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印象

在从孔家庄火车站下车之后,感觉到一阵口外刺骨的寒风吹来,这让邵振青有些不太适合的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忍不住裹了一下身上的大衣。

适合了一下寒风之后,邵振青才开始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被国内报界称为“中国鲁尔区”的西北工业区的门户,之所以称这个孔家庄火车站为西北工业区门户,实际上是一些好事的报纸所称。

原因无他,因为从在这里下车之后,你就会立刻感受到西北的气氛,正如之前其它报社的新闻上所说的那,在孔家庄火车站,邵振青的确看到了报纸上描述的蓝色的三轮货车、穿着蓝制服的西北公司工人,但是邵飘萍注意到,更多的却是穿着各种新旧不一服装的妇女和儿童。

因为同车的关系,邵振青知道这些妇女儿童,大都是从口内各省搭车来找她们在此务工的丈夫、父亲,因为他们的丈夫、父亲从公司分到低价房,所以可以把家人接来和家人团聚。

一路上邵振青从这些妇女的口中知道了太多关于西北公司的故事,正如报纸上报道的那样,西北公司是一家对员工实行高福利待遇的公司,其对员工的待遇普遍高于国内现在任何一家企业,不过在邵振青看来这应该和西北公司从事的利润较高的机械制造有关。

作为《申报》驻京地特派员,一直以来邵振青都是在揭露北方政府以及北方军的丑闻做时评。虽说对西北公司已是慕名已久,可怎么奈因为经费问题,所以未能成行,只能从外界报纸得知西北公司以及西北工业区的情况。

直到数天前,邵振青接受了一位友人的赞助,所以此次西北公司之行才得已成行,邵振青希望自己能够对现在国内风头正劲的西北公司、西北工业区进行最详细的报道。顺便了解一下。这个被在日本报界被称为“阻碍日本复兴之手”的西北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地集团。

“这次来这,一定要弄清楚现在大家口中地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子!希望这次自己没有白来一趟。”

看着车站外熙熙攘攘的路人,邵振青嘴角稍带一些笑意的底声自语到,如果说数天之前,在邵振青看来西北公司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而已。

虽说这个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实业进步,甚至达到或者世界先进水平的象征,也被一些人称为中国的奇迹以及实业希望所在。

但是因为那篇在全国影响力最大地多家报纸同时登出的文章之后,邵振青对文章中描述那个以军法管理着工业区。以军法管理员工以及其家属的西北公司的兴趣更浓。

虽说邵振青本人信奉自由主义,对强权主义可谓是反感至极,但是同样对这个被支持者称为斯巴达化之西北的西北公司倍增。

邵振青并没有直接加入对这个“中国的东印度公司”的抨击的阵营,至少在邵振青看来,在自己没有亲眼看到并且调查过,这个月前地“中国奇迹”,现在的“中国东印度公司”之前,邵振青觉得自己不应该盲目的相信那篇文章中所说的一切。

虽说对于公司组建民团。邵振青持着反对意见,可是现在各地商会都有自己的商团武装,地方上也有民团,所以在已经通例地情况下,那么西北公司以察哈尔民团总团的名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到也无可厚丰。

只不过,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一个万人的民团,一个月竟然需要四十六万元地军费。这个开支未免也太过庞大了。所以邵振青觉得也许这背后也许隐藏着什么,至于什么。邵振青现在还不知道。

“这是?无轨电车?”

шωш◆ TTKдN◆ ¢O

当走出西北火车站之后,一出站台邵振青就看到停在火车站外地一辆汽车,看到那辆汽车车顶上拖着的,两根数米长地“大辫子”,去年从日本归国前,曾经看到日本以及上海的英租界内坐过无轨电车的邵飘萍,一眼认出了眼前的这辆汽车。

西北电车公司,是公司为了解决目前而临的目益严重的职工交通问题,而特意成立的一家公共交通公司。

在工业区引入电车,是司马在看到西北实业报上一个建议文章后决定的,在那篇文章里提到,现在公司的大多数职工居住的小区距离工作地较远,上下班至少需要步行半小时以上,甚至有一些职工步行更长时间。

因为提意工业区应该建立一个公共交通系统,并提意公司应该仿校口内大城市,建立工业区内的电车交通网,以改善工业区内目前存在交通问题,在文中还指出公司应该在实业路、2号、号以及1号、3号、5号公路,建立至少六条电车线路。

之所以如此分布,就是因为整个工业区95%的工厂、生活区,都分部在距离这六条公路周围1.5公里之内,如此分布职工上下班步行都不会超过15分钟,既可以节省员工的精力,又可以给工业区创利。

看到报纸上的这篇报道之后,司马才想起来除了汽车,还有电车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冒然引入后世的公共汽车显然不合适,可是进口几十台电车先解决一时之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再则公司早在年前就已经开始制造电动机、电线,就是以后自己制造应该问题也不大。

于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一边向优秀职工提供底价自行车的同时,一边着手建立起西北工业区的公交体系。就是用无轨电车构成地公交网。

之所以选择无轨电车,就是因为跟有轨电车相比,无轨电车因为可以绕过道路上的障碍物而弹性较高,而且它只需电线,而无需投资铺设轨道,投资相对较少。

于是司马便决定从国外进口了十台603型有轨电车,用于建立工业内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线路。而这条线路就是往返于实业路两端的一号公交。每隔0.75公里设一站,票价为每站一枚铜元。

现在邵振青眼前看到的这条线路,就是1号线公交的终点站,之所以将终点站设在孔家庄火车站,实际上是为了方便从内地来此的客商、工人家属能更方便的到达数公里之外地工业区。

“呵呵!和上海电车公司用地电车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不过好像更大了一些。”

经铁制条栅门上车以后,看到车里的已经挤满了了人,扶好扶手站在车尾的邵振青的车上起落式玻璃窗。不过少了遮阳的百页窗,以及马蹄形座位,心说到。

其实邵振青并没想到,现在他脚下的这辆电车应该是中国第一批国产电车,当第一批三辆从香港购进的二手英制603电车运到西北工业区之后,除了两辆被用在工业区进行试运营之外,另一辆则在汽修厂被大卸八块对进行了研究。

结果在那里发现制造这种电车并不比制造三轮汽车的技术复杂多少,因为公司长途运输队损毁了大量地六轮卡车。于是汽修厂便直接利用这些损毁的六轮卡车的底盘进行改造,参考603型无轨电车设计了100型无轨电车,而直流电动机也更换成了公司制造的大马力直流电动机。

并且还根据603型电车在试运营的出现的情况,加长了车身,使得其满载时可以载95人左右。超过603型电车十多人,汽修厂仅仅不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利用报废六轮卡车的底盘制造了三十五辆电车,现在和外购地十辆603型电车一起在公司的1号线路上运行,而公司正在建设二号公路线路。建成后将全部使用“国产”无轨电车。

“这里的电车比上海的电车快了一些。只不过这叮啷、叮啷的铁链声有点让人扫兴!”

邵振青几乎都没有感觉到车辆振动,电车就已经离开了站台。电车出孔家庄之后速度提高地很快,和邵振青过去在日本、上海做过的有轨电车的感觉完全不同,可是随之而来的叮啷、叮啷的铁链声让邵振青有些不太适应。

和上海相比,西北公交电车地运营速度为每小时二十五公里,相比于这时国际上通常地67英里的速度相比快了一倍多,而如此地高速的原因,除为了提高电车的使用效率,正是因为使用了大马力电机以及充气式轮胎,才使得提高运营速度成为了可能。

而那些铁链声,是因为绑在电车轮胎上的防滑链的声音,因为地上有积雪的原因,用上了防滑链所以才会有这种铁链音,而这些却是邵振青无从得知的。

“这位先生请买票。”

就在这邵飘萍心下感觉到这里的电车和外地不同时,一个穿着黑色公交公司制服的售票员挤过拥挤的人群来到邵振青身旁说到。

“我到西北广场,给你钱。”

看到眼前这种穿戴的男售票员,邵振青才算找回了一些熟悉的感觉,于是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金城银行发行的五角小面额纸币,虽说早已听到西北工业区的物价很高,不过邵飘萍觉得五角纸币应该足够了。

来西北工业区之前,受他人指点知道金城银行的银元券,是西北工业区内除银元之外,唯一的流行纸币,所以邵振青就将友人赞助的一千元采访经费,在京城的金城银行换成了大小不等面额的银元券,以方便在西北工业区内使用。

对于西北工业区只流通金城银行的银元券,邵振青当然可以理解,必竟这金城银行最大的股东。就是西北公司地老板,自家照顾自家生意这是肯定的,西北工业区内人口这么多,现金流流通量自然非常大,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不可能放弃的。

“西北广场,十三块铜元,找你四角钱。票请拿好。这位请买……”

售票员一边熟练的撕票找零,一边开口说到,话音末落钱已经找给了邵振青,同时向下一位乘客收起了票钱。

“没想到这西北公司到也地道,是市按的市价找的零,而不是官价。”

接过小车票和找来的四角零钱后,邵振青心说到,在这时铜元价格分成官价和私价。官价是百元铜元合一银元,而此时因为铜元滥发,通常都是一百三十枚铜元换一块银元,而现在西北公司用这种比价,显然让邵振青很意外。

公路好、电车速度较快、不贪小便宜,这是邵振青在初至西北时,对西北公司地第一印象。

接下来地一路,邵振青就在不时透过车窗打量着车外的一切。只能看到布满冰雪的显得苍穹至极的荒原,直到十多分钟后,在路边的另一侧才开始出现尚未建成的楼房,从工地上看到的人来看,这些楼房显然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停止施工。

接下之后路边的建筑越来越密集起来。而路边地店铺和行人也跟着越来越多,让邵振青惊奇的是,所有的行人都走在人行道上,并没有因为公路上车辆罕有车辆,而在公路上行走。也许这就是外界称赞不已的纪律吧!邵振青在心中想到。

虽说这里的路边的店铺比张家口还要繁华几分。可是对于在上海生活数年的邵飘萍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而眼下吸引邵振青的正是路边地那些走在人行道上的行人们。

当电车到达西北广场的站台之后。从车上下来的邵振青看着出现在眼前这个庞大的广场后,不禁惊呆了,说实话这么大地广场邵振青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占地面积为0.4平方公里的花园式广场,整个广场的地面全部是由条型石块铺成,在西北工业区内,这是唯一的一个石质路面,这些石块就是因为工业区改扩而拆除的公司第一批工厂地基石,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纪念那些工厂。

“这里应该就是全中国最大地广场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说,来西北一定要来西北广场!这里并不仅仅是西北中心,而是西北的像征!”

走到西北广场正中央之后,看着眼前地这个带着中西建筑风格的西北大楼,34米高的八层楼房并不算高,可是此时站在广场之中的邵振青,却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个人站在如此庞大的广场之中,是显得如此的渺小。

在这时整个人看到迎而面对的西北大楼时,就会不自主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景仰的感觉,正因如此,邵振青才算知道,为什么大家说来西北一定要来西北广场,这时邵振青总算知道了这个广场的设计者的真实用意。

“恐怕每个人站在这里,都会有这种感觉吧!”

想到自己之前内心的那种感觉,邵振青不禁如此想到,虽说已经知道设计者用意正是如此,可是邵振青却不得不承认,设计者成功了,站广场中央感觉异常渺小的自己,之前的确把眼前的这座西北大楼成成了希望!

而这也许正是西北公司设计这个一个广场的用意吧!想到自己心中的那种感觉,邵振青相信西北公司之所以设计这个一个广场,就是希望别人从心理上意识到西北公司正是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正如邵振青所猜测的一般,设计这个广场的确包含有这个意义,实际上这是在后世普遍知道一种利用人们心理上弱点给人们一种暗示,而这种弱点就是人站在开阔的广场中会不自主的感觉到自我的渺小与无知。

而如果这时眼前有一座庞大的建筑的话,人们会有意无意的把对这座建筑充满敬畏感,进而会对其产生依赖,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北大楼的设计时,司马要求西北大楼从外观上看起来,要尽可能的雄伟地原因。

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技术能力受限,司马可直想把西北大楼建的更高、更大。可惜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建在雄伟的基座上的国式风格浓厚的西北大楼罢了,不过至少还是可以给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足够多的暗示了。

“邵青,浙江人”

在兴安饭店地前堂,这个西北工业区内一家山西人月前开地小饭店,这是邵振青找了十多家饭店之后选择的一家,虽不在西北的中心可是距离交通较为便利的实业路也不算远。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房价也很公道。

还没来西北之前。邵振青就从其它报社的报道中得知,西北工业区的工资虽然普遍高于内地,但是这里地物价同样较内地高出不少,几乎于时下中国物价最高的上海处于同一水平。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千元的经费说少不少,可如果真的用在新闻采访上,并不见得充裕,为此邵振青只能尽量节省经费开支。

在这家兴安饭店登记时。服务员拿出的登记表上,邵振青写下了邵青二字,是在名字之中去除了中间的那个字。

等到安置好住处之后,时间已近中午,邵振青便在饭店一楼的餐厅内,一看菜单,邵振青才惊于西北物价之贵,比之上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大家说的一样。这西北工业区地物价之贵是以食品首,这些青菜价格就这么高?咦?黄瓜?番茄……”

看着菜单上写着的菜名,对于菜单出现并不应该出现在这种严冬的青菜名,邵振青不禁感觉有些好奇,而价格已经不在邵振青的考虑之列了。

这些青菜在严冬腊月的天气里。根本不可能种出来,在各地地饭店里,为了防止有人刻克刁难,像菜单都是随着季节走动,这种夏秋的菜色。绝对不会出现严冬腊月的菜单里头。

“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真是奇了怪了!”

见到桌上四道菜中的三道,是用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季节的青菜炒出时。邵振青不禁喃喃摇头说到。

“服务员,你们这些菜都是从那里来地?”

碰到新鲜时就要追根问底这是记者地本能,这么一个新鲜事,邵振青那里可能就此放过,于是连忙问到上过菜后正要离开的服务员。

“这些菜是公司地玻璃大棚种的菜,在菜市场就可以买到,这位先生,还有别的吩咐吗?”听到这个客人的话,服务员便开口熟练的解释到,像这种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大冬天里能吃到黄瓜、番茄之类的夏秋青菜,每个初来工业区里的人都会这么问。

服务员口中的玻璃大棚,实际上就是司马特意建立的玻璃温室,去年的那个只有大白菜和肉食品的日子,让司马实在是不习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返季节的青菜的概念,而从南方运青菜更不现实。

已经习惯于冬天可以吃到各色青菜的司马在公司的玻璃厂投产之后,就立即建立几处大型的玻璃温室,为了确保在冬天零下二、三十多度的严冬能够吃到各色青菜,司马甚至在玻璃温室里接了暖气。

虽说玻璃温室的成本高,但是因为后世广泛采用的聚乙烯薄膜此时并没有发明,而从后世大批量购买也不甚方便,而公司玻璃厂的产量足够,所以司马就特意建了上百亩玻璃温室,不过不得不承认,建这些温室的开支非常庞大。

为了提高玻璃温室的利用率,增加效益,司马还特意从后世买来了温室蔬菜大棚立体化种植的资料,以便采用立体化种植,产出更多的青菜,当然尽管如此,这些青菜的价格相比于夏秋,仍然贵一倍多。

当两月前,第一场雪下来之后,温室农场的第一批青菜也成熟上市了,当穆藕初等人看到顶花带刺的黄瓜、娇艳欲滴的青椒时,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司马一定要花费巨资建温室农场了,在严冬腊月天里能吃到这些新鲜的青菜,让人感觉真的非常之舒服,更何况这些青菜本身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而第一批返季节青菜上市之后,工业区内收入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以及五级工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看到这些青菜,无论是出于想偿鲜的念头或是其它,几乎是一市就被购买一空。

虽说这些玻璃温室里种的返季节青菜的价格不菲,可是在西北工业区内除了饭店之外,在工业区内的还是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再加上时不时一些工人想偿偿鲜,所以一直以来,这些青菜都属于供不应求的菜色,所以价格自然比初时又有所提高,这也是邵振青感觉到菜价偏高的原因之一。

“呵呵!这些西北人真的很会享受,屋外是冰雪覆盖,屋内温暖如春,还能吃到如此新鲜的蔬菜,到也是一种享受。”

一边吃着这些冬季甚为难得的蔬菜,一边透过饭店硕大的玻璃窗朝外看去,外面街道不时可以看到裹紧大衣,头戴着皮毛帽子,顶着寒风走动的行人,邵振青不禁开口到说。

在初时一进饭店,邵振青就感觉到室内的热浪迎面而来,就知道这饭店看来也装有暖气,这家收费还算公道的饭店装有暖气,是邵振青在这里入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必竟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让邵振青这个江南人也有些不太适应。

邵振青并不知道在整个西北工业区内,城市供暖设备已经普及开来,每家每户还有办公楼工厂都装有供暖管道,去年公司初建时,因为考虑不周的原因,差点没冻死人的经历,让司马可是记忆犹新。

于是今年建立完整的供暖设备,就成了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而公司的动力厂一直以来生产最多的就是大型燃煤供热锅炉,建成多个供热站之后,除了对原职工住宅进行改造增加供暖设备之外。

而现在的西北工业区的建筑规划之中要求每一栋新建建筑都需要安装供暖设备,必竟在这冬天时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的口外,没有暖气、热炕,恐怕真的会冻死人。

“飘萍兄!你怎么会来这里?”

就在这时邵振青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叫着自己的字,声音中显然还带着一些惊喜,在这里自己会有熟人?邵振青不禁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第62章 装甲汽车第78章 上乌金斯克第297章 美好之事第294章 大连第241章 内战1第161章第60章 啊!海军!第158章 破城第127章 长安街激变第200章 好奇心第5章 革命第一 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工业第184章 投降第19章 祖国就在你们身后!第278章 陆海空第50章 枪声第17章 地窝子与炸药第135章 工厂内第16章 农用车与旧同事第133章 香港第109章 奇袭第320章 朝鲜第51章 启动一号作战计划第18章 这里是全国皆兵第315章 新加坡第66章 三强第284章 下一站……东京第198章 希望第261章 序幕第247章 日本之患第116章 无可避免第59章 算计第365章 墙倒众人推第28章 沸腾第6章 改变第47章 试验炮楼第231章 以血摆脱贫困第357章 没有开始就已结束第367章 四座第162章 宣传的作用第343章 兑现诺言第217章 国民体育第117章 1第46章 “贵族”第221章 苦战第308章 不同的选择第239章 战争或和平第182章 刺杀第一百二十一章第236章 人和人的区别第190章 未来的第192章 刑讯第393章 惊乱第373章 论仁第56章 相信宪法第290章 冰尸第65章 华钢联的危..第39章 克第235章 逐宫!第378章 威权时代的终结第273章 领袖的心思第348章 旗第28章 沸腾第112章 任命第27章 最前沿第112章 相辅相成第224章 自由军团第211章 一个政党的诞生(下)第203章 斩首第169章 毒气第136章 交换第116章 桂河大桥第246章 历史的相同第173章 给中国浇水第262章 “娱乐方式”第281章 绞杀第67章 家人第10章 蒙古(1)第55章 代价第353章 铁台风第212章 领袖的意志第331章 沉没第148章 选择第75章 铁火地狱第257章 离开第161章 印象第202章 鼠疫第252章 诠释第269章 沾满血的手第75章 实业家们的选择!第40章 卷烟机第121章 以退为进第79章 怜悯!第161章 将起第366章 军变与结束第245章 乱云起第80章 荣誉第165章 攻击第179章 高明之处第217章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