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薛延陀

李世民是返程的路上,收到阿史那思摩的奏本的。看完了奏本,李世民久久沉默,随后他把奏本合上,一个人走出了房间,仰头望月,呆呆地沉默着。

突厥的事情解决掉之后,李世民本以为能至少消停几个月。但是没想到,麻烦这么快就来了。

薛延陀!

走了一个突厥,又来了一个薛延陀。

薛延陀,原本是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薛延陀的先民曾与“薛”姓部落杂居,后来又吞并了称为“延陀”部众,因而号称“薛延陀”,官制和风俗,与突厥大抵相同。

隋炀帝大业年间,东突厥强大,居于漠北的铁勒诸部都臣属于它。当时的东突厥处罗可汗征税无度,铁勒诸部颇有怨言,处罗听到这些怨言后勃然大怒,诛杀铁勒酋长一百多人。铁勒诸部于是武力反叛,共推契苾首领哥愣为易莫真莫贺可汗,薛延陀首领乙失钵为易咥小可汗,倒戈西突厥,与东突厥敌对。

李世民刚刚坐上皇帝宝座那年,西突厥内乱,泥孰逃亡。薛延陀首领夷男率其部落七万余户再度臣服于东突厥,本指望东突厥的可汗从处罗换成了颉利能有所改变,万没想到颉利是一个比处罗更加残暴的人。夷男只好率其部众,奋力反抗,颉利派大军镇压,没想到竟然被夷男给击败了,甚至还收编了不少突厥的部族。

此战的获胜,彻底改变了铁勒诸姓对待突厥人的态度。他们第一次感觉到,看似不可战胜的突厥人,其实也是可以战胜的。当年冬天,铁勒诸姓推举铁勒的大英雄夷男成为可汗。夷男不敢应承,坚辞不受。

彼时李世民正在为对东突厥用兵做准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想方设法削弱东突厥。群臣商议,都认为团结薛延陀,给东突厥制造麻烦,牵扯其兵力,附和大唐的利益。于是李世民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并赏赐了很多财宝。夷男大喜,这才同意接任大汗位,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因为是接受了李世民的册封,薛延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

薛延陀汗国成立后,饱受东、西突厥欺辱的少数游牧民族部落,如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纷纷归附,薛延陀的领地也越来越大,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人口超过四十万,精兵也有五万人。

随着实力的膨胀,薛延陀行事也愈发的肆无忌惮起来。对东突厥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多次偷袭用兵。而对大唐的态度,也随着自身的能力提升,变得傲慢起来。李世民顾全灭东突厥的大局,并没有加以阻止或者处罚,反而加多了赏赐,这让夷男产生了,薛延陀对大唐来说,举足轻重的幻觉。

唐灭东突厥时,大量战败的突厥部族无家可归。他们不愿意内附大唐,更没法加入西突厥,只能北上加入薛延陀。而且,战后李世民把东突厥残部,都安置在了河套地区,这样一来东突厥同样重要朔塞地区兵力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大部分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距离大唐边境更近了,此时的薛延陀,有精兵十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这时的薛延陀,不臣之心显现。对待大唐的使节,也没有从前那般尊崇了。轻慢之举常有,很是不以为意。

阿史那思摩能够如此爽快地答应内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薛延陀。薛延陀越来越强大,他们也同样觊觎河套的肥美草场,但是这块草场原本就是突厥人的,即便不这么算,从前东西突厥还未分裂的时候,这里乃是人家王庭所在,这赖不去的。薛延陀想抢这个草场,少不得得干一仗。

最近几个月,摩擦常有的事儿。突厥这边一次都没有赢过,反倒是李孝恭和李绩大军逼近,薛延陀收敛了很多,人马都撤回了河对岸,没有与大唐军队产生正面的冲突。

内附之后,这一支突厥人,便是真正的大唐子民了,若是薛延陀再敢骚扰,就等同于和大唐开战。薛延陀虽然强大,但那也只是相对于现在羸弱不堪的东突厥来说的,与大唐对上,阿史那思摩还是坚信大唐一定能胜。

这是阿史那思摩思考事情的角度,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想的不是这些。

其实作为对手来讲,李世民一直也没把薛延陀放在眼里。不要看薛延陀现在有精兵多少,在李世民的眼里,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原因说起来,倒也简单。薛延陀是一个典型的部落国家,而且民族成分非常复杂。它膨胀的速度太快,人员良莠不齐,如果战事顺利,大军呼啸而过,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一旦遇到硬茬,战事焦灼起来,这松散的部落集合式的国家,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

如果打,李世民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思,李绩率领本部的两万人,就足以把薛延陀的十万人挑翻。李世民不怕打,怕的是牵扯精力。

无论是李孝恭也好,还是李绩也好,都是李世民预备着,准备用来打高句丽的人马。在李世民的眼中,也唯有高句丽,算是一个对手。如果此时跟薛延陀打,势必要分出至少两万人去与薛延陀交战,薛延陀的地盘又那么大,如果夷男想要拖,拖个一年半载实在是太容易了。如果明年要对高句丽用兵,少了这两万人,可能就左右了战事能否取胜。

李世民把对高句丽的战争,视为自己一生征战的最后一战也是最光荣的一战,他是不会让薛延陀,坏了来之不易的胜利的。

这是其一,彼时李世民正在为对东突厥用兵做准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想方设法削弱东突厥。群臣商议,都认为团结薛延陀,给东突厥制造麻烦,牵扯其兵力,附和大唐的利益。于是李世民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并赏赐了很多财宝。夷男大喜,这才同意接任大汗位,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因为是接受了李世民的册封,薛延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

薛延陀汗国成立后,饱受东、西突厥欺辱的少数游牧民族部落,如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纷纷归附,薛延陀的领地也越来越大,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人口超过四十万,精兵也有五万人。

随着实力的膨胀,薛延陀行事也愈发的肆无忌惮起来。对东突厥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多次偷袭用兵。而对大唐的态度,也随着自身的能力提升,变得傲慢起来。李世民顾全灭东突厥的大局,并没有加以阻止或者处罚,反而加多了赏赐,这让夷男产生了,薛延陀对大唐来说,举足轻重的幻觉。

唐灭东突厥时,大量战败的突厥部族无家可归。他们不愿意内附大唐,更没法加入西突厥,只能北上加入薛延陀。而且,战后李世民把东突厥残部,都安置在了河套地区,这样一来东突厥同样重要朔塞地区兵力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大部分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距离大唐边境更近了,此时的薛延陀,有精兵十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这时的薛延陀,不臣之心显现。对待大唐的使节,也没有从前那般尊崇了。轻慢之举常有,很是不以为意。

阿史那思摩能够如此爽快地答应内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薛延陀。薛延陀越来越强大,他们也同样觊觎河套的肥美草场,但是这块草场原本就是突厥人的,即便不这么算,从前东西突厥还未分裂的时候,这里乃是人家王庭所在,这赖不去的。薛延陀想抢这个草场,少不得得干一仗。

最近几个月,摩擦常有的事儿。突厥这边一次都没有赢过,反倒是李孝恭和李绩大军逼近,薛延陀收敛了很多,人马都撤回了河对岸,没有与大唐军队产生正面的冲突。

内附之后,这一支突厥人,便是真正的大唐子民了,若是薛延陀再敢骚扰,就等同于和大唐开战。薛延陀虽然强大,但那也只是相对于现在羸弱不堪的东突厥来说的,与大唐对上,阿史那思摩还是坚信大唐一定能胜。

这是阿史那思摩思考事情的角度,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想的不是这些。

其实作为对手来讲,李世民一直也没把薛延陀放在眼里。不要看薛延陀现在有精兵多少,在李世民的眼里,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原因说起来,倒也简单。薛延陀是一个典型的部落国家,而且民族成分非常复杂。它膨胀的速度太快,人员良莠不齐,如果战事顺利,大军呼啸而过,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一旦遇到硬茬,战事焦灼起来,这松散的部落集合式的国家,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

如果打,李世民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思,李绩率领本部的两万人,就足以把薛延陀的十万人挑翻。李世民不怕打,怕的是牵扯精力。

无论是李孝恭也好,还是李绩也好,都是李世民预备着,准备用来打高句丽的人马。在李世民的眼中,也唯有高句丽,算是一个对手。如果此时跟薛延陀打,势必要分出至少两万人去与薛延陀交战,薛延陀的地盘又那么大,如果夷男想要拖,拖个一年半载实在是太容易了。如果明年要对高句丽用兵,少了这两万人,可能就左右了战事能否取胜。

李世民把对高句丽的战争,视为自己一生征战的最后一战也是最光荣的一战,他是不会让薛延陀,坏了来之不易的胜利的。

这是其一,

彼时李世民正在为对东突厥用兵做准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想方设法削弱东突厥。群臣商议,都认为团结薛延陀,给东突厥制造麻烦,牵扯其兵力,附和大唐的利益。于是李世民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并赏赐了很多财宝。夷男大喜,这才同意接任大汗位,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于大漠郁督军山下,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因为是接受了李世民的册封,薛延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

薛延陀汗国成立后,饱受东、西突厥欺辱的少数游牧民族部落,如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纷纷归附,薛延陀的领地也越来越大,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人口超过四十万,精兵也有五万人。

随着实力的膨胀,薛延陀行事也愈发的肆无忌惮起来。对东突厥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多次偷袭用兵。而对大唐的态度,也随着自身的能力提升,变得傲慢起来。李世民顾全灭东突厥的大局,并没有加以阻止或者处罚,反而加多了赏赐,这让夷男产生了,薛延陀对大唐来说,举足轻重的幻觉。

唐灭东突厥时,大量战败的突厥部族无家可归。他们不愿意内附大唐,更没法加入西突厥,只能北上加入薛延陀。而且,战后李世民把东突厥残部,都安置在了河套地区,这样一来东突厥同样重要朔塞地区兵力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大部分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

第829章 万兽之王第626章 感怀第806章 巧退婚第470章 设计师的思维第530章 好戏登场第165章 劳心费力第37章 远道而来第930章 下扬州第20章 亲家登门第528章 招供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订)第792章 下乡第287章 安息茴香第94章 不一样第585章 科举改制第683章 请保持中立!第21章 强人所难(1)第132章 李绩的中年危机第107章 诗中鬼才第530章 好戏登场第338章 全是陛下的恩典!第1187章 沙漠中的幽灵第478章 天下门派出我辈第32章 脑残之兆第237章 有刺客!第839章 程序员的胜利!第8章 巧巧诉情第109章 缘由第32章 脑残之兆第153章 舆论很重要(1)第155章 扼住咽喉第519章 敢于尝试第163章 牛马第904章 把事情搞大第289章 危机感第84章 宫中隐相第366章 教坊变青楼(恭贺“左手的花”荣升盟主!)第741章 牡丹亭第836章 柳暗花明第745章 忽悠玄奘第634章 宁死不屈第518章 不成熟的小建议第727章 提携故旧第963章 与高句丽的恩怨情仇第457章 夜探秦府第54章 心思第692章 黄雀在后第7章 落脚第863章 我的儿第497章 喜从天降第44章 传国玉玺(2)第593章 李寻欢是谁?第428章 杀人不眨眼第235章 员工福利第551章 过目不忘第974章 平稳过渡第798章 按部就班第116章 相请不如偶遇(为第三个盟主“你找不到我的哟”加更)第211章 身世(卷终)第90章 官迷(月票加更)第268章 精准定位第729章 新线索第621章 马邑县令第495章 祸水东引第813章 出发第498章 又撒币了!第899章 空手套白狼第639章 圣火令第928章 取之有道第298章 差事第265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182章 天妒英才第137章 叔侄第36章 太上皇第582章 差别待遇第506章 心在滴血第796章 侯府招人啦!第107章 诗中鬼才第719章 来钱道儿第561章 随口一言第525章 主意已定第637章 蠢第73章 授官工部第471章 牧有一计第803章 你好李白第842章 土官制第358章 再生事端第81章 西市买婢第169章 专利值千金第776章 保命手段第646章 战前准备第376章 心机第524章 各方反应第16章 热火朝天第322章 合作共赢第861章 斩首行动第746章 决意西行第245章 实用为先第940章 李重义的心事第363章 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