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天

.“直到现在,在那场战争爆之后的7o年后。无论是在中国或是美国,都存在着一种言论,到底是谁主导了并引了那场战争,历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在争论数十年后,即便是最崇拜的罗斯福的美国人,尽管口口声声仍然坚持着那个被他们重复了数十年的“中国威胁到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正在侵略整个亚洲”这一谎言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点,罗斯福政府平庸的外交、短视的政策以及多变的目标,最终导致了那场本不应生的战争,与此同时,他们这么说“假如,当时中国能够多几分冷静、少几分狂热,司马华之——罗斯福会谈就可能在时机合适时得以举行,那时或许那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他们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是罗斯福处心积虑的引了这场战争!”

——共和一百年stg44《时代的进行曲之浴血太平洋》

当整个中国陷入一种战前的狂热时,引时的美国仍然处于梦乡之中。和以往一样,从酒吧回到住处后,威利斯.道格拉斯将收音机调到中国的音乐台。信号是中国北马里亚纳托管地中继的信号,那是中国广播电台,为了让实施航空导航以及让海外驻军、侨民听取新闻及娱乐活动,修建的转播台。

一直以来,夏维夷不少美国人都喜欢听中国的音乐台,而曾经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威利斯自然也是中国音乐爱好者,听着广播里的音乐,从来都是威利斯每晚重要的人生享受,当威利斯准备到卫生间内在刮胡子时,收音机中并没有传来如往常一样的美妙弦律,而是漏*点洋溢的演讲。

“……我们相信一切善意的对话,从不愿轻言战争。但是,如果敌人一定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的头!那么就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吧!”

战争!听到这个声音,威利斯一愣,连忙冲到桌边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大,中国和那个国家爆了战争?日本?苏俄?

“尊敬的两院议员们、共和中国同胞们,现在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共和中国在建国三十年后,面临一个决择,是生存或者灭亡,灭亡不属中国,唯胜利属于中国,因为我们有六亿坚定胜利信念的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勇敢的武装力量,我们必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英灵保佑我们!

在这里我要求国会立即宣布,从即日共和3o年8月2o日,共和中华与美利坚合众国处于战争状态!”

共和中华与美利坚合众国处于战争状态!

“叭!”

听到这句话。威利斯瞬间惊呆了,以至于无意间碰落了桌上的一个陶瓷饰品,那是自己回时,中国的朋友送给自己的。

中国和美国宣战了!就在威利斯失神的功夫,广播中传来的是如潮水一般的掌声,雷动的掌声中传来阵阵呐喊声。

失神了数分钟后,回过神来的威利斯才连忙拿起电话给报社的主编。

“道格拉斯!你昏了头吧?”

被电话吵醒的《旧金山纪事报》主编菲利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内容。

“是不是喝多了?快醒醒!”

威利斯把话筒举得到收音机前,让菲利斯听一下广播里的声音,此时广播中中国广播员正在用英文布消息的。这下,菲利斯相信了,其实是吓懵了。

中国向美国宣战了!

天那!这是一个大新闻!

“为什么会宣战?”

菲利斯大声冲着电话另一头问道。

“现在我也不清楚,但是我敢肯定,这绝对是大新闻!”

没错是大新闻!

菲利斯可以想象,《旧金山纪事报》将比其它任何一家报纸更早的布这个消息。

而与其同时,夏维夷美国海军基地内的监听人员同样听到了这个新闻,菲利斯火急火燎的穿上衣服,动汽车朝报社驶去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想好了明天头版的标题《战争贩子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从夏维夷海军基地打出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海军部长的家中。海军部长诺克斯正沉浸于梦乡之中,刺耳的电话声突然响起,让诺克斯多少有些不满,过了好一会。才推开妻子的胳膊,睡间朦胧的拿起了电话。

“上帝啊,这不大可能!”

诺克斯惊呼着,怎么可能会这样!中国人的做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们竟然通过广播电台同时生宣战的消息,甚至于早于官方递交宣战书之前,他们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什么会这么安排。

“菲律宾有消息传来吗?中国军队是否起了进攻?”

“什么?菲律宾同样非常震惊?”

“我马上报告总统。”

当罗斯福从睡梦中被吵醒时,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出同样是一愣,马上打电话给国务卿赫尔。而赫尔却回答,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吴哲明大使刚到,正在外交官接待室等着接见。随后,罗斯福又打电话给战争部长史汀生。此时史汀生正在家中举行着宴会。

听到另一头的音乐声,罗斯福用看似非常平静声音地问他知道不知道已经出事了。

“是啊!总统先生!”

手拿着高脚杯的史汀生一愣,然后接了下来,出事?应该是说德国人再次轰炸伦敦吧。

“听说来了电报,德国人又一次轰炸了伦敦。”

“啊,不!不是伦敦我问的不是这个!”

史汀生的回答令罗斯福一愣,显然他还不知道。

“是中国!中国的国会已经决定向美国宣战!中国向美国宣战了!”

在电话另一头的史汀生听到总统语气间的凝重,正像亨利预言的一样,总统的策略不可能成功让中国作出让步,中国就是一个弹簧,来自外界的压力只会令其反弹,最终迫使中国人向美国宣战,美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在国务院休息室里,吴哲明面色铁青的坐在那里。过了十几分钟后,才被人国务卿的办公室里。赫尔依然热情的同吴哲明打着招呼,但吴哲明拒绝同赫尔握手,同时也没有就座。

“赫尔国务卿,我想我们之间并没有礼节上的虚假的客套的必要了。 ”

吴哲明用异常冷淡的口吻说道。

十个小时前大使馆机要室收到“执行1号命令”的密电。随即大使馆内即开始消毁全部的外交档案、密电码以及外交部密码机,在半小时前,大使馆收到了外交部出的宣战书,采用应急密码本翻译密电。

“我们我们曾经竭尽全力避免这一切不是吗?”

吴哲明的冷淡让赫尔多少感觉有些尴尬,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迫使中国不得不向美国宣战。 但他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的话却令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尴尬起来。

听到赫尔的话,吴哲明直视着眼前这个可以用厚颜无耻来形容的美国人。

“我想历史会祥实的记录这一切,你们所为已经达到你们的目的,现在我代表共和中华向贵国宣布!从即时起,中国与贵国进入战争状态!”

话音一落,吴哲明礼节性的将宣战书递交到赫尔的手中,而赫尔则神情复杂的接过这份宣战书,尽管宣战书看似非常轻薄,但接过这份宣战书时,赫尔却感觉有千斤之重在赫尔张张嘴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在他转身离开的时候,赫尔听到一句带着吴哲明用一句有些怪异中文说了一句什么,尽管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赫尔相信他是在骂自己!

直接返回大使馆后,还未来下车吴哲明就看到大使馆一楼的宴会大厅透出灯火通明,随即便走了进去,此时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聚集在那里,那十几名陆战队员们身上穿着军服。所有的手中都揣着一个酒杯,一个年青的使馆雇员,正在那里演奏着音乐。

“朋友们!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看着眼前的众人,吴哲明轻叹一声,这里面有一些人并不能享受外交官待遇,在两国达成交换外交官协议后回国,或许几个小时,也许时间会更短,他们就会被投进战俘营。

一个美国雇员走到吴哲明的面前,面带歉意的望着吴哲明。

“吴大使,对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爆的战争。我们感到非常遗憾,但您相信,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支持这场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战争,在这里工作的六年之中,我所认识到的是一群真正的绅士,你们从始至终都热爱和平,是我们……对不起!”

“谢谢你,吉儿小姐,你们让我相信,至少良知并末从这个国家消失!为了我们的友谊!”

吴哲明举起了酒杯。

“为了我们友谊!”

众人神情复杂的举起了酒杯。

而就在这时一群美国陆军官兵闯进了大使馆,他们诧异的看到这一群举行着宴会的中国人和美国人。

在他们的料想中,此时这些中国人应该惊慌失措的在焚烧外交档案,在破坏大使馆的的设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和这些大使馆的美国雇员举行现在这样的酒会。

他们的脸上根本看不到任何惊慌失措的表情,反而显得非常淡定,全然没有战争到来,他们即将沦为阶下之囚的自觉,似乎对于这一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吴大使!希望您能够理解!”

一名国务院的工作人员走到的吴哲明的面前,神色中同样带着些许歉色,作为国务院的工作人员,他多少知道,这场该死的战争,实际上从始至终都是美国在千方百计的迫使中国宣战,而中国其间作出了很多让步,包括派出这位曾留学美国的大使也是中国传达善意的一种方式。

“威尔,此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但愿不会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让战争毁灭这个美丽的国家!”

吴哲明非常随意的将酒杯放到桌上。

“好了!先生们,祝大家都可以平安回国!”

一名美国军官必恭必敬的向吴哲明行了一个军礼。

“吴先生,我奉命逮捕贵大使馆内所有非美籍非外交人员,请予配合!”

与此同时罗斯福的心情却颇为复杂,正像亨利说的那样,历史并没有教会中国面对压力妥协,在

中国对外妥协等于卖国,当他们难得做出让步时,即便是最没有诚意让步,他国也要给予珍惜。美国错过了最后一次与中国和解的机会。

假如说,当时自己得知中国总理在国会表演讲,要求国会给予他时间同自己举行会晤,那时自己还会拒绝吗?历史没有并没有假如!

而现在他们的总理再次通过在国会的公开演讲,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美国、推给了自己,是美国迫使中国不得不向美国宣战。几乎半个夏维夷都听到了中国人的广播,相信天一亮,整个美国的报纸都会刊载这个消息,其中恐怕不乏对自己的指责。

想到界时舆论界对自己的指责,国会对自己的刁难,罗斯福沉思了半晌,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埃德加!……”

终于在挂上电话后,罗斯福放下了心来,自己不再需要担心舆论问题,联邦调查局的权力是在自己的支持下得已扩大,是埃德加给予回报的时候!一直以来埃德加那种对公共关系和公共舆论的掌控,都是自己所羡慕和需要。

美国东部时间晚1o时3o分, 内阁在白宫二楼开会。罗斯福坐在他的办公桌后面,阁员们脸朝着总统围成半圆形而坐。会议刚一开始,罗斯福便用严厉的语气宣布。

“这是自当年内战爆时的那次会议以来最严肃的一次内阁会议。”

屋内的气氛随之一肃。

“先生们,中国人已经向我们、向美国宣战了!现在是我们回应中国人挑战的时候了!我需要每一个人明白,我们需要面对的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敌人!”

然后,罗斯福用缓慢的度宣读了他打算在明天中午向国会提出的文告,要求国会批准美国向中国宣战的报告,随后罗斯福和自己的阁员们一起商讨着战争动员的事宜。

而当他们讨论时,作为幕僚参加会议的亨利则静静的看着众人,这场该死的战争终于还是没能避免,当自己随总统返回华盛顿,就将美英的态度回了国内,而国内也做出了妥协,但是罗斯福却认为这种妥协是毫无诚意的,他竟然拒绝了。

亨利想起罗斯福在得知中国总理在向国会透露自己将同中国总理举行会谈的消息后,吃惊的表情,但那时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从现在开起,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帮助美国赢得这场?当然不是,而是急时的通过战时渠道把这里的消息传回家中。

总理的公开演讲对美国造成的可能分裂的影响被罗斯福降到了最低点,他选择让胡佛帮助他化解这次危机,而胡佛同样知道,战争是联邦调查局进一步扩大权力的最好时机,明天的报纸上或许只会看到中国悍然不顾美国的和平要求向美国宣战的新闻。

历史总是如此!

快到11时3o分时, 国会的领袖们进来了,罗斯福把中国向美国宣战的事情坦率地告诉了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那些国会的领袖和参议员们一动也不动地坐着,总统办公室内一片沉寂,他们没想到最后通牒真的为美国带来了一场战争,中国向美国宣战了。

罗斯福说完后,参议员汤姆.康纳利站起身来反问了一句。

“总统先生,既然中国曾向我们传递过和平信号,并有意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但为什么又选择了战争现在先要查究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令中国人决定向美国宣战!”我想民众迫切希望知道这一点!”

“原因非常简单,从始至终,中国都在用虚假的和平信号,蒙骗着美国,他们的军队占领了泰国、占领了印度**,现在当我们出最后通牒后,他们再一次试图利用两国脑会谈拖延时间,从而为其入侵作好准备,当我提出中国必须先做出撤军承诺其后再举行会谈之后,中国即撕破了自己的伪装,向美国宣战!这说明一点,侵略扩张是中国蓄谋已久的行为!”

罗斯福神情自若的回答了汤姆参议员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必须要回答的,也同样是美国人的疑惑,而自己将会充分的揭露中国人的扩张野心。

“总统先生,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美国必须要迎接中国人的挑战!面对这份宣战书,我们没有任何退缩的可能,美国只能坚定的接受来自己轴心国家的挑战!”

罗斯福直视着面前的参议员,用异常坚定的口吻说道。

“轴心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并不是轴心国成员,签定柏林条约的只有德国、意大利以及日本,还有刚刚加入不久的苏联!中国和德国之中,只存在着一份《中德友好条约》。”

一名参议员听到的罗斯福的话后,立即出声反驳倒。

“居里士参议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与轴心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和秘密条约,我想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不是吗?我们已经知道德国政府出版式中南美洲的地图,他们从新划定了南美国家边界,美国传**略命脉无一处不落入德国的人之中,我们的拒绝恰恰让中国暴露出他们的野心,这是阴谋破产后的狰狞,我们不仅要同中国作战,同样要援助、帮助英国和德国作战,只有如此,才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罗斯福再一次拿出了几个月前,迫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的“德国官方中南美洲地图”,将中国的宣战和德国的野心联系在一起,只有如此才能够回避自己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败,否则国会绝不会忽视自己的拒绝导致的中国宣战的这一重大失误,而且现在随着中国的宣战,美国和英国的命运已经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美国海军不可能同时应对来自太西洋和太平洋两方面的挑战。

总统的警告让国会的领袖们陷入了沉默,面对中国的宣战,美国不可能拒绝,只能选择接受,而德国对美洲的野心同样是事实,尽管对于那份地图是真假难辨的,但正像总统说的那样,拒绝会谈,只不过是令中国撕掉了自己的伪装。

看到自己的岳父轻易的说服国会议员接受中国是轴心国的“秘密成员国”,亨利的心头一阵苦笑,过去的几年之中,华盛顿的舆论之到所的生改变,原因非常简单,有三群人在推动着这一切,尽管自己曾经试图挽回,但与那些三群人相比自己就显得势单力薄。

先是德国为了促成中德结盟,用尽种种暗示以达到恶化中美关系的目的,而最近几个月,随着中英关系的恶化,英国开始利用自己先天优势从中推波助澜,但起到关键作用的却是苏俄!

根据家里提供给自己的资料证明,苏俄就对战争的展早就做好了各种方面的准备,为了让中国陷入战争从而启用了其庞大间谍网,多年前,他们就在美国政府内部安插了至少数百名名间谍,这些间谍渗透到美国的各个层次,从舆论到官方的影响着美国的决策。

但家里却不知道他们的身份,想到这,亨利朝着另一名白宫顾问看了一眼,亨利.迪克斯特.怀特,他是个“新政”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罗斯福最信任的经济顾问之一。过去的一年之中,他一直向罗斯福提出了大量针对中国的政策性建议,怂恿美国对中国的仇恨,从而制造美中之间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他这么做呢?除非他和自己一样!

自己的有限排华是必要时的掩护,就像现在,但是他……

应该让情报协调局查一下这个人!

尽管自己已经退出了情报协调局,但是对那里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协调局正在多诺方的领导下一步步的长大,或许有朝一只会成为第二个联邦调查局。

在内阁成员离开后,罗斯福直视着欲言又止的亨利,自己的这个女婿仍然反对向中国宣战。

“亨利,你是不是仍然反对向中国宣战!”

“爸爸,尽管我个对中国有些许意见,但是……”

看着已经下定决心的总统,亨利仍然坚持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并不认为美国需要打这一场,看不到任何胜利希望的战争!或许全世界除了中国,不会有第二个国家全主动向美国宣战,从而让我们置身于战争之中,但是……”

此时亨利忍不住在心中咒骂着希特勒,从战争爆之后,希特勒就一直坚持要不惜一切代价使美国不参加欧战,当德国潜艇击沉“雅典娜”号邮轮,先是邓尼茨严令禁止攻击邮轮,随后希特勒又下令德国潜艇先向美国军舰开火,总之是尽可能的避免将美国引入战争。

而德国这种不计代价使美国不参战的作法,却让罗斯福和美国的大部分政客门无可奈何,他们渴望参战,但是却苦于没有借口,“那有借口那就创造借口吧!”,现在中国再也不能容忍这一切了,向美国主动宣战,亨利几乎是下意识人的认同了希特勒对罗斯福的形容。

“他始而煽动战争,继而颠倒是非,再用基督教徒的伪善的外衣把自己可耻地掩盖起来,然后慢慢地把人类引向战争,赌咒誓请上帝来证明他进攻旁人是多么正当。”

“亨利,早在去年,法国尚未沦陷时,你就曾一再的告诉我,美国必须要参战,当我们通过《租借法案》后,从那时起,我们就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如果美国不参战,就会被租借法案拖垮,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选择!中国人拒绝了妥协!而我们得到了战争,尽管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

看着神情凝重的亨利,罗斯福提醒着着自己的女婿,现在的美国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彻底赢得同中国战争的胜利几乎没有太多的可能,我们……”

亨利轻声争辩道。

“我知道,我们同中国宣战后,或许这场战争会打的非常艰难,毕竟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德国那种国家,但是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呢?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愿意向中国宣战!中美之间的战争是必然的,太平洋的亚洲的利益导致我们必然要和中国打一仗,现在我们只不过提前了而已。而明天……明天整个美国都会知道,中国向美国起了攻击!”

罗斯福的笑容中显得有些神秘的,似乎是在提醒着亨利,最终,中国人会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一个事实,是他们先起了进攻!

第54章 并不容易第81章 分裂第40章 规则 ..第205章 一百六十八年的梦想!第126章 环境和忧虑第240章 山上第316章 阿道夫的狂喜第66章 杀人第127章 长安街激变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40章 啊!欧罗巴!我的爱人第36章 第一台纱机第18章 这里是全国皆兵第178章 飞机第84章 疯子!..第238章 风云起第160章 意外而已第38章 国际烟草托拉斯第71章 合作第324章 背后第278章 地狱般的第58章 贫血症的缓解第109章 抽血机第122章 不愿第9章 激化第93章 爱国者无罪!第224章 死战第138章 梦工厂第273章 领袖的心思第6章 浪潮第42章 花儿为什么那么红第92章 回厂第82章 他国的赞助!第277章 升Z字旗第41章 布置第205章 葬礼第221章 伟大啊第156章 针对第113章 农村和梦想第292章 刚刚开始第332章 表演结束第258章 松门岭第220章第28章 皆大欢喜第270章 海军!海军!第217章 国民体育第162章 宣传的作用第83章 国货展(下)第69章 鲸海第104章 袭击第91章 最高优先第167章 鹰降兰州第239章 私人会谈第59章 悄悄的伸入第212章 水利设备研究所第300章 旅顺!旅顺!第290章 暴行第48章 海校第42章 突如其来第123章 如愿以偿第222章 离开第103章 技研第245章 夕阳下的和平第一百五十二章第119章 实业之外第288章 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第342章 冰冷的樱花(中)第39章 克第78章 野心勃勃!第195章 坦克第50章 炮声第59章 北线无战事第229章 冒险第13章 穆白第349章 本不应该第335章 最后一分钟第163章 这里就是忠烈祠了第58章 望乡第140章 造车第213章 飞机制造厂内第333章第327章 最后的准备第360章 后路第266章 那是不可能的第227章 证据第396章 悲喜交集!第111章 美国的沉默第120章 山西风云第155章 绝望的目送第11章 技术作弊第204章 英帕尔第236章 人和人的区别第197章 坚持和绝望第19章 势第192章 军人第239章 私人会谈第135章 工厂内第256章 竞赛第142章 成军第331章 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