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大军还朝

作为后世之人,李牧没去凑热闹也知道,李靖此番回朝,等待他的不是加官进爵,而是责备……只是他有点忘了,李世民是用什么借口责备他,电视剧的情节他有点记不住了。

但是没出一天,消息就传了过来。是李弼过来的时候说的,之前他来过一次,与李牧商议送李靖大将军一百坛酒庆功。这次来也是说这个事的,庆功酒是送不成了,因为李靖被李世民训责了。

听李弼说起,李牧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御史大夫萧瑀弹劾李靖治军不严,在袭破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都被兵士抢掠一空,请求严查。李世民因此极为严厉地训斥了李靖,李靖一句话也没有争辩,于大殿之上叩头认罪,被李世民勒令闭门思过。

发生这么一件事,庆功酒自然是送不得了。李牧听得心中悲凉,都说帝王无情,伴君如伴虎,从李靖的遭遇就能看出一二了。九死一生平定突厥,回来寸功未得,先接受一番调查,这心里得是一个什么滋味。同时他也极为佩服李靖的心胸,蒙受如此冤屈,竟然一句话也不分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李牧赶紧打听细情,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御史大夫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萧瑀九岁那年,被封为新安郡王,后隋朝建立,后梁归附。开皇七年,萧瑀随兄长萧琮入隋,他的姐姐就是萧皇后,隋炀帝是他的姐夫。

萧瑀可以说是在隋炀帝的眼前长大,标准的皇亲国戚。但他不是一个纨绔子弟,非常有才干。在隋炀帝时,他就身居高位。但或许是跟出身和与皇帝的关系使然,萧瑀的脾气非常刚烈执拗,而且对帝王也缺少尊重,经常聊着事情就吵了起来。所以在隋炀帝时,他就经常被贬官,被贬了,他也从不求饶。等什么时候皇帝的气消了,又想起来他,就又起用了。

也多亏了经常贬官的福,隋炀帝被困江都之时,正好赶上他被贬为河池太守,侥幸逃过一劫。随即天下大乱,大家都在逐鹿中原,也没人管他,萧瑀想救姐姐萧皇后,也没有那个能力。平安无事待了好几年,直到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时候,路过河池,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家宴款待,才有了后来投奔大唐之事。

要说这人投胎确实是一个技术活,萧瑀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出身后梁皇族,出生就是皇子。后来国家灭亡,他姐姐嫁给了隋炀帝,他摇身一变成为国舅了。等到隋灭唐兴,他还是贵戚。因为他的妻子是隋文帝皇后独孤氏的娘家侄女,而李渊是独孤氏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俩人在隋朝同殿为臣时,相交莫逆。轮到李渊当皇帝了,自然想起了好友萧瑀,李世民攻打薛举路过河池,李绩特意写了封信邀请他入朝为官。

萧瑀自是无不应允,李渊也非常善待他,等他到了长安,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也就是唐俭的前任。

照此来说,萧瑀应当是李渊的铁杆。玄武门之变后,理应遭到打压才是。但是没有,李渊在位时的宰相,只有萧瑀一人保留了下来。原因是萧瑀是当时的几位重臣中,唯一一个提出立贤不立嫡的人。当时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皇位进入了白热化,朝中重臣要么是支持李建成,要么不表态,唯有萧瑀一人明确支持李世民,还因此受到了李渊的训斥。

等到了李世民当了皇帝,自然要报答这份恩情,特进萧瑀为尚书左仆射。还作诗送给他,就是那首许多人不知名字,但是都听过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命好,眼光好,位极人臣,说的就是萧瑀了。要是放在小说里,这就是妥妥的主角模板。但也不知是命太好了,还是觉得自己资历太深有恃无恐了,已经到了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萧瑀作死的毛病还是没改了。

李世民刚封他为尚书左仆射不久,一次朝议,萧瑀与一位大臣吵了起来,李世民都喝止不住。气得李世民当场罢了俩人的官职爵位,让俩人闭门思过。

另一个官员倒是老实思过了,但萧瑀觉得憋屈竟然一病不起,李世民无奈,只好派人去安慰,勉励,不久又起用了他,这事才算解决。

现在变成御史大夫,是因为他被人给告了。萧瑀跟唐俭的关系好,得知唐俭要出使突厥的时候,写了一封家书,想让唐俭交给萧皇后。姐弟二人从小相依为命,感情多深自不必说,写一封信按道理来说没什么问题。但坏就坏在,唐俭路过李靖大营的时候,曾逗留过一天,李靖设宴款待唐俭,席间唐俭说了此事,也不知怎么就传到了长安某位御史的耳朵里。御史都是没事找事的人,听闻此事,匿名写了一封奏折,告萧瑀私通亡隋皇后,有通敌造反之嫌。

这件事证据确凿,李世民只好罢了他的宰相。但李世民怎么可能相信这种鬼话,他也知道这位御史的动机,随后就让萧瑀做了御史大夫,是为了震慑,还是为了给萧瑀出气就不可知了。

萧瑀当了御史大夫,却没有公报私仇。因为他把这仇记在了李靖身上,觉得是李靖泄了密。赶在李靖大军还朝,最风光的时候,他上奏本告李靖治军不严,纯粹是为了给李靖添堵,让他难受。

正巧李世民不知如何封赏李靖,担忧他功高盖主,时机刚刚好。李世民借此机会训斥了李靖,又免去了封赏的难题。李靖心知肚明,故此才一言未发,回家就闭门谢客了。

长安城中对此议论纷纷,支持哪一方的都有,只不过都不敢拿在明面上说罢了。至于程咬金、李绩、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个级别的人物,更是一个表态的都没有。帝王心思,谁敢乱猜啊,现在表态了,明天李世民又嘉奖李靖了,岂不是两面不讨好么?

第379章 咄咄逼人王境泽!第186章 财源滚滚第320章 求助(打赏加更)第752章 门派规矩第933章 没有中间商第498章 又撒币了!第185章 离家出走第807章 将欲行第1012章 功高盖主第98章 酒坊试酿第735章 因势利导第405章 董卓到底死没死?第78章 约法三章第781章 人各有志第134章 心气不顺第60章 日进斗金第747章 挫其志第246章 连番打击第882章 当面说开第26章 你又错了第866章 黄雀在后第74章 怒发冲冠第474章 群臣排座次第394章 各说各话第425章 一笔铜臭第135章 脾气!第931章 补偿方案第779章 白马寺第81章 西市买婢第100章 削发明志第23章 良人难觅第949章 李佑的改变第659章 狼烟四起第33章 简单幸福第65章 议功封侯(1)本章说里骂战的傻逼,请滚出我的书评区!第469章 透露消息第98章 酒坊试酿第294章 心忧第774章 必杀计第841章 终极目的第341章 无心插柳第837章 蜀中唐门第397章 操练起来!第805章 抗旨拒婚第521章 误导第22章 强人所难(2)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问题第510章 事与愿违第96章 魏征之女第981章 打开枪炮的大门第291章 内功无用论第587章 乌合之众第737章 争执第410章 两国使第809章 无耻之尤第23章 良人难觅第752章 门派规矩第13章 血狱修罗第426章 大碗宽面(卷终)第715章 交易市场第809章 无耻之尤第30章 一杯就倒第957章 迁徙之路三江、强推感言第986章 新的尝试第562章 一物降一物第574章 再出手第474章 群臣排座次第786章 安排上了第126章 曲辕犁与印刷术(1)第22章 矿产开发第54章 烈火焚城第418章 你想建功立业吗?第524章 各方反应第649章 炸第499章 乘风归去?第488章 来点新鲜第299章 倒霉的世子第97章 替父出头第667章 都在忙活第491章 寻常百姓家第861章 斩首行动第44章 传国玉玺(2)第1201章 死生第377章 借力第353章 留宿宫中第852章 天佑大齐第799章 假和尚一休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订)第963章 与高句丽的恩怨情仇第104章 刺杀第6章 鼎力支持(为第一个盟主“Alucard_LY”加更)第2章 有舍方得(求首订)第724章 借刀之计第5章 西市采买(求首订)第70章 双面魏征第900章 得水泥者得天下【读者必看!】11月加更计划及书友群相关第100章 削发明志