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迁徙之路

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资讯的人。大唐日报作为大唐第一手新闻的载体,商人们更是人手一份。即便离开长安,不能及时看到,也要辗转托人捎带,就是怕有什么消息不知道落下了。

有时候,商人们会把看过的报纸,用来包裹干粮,同罗便会捡这些报纸看,这让他对大唐,对长安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他也因此认识了一个风云人物,大唐的洛阳侯李牧。

在他眼中,这个人简直就是个神仙。

是他,从突厥大营逃出去,给李靖大军送信,以至突厥大败,大唐全胜。

是他,创建了内务府,为大唐敛财百万计。也是他,促成了大唐和突厥的互市,这才使得战败的突厥百姓,能有一口饭吃。

是他,搅动西北风云,让大唐与西突厥结成兄弟盟邦,西域三十六国望风而降,尽来长安朝拜天子。

现在,又是他,在江南成立了农场,要雇佣无产的突厥百姓过去种地,给像自己这样的人一口饭吃。

对突厥来说,他既是天使,也是恶魔。是他害得突厥这样惨,也是他给了战败的突厥一点活路。

但对于同罗这样的突厥人来说,李牧则是圣人。

相比同总同族的贵族们,李牧这个大唐人,更加关心突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最底层的突厥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如果没有他开放互市,同罗不知道像自己这样的人,还能不能活过战败当年的那个冬天。

同罗对李牧是感激的,他愿意相信李牧,所以这次听说又是洛阳侯李牧推动的新政,同罗毫不犹疑地就报了名。

来往突厥的大唐商人,被临时授予了使节之权,附和条件的突厥无产户,在他们那儿报名就可以。同罗经常跟收皮革的商人打交道,第一时间便报了名。

但是贵族们不让走,他也不敢正面相抗,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

忽然一天,也不知怎么了,突厥贵族一改态度允许一部分人走了。但允许走之前,要去拉弓射箭。同罗本以为,是会射箭的允许走,心中还很失望。但去试射之后,是不会射箭的允许走。他万万没想到,不会射箭反而让他因祸得福了。

看来是要变天了,不会射箭的突厥人,竟然得了好处了。

……

这会儿天色擦黑,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但对于同罗这样的人家来说,一天只有一顿饱饭,晚上为了避免肚子饿,都是早早就睡了。今天却不同,明天便要上路了。这一批能走的有二三十户,负责这二三十户带路的,正是他相熟的那位贩卖皮革的商人范大叔。大叔对他们能去大唐,表现的极为热情,明天就要上路,担心他们吃不饱走不动路,今晚大叔拿出来一袋粗粮,让各家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按照大唐的方法蒸馍馍。

突厥人叫蒸馍,实际上就是大唐的窝头。再配上不知道什么干野菜熬的汤,就是同罗这样的人的一顿丰盛晚餐了。

“来,给大家加点儿佐料!”眼看着菜汤熬好了,范大叔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纸包打开,里面是细细的白盐。围拢在篝火旁的人们,眼睛都直了。这可是雪白的细盐啊,在突厥只有贵族们,才偶尔能吃上一点,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范大叔捻了一捻,放进了汤中,余光瞥见众人的样子,笑了笑,一小包白盐都撒了进去。

众人立刻发出一阵惊呼,这么多的细盐,就是贵族们,也够吃五顿的,范大叔竟然一次都投进了锅里!

同罗期期艾艾,道:“大叔,有点多了——”

“不多,高兴嘛!”

随着这一小包细盐,大家因为饥肠辘辘而麻木的神情终于活泛了一些,气氛也没有那么压抑了。

蒸馍端了上来,小孩子们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窝头,因为营养不良,个个都是纤细的脖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他们想吃,但又不敢拿,只敢在嘴里不断小声絮叨:‘吃窝头,吃窝头……’

大人们其实也不敢拿,今天范大叔请客,他不说话,谁也不敢动。而且这一路向南,还要仰仗他的照顾,谁敢得罪他?

“都别客气,来,都拿吧,今天管够,别抢就行。这一路跟着我,保管每天都能吃饱。”范大叔今天尤为热情,这跟他与贵族们杀价的时候,可是截然相反。

同罗跟他接触得多,心里觉得反常,但又想不到原因,也就不敢出声了。

大家在范大叔的注视下,排着队领属于自己的蒸馍。大人两个,小孩一个,一人一碗菜汤,没有一个人多拿。

大家默默的吃着,细细的品味因为加多了盐,有点齁得慌的菜汤。他们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喝道这么重口味的汤,吃惯了淡的舌头,分不出好坏,只觉得这就是人间至味了。

范大叔当然是不吃这个的,他不好在这些人面前开小灶,所以是早就吃完了过来的。

“说句实在话,大家伙选择相信大唐,相信侯爷,这一步实在是走对了。你们没去过大唐,不知道侯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侯爷是俺范德彪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但凡是他做的事儿,没有一个不成的。但凡是跟着他沾边的人,没一个不做成一番事业的。越早跟着他,赚得越多,听他的话做事,没有赔钱的!俺范德彪,从前是长安街头一个混混,因为跟了侯爷的老丈人白老爷,得了一点点提携帮衬,就有今天的成就了。”

“怎么跟你们说呢——”范德彪嗤笑一声,道:“你们觉着你们的贵族老爷,都挺厉害了吧?就他们,跟我范德彪比,十个能顶我一个吧。他们那点微末的钱财,在我范某人眼中,简直是不值一提。而我这样的,若是跟侯爷去比,那就是蝼蚁了——不,蝼蚁都不如!”

“你看你们现在,饭都吃不饱——看着都可怜,侯爷就是知道你们这么可怜,才像个办法救你们的。侯爷说了,到了江南,只要你人不懒惰,肯干活,吃饱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今天这伙食,到了江南随便吃,往饱了吃!一天两顿——不,三顿侯爷也管的起!”

“哇……”年纪小的孩子们不禁惊呼起来,饱饭?每一顿都能吃到?还三顿?那不成了贵族老爷了么?

“除了饭管够,盐也每天都能吃到,我可是听说了,那边靠海,有的是盐!”范德彪也没见过大海,但这些突厥人,显然更没见过,随他吹牛也不会被戳穿。

“前段时间,我刚好回长安,亲眼看见侯爷捉了一条十余丈的大鱼,你们想想,十余丈的鱼,得有多少肉?你们到了江南,肯定能吃到肉,那鱼是大海里的,咸盐水里泡大的,能不咸?能不好吃?”

“吃咸鱼,吃咸鱼!”小孩子们又喊了起来,大人们也咽口水。但也有些人是不信的,十余丈的鱼,太夸张了。

“还有啊,你们到了那边,也不光是种地。也养家畜家禽什么的。但是好像不养牛羊,养猪——具体怎么回事儿,我也不太知道,到了那边你们就知道了。但是有个事,我是知道的。侯爷特意说的,如果谁能把猪养好,保证你们家顿顿都有荤腥,侯爷说的话,可没有不算话的,会养猪的,记着点,好好表现啊!”

范德彪说了一通,有些口干舌燥了,喝了一口自己带来的茶叶,润了润嗓子,道:“你们就没啥想知道的?可以问嘛,能说的都告诉你们。”

没人搭话,范德彪习惯了这些突厥人的沉默,他们本来就不怎么说话,而且他们也说不明白汉话,听得懂,不代表会说。

范德彪只好看向说汉话不错的同罗,道:“嘿,你小子不是挺能说么?你就没啥想问的?”

同罗把嘴里的蒸馍咽下去,喝光最后一口汤,问了一个实在的问题:“大叔,种地难吗?”

“种地?”范德彪从前是个混混,他哪种过地?虽然他没种过地,但他家里人,爹,大哥,都种过,他对种地还是略懂的,信口说道:“种地,种,很容易,挖个坑,把种子扔下去,就像草一样生长了。但是种好地,却不容易。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侯爷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你们不会种地,到时候会有人教你们。”

“啊!”同罗安心了,他学东西快,只要有人教,他就能很快地学会。

“有,有地方住么?”一个操着不太熟练口音的中年人说道:“我们的帐篷,都,都被——”后面的话,是用突厥语说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帐篷被贵族勒令不允许带,他们到了江南,没有帐篷住了。

范德彪大笑了起来:“还帐篷……江南哪有住帐篷的,放心吧,侯爷给你们盖了房子,去了就有地方住,还管全家吃饭!只要你们肯干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范德彪不无感慨,道:“我本来是一个混混,仰仗侯爷,都有今日。你们就算比我差不少,吃口饱饭不成问题的。”

范德彪郑重道:“侯爷特意吩咐,让我告诉你们。你们到了江南,不是做奴隶的。你们东突厥既然内附,侯爷便把你们当做是大唐的子民。陛下都说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但陛下爱之如一。你们也是大唐子民,所以不必畏畏缩缩。侯爷说,人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为了省点儿粮食,让人吃不饱饭,干不好活,反而不划算。你们刚到那儿,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温饱。但过了一二年,攒下一点家底了,什么都有了。”

“冲这句话,就值得给侯爷当牛做马!”同罗有些激动,道:“贵族老爷怕牲口掉膘,从来不给牛马短一口。咱们干的活比牛马多多了,却生怕咱们多吃一口……”

“他们不拿你们当人,不是有侯爷和陛下拿你们当人么??”范德彪嘿嘿笑道:“人挪活树挪死,都要饿死了,还吊在一棵树上不动弹,这不是傻是什么?”

范德彪抬头看了看脑袋顶上的月亮,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男丁去我那儿套车,这次回去啊,我就不拉货了,老幼妇孺坐车,男丁走路,累了就换换——大家同意不?”

竟然还能坐车……

众人感动不已,纷纷跪拜磕头,范德彪侧身躲了,飞也似的跑了。他倒不是没受过拜,但这次他心虚啊。他自己知道,他这么热心,可不是为了这些突厥百姓,他完全是为了侯爷给的赏钱啊!

只要把人带过了渭水河,无论老少,一个人就有一贯钱。这个利润,已经超过了他贩卖皮革了。

……

翌日一大早,男丁们早早来到范德彪的帐篷外,帮他一起搬东西。范德彪有五辆大车,一辆车载他的帐篷和应用之物,一辆车载干粮,水,顺带供他住宿,剩下的三辆车,就给妇女幼童,以及他们带的一些小东西。

二三十个汉子,围绕着五辆车,一路向南而去。突厥贵族带着他们的骑兵,远远地望着这些人。有人拈弓搭箭,但最终还是放下了,目送他们越走越远。

几日后,一行人抵达了渭水河北岸,这里已经修了一座码头了。不少人陆陆续续来到这座码头,竟有比他们还早的。

码头有避风的棚子,范德彪让同罗带着众人在原地等,他去办点事,在他回来之前,所有人都不能离开,也不能随便跟人说话。

其实这几天,同罗已经知道范德彪为何会对他们如此热情了。他没戳穿,是因为这事儿对他们没有坏处,而范德彪也算是有良心,一路上对他们都很好,他帮衬着,也算是报答。更何况,范德彪答应他,给他写一封推荐信,把他会说汉话这个特长,告诉那边的接头人。

同罗觉得,靠这个特长,他以后也会比其他人混的好些。

“马管事,俺带了二十四户,三十个整劳力!”范德彪恭敬地禀报桌后的管事,这管事也是跟过白闹儿的,只是人家是心腹,而他范德彪不过是靠不近身的小弟而已。

“德彪啊!”马管事的头也不抬,翻了翻手里的册子:“风一七,雨零七,顺零八,一九、去拿号吧。”

一百个农场,分成了‘风调雨顺’四个字,每个占二十五个。都编了号,这样可以确保人员打散。

范德彪急忙道:“多谢马管事。”

第434章 一桩婚事第125章 摇身一变当老师!第706章 滴血认亲第957章 迁徙之路第824章 打入内部第64章 初到长安第746章 决意西行第785章 弄假成真第207章 左右为难第204章 天纵奇才(“顽主小王”打赏加更)第364章 大哥难当第41章 小胖子第398章 相信科学!第135章 脾气!第205章 演员的诞生(“顽主小王”打赏加更)第895章 东厂行第51章 煤炉、火墙、盘炕第25章 朝堂之上第850章 太子三卫第527章 尚方宝剑第89章 意外立功第841章 终极目的第795章 新爹焦虑症第982章 隐患第502章 李绩的担忧第419章 接着忽悠第843章 错位的感情第15章 李牧献计第1003章 狡诈第337章 抓个正着第111章 隐藏任务第402章 魅力无法挡第1009章 众筹建新城第770章 开府第102章 敢给皇帝戴绿帽!第123章 把事情闹大(2)第714章 挖个坑第913章 领先一千年!第759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375章 旁观者清第963章 与高句丽的恩怨情仇第784章 好戏开场第726章 强者的责任第953章 规划第17章 闹上门第68章 碾压第152章 利弊第663章 不义之危第78章 约法三章第877章 长远计划第328章 大获全胜第944章 定计第3章 返家第709章 难念的经第233章 其乐无穷第975章 定海印第801章 算无遗策第618章 飞鸽传书推书:《大唐第一狠人》第23章 得寸进尺第375章 旁观者清第163章 大智若愚第618章 飞鸽传书第378章 暗流涌动第771章 选人第26章 你又错了第551章 过目不忘第699章 杀李牧!第8章 牵线搭桥(1000首订加更)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83章 大唐皮皮虾第364章 大哥难当第495章 祸水东引第107章 诗中鬼才第272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第587章 乌合之众第717章 牢笼商贾第939章 罐头!第50章 当年情第277章 魏征登门第84章 确认过眼神第591章 抄起来第674章 坦诚相告第591章 抄起来第29章 坦然相告第776章 保命手段第93章 选奴归家第58章 宾主尽欢第779章 白马寺第773章 热火朝天第157章 削铁如泥(“顽主小王”打赏加更)第839章 程序员的胜利!第258章 千金散尽第947章 忍者始祖第553章 新势力第19章 难念的经第798章 按部就班第661章 黄袍加身第744章 息隐之由第830章 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