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复辟

大漠绿洲避风塘内,狂欢还在进行中,同娥和一众突厥贵族也彻底放开了,他们睡醒了喝,喝醉了睡,反复数次,哪里还分得清白天黑夜,东西南北。

避风塘外围原本还有警戒的突厥斥候,可是随着狂欢进行,这些斥候们也喝的七晕八素,加上外面刮着沙暴,能见度只有百步,这些突厥斥候,一来念着美酒,二来不堪沙暴之苦,三来麻痹大意轻慢唐军,四来失去了约束。哪里还记得自己的使命?就算有人为了应付上官,出来值守,也只是在绿洲的边缘站站,根本不愿深入沙暴中,更不要谈什么警戒了。

同娥醉醺醺的算着日子,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唐军已经断粮,只待这沙暴停止,他便率领全部突厥人杀出去。看到上上下下全都烂醉如泥的样子,他决定结束狂欢,所有人都不许再喝酒。

其实不用同娥下令,突厥上下也不会再喝酒了,因为这群酒囊饭袋连喝三天,已经把所有的酒都喝光了……

狂欢终于落下了帷幕,避风塘中鼾声四起,那打雷一样的呼噜声,甚至盖过了呼啸的风沙声。

看着帐中横七竖八,倒头酣睡的一群醉鬼,也有滴酒不沾,至今还保持清醒的突厥贵族,忧心忡忡对同娥道:“大汗,这帮家伙醉成这样,恐怕到了明后天,战力也不能回复啊!”

同娥虽然也好杯中之物,但他从来都保持三分清醒,闻言呵呵一笑,道:“咱们又不着急,等上一两天又何妨?让那些唐军饿上一娥,这帮家伙酒也醒了。到时候正好杀出去,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捡……”

那突厥贵族登时恍然,一脸受教的恭维道:“果然一切尽在大汗掌握之中!”

“那是自然!”同娥被拍的是十分舒坦,哈哈大笑道:“老夫可是长生天看好的人物啊!”

……

长安城,薛延陀南下,定襄被围,太子被困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而在如此危难之际,他们得知李牧先是抗旨不交兵权,后在得知消息后竟然没有回援,而是选择了继续追击同娥,群臣愤怒了,六部百官纷纷上书,批评李牧侥幸大胜便得意忘形,违抗圣旨孤军深入,是要把大军带向死路,置储君,国家于不顾,沽名钓誉!那些言官们更是不断上述弹劾,要求摄政王治李牧抗旨不遵之罪!

长孙皇后看着一箱箱被抬进来的奏折,只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要裂开了。她本来就有脑疾,立时便犯了,每日都要晕厥一两回。

至于长安城的老百姓,情绪就要复杂多了,有不少人受到当下舆论影响,开始大骂李牧狂悖不臣,注定成为大唐的罪人!也有很多人觉得,侯爷又不知道薛延陀会南下,他选择全歼突厥人、永定西域,能顶住朝廷的压力,舍弃个人荣辱,率将士们千里追击,是大英雄、大豪杰!

还有那阴谋论的爱好者,散布说是朝中有些人,看不得李牧立下大功,所以才假传圣旨急召他回京。但这个说法,也被另一伙阴谋论者驳斥,他们说是李牧跟薛延陀约定好,把消息传给了他们,才导致今日的局面。

立政殿中,长孙皇后这几日缠绵病榻,身体虚弱的很。但听说有紧急军情,还是勉强起身,宣见留守的各位重臣。

房玄龄,李大亮,魏征进殿,长孙皇后看了他们一眼,道:“诸公有何事禀报?”

“皇后可要有心理准备,”房玄龄深吸口气道:“如今定襄已经六天没有消息传回,很可能已经……如今长安城只有一万守军,虽说城墙高大,但……”

“你是说,薛延陀人,要打到长安来了?”长孙皇后惊得一下坐起来,一张脸如白纸一般,饶她是女中豪杰,但面对国破家亡的事儿,还是难免慌张,道:“如今陛下不在朝中,太子被困定襄,就连魏王也……”她不禁埋怨地看了房玄龄一眼,若不是房玄龄,李泰怎会‘离家出走’?

如今这长安城,竟然连一个继承皇位的人都没有……长孙皇后看了眼襁褓中的李治,心道,难不成大唐的江山,会灭亡在咱们娘俩手中么?

事到如今,房玄龄也羞愧难当,虽然他不觉的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处,但毕竟事儿赶事儿,到了这一步,他也难辞其咎。

其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必然的结果。从前‘房谋杜断’,大事都是杜如晦来决断。就是因为,房玄龄没有主心骨。这次李世民临走的时候,把李牧调回来做尚书令,就是想让李牧来当‘杜如晦’,为国家大事做决断。谁能想到,此时西突厥进犯,李牧不得不领军出征,朝中没了一个决断的人,房玄龄这才接连几次判断失误。

至于魏征,他能匡扶人的过失,却也不是能断之人。而且涉及李牧,李牧是他的女婿,他本就有偏帮的嫌疑,说话也没有底气。

“本宫一介女流,国家危亡之际,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份责任……”长孙皇后思虑良久,道:“此时此刻,当迎太上皇回朝主事……”

长孙皇后的话刚出,房玄龄便骇然变色,断然打断道:“不可!”

开什么玩笑,当初天策府一脉造反才有了今天的贞观朝,如今要还回去,岂不是复辟?别人不知道,房玄龄可是清楚的很,当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系其实没有绝对的优势。这天下毕竟是李渊打下来的,他是开国的君主,若论民心所向,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比不了他。如果李渊决心要惩治李世民,只需号令勤王,李世民必败无疑。就算他杀了李渊,他的皇帝也做不成。

而李渊最终决定传位,实在是因为,自己有能耐的儿子一共就三个,已经死了俩,不得不传。当年之事不远,效忠李渊的人都还没死,李世民这次出征,把当年秦王府的班底都带走了,如果此时李渊复辟了,远在辽东的李世民能不能回来可就两说了。

李大亮是个老实人,这种敏感的话题他从来都是不参与的。魏征却已经洞悉了房玄龄的心思,他本来就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李建成死了之后,他还当官,主要是为了挑毛病,为百姓做点事而已。

此时此刻,迎回李渊确实是最佳选择。靠李渊的老脸,肯定能发动起来,李世民登基之后,遣散归乡的那数万武德年间的老兵。有这些老兵在,仗着长安城的坚固,守住肯定是没问题。

为了长安城的百万百姓,魏征当然要说话,他把这段时间一来,因为房玄龄构陷李牧而蓄力的怨气,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房玄龄哪里是他的对手,被怼得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颤声道:“不行就是不行,反正,反正就是不行……”

长孙皇后看着俩人吵架,气息越发散乱,苍白的脸上,忽然升起一股异常的血色,啊地惨叫了一声,直挺挺向后晕倒。

立政殿内登时一片混乱,人仰马翻,又是叫太医,又是叫宫女的,好一阵折腾,总算是把人给救醒了。

“皇后!”魏征和房玄龄对长孙皇后,素来都是敬重的,见因为自己吵架,害得皇后晕厥,都自责不已。二人跪在地上,道:“臣等有罪,请皇后治罪。”

“二位都是国家的柱石,各抒己见,何罪之有。”长孙皇后的气息已经微弱到了极点,她安抚了一下,看向房玄龄,道:“房相担忧的事情,本宫心里清楚,也深思熟虑过了。但是如今情势危急,难道要因为这点顾虑,就置长安城百万的百姓安危于不顾吗?我相信,就算是二郎在此,也会做一样的选择的。”

房玄龄见长孙皇后称呼李世民二郎,心中微动,当年李世民还没做秦王的时候,同袍泽们在一起,也是这般称呼。长孙皇后当时还很年轻,带着妇孺们为将士做饭,也是辛苦过的。

往事历历在目,房玄龄不禁鼻子一酸,掉下了眼泪:“我对不起陛下,对不起陛下啊……”

长孙皇后看向魏征,道:“劳烦魏公一趟,去请太上皇临朝。”她咳嗽了一声,道:“本宫应该去的,可是……”

魏征连忙道:“皇后安心休养,臣这就去请。”

房玄龄还想再说什么,长孙皇后已经闭上了眼睛,见人已经这样了,什么话也都只能憋在心里了。

……

逍遥谷中,绿荫森森、月照荷塘,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传不到这片封闭幽静的方寸天地一般。

李渊蹲在一处花棚里头,这里面是他培育的新型牡丹,花瓣全白,不染一丝杂色。他欣赏了一会儿,来到桌案后头挥毫泼墨,想把这花的美丽给记录下来。

一旁伺候的小陈公公,忍不住击节叫好道:“太上皇的丹青直追国手!昨儿个画的仙鹤,就想要飞上天一样。今儿这牡丹就像活的似的,等会画完了,肯定有蜜蜂来采蜜!”

李渊横了他一眼,道:“老子还没画呢,你就知道了?你这混账东西,离开老子身边,当了东厂的督公之后,变得愈发的虚伪了,明明是来看着老子的,整天说这些奉承的话,恶心不恶心!”

小陈公公被骂的习惯了,也不生气,道:“太上皇哪里的话,奴婢是奉命伺候的。”

话还没说完,便见个小太监一阵风冲了进来,大叫道:“督公!不好了,魏征来了!”

让小太监这一咋呼,李渊的手冷不防一抖,一滴墨滴在了画纸上,不禁微微皱眉。小陈公公登时黑下脸,呵斥起来道:“小畜生还有没有点规矩,看咱家不扒了你的皮!魏征来了能怎么?怕他作甚?”

说着向李渊告了个罪,便要出去见魏征。但魏征已经冲了进来,迎面撞见,小陈公公刚要说话,魏征一个大嘴巴子扇过去,小陈公公的功夫不弱,但他没想到魏征会动手,一下子被打蒙了。

魏征跪在地上,双手把‘定命宝’呈上,道:“太上皇,定襄被围,薛延陀不日即将南下,朝中无人主政,长安城危在旦夕。皇后不堪操劳,一日晕厥数次,实在是难以为继。特命臣奉大宝,恭请太上皇临朝。”

“什么?!”小陈公公一听,腿肚子都转筋了,瞪大了眼睛尖叫起来:“你不是胡说吧?!这怎么可能?”

“龙撵就在外头,你不会自己去看?”

小陈公公赶紧狂奔到外面,果然看见了龙撵。这可做不得假了,就算魏征搞事情,他也搞不出来龙撵啊!他心里暗道完了,这段时间,他可没少挨骂,如果太上皇临朝,恐怕自己这个三姓家奴的脑袋要搬家。

李渊却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提笔的姿势。微微沉吟片刻,他看向魏征道:“大位已易,便是天命更替,我这个太上皇再临朝……不合适,不合适!”

“这、”魏征愣在那里,急声道:“情况危急啊,太上皇!”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李渊每日闲云野鹤,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也不想打破这种生活。他微微皱眉道:“就说我病了,起不来床,就这么回复!”

“还要我再说第二遍吗?”李渊冷哼一声,魏征张了张嘴,好半天,才道:“太上皇,现在可不是置气的时候!”

魏征又把外面的情况说了一遍,如何危急,如何紧迫,李牧、李承乾、李泰都是什么情况,完完本本的全说了,直说的自己口干舌裂,谁知李渊依然不为所动:“你哪个眼睛看到我置气了?不去就是不去,儿孙自有儿孙福,管我一个老头子什么事儿?”说完,李渊便不再理会陈芜,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画上,想看看有没有办法补救那个墨点。

魏征实在是嗓子冒烟了,见李渊态度坚决,他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转回宫中复命。

第147章 君臣斗第953章 规划第603章 找上门来第672章 借刀杀人计第295章 往事如烟第914章 人傻钱多第4章 恩人第913章 领先一千年!第951章 微服私访第109章 缘由第1195章 击退第107章 真正身份第73章 杀人者,李牧也!(打赏加更)第116章 相请不如偶遇(为第三个盟主“你找不到我的哟”加更)第309章 原来如此!第857章 庶子之殇第380章 火力全开第337章 抓个正着第989章 连番操作第57章 建城令?第159章 千金买马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188章 爱心高利贷第213章 虚情假意第337章 抓个正着第371章 幸福的苦恼第332章 平衡守则第916章 圈钱第207章 左右为难第81章 西市买婢第507章 劝退第308章 连蒙带吓第869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1010章 战略撤退第652章 深情第604章 灵蛇第104章 登门请罪(1)第593章 李寻欢是谁?第1016章 穷追不舍第714章 挖个坑第988章 秘书阁学士第392章 九局一卫第414章 得领悟啊!第138章 必须支棱起来!第701章 贤后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425章 一笔铜臭第486章 大唐保险第982章 隐患第1191章 急转直下第684章 越权自封第94章 不一样第309章 原来如此!第64章 初到长安第25章 朝堂之上第742章 李世民的小目标第730章 招标第398章 相信科学!第902章 顺我者昌第218章 将计就计第48章 攻城第68章 碾压第723章 持剑成佛第189章 稳赚不赔第943章 将计就计第86章 知恩重义第338章 全是陛下的恩典!第549章 教育之道第97章 替父出头第958章 刺杀第442章 开业在即第415章 对号入座可还行?第462章 真真假假第228章 脑残粉第221章 行路难第550章 爱子心切第443章 散财童子第68章 碾压第307章 义气千秋(打赏加更)第1198章 托付第736章 身份渐明第497章 喜从天降第769章 御赐府邸第721章 猝然发难第870章 风眼第871章 警告第74章 各有算计(打赏加更)第887章 军校讲武第682章 绝情第493章 飞花令第32章 脑残之兆第487章 皆大欢喜第82章 凶奴俏婢(1)第793章 迷幻操作第582章 差别待遇第26章 你又错了第906章 劳动改造第578章 三日之后第195章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第173章 穷凶极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