明空见到这些东西,自是高兴,转眼间一扫而空,接着又道:

“好,好!再去,再去!凡是能入口,皆可拿来。”

郭丹鹤心里奇怪,但也不敢说个不字,来来回回又挖来不少山货。

明空胃口大得出奇,也不礼让郭丹鹤一些,尽数都塞进自己肚里。更为奇异的是,这空明越吃越多,身体竟也越来越大,几个时辰间,已由寸许高度变得跟半大的孩子无异。

明空大大地伸了个懒腰,心满意足道:“好孩子,你辛苦了,老衲要到外面走走,哈哈哈哈哈……”

笑声中,明空化作一道黄光,倏地向洞口飞去,紧接着,洞口传来一声巨响,震得整个山洞都跟着晃动起来,洞顶尘土扑扑簌簌落了一地。

郭丹鹤忙了许久,又饥又累,但看这前辈行为举止实在怪异,好奇心大起,遂打起精神,也跟出洞去。

此时已是天明雨住,一轮红日冒出地面,满山云雾顿时开朗,那树木的枝叶上尚存昨日雨露,经此一照,皆光芒闪烁,仿佛每株树上,结了千万颗水晶。郭丹鹤无暇顾及这般美景,因为一幅诡谲的图画,正映入她的眼帘。那明空正爬在一棵参天古树之上,用嘴啃咬着树干。这树有数人合抱粗细,想来也有几百年的树龄,而明空如食豆腐一般,一口便啃掉一大块,稍作咀嚼,便吞下肚去,看他吃相不堪,早没了昨晚的高僧模样。这朝日初上的丽景之下竟有如此怪行,郭丹鹤心中寒意陡生,感到说不出的诡异。

这时,西边的灌木丛中突然传来怪吼,枝叶摇动之处,一个模样黑丑、身形巨大的野猪蹿将出来。它似乎被明空的动静惊醒,愤怒不堪,口中发出“呕呕”的叫声,不断晃动着自己那两颗白森森的獠牙。

明空闻到动静,眼中精光一闪,转身从树上直扑野猪。可怜那野猪尚未看清敌人,便被明空扣住脊柱,动弹不得。明空右手直捅,抓断它两根肋骨,一把掏出心脏,捧到口中大嚼特嚼。接着他又将野猪整个翻过,双手扒开胸腹,连吸带咬,将肠肝肚肺吃了个干净。

郭丹鹤大骇,这种老野猪,本就皮糙肉厚,加之长年在树上蹭痒,日积月累,身上生出一层树脂铠甲,休说寻常刀剑,就是强弩也奈何不了它,而看明空如手撕棉絮一般,将老野猪的皮肉轻松扯下,塞入口中,这一手真是十分可怕。

见明空饕餮血肉,明明不是得道高僧的行径,郭丹鹤对他已由先前的敬畏变成一种厌恶,转而化作恐惧,不敢再看下去,转身要跑掉。

此时的明空已将那头野猪吃了个七七八八,连骨架子也没丢下,皆混着血肉嚼碎吞了。他的两眼没了瞳仁,一双血红的珠子,瞪得如铜铃般大小。闻听这边脚步声响,身子一躬,向箭矢般直射向郭丹鹤,口中还发出“嗬嗬”的声音。

亏得郭丹鹤略有胆识,听闻背后明空扑倒,并不惊慌回望,而是直接发足狂奔。若是常人,稍一耽搁,恐怕已经被咬断了喉咙。

即便如此,山中灌木丛生,下脚走路已经颇为困难,郭丹鹤没跑出几步便绊倒在地,还未等她起身,只觉双肩一阵剧痛,想是已被明空紧紧抓住……

就在郭丹鹤万念俱灰之际,眼前草中突然跃起一匹尺把长的小马,驮着个七八寸高的小人。这小人小马通体雪白,甚是醒目,它似乎受了惊吓,蹿出之后,猛地向东飞跑。说来也怪,明空一见此物,忙将郭丹鹤扔下,一阵风似地向小人跑走的方向追去。郭丹鹤不敢含糊,忙爬将起来,背着明空的方向撒腿就逃。

跑出一半,便听前方似有人在唤她,细加分辨,竟是寂真大师的声音。郭丹鹤如暗夜见到明灯,心中急切,也不怕灌木丛深,拼着命地向前扒去,手脸之上给刮开了许多口子。

到得水边,只见一截翠绿的毛竹顺激流而下,上面立着身着杏黄法袍的寂真,正向她这边望来,双眉紧蹙,一脸焦急之色。见到郭丹鹤,290孝陵卫 寂真忙足下一点,直落到她的面前。

刚才身逢险境,差点丢了性命,现下见到依靠,郭丹鹤心中一宽,扑扑簌簌掉下泪来,道了声:“大师……”

昨日普净眼见郭丹鹤落水,自忖无力施救,忙跑回寺中将情形告诉了寂真。寂真深知情势凶险,即刻招齐延寿庵众尼一道找寻。

后山地势险峻,脚下尽是嵯峨怪石,经年累月人迹罕至,众人点苍苔,踏危石,虽然都有一身修为,但也是步步危险。不过首座既然下令,又是同门遭难,众女尼虽冒巨大风险,但还是沿着涧旁鼓勇向前。

时候一长,大家的修为便分出了高下,轻身法术稍逊的已无法跟随下去。到了天黑,仍不见郭丹鹤身影,寂真怕再出意外,便传出话去,其他人暂且回寺,自己亲带几个资历较长的女尼留下继续找寻。

半夜里,下起瓢泼大雨。寂真等人用的是松脂火把,这种火把燃起来往下滴油,火光通明,任凭多大的风也吹不灭,但在雨天就不好使了。寂真无法,只好领大家寻一山洞避雨,直到天明方再次出发。她寻徒心切,命几个弟子散到四方找寻,自己则折下一段毛竹,冒险踏着急流,沿途呼唤。不多时,便觉东边一股腥臭之气扑面而来,似是什么怪物在活动,向那张望过去,竟见到郭丹鹤奋力从灌木中钻出。

寂真见郭丹鹤虽安然无恙,但心知那股邪风非同小可,未容郭丹鹤再说下去,一把将她拉到身后,急问道:“丹鹤,你在周遭可曾见到什么东西?”

郭丹鹤见寂真大师神色肃然,不免也有些紧张,忙抹抹泪水,将这一夜遭遇说与她听。寂真越听面色越凝重:“明空大师,传说他当年不知所踪,没想到竟在此地坐化,按你说的情形,难不成他魔障未除,变了罗刹娑?”

寂真突然想起什么,扭头问道:“罗刹娑啖人血肉,从不留情,为何放过你?”

郭丹鹤方才想起小人小马一节,寂真一听,如遭晴天霹雳似的,忙道:“坏了!得快些将那业障引过来!”

只看她腾身跃上旁边一棵巨树,急切地四下张望起来。突然发出一声长啸,响彻清空,未几,四面八方或远或近接连响起啸声。

寂真飞身跃下,将自己颈上的紫檀念珠脱去,套在郭丹鹤脖子上,然后在她肋下一托,将其送至树上,命道:“丹鹤听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切勿乱叫乱动,在树上待着,决不可离开半步!这业障听到这边动静,即刻便会赶到,它既然已不惧白日,以为师的修为恐难制伏,现下唯有用旗门暂且困住它,以待寂远大师来援。”

郭丹鹤知是生死攸关,忙照寂真吩咐,在一巨大的枝杈上稳稳立定。

少顷,她看到五个中年女尼从几个方向赶来,聚拢到寂真身旁。寂真一阵交代,大家不约而同抬头看看树上的郭丹鹤,然后其中一个女尼纵身而出,疾速朝山上寺庙方向奔去。

寂真将身上的杏黄色僧衣脱下,咬破手指,蘸血在衣服背面急急写划起来,其他四尼也照着她的样子,如法炮制。

一阵山风吹来,夹带着阵阵异味,以郭丹鹤的修为自是感觉不到,就连那几个中年女尼也难以嗅闻,但这却难逃寂真的鼻端。这股怪味忽如兰麝,清香袭人,温柔荡魄;忽又如腐尸,臊气扑鼻,恶臭熏人。人世间,最难闻的气息便是这芳香之中掺杂着骚臭之气。寂真面色倏变,失声道:“糟糕!这业障怕是已经捕食了肉芝,它得此灵物,恐怕更难禁住。众弟子听令,速列伏魔旗门,今日我等即使以身啖魔,也不可令它离开灵山半步!”

寂真一席话,说得悲壮无比,郭丹鹤心中一紧,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就在这当,突然林中传来“咕噜咕噜”如同闷雷一般的声响,似有千军万马在向这边奔腾,里面还夹杂着“咔嚓咔嚓”折枝断叶的声音。

寂真侧耳倾听一阵,突然大喊:“留神!”

话未落声,一块磨盘大的巨石已滚到面前,众人足下急急发力,四散避开。只听轰隆一声暴响,震耳欲聋,巨石重重撞在郭丹鹤藏身的树上,可怜这棵参天巨树不知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竟在今天到了劫数,树干生生被砸断两截,倒地之声震得人心胆欲裂。

郭丹鹤猝及不妨,随巨树一齐倒下,眼见落入一旁的灌木之中。寂真看得真切,心中不免焦急,正欲飞身前去救护,突然一阵阴笑传入耳中,鬼气森森,抬眼便见那巨石之上立一怪僧,通身发白,没有一丝血色,四肢又瘦又长,腹部却巨大如鼓。

寂真明白,这便是明空所化的罗刹娑无疑了。那肉芝乃是千年灵物,据说寻常人吃了可以脱胎换骨,延得百年寿命;有根行的人吃了,则法力大增,不知顶上多少年勤修苦练。寺中代代相传说灵山有肉芝出没,无奈这精灵最怕受惊,一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移居他处,深藏不出,所以仅极个别人机缘巧合能见着一下,也只是转瞬即逝的工夫罢了。但即便如此,灵山寺众早已把这天生灵物视作镇山之宝。如今这天地间的异宝竟葬身妖孽腹中,还助它凶焰、荼毒人世,寂真岂能不恼?当即厉声道:“孽障!灵山圣地,岂容你在此撒野!”

那罗刹娑冷笑道:“一干小辈,不懂规矩,见到明空真佛,竟不下跪?”

寂真正色道:“灵山寺早已没有明空,你当年不告而别,今日却化作罗刹娑荼毒生灵,看我不打散你的元神!”

罗刹娑怒道:“哼,说得倒轻巧!没有我,灵山寺哪有今天之规模?

老衲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天大的功德,岂是你们能一笔勾销的?”

寂真摇摇头道:“阿弥陀佛,那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的福德罢了,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方是真功德。你当年为求一己福报,做这些表面功夫,自己却因此犯了波罗夷。佛就是佛,魔就是魔,你已变作罗刹娑,竟还敢妄语自己已证得佛果,可笑可笑!”

罗刹娑双眼一瞪道:“用不着你给我讲授!那‘魔’字本就是个‘磨’字,萧衍这个蠢材改错了字,以致后人皆入迷途,口口声声要将佛魔划个清楚。殊不知是磨佛本一家,先有磨,后有佛,人不经磨,哪里成佛?你们这些无知小辈只知艳羡成佛,却鄙视那曾经的磨,如何才能证得业果?”

寂真双手合十道:“历经磨难,方能功德圆满自是不错,但需自省自悟,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最终方可解脱烦恼、究竟涅槃。而你堕入魔道却不知悔改,任贪嗔痴三毒繁衍,越走越远反以为在行康庄大道,可悲可悲!”

寂真之言,戳到罗刹娑痛处,它的面色陡然狰狞起来,两眼凶光暴射,喝道:“哼!都是废话!今日我就送你去西方极乐,到那里去找佛吧!”

话音未落,它已挥舞着双臂猛扑过来……

寂真如同呆了似的。罗刹娑在空中八指连弹,“噗噗”几声,便见老尼的身子震了几震,一动也不动了。

这罗刹娑怒火攻心,急于泄恨,上来便使出生前最得意的琵琶功。

这门功夫专练指力,使用起来,大拇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扣紧,四指用力陆续向外弹击。初等阶段要依靠暗器辅助,且只能伤人穴位等柔弱之处,练到极致,则无须凭借,隔空便可随意杀人。这功夫使将起来,犹如乐师弹奏琵琶的指法,颇为优美,因此得名琵琶功。

罗刹娑见弹指封住寂真要穴,在空中怪叫一声,将双臂平平伸出,噗嗤一声,八根手指齐齐插入寂真的胸膛,双手猛地用力,活生生将寂真从中间分开。

说来也怪,这尸身虽裂成两半,但腹中却无甚东西流出。罗刹娑一个激灵,定睛看去,哪里还有尸体肉块?只有一件僧衣,上面用血写着梵文,被从中撕成两片。再扭头四望,周围丛林之中,竟全是若隐若现的尼姑身影。

其实寂真刚见这罗刹娑,心中难过,差点流出泪来:明空一代宗师,竟堕入魔道,成了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但她明白,明空已化作罗刹娑,不再是前辈了,而今这业障既然已不惧白日,又吃了肉芝,凭自己的修为恐难制伏,唯有想法将它诱入伏魔旗门暂且困住,以待寂远大师来援。

所以她故意用言语去激罗刹娑。这罗刹娑心急性躁,恨不得一举成功,果然上了大当,一头扎入阵中。不过这罗刹娑法力确实高强,来得如此迅速,上来就破掉一面伏魔幡。

趁旗门困住罗刹娑的当口,寂真的四个弟子将郭丹鹤救护到一旁,好在她只是皮外小伤,并无大碍。

郭丹鹤悠悠醒来,见罗刹娑站在林子中央,身子四周有三件僧衣上下翻飞,不远处盘膝坐着寂真。那罗刹娑如同盲瞎,完全看不到周遭状况,只是自顾自地在那里左扑右抓,如同疯了一样。

身为昔日住持,罗刹娑当然知道伏魔旗门的厉害,此阵变化无穷,一旦被缠住,除非将设阵用的伏魔幡尽数破掉,要不即使天大本领,也别想脱身。像刚才那种障眼法只是皮毛而已,如果设阵者法力高强,此阵可以挪移乾坤,旗门一转,立时可将入阵者送至别处。这里山高地险,如果旗门倒转,将自己抛至悬崖跌下,非粉身碎骨不可。想到此,罗刹娑狂啸一声,十根手指上绿气缠绕,瞅准树林中隐隐绰绰的影子,连连弹射,以求尽快破除所有的伏魔幡,速速破阵,以免遭到绝杀。

它魔性大发,连声厉吼,左冲右突,不出半个时辰,竟又被它破掉一只伏魔幡。这阵中幻象本就是随伏魔幡隐现,只剩三只伏魔幡,旗门效果立减。

寂真的修为远远达不到伏魔旗门的上乘境界,她虽成功将罗刹娑困入阵中,但也毫无办法置其于死地,只能死守待援。见罗刹娑如此凶顽,寂真心下骇然,一声长啸,命在一旁伺机的四位弟子出手。

听到首座发令,四女尼忙起身助阵迎敌。大家都是为寻人而来,身上并未带法器,每人只有一柄钢剑,还是为提防野兽准备的。她们咬破手指,在钢剑上写了几个梵字,围绕伏魔旗门站成一圈,互成对角,将剑向着罗刹娑用全力掷去。

别小看这四柄剑,到了罗刹娑眼中,却变成了无数个寂真口中吐出的无数道白光。罗刹娑知道这穿心万箭之中,仅有几只能够致命,但它哪还有时间来分辨,只能用双臂护住前胸,急急纵跳起来,赌上一赌。

这一赌,竟然奏效。

四女尼见它侥幸躲过,忙伸手接住对面射来的钢剑,又再次掷出。

罗刹娑不愧是前辈高僧,深谙这伏魔旗门的玄机,虽然用眼辨不出来敌,但它凭着绝高听力,左躲右闪,竟连连避过飞剑。不过这样一来,它变得被动,再也无暇分心去击破伏魔幡。

这一来二去,罗刹娑不免心浮气躁,一个不留神,竟被一柄钢剑划破肩膀。这放在寻常活人身上,不过是皮肉小伤,但对于罗刹娑来说,那施了法的钢剑如同喂了剧毒,虽只是划开一个口子,但身受者却是苦痛万分。只听一声凄厉的鬼啸,罗刹娑的面色忽而白忽而绿,突然它暴喝一声,八指弹出,无数绿火,流萤一般,四散如雨。

寂真急急跃起,咬破舌尖喷出一口血雾,那激射向她的绿火,尽数被挡住,但那四个女尼却没能幸免,均被绿火击中。几人骤然倒地,面目扭曲,想是痛苦万分,有三个扭了几下便没了气息,剩下一个道行稍高的还在地上勉力挣扎,不时显露出悲愤的惨笑,但很快连挣扎也看不到了,兀自一具死尸在那里颤动不息。

郭丹鹤躲藏的地方恰在寂真身后,因此躲过此劫,但眼前这情形却让她肝胆俱裂。

寂真见四名爱徒惨死,最后三面伏魔幡也被震碎,心中大痛,全然不顾眼前危险,一跃上前,挥掌便向罗刹娑拍去……寂真口颂真言,心观尊佛,左手结出催伏诸魔印,在右手这一掌上用了三密加持法。她性情真挚,见徒弟惨死,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拼着中毒身死,也要同罗刹娑同归于尽。

罗刹娑得肉芝相助,又被法剑诱发,已经魔性大展。原本阳刚的琵琶功竟被它使得阴柔毒恶,中招者奇痒入骨,却没处抓挠,浑身比千刀万剐还要难受,身上精气被邪火耗炼,枯竭而死。无论多高道行,只要被这绿火入身,必定毁道灭身。罗刹娑见寂真攻来,又挥指弹出,点点绿光,向她激射而去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钟响。“咚……嗡……嗡……嗡……”声音浑厚,震耳欲聋。那飞至半空的绿火犹如被水浇熄一般,转瞬没了踪影,罗刹娑脸上的绿气也骤然减少,身子如被抽筋化骨,猛地软了下去。就这一恍惚,寂真的掌锋已经拍到,这一掌用尽她平生修为,那罗刹娑如同被风吹散的绿烟,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寂真“哇”的一声吐了口鲜血,身子也颓然倒地,方才她心绪不宁,陡然施法,体内真气大乱,虽然在钟声相助之下击中罗刹娑,但自己也受了不轻的内伤。郭丹鹤见状,忙从藏身处一跃而出,上前扶起寂真。

寂真咳了几下,又吐了口血,才稍稍定住了神,用手指着远处道:

“幽冥钟……寂远大师……到了……快……”

顺着她手指,透过林间,郭丹鹤见到远处半山腰一块巨大山石之上,影影绰绰几个人影,那定是寂远大师他们。郭丹鹤心中大喜,忙撮唇吹起哨来。这撮唇响哨是孝陵卫通报讯息的手法之一,声音非常尖锐,能听一里地远,不输江湖中惯常所用的啸声。

不几时,几个老僧便踏着树冠纵身赶来,每个老僧手中都拿着法器,为首的那位,竟还托举一口巨大的铜钟。郭丹鹤心中一凛,这定是寂远大师了,此钟看上去少说有千斤重量,不知他练得什么法术,竟然一手举起,还能轻飘飘地快步而行。

寂真勉力撑坐起来,道:

“大师……啊……诸位长老都到了。幸得刚才幽冥钟相助,要不……要不我已……现下那罗刹娑中了催伏诸魔印,定是去找它的法身去了……快……”

寂远的双眉则紧紧地拧在一处,他示意寂真不要再说,以免加重伤势。他知道这罗刹娑极难对付,于是招齐了灵山院其他几位长老,还从钟亭中取下镇寺之宝幽冥钟一并带来。

这幽冥钟本是供在高邮的承天寺。当年张士诚在高邮称王,国号大周,以承天寺为府邸。元末乱世,死人甚多,张士诚命能工巧匠铸造大钟一口,并由高僧加持,专用于超度那些死难兵士的亡魂。此钟与地藏菩萨供在一处,专在夜间敲响,据说三途六道的亡魂闻到钟声,都能幡然醒悟,获得解脱。

太祖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后,本想将此钟一齐毁去,但刘基知这是世298孝陵卫 间罕有的法器,经多次劝说,总算是保了下来。后来御封圣寿禅寺,这幽冥钟便到了灵山寺中,成了镇寺之宝。

后山林密,寂远一时找不到寂真等人的身影,只好择一高处,敲响了幽冥钟。幽冥钟声音洪大,无论在哪个角落,都可听觉。未曾想就是这个举动救了寂真一命。

郭丹鹤虽来灵山寺不久,但早已将寂真当亲人般看待,眼见师太因罗刹娑受伤不轻,满心自是报仇的念想。一听那罗刹娑要去找法身,便向寂远说明情由,领着他们向罗刹娑藏身的山洞寻去。

看见长满白芥子的洞口,寂远脸色为之一变:“四方结!”

这四方结为密宗结界之一。密宗于修法之时,为防止魔障侵入,划一定之地区,以加持白芥子散之于四方上下为结界,用来保护道场与修行者。这几人皆是灵山院高僧,一见此阵势,心里便已明了。当年明空大师无故消失,原来是在此禁封魔障。眼前这结界是反做的四方结,普通结界是拒魔于外,而这样做法则是困魔在内,明空大师设下此结界,便是已抱着同魔障同归于尽的愿想了。

明空大师不告而别,身后之事令灵山寺受累不少,多年来寺中留下种种传闻,众僧尼对他也颇有异议,一代高僧声名陨堕。没想到他竟未曾离开灵山一步,而是在这里以身禁魔,灵山寺居然错怪他这么多年。

想到此,五僧神色默然,双手合十,口诵佛号。

听闻洞中隐隐传来罗刹娑的怪嗥,郭丹鹤急道:“大师,不要念经了,那魔头要与法身合一了!”

寂远摇摇头道:“阿弥陀佛。魔界即佛界,而众生不知,迷于佛界,横起魔界,于菩提中而生烦恼。修行者每视修持为畏途,惧怕魔障是其原因。然不知,修行路上,魔境何止千种万种,佛陀成道时,也有魔众做种种障碍,然皆不足为惧。善恶由心,佛魔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何有魔佛之可得哉!”

郭丹鹤听寂远说了一大堆,似懂非懂,心中更是焦急:“大师,你说什么魔什么佛?怎么跟刚才那罗刹娑说得差不多?”

寂远眼睛一亮,道:“好孩子,你慧根不浅,竟听得出要义所在。

那罗刹娑因你闯破结界而出,未尝不是机缘,它既然说得出魔佛之道,现下又去寻法身救命,其实已经是佛祖冥冥中的指引所致。”又扭头对其他四僧道:“明空大师破障成佛就在今日,我等且助他一臂之力!”

待他说罢,一老僧左手结大日金刚力印,右手将幽冥钟对准洞口,鼓起重锤一般的双拳击向铜钟。

“咚……嗡……嗡……嗡……”钟声撞出一个淡金色的光圈,就像投石于水,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待金光渐暗,那老僧又是一拳击出,金色的光环陡然增亮,一圈,又一圈,向洞内传去。其他三僧结跏趺坐,口诵打钟经文:“寿终后世,尤深尤剧。入其幽冥,转生受身。”

说来也奇,那钟声振聋发聩,竟遮掩不住三人口诵之声。

郭丹鹤被震得头晕目眩,忙伸手捂耳,谁知右腕竟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先前还是微微颤动,后来竟前后舞了起来。寂远等人聚精会神作法,并未发现这边异常,郭丹鹤怕影响众位长老,忙用左手死命抓住右臂,侧身滚到一旁,但那右臂仍兀自颤动不止。

钟声隆隆,梵音声声,那洞内先前是绿光莹莹,慢慢变作白光点点,最后又金光大盛。过了近一个时辰,寂远才将幽冥钟放回地面,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明空大师历劫成佛。寂通、寂性两位长老,你们将金身请出,灵山寺将以盛大仪式迎接明空大师归位。阿弥陀佛,明空大师之事迹,终于大白于天下。”

寂通、寂性得令,在洞口跪拜三次,躬身匍匐进洞。郭丹鹤孩子气浓,虽然连逢异事,但眼见两位高僧这等不雅姿势,竟忍不住笑了出来。

寂远闻声扭头,看了郭丹鹤一眼,道:“好孩子,刚才是你在做去识还来法?”

郭丹鹤吓了一跳,双手直摇道:“没……没有,什么去识还来法?”

寂远走上前,慈祥地将郭丹鹤拉起,将她右手腕抬到眼前,点头道:

“司魂铃,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好孩子,这去识还来法便是你们俗家所说的招魂,方才你这司魂铃声大作,对我幽冥钟大有助益,是谁教你的法子?”

郭丹鹤摇摇头道:“不,不,这铃儿是受到钟声牵动,自己响起来的,我还不会使呢!”

寂远点点头道:“明空大师一节,由你点破,又因你相助而得圆满,真是天意,天意!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好孩子,先前我和寂真大师看你野性未除,一直在打磨心性,这也几个月过去,我看该让你入门了。”

郭丹鹤先前一直想离了灵山寺,北上找爹爹,或是南下回孝陵卫都行,总之一心想速速搬救兵去救娘亲。但刚才亲见寂真、寂远等人佛法无边,真是大开了眼界,心想若是娘亲的对头有这般法力,自己去了也是枉然,不如收心耐性,谨遵娘亲嘱咐,待到艺成,再去细细寻访下落。

想到此,她当即拜倒:“多谢大师!”

(第一部完)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2章 阳明院第10章 露神威第6章 司魂铃第10章 露神威第4章 游鬼市第9章 南京城第4章 游鬼市第14章 信阳城第5章 红纸伞第12章 血蝙蝠第7章 黑铁扇第2章 阳明院第5章 红纸伞第6章 司魂铃第11章 授真功第13章 蹴鞠会第4章 游鬼市第1章 话当年第8章 灵山寺第4章 游鬼市第12章 血蝙蝠第9章 南京城第1章 话当年第14章 信阳城第11章 授真功第12章 血蝙蝠第8章 灵山寺第10章 露神威第13章 蹴鞠会第10章 露神威第3章 年终考第11章 授真功第2章 阳明院第12章 血蝙蝠第10章 露神威第11章 授真功第4章 游鬼市第9章 南京城第9章 南京城第9章 南京城第14章 信阳城第3章 年终考第9章 南京城第5章 红纸伞第7章 黑铁扇第1章 话当年第6章 司魂铃第13章 蹴鞠会第14章 信阳城第9章 南京城第7章 黑铁扇第10章 露神威第9章 南京城第2章 阳明院第9章 南京城第7章 黑铁扇第8章 灵山寺第2章 阳明院第10章 露神威第7章 黑铁扇第13章 蹴鞠会第7章 黑铁扇第9章 南京城第12章 血蝙蝠第10章 露神威第3章 年终考第12章 血蝙蝠第11章 授真功第9章 南京城第6章 司魂铃第10章 露神威第9章 南京城第10章 露神威第8章 灵山寺第6章 司魂铃第7章 黑铁扇第9章 南京城第9章 南京城第7章 黑铁扇第12章 血蝙蝠第3章 年终考第4章 游鬼市第4章 游鬼市第6章 司魂铃第13章 蹴鞠会第13章 蹴鞠会第8章 灵山寺第5章 红纸伞第6章 司魂铃第4章 游鬼市第14章 信阳城第8章 灵山寺第9章 南京城第4章 游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